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6 03:30: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读后感精选10篇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是一本由[美]玛丽·加布里埃尔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6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读后感(一):当我们在读马克思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

  2000年评选的千年十大思想家中,马克思位列其中。彼时我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尚不能完全理解“思想家”这三个字的意义和重量。马克思的名字,也只是一个遥远模糊的符号,出现在电视、报纸、广播等渠道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多地在教科书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将其简化为方便记忆的条框,我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一些片段。那时我更多地觉得马克思是一个革命的学者,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般,俯视着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社会。 进入大学,随着涉猎的范围拓宽,我开始意识到马克思对于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广泛的影响。我才真正意识到,千年十大思想家是实至名归。马克思为人类提供了另外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且不论其功效,仅在思想上的颠覆意义,就足以让后世永远记住他的名字。

  翻开这本《爱与资本》,我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真实,更有血有肉的马克思。他是良师益友,也是慈爱的父亲,他是深爱妻子的丈夫,也是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他也会陷入所有文字工作者的困局——拖稿。贫穷,贯穿了马克思一家人生活的始终,借钱、赊账、当铺这些词几乎在书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穷困笼罩了马克思的一生,甚至延续到其女儿的生活之中。19世纪的知识分子原本可以过上中产阶级富足的生活,但是马克思选择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更加艰难的路,这在他毕业时的关于志向的作文中就已经见出:以人类的福祉为自己的责任。

  这本书大量采用了马克思、燕妮、恩格斯以及马克思女儿们的书信,从这些书信中我们可以了解马克思一家日常生活的轨迹,他们也会(而且是经常)为经济发愁,马克思也会毫不留情地嘲讽自己的敌人,但最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对资本主义社会清醒的观察和批判,他始终关心着底层人民的生活(虽然他自己也贫困不堪),他始终大声疾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样的人在今天看来,也许是天真的、不合时宜的,但也正是这样的人,成就了影响了亿万人并且还在影响着亿万人的思想。

  书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关于马克思的小儿子艾德佳夭折的章节,这个小孩深受马克思和燕妮的喜爱,然而却在贫病交加中逝去,透过纸面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克思一家深刻的悲伤和痛苦,而这件事造成的痛苦可以说一直绵延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可以说,马克思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了自己的家人,这样的牺牲在今天看来可能是伟大人物光辉成就的注脚,但对于当事人而言这样的痛苦会绵延至永恒。

  通观整本书,可以看到燕妮对马克思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没有燕妮,就不会有马克思。燕妮作为一个出身贵族的淑女,选择了马克思以及他的生活,在不断倡导女性独立的今天,我们尚且不断能听到各种“有车有房”的声音,在19世纪的欧洲,一位女性可以放弃优渥的出身,跟随爱人为一个看上去模糊的目标共同生活和奋斗,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爱,还有坚定、忠诚。而燕妮,也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深切影响着马克思身边的追随者。如果说马克思是严父,是导师,那么燕妮就是慈母,是益友。在这本书中,我们随处可以体会到燕妮独特的人格魅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我们读《爱与资本》时,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克思的初心,可以体会到一个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终身的伟大灵魂。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读后感(二):马克思:被命运“宠爱”一生的男人

  机缘巧合,在2018年的初夏,遇到了《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这本69万字厚重的卡尔·马克思(以下简称马克思)家族传记。

  我们对马克思及其著作如雷贯耳,对他的家事却知之甚少。

  谁又能想到,看似坚毅伟岸的马克思,为了自己八岁爱子的离世捶胸顿足,一夜白头呢?

  所有的著作都凝结了思想家的智慧结晶,同时也融入了其生活经历的坎坷不平。

  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孑然一身,但有些人可以为了理想放低欲望,隐忍清贫,去等待理想实现的曙光。马克思及其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就是这样的人。

  同样令人感动的,是这本书的作者玛丽•加布里埃尔,路透社资深记者、编辑。她用了八年的时间,辗转世界各地,搜集马克思及其家庭与外界在60多年间的通信,多达数千页。

  并且与身在巴黎的马克思后代交流了只有家庭成员才能交流的问题。最终写下了这本传记,可谓用心良苦。

  书中以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为衬托,还原了马克思及其主要家庭成员、朋友之间的交往和状态。

  读者可以暂时遮蔽伟人的光芒,在书中看到一个为了理想不肯折腰,无奈带着家人“流浪”在政治灰色地带的丈夫,也会看到一个为了凑起孩子的医药费,四处筹措费用的困苦父亲,还会看到一个被交稿期限逼的焦头烂额,身体陷入危机的作者。

  我们不妨把自己当作马克思家族的友邻,一起回顾曾走过的路,流下的泪,吃过的苦,享受过的辉煌。

  人生,从来都不简单。

年轻时候的卡尔·马克思

1.一生辗转颠簸,有幸挚爱相伴左右

  马克思和妻子燕妮忠贞的爱情故事贯穿整本书,也是最感动我的部分。

  他们从小相识,并互相欣赏。

  马克思在青少年时代受到邻居路德维希男爵(妻子燕妮的父亲)对文学及乌托邦社会主义观点的浸润和启蒙。1835年17岁时在一篇作文里谈到未来的职业时说到:“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也正是这一点,让燕妮看到这个瘦弱男孩的远大抱负,对他倾心几许。

  后来马克思去上大学,断绝了从前的一切交往,专心在学习和研究上。1843年,在时隔7年之后,他们终于在科罗兹纳赫一座新教教堂举行了婚礼。

  初婚的时候,二人过着逍遥的甜蜜生活,但由于花费缺少算计,很快把存款花去大半。

  1844年大女儿小燕妮和1845年二女儿劳拉出生的时候,小家尚且还可以典当维持生计,1846年三儿子则差点出生在旅馆,好在家人的帮助下,租了郊区一处小房子才得以安稳生产。

  他们除了生活拮据,还要面对警察的驱逐,这都是马克思的笔杆子带来的“成果”。

  1849年,燕妮怀第四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再次遭遇驱逐,她不得不独自带着三个孩子横渡英吉利海峡去英国,迎接她们的不是温暖的怀抱,而是与世界上工业最发达国家相去甚远的肮脏、嘈杂和穷困。

  第四个孩子小福克斯出生便身体不好,夜夜啼哭,日渐虚弱。最难的时候,小福克斯病痛不断,拼命地吸奶,导致燕妮的乳房被吸开裂口,鲜血常常流进他颤动的小嘴里……

  即便如此,房东还因为5英镑欠款,找来警察把他们家全部家当扫荡一空。燕妮只能和孩子们蜷缩在地板上……

  现实是残酷的。马克思一直因为政治倾向,没有固定工作,始终在家人的借款和好友的救济下生活。

  最终,小福克斯没能挺过来,他成了马克思夫妇第一个离开人世的孩子。

  1851年出生的第五个孩子——女儿兰契斯卡在度过第一个生日后不久因为严重的支气管炎发作而去世。当时这对贫困交加的父母,甚至没有钱买一幅棺材。

  燕妮在回忆录中写到:“我们的三个活着的孩子在我们身边躺下,我们都悲伤地为我们的小天使哭泣,她的铁青、毫无生机的身体就放在隔壁。”

  马克思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当看到妻子和孩子们的痛苦的时候,他说“情愿把灵魂预售给魔鬼。”

年轻时候的燕妮·马克思

  1855年,第六个孩子——女儿爱琳娜出生便病的很重。但谁也没想到,先倒下的是马克思最疼爱的三儿子穆希。已经8岁的他一向是父亲的骄傲和自豪。

  马克思日夜守护在儿子身旁,希望他尽快好起来。但事与愿违,姆希的病越来越重,懂事的他提醒姐姐们,如果妈妈来到床边,记得把自己的胳膊和手盖上,别让她看到自己太瘦了。

  4月,穆希走了,也带走了家庭的欢乐。马克思愤怒地拒绝一切安慰:“这不是损失,是偷窃。”穆希的死让马克思一夜白头。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儿子的离开,“我怎会么能没有这个孩子?”

  这沉重的打击,让马克思头痛欲裂,不能想、不能听、不能看。

  这里,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巨大的悲痛。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即便是一位可以公私分明、内能强大的伟人。

  幸好,女儿爱琳娜一天天健康起来,重新带给家庭快乐和希望。

  1857年,他们的第七个孩子降生不久便夭折了。自此,他们死去的孩子比活着的还多——七个孩子,只幸存下来三个。

  如此多的磨难,只是暂时“击垮”了这对在风雨中飘摇的夫妇。同所有的父母一样,她们只愿生活平静、富足,家人快乐、安康。但一切身不由己,在马克思的理想没有到来之前,只有付出,鲜有回报。

  即便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燕妮对丈夫的爱和忠诚从未改变。痛苦过后,擦干眼泪,她依旧豁达有礼地接待来往家中的政治“流浪者”。

  虽然之后,燕妮将期待已久的《资本论》当作生活的支撑,却没有得到预想中社会热烈的反响,有一段时间心情抑郁、悲伤,开始在家人面前发火,还独自出去旅行,仿佛要脱离丈夫的阴影,寻找自由。

  但他们最终熬过了阴霾,深爱彼此,并相伴到老。最令人感动的是,燕妮即便已经病情危重,仍然以超人的毅力,强打精神照顾家人到最后一刻。

  一个贵族家庭出身的女儿,选择了一生所爱,也选择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对丈夫的爱,习惯了流浪的生活,在苦难中淡定从容。

  一方面当年的时代背景无法选择,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浮浮沉沉,见多了生死离别,惯常了悲苦交加;另一方面,马克思坚定不移的理想抱负给了家人精神的支撑,相信不论千辛万苦,总有迎来曙光的一天。

后排左起:马克思、恩格斯。前排左起:小燕妮、劳拉和爱琳娜

2.马克思的女儿们,也走上了为革命献身的道路

  记得前段时间参观华德福幼儿园,一位老师告诉我,孩子们时刻在观察我们在做什么,虽然他们现在什么都不说。

  马克思的三个女儿也是如此。他们继承了父母出众的样貌,聪慧的头脑,并从小耳濡目染父母和朋友们谈论政坛风云,策划开展会议活动。十几岁的时候,她们纷纷展现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并身先士卒,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而且,她们都走上了与母亲燕妮相似的婚姻道路——这也是马克思和燕妮不愿看到的——纷纷选择了革命者作为自己未来的依靠。

  这三位女婿在政治倾向上都获得了马克思的认可,但是他们存在同样的现实问题,没有稳定工作,无法维持家庭的基本生计。

  虽然,在选择之初,马克思已经下了“如果做不出点模样或者有优厚的条件就不能娶自己的女儿”这样的要求,但事与愿违。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婿们原本丰厚的家底消耗殆尽,三个女儿的生活日渐拮据,入不敷出。

  二女儿劳拉是不幸的,生下三个孩子都没能保住,并因此失去了生命的光芒,成为了一个家庭妇女。

  大女儿小燕妮结婚晚,子嗣众多,却在最后一次生产后,患上了一种不知名的病,早马克思一步离开了人世,年仅38岁。

  而三女儿艾琳娜更为悲惨,找了一位有“明显”缺点的爱人,并一直对爱人的挥霍无度、贪图享乐等种种行为选择包容。在最终发觉丈夫在外面重婚后,万念俱灰,含恨自杀离开了人世,年仅42岁。

  之后,二女儿劳拉,也在丈夫的“操作”下,与他一同赴了黄泉,是否自愿,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至此,马克思三个女儿全部在悲痛中离开了人世。

  有些人在时代交替的时候,希望自己站在风口,义无反顾的冲上前去。殊不知,他们的能力撑不住现实的考验,早早的退避下来,从此一蹶不振。

  马克思的女婿们正是如此,他们执着了自己的梦想,却也拖累了自己的家庭。

  相信一句话,天才不能够培养出来,而多半是自然生长成那样的。如同书中反复提及的,革命者第一眼看到马克思,就被他坚毅的神态,强势的话语所折服。这种力量绝非后天养成,而是马克思骨子里带来的气度不凡。

  而且,马克思吸引了周围人们的“一生守护”也绝非偶然。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茁壮成长,人需要适合的环境施展才干。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三个女儿的家事是晚年马克思心中的痛,同时他还要承受繁重的稿件书写和校对的任务。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马克思身上的疖肿次第发作,让他痛苦不堪,无法思考,不得不放下工作,这也是导致著作出版一再延迟的原因。

恩格斯

3.恩格斯——守护马克思一生的亲密伙伴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形影不离的好友。其实他们在1844年成为最亲密的好友后,从1950年开始,他们的友情主要靠书信保持。

  恩格斯是一个工厂主的儿子,起先也同马克思一样,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后来,不论是学识,还是思想,他都被马克思折服。

  迫于生活压力——当时马克思全家和脱离家族的恩格斯都入不敷出,还要不停接待政治避难者的投靠,恩格斯返回了家族企业,给自己的父亲打工赚钱。并一直尽全力定期资助马克思。

  用恩格斯自己的话讲,是用资本主义压榨工人的钱来支持马克思走上追寻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马克思最艰难的那段日子,每当他无计可施,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给恩格斯写一封信,总能在回信中收到盼望中的救命钱。

  有一段时间,马克思与家里失去了联系,燕妮为了给孩子治病,直接写信给恩格斯求援,从没失望过。

  直到1870年,恩格斯打算结束分别的现状,搬回伦敦。这个消息不但对马克思夫妇意义重大,马克思的孩子们同样欢呼雀跃,要知道恩格斯在他们的童年时光中始终扮演着“圣诞老人”的角色。

  在马克思晚年身体状态每况愈下的时候,恩格斯每天都会陪马克思外出散步,梳理思绪。这位亲密朋友成了马克思的精神支柱,只有他理解自己,并可以搀扶自己坚定的走下去。

  但随着妻子燕妮和大女儿小燕妮的接连去世,马克思终于倒下了。1883年,64岁的马克思在暖炉旁的沙发上小憩,再也没有醒过来。

  恩格斯接管了马克思身后所有的家事,包括手稿的梳理、编辑、出版,再就是照顾马克思的后代。他日以继夜的工作,从没把自己当成马克思家事的“局外人”,直到燃尽自己的最后一点烛火。

  1895年,恩格斯颈部疼痛难忍,几乎让他发疯,他感觉到死亡的来临,也终于明白手上的工作做不完了。

  不久后,他终因喉癌离开人世。这位守护了马克思一辈子的“将军”——马克思家人对他的尊称,将遗产分给了马克思的女儿和孙辈,遗产总计3万英镑左右(大概相当于480万美元),马克思的两个女儿平均分得大约5000英镑。那个时候,她们每年正常的花销大概在150英镑。

  按照恩格斯留下最后一个遗愿,他的骨灰被葬入大海,魂归洋流深处。他默默无闻的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好友未尽的事业,自己隐忍的生活在与信仰相悖的环境之中,做着自己“厌恶”的工作,这种气度,谁人能及?!

  他被马克思的家人称作“生活的磐石,比父母还值得信赖的人”,他是马克思去世后仅有的几个能看懂马克思手稿并整理成文的人,在他的努力下,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得以付印。

马克思的女儿小燕妮(站)和劳拉

4.还有一些马克思家族的“贵人”不能遗忘

  书中的提及的人物众多,我却唯独对其中几位印象深刻。

  第一位是马克思的父亲——赫舍尔•马克思,一位小有名气的犹太人律师。赫舍尔为人谨慎,闲暇时喜欢阅读。马克思是家中的长子,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我希望你能成为出生在你这么好的条件下可能成为的人。”

  只是“狂人”马克思,在学校里一年选了十门课程,涉猎广泛,还醉心于诗歌领域。后来因为经济条件,他去了柏林大学,是当时全欧洲最出色的学校之一,强调个体学习和原创性研究,马克思变化很大。父亲也曾气急之下说:“杂乱无章,漫无目的地踌躇于各个知识领域……”

  尤其,当马克思切断了一切以往的联系,甚至一度不理睬燕妮的时候,父亲的忠告极具预见性:希望儿子尽快安抚心绪不宁的燕妮。只有那样,才会得到梦寐以求的幸福。

  父亲最后一封写给马克思的信中,袒露了儿子在心中的地位:我把你放在我心灵的最深处,你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杠杆之一……

  虽然赫舍尔在世的时候,马克思并不“听话”,但他极为尊重自己的父亲,一生在自己的胸兜里放了一张父亲的银版照片,在他去世时,恩格斯将这张已经破损不堪的照片和他葬在了一起。

林蘅

  第二位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海伦妮·德穆特(林蘅)。

  她出生在小村庄,从小和燕妮一起长大。当时燕妮准备生产,燕妮的母亲派了林蘅来照顾她,从此这位25岁的姑娘承担了家庭的大部分家务。

  她一生未嫁,始终不离不弃的守护着这个大家庭。每当马克思和燕妮病倒,都是她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们。

  林蘅陪伴马克思走完最后的旅程,之后搬到恩格斯家,继续服务于马克思手稿的整理工作。直到最后一刻。

  林蘅去世后,恩格斯无比伤心,描述她的一生时,用“和他们共担穷苦”来形容(他们指马克思一家),林蘅生前死后都在保护身边的人。

  恩格斯悲痛地说:“我的家里有过阳光,但现在只有黑暗。”至此,1848年前的老战士,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威廉•沃尔弗

  最后想提及一位“插曲式”的人物,却给马克思家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光明。他就是威廉•沃尔弗——一位单身家庭教师。

  临终前将自己攒下的800英镑和书籍、物品都留给了马克思。

  当时正是马克思家庭贫困交加的时候,这笔钱无异于雪中送炭。马克思在葬礼上致了悼词,说沃尔弗是真正的朋友。马克思把《资本论》的第一卷献给了他。

  读人物传记,即便读的再慢,也慢不过书中人物的一生。

  书中呈现了马克思不为人知的面向,仿佛看到他眼中的悲伤、心头的颤抖和脚下的踌躇。不可否认,这所有的苦难和坎坷成就了马克思,让他的心态越发淡定,笔锋越发遒劲有力。

  正如很多在马克思晚年拜访过他的人所说,初见马克思,无法将这位耄耋老人与犀利的文字连接起来,他更像享受天伦之乐,和蔼安详的老人。岁月的洗礼,已然将傲娇青年变成了平和老人。

  好在他的思想在俄国得到发扬光大。6年后,列宁和他的布尔什微克战友夺得了政权……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们缅怀伟人的同时,还应深入的了解伟人的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著作完成的背景。

  人的一生不能武断的判断成功和失败,矢志不渝的坚持,也许在有生之年换不来期待的成果,但至少无愧于自己的付出。

  换言之,当我们笃定的想要走一条路后,便要坦然的接受这条路上经历的一切。这是每个人的选择,也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命运“宠爱”着每个人,只是“宠爱”的方式各不相同。

  马克思是幸运的,命运给了他贫穷困苦的一生,却让他拥有超凡的智慧和毅力,用一生的时间做了别人几辈子的事,成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古典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他的著作是近代最著名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哲学之一。

  由此可见,命运的“宠爱”着实苦涩难忍,却意味深长。

  如同书中的一句话:“好像生活中的事情都要或者欢喜或者悲伤地‘结束’才行。我们生活的这出戏有喜、有悲、有滑稽,周而复始。在这个令人疲惫的世界上,如果生活中所有问题都能找到答案,那一切就都正常了。”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他。”正因为无常,才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书,值得一读。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读后感(三):一本书品味无穷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读后感(四):简单的说一说

  京东的马克思

  网上看到了一本这么高定价的马克思图书,我一直犹豫不决,但怀着好奇的心,去要了这么一本书,厚,厚重,一本讲述马克思的书,真的厚重,厚于马克思故事的传奇,厚于马克思的思想,我轻轻地阅读了起来。

  我第一次看到了这么精彩的故事,从马克思自身,到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再到马克思的儿女们,他们为了马克思的思想,不断地做出贡献,这就是集体的智慧吧。

  我第一次看到《资本论》的诞生历程,《资本论》毫无疑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更是对现实资本主义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的图书,我没有完全读完,苦于读不懂,或者是太鸿大,因而好奇,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这部著作诞生的历程,知晓了其中的点点滴滴。

  我第一次看到一家人牺牲了一切,就为了让全人类更加清晰的生活,资本既邪恶也实用,生活中充满资本的世界里,我们不能被资本所束缚,要让资本为人所用。

  这本书还有很多第一次,只有去细细品味。内容多,图书厚,只希望不辜负阅读者。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读后感(五):人类群星闪耀,马克思独具光芒

1883年3月14日,天寒地冻,恩格斯如这十多年每日一样,来到马克思家里,发现他睡在火炉边的椅子上,多年来这对他都是无法形容的奢望,但这次马克思的沉睡却是长眠。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第463页,阅读至此,潸然泪下,全世界都因为这位伟人的陨落而感到哀伤不止。

新时代新视角,重识马克思

  “千年第一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对于像我这样广大的中国青年人而言,更多地存在于中学政治思想课的教材里,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书本上,又或者国际工人运动的斗争与巴黎公社的风起云涌中,更或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里。对于玛丽•加布里埃尔,一名在路透社工作了20多年的资深记者和编辑来说,她则只是在伦敦某个杂志看到关于马克思的只言片语,大意为马克思幸存下来的三个女儿,一个于38岁病逝,两个走上绝路自杀。玛丽除了震惊,尤其发觉自己对这个改变世界的人物一家居然没有更多的了解。

  于是,顺应着心灵的意愿,开始找寻关于马克思的一切,她发现浩如烟海的传记中并没有一本英文著作完整地阐述过马克思一家人的故事。她更是追根溯源,在俄罗斯国家社会和政治历史档案馆及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历史研究院等机构找到数千页马克思一家和朋友们跨越60多年的家书往来,并以此作为线索,凭借着多年来记者的职业素养,尝试着最大程度地还原出现在那段风云岁月里的众多人物和典型事件,让人物自己来呈现性格特点和独特魅力。

  今年5月5日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阅读马克思传记,了解他的生平故事,传承和发展他的革命遗愿,无疑是对马克思最大的敬意。风云时代造就旷世奇才,平凡家事窥见伟大灵魂,通过玛丽场景报道式的叙事手法、细致入微的故事描述,马克思作为充满勇气的革命家、极具才华的智者、犀利的政治谋略家、迷人的传播者、宠爱孩子的父亲、温柔热烈的爱人、糟糕的金钱管理者以及极为依赖挚友恩格斯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华盛顿邮报》曾评价,没有哪一本关于马克思的书会让人如此爱不释手。无论是狂热的马克思崇拜者,又或是对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深感兴趣的读者,人物传记的爱好者,还是更为广泛的那些对马克思心存敬畏的朋友,都可以在此书中获得全新的颠覆性的认知。

泛读书勤学业,中国梦青年筑

  马克思自幼思维敏捷、才华横溢,学习刻苦、学业优秀,是个不折不扣的阅读和学术研究的狂热分子,终生对知识痴迷。

  ——节选自《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105页

  马克思把阅览室当作思考天堂,也是他一生的避难所。1850年他费尽周折在大英博物馆办了读者证,自1857年开始的25年里,他几乎每天都要步行去阅览室位于K排和P排的桌子,专心完成自己的研究与写作,哪怕疾病缠身、疼痛难捱。在马克思49岁生日那天,终于收到了耗费他毕生心血和思想以及全家人艰辛付出的《资本论》第一批印张的校样。

  马克思的一生“总是有更多的书需要读,更多的数据需要消化,更多的语言需要学习。” 在他离世后,女儿劳拉发现了《资本论》第二卷好几稿的手稿,多达数千页,一箱箱笔记、手稿、书信、报纸、书籍堆满了书房,等待着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女儿们继续完成他的革命事业。

  在刚过去的5月2日,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重温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更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马克思艰苦卓越一生的最好写照,即使举家流离、辗转跋涉于欧洲大陆,饱受贫困与疾病的痛楚,他始终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放在个人与家庭幸福之上。此刻,我们青年人正值人生最好的时光,更应把握最好的时代赋予的珍贵机会,不忘初心,坚持奋斗,发挥才干,贡献价值,将中华民族复兴梦融入到自己的青春梦想里,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