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茗记:2nd Life》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茗记:2nd Life》的影评10篇

2018-07-06 02: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茗记:2nd Life》的影评10篇

  《茗记:2nd Life》是一部由蓝天可凡执导,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茗记:2nd Life》影评(一):穷文艺也是文艺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秒速五厘米的时候,我首先想起来的就是是茗记,极其相似漫画风格和叙事节奏,淡淡的轻轻的

  当然,真的要比的话确实比不了,可我觉得这是让人看到希望的,以往对国产动画的不满实话都是在情节故事主题上,低龄化幼稚实在让我不忍看,可是这部不是的,他的不足在于技术,在于不成熟,而这些对于无房无米无经验人们来说,真的够好了。

  有的人说,穷文艺就是矫情了。没有技术生谈由技术支撑效果气氛,就显得撑不起,显得让人不尴不尬。

  是么?

  也是,也不是。

  虽然我不是大神,但我有一颗成为大神的心。这个心不足以让我成为大神,却可以让我奋斗,让人看到我的不同

  很多东西都是一个由技术走向艺术阶段,可是在开始的时候就没有自己的艺术思路的话,就只能生产好看的无用品,用不用心观众看得出来。

  悲剧是吧美好的撕碎,悲催就是把该美好的弄成穷好,拿得到钱的不走心,走心的都过不了。。。。。。

  哎,说多了都是恨啊。。。

  《茗记:2nd Life》影评(二):只是故事

  如果我的日记本还锁在密封箱子里,可是为何会有这样一个与自己如此相似的故事,或许人生有各种的雷同。那些曾经念念不忘日子,就好像电影一帧帧回放,那也是一个夏天,如今,又是一个夏天。

  在高中的时候暗恋一个女孩,我也曾经在日记本里写满关于她的点滴我会假装跟她们班的人很熟,这样我就可以在课间有借口见到她,我会跟她们班的人大声的打闹,只是因为想让她知道我在那里。我会在每个中午趴在宿舍阳台,只是因为她每个中午都会经过那里。我会从别人口中尽量收集关于她的消息,包括她已经恋爱了

  我的世界里一直有她的存在我的朋友们都知道她的名字,知道我曾经喜欢过这么一个女生,或许她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美丽,但是喜欢的似乎从来就不需要考虑其它了吧。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么从我的角度上,她就是女主角了,电影的每一个场景都会有她的出现,她的背影,她的声音,她从草地走过的每一个脚印

  只要见到她的样子,就好像春风十里,百花齐放。但是当我鼓起最大的勇气表白了,得到的当然也是一个无声的叹息。在她的世界里,我从来就是一个路人甲。如果是电影,那么出现在每一个地方,都会有那么一双眼睛注视着她,只是她从来不会发现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岁月里已经难辨真假,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时隔多年,我还是会觉得当初的自己很可爱,会那么的喜欢一个人,会做出那么多的傻事,也许那就是青春

  第一次看到这部短片,是在中央6电影频道的一个节目中,当时说的中国的动漫的一些好作品,无意就看了这个片子,虽然看到的时候没有泪流满面,但是的确是犹如一支针插入了皮肤,有种可以感受的痛。

  所有的过去,都会成为故事,可以轻描淡写的说出来的。

  《茗记:2nd Life》影评(三):青春的那点事

  画面风格不说了,有特色的是情节,几乎可以映射到当今中国每一个大学生生活。高考、毕业、出国,是制造离别场景的万金油。谈不上什么新奇创意,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描绘生活,忠于生活。

  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事,或者说,至少在我身上和身边发生过,我或者是主角,或者是观众。能够引起共鸣,这就是最大的成功高深莫测的糊弄观众戏耍观众,可能弄巧成拙

  给四星,因为这些事情熟悉了太亲切了,只是我发现,我是不是过于迟钝了,或者是后知后觉了,至少让我来构思,情节会相对平淡很多。我高考毕业那会,也没有这么多感慨啊。

  谁知道呢,反正我是不可能再重复一次十八岁了,那些事情,随你怎么阐述吧,我将永远只是一个观众。

  关于青春的那点事,在此刻是这幅模样,以后的场景,仍然未卜。

  《茗记:2nd Life》影评(四):谢谢你,在我青春里走过

  青春如同一列火车呼啸而过。我们都曾是乘客,在某一个站台上相遇,随即又天各一方——有如生命里那些不知名花儿,静静地盛放,然后,随风散落在天涯。 --- 沧月•《沧海》序

  《茗记》是个很俗套回忆独白。熟悉的校园生活,低回流转音乐年少时代青涩感情随声优低沉的声线延伸丰满。没有轰轰烈烈爱恨交织,只是淡淡的,如细水般长流。

  我们总以为那段时光早就失落记忆长河里,被岁月无情淘掉,但它会在我们心不设防或夜深人静时,悄悄开启时光机模式,让曾经的年少轻狂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一遍又一遍的回忆,一回又一回的感叹。那滋味,甜甜的、涩涩的;那感觉,几许惆怅、几许遗憾,就这样成为一个抹不掉的烙印

  窗几明净教室里,似乎还能看到我们一起打闹的身影;早晚读上,我们一起背着课代表悄悄地聊着或大或小的事儿课堂上,我们利用桌上叠得高高的书山做掩护,光明正大地在桌上传小纸条;还有在体育课上,我坐在树阴底下,看着你驰骋球场身姿。以及,在大冷天里,缠着你一定要帮我抬热水回宿舍……

  “很多时候,一件微不不道的事情,会成为你某一个生活阶段的全部。”那时的我总觉得有你陪的感觉很舒服,从未想过有分别的一刻。当那一刻到来时,感觉,嗯,有点无措。

  “即便是高考的结束,对于我们的故事来讲,却无法是一个完整句号。所带走的。未必留下;丢弃的,也未必遗忘。唯一成为事实的,就像一首歌中唱出的那样:‘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辩真假。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高考后校内班级的主题聚餐,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记忆。我们从此,真的是各奔天涯了。

  青春谢幕了,主角退下了舞台,只剩下关于那段日子里一些掺杂着各种滋味的回忆偶尔钻进脑海。

  谢谢你,在我青春的记忆里走过,给我刹那心动

  《茗记:2nd Life》影评(五):别怕,即使各自奔天涯

  至今记得当初这短短五分钟带给我的感动,在重温一遍后想到的又是更多。很同意海妖说的,中国动画,其实最缺的,就是此片中的一种情怀,一种内核,一种精神

  《茗记》制作当然算得上精良细节也做到了最大限度还原中国的日常生活场景,不过在精良制作之后,带给我长久触动的却是那个平易近人的青春故事。我们大多的人,也许都拥有如片中那样含混的爱恋简单平凡,也许至今从没说出过口,也许永远只是你一个人的秘密,但这一点也没有抹杀它的价值,它就像你一去不回的青春,在自己一遍遍的心心念念中愈加深刻,愈加无法割舍。我们铭记于心、念念不忘的,往往是那些刚开始就结束的懵懂恋情,于是我们才会对片中平静的自白产生那么大的共鸣,才会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故事。

  “接下来的画面,

  被我的大脑一遍一遍的加工重构,

  我分不清真假,

  我只看见,

  在一片片花瓣飞舞的幻境里,

  完美的定格图像

  “所有带走的,未必留下,

  丢弃的也未必遗忘,

  唯一成为事实的,

  就像一首歌中唱出的那样,

  有些故事,

  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各自奔天涯又算的了什么呢,那已经是磨灭不去的青春印记了,不是吗?

  :这种情怀在另一部大学生自制短片《再见金华站》也体现了出来,这也它们同样成功的原因

  《茗记:2nd Life》影评(六):茗记,和我们的茗记

  说这类型的动画,我们大多数是在动画里找自己当年的影子

  老旧的住宅

  28大梁自行车

  铁皮大铅笔

  值周生

  戴眼镜短发女孩

  以及

  一次有始无终告白

  一次盛大的考试

  而后各奔东西

  茗记

  我也没有细致的查找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是听起来好听,叫着上口,这就很美好了。

  看这部动画的时候我趴在桌子上,想起自己当年傻逼兮兮的也暗恋过,也送过人家现在看起来土鳖到爆的礼物,最后也在高考后各奔东西不再联系。不伤感,不难过。笑着挠挠头,生活是一直往前走的,在这一刻我们回忆一下当年,那段飘着浅浅茶香的记忆,就挺美好。

  不能给大五星。

  因为还没做到导演能做到的完美。

  光影效果是不错的,人设简朴让人感动

  情节完整,紧凑,能共鸣。

  可惜动作还是太僵硬了。

  能够慢一点,柔一点的,让少年蹬着车子给心爱的女孩送那幅画,我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这几分钟的短片。

  《茗记:2nd Life》影评(七):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茗记》,一部出自中国人之手,5分48秒的短片,很不错的作品,一次次地重新播放,一帧帧地定格那些瞬间,就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也一直在听原声音轨,不论这部作品被如何评价对比现在中国动画产业整体水平,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然非常了得

  作为一个诚哥的死忠,看的时候不联想到新海诚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剧情是同样的真实感和观者的代入感,很容易让人想到《秒速五厘米》,新海诚最广为人知的一部作品,到处盛开的樱花牵手奔跑的小男孩小女孩,一起说着自己经历趣事安静地坐在图书馆里相视而笑,为了写一封回信酝酿很久,在青春的记忆中相偎而眠…这些青春里似曾相识风景透过新海诚的描述在08年的春天让我沉溺了很久。

  但毕竟《秒速五厘米》是来自十一区的故事,大雪纷飞冬夜里横穿本州岛的新干线,高中放学后的射箭练习,被飞驰过的火车阻断的目光,这些都是独属隔海相望的邻国少年们的青春吧,从小看日本动漫的缘故,对这些存在并不陌生,也许他们也是我们青春回忆中的一部分,但在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中显然背景并非是这些。

  《茗记》的那些场景显然让本朝的闷骚青年们触动更深。

  粘着课程表的铁皮文具盒,套着纸壳的高级绘图橡皮,教室前的五星红旗遵纪守法家门口上门维修的小广告,陌生城市火车站各式各样广告牌,仅仅只是围绕这些,能让我们回想起的的故事就能排山倒海般涌来,即使无关懵懂的爱情,也能看到苦涩成长

  至于是不是有模仿日式画风争论,我倒觉得有些无谓,优秀的东西本就是相通的,对于情感细腻的动画短片而言,写实的场景,安静的背景音乐,无处不在的细节,简单低沉的旁边,应该是一种共识更何况中日文化本就一脉相承,手塚治虫也有从万籁鸣老师那里学习到很多,即便这类情感动画的表现手法是学习自日本,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没有模仿和学习,又何来进步与超越

  《茗记》的最后一帧结束的时候,显然中国的动画已经走出了很成功的一步。

  《茗记》讲述的故事很显然地触动了很多人心底的那块柔弱

  冰冷的教室里,那个戴着眼镜一头长发的安静女孩,上课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盯着她的长发出神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哪怕只是整理整理衣角,会想方设法想得到她的影像,哪怕是最后的毕业合照,和她有任何接触都会紧张不已,哪怕是眼神的划过都会让人脸红心跳

  求学时代的记忆里差不多都有这样的故事,人物也许不同,故事却是相似,动画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制作方的大叔情窦初开差不多应该也就是那个时代,不知道是不是有他们自己的青春模板,我甚至觉得也许多年前羞涩地送出那幅素描的少年就是《茗记》现在的画手,而《茗记》显然已经不仅仅是送给那个女孩的礼物了,同样送给我们苦逼的青春。

  动画里最让人触动的那个片段莫过于回头看到那个在雪地里带着围巾穿着严严实实的女孩子,那个瞬间,我们都会奢望那身厚实装扮带来的温暖也能温暖自己的内心

  茗指一年之中春初之时采摘的刚抽芽的嫩芽,《茗记》就是关于我们最初的记忆的故事吧,最初的记忆在我们的回忆中总是会不断被修饰和装点,以至于很久之后看起来还是那么纯粹干净

  所有带走的,未必留下,

  丢弃的,也未必遗忘。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2010.10.14 无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