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籍者》经典影评10篇
《无籍者》是一部由宋海星执导,宋承宪 / 朱镇模 / 金康宇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籍者》影评(一):我是真忍不住吐槽了!!!
本来就火大,看完更是给心里添堵。浪费我时间!浪费我硬盘!亏的还挪个地儿放这部存了很久的片子!看完果断删!
虽然前面很冗长很废话,但也还算合适,按照正常套路一步步下来。后面码头决战,本来也挺正常。那白痴警察弟弟莫名其妙的就冒出来,搞得哥哥措手不及,还得交换人质。尤其最后枪战,弟弟就被哥哥拽着,躲在哥哥后面,缩个脑袋,畏首畏尾
好歹也是警察!怎么动真格的时候动手能力这么差了!把你讨厌哥哥那牛逼劲拿出来啊!把你平时的拽样秀出来啊!怎么就成怂蛋了!到最后知道你哥的好了,到最后念亲情忆往昔了,到最后你哥死了,知道那是你哥了!哭哭哭,哭你妹啊!就知道哭!
整部片子最傻逼的莫过于金哲了!自以为是的家伙,干事情完全没大脑!还拽的不成样!要不是因为金哲,金赫也不会死!边看边骂好么!
再说翻拍,毁了!全毁了!典型的韩国电影!整部片子唯一的亮点就是宋承宪那张集合诸多表情的帅气面庞。倒也维持了发哥很酷的形象,当然,和发哥的差距,还是很大一截。小时候看这部片子,发哥被乱枪扫射,最终潇洒的死去,这个情景仍历历在目。张国荣的角色也仍记得。
《无籍者》影评(二):无籍者:无处安放的生命
刚扫了一眼其它评论的标题和开头,没有一句叫好的。而且千篇一律是跟《英雄本色》作比较,认为“桥段和细节设计一模一样”,一个有趣的人竟然写“演发哥的太不给力了”。诚然,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很牛逼,但是《无籍者》毕竟是翻拍,牛人的后代/追随者能超过牛人的真的不多(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一个,就想到大腹便便的chairman Mao的博士孙子毛新宇),真的没有必要这么苛刻。
单从标题来看,电影的主题已经变了。《英雄本色》……《无籍者》本意没有国籍的人,有点文艺味。
最后哥哥拉着弟弟在水边奔跑的镜头,好像是告诉观众弟弟原谅了哥哥,并给出了弟弟杀死泰民行为的理由。同时也给出了对本片的另一种解读:关于童年逃亡时哥哥抛弃弟弟的事情,虽然两人已经和解,可以对桌吃饭,但是这种经历对弟弟心理的伤害,一直到哥哥死的时候也没有磨灭掉。逃亡时被哥哥抛弃,后来又被拘禁多年,导致弟弟心理上一直没有归属感(无籍者),而且性格上也比较弱,即使后来当了警察,在最后的枪战中表现还是那么慌乱。编剧选取了从朝鲜叛逃到韩国这个大背景,从文艺片阐释这种伤害的角度看很成功。
关于这种疏离感,从兄弟俩和“父母”的关系也可以看出,回去了就是坐下,“母亲”端上饭,然后就是默默的吃。
关于Mark(就是周润发的那个角色啦),我真的很想跳过去不说,编剧在此哥的身上基本没有剧情更改。.....还是跳过吧!
哥哥、弟弟和Mark三个是朝鲜逃到韩国的“无籍者”,不管是现实还是内心,都无所归属,最终挂了。
《无籍者》影评(三):永恒的还是无法超越,模仿的只能沦为鸡肋
可以说等这个片子是等了几个月了,毕竟爱好就是看电影,毕竟又是80后,香港电影对咱们毒害还是比较深的。英雄本色就是一部让人记的牢牢的经典电影。也许时过境迁,如今再拍的话,特效啊,场景啊,动作啊,都会比那时候完善,但是我们怀念的,貌似也就是当时它给我们的感触。
所以,这片子定下来后我就在等。不为什么,全宇宙只此一家旗帜,“吴宇森全宇宙唯一授权翻拍英雄本色”的版本。当时看演员什么的,觉得吧也大差不差吧,没想到出来是这效果。
想来韩国人当年也给港枪战片毒害的蛮深,据说当年一夜之间首尔的黑风衣卖缺货,看来也不假。说实在话,演员应该都算演技派了,但是可以模仿的行为过重了。倒是赵汉善演的原版李子雄的角色感觉有些出彩,同样是奸诈小人,李子雄那脸就比他赵帅哥讨巧了几分,所以就要多下文章才能弥补,很好,他做到了。当然,小马哥的扮演者,宋承宪大神,我就不懂为什么要把香烟换成棒棒糖,虽然大家看到他的表演确实都会记得马哥,但是那根糖,太扯了吧。
朱镇模的表演中轨中矩,但是没放开,少了狄龙那份大哥气场,虽然英雄本色这部片子当时让周润发演的马哥是得到的掌声最多,这里面有演技原因,但是相对因为这个角色继承的港片的精髓----义!把这个演出来就不算差,但是朱镇模的角色不同,他是必须把周围这3个男人加自己串在一起的人物,如果气场不够,就明显会觉得不出彩了。OK,关于原版张国荣的角色咱在这就不提了。演的收放都不能随意,看着就做作。
宋海成导演当时接了片子以后就说过了,这部片子虽然旨在翻拍,但是他要更多的融入朝鲜和韩国的矛盾,着重描写兄弟亲情。这固然是对的,但是他们不能理解当时港枪战片为什么成果。是因为永远的兄弟义包含了各个小义。男人看到了才会热血才会沸腾才会感动才会欣赏啊。亲情过多,义字太少,是这片子最大的败笔。
有人说枪战场面少了,其实不少了,当时的英雄本色,第一部,也就这么几场,你放到现在来看,特效和子弹打的还没现在多呢。
四位主演确实压力也很大,挑战经典老片,而且这不是一个国家在看他们,全世界晓得英雄本色晓得吴宇森的,都在看着呢,表演不到位也正常。
毕竟,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的翻拍。
咱好歹给个面子,夸句,还行吧。
《无籍者》影评(四):吴宇森在场也拯救不了这一部跨国翻拍电影:观《无籍者》
该电影放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红灯区的牛郎店里的橱窗作为怨妇们路过驻足时的观摩电影一定能招揽不少生意,吴宇森的英文名字我还是看得懂的:看该电影时发现他参与了该电影的创作,至于担任该电影里的啥职位我就不懂了,因为不懂韩文字母。我对已暮年的吴宇森捧新导演上位的眼光不敢恭维(捧哪部电影哪部电影砸):《天堂口》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已是我欣赏极限。没想到2010年跳出这部《无籍者》:号称史上第一部跨越国境翻拍香港万年经典《英雄本色》的韩国电影。2010年韩国电影《无籍者》里的四位正反派男主角一个个都帅得没话说(能勾引无数寂寞或不寂寞的少妇们下身湿润),,但也仅仅只是帅而已——其四个主角的演技真的一团糟,加起来其力度和深度甚至不及一个香港男演员(黄秋生、吴镇宇之流)的一个眼神。
该电影的剧情吧——该快时拖沓、该拖沓时又快马加鞭。真难以想象这又是一部由JOHN WOO(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英文名)参与其中建言献策的垃圾电影。该电影情节生搬硬套之余还不能圆滑的讲通顺一个本该很不复杂的故事真是遗憾、还想趁机损一下北朝鲜却反被该电影的观众首先唾骂。
周润发、狄龙、李子雄、张国荣这四名《英雄本色》的男主角在当年的精湛联合演出是无后人能够超越的,至少现在我还是这样悲观认为的。对现如今这四个不怕被骂的韩国男演员去担任该部翻拍电影《无籍者》里的四个当年经典至极男主角角色我深表钦佩。
当然,韩国电影《无籍者》里面的闪光点还是有的——就像一场了无趣味且昏昏欲睡的无聊房事一般:也总有点儿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的(比如被褥蚊帐的花式和行房前的佐酒品牌)——电影结尾时的那首深情款款的电影片尾曲很赞、电影原声配乐歌曲主旋律很赞、诸位男主角在吸烟时的不同状态的姿态也很赞(适合女花痴欣赏并狂叫“好MAN啊”)。
《无籍者》影评(五):不敌者
任你《无籍者》囊括什么四大型男(朱镇模、宋承宪、赵汉善、金康宇),任你在高丽那边票房高扬或萎靡,之于我辈,除非是病入膏肓的骨灰级腐女,《无籍者》的最大焦点一定是翻拍自《英雄本色》的噱头。
《英雄本色》篆刻的是少年记忆,赐予了最生动的道义教育,雕上了再也抹不去的青春期偶像。它的这些功效,阻碍了对电影本身的讨论,甚而在无意中强行掩盖了未知的瑕疵。《无籍者》是否能重现或再续这些功效呢?显然不能。这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做到的,你无法掏空一代人的记忆,填进去新的杂物。《无籍者》启程前,就注定只能是复制、致敬、栽跟头,一次消费过去的商品制造。艺术片不同(如果可以将电影划分成商业片和艺术片的话),今春昌平翻拍木下惠介的《楢山节考》,获得一片激赞并捧奖而归。艺术片的翻拍可在镜头与主题上延伸,另辟方式,出来形似神不同的另一部作品,与前者划开。《无籍者》以商业出发,用投资者的话讲,由某种(对《英雄本色》)冲动的爱驱动,拉集一帮偶像演员,圈点钱是真,用这种形式满足一次投资者的怀旧也是真,哪个更真,哪个主导,经济主义者相信前者,纯真未眠者相信后者,一般人中立,而对于大部分人,《无籍者》能超越《英雄本色》,是一个荒谬的假设。
《无籍者》沿用了《英雄本色》的人物架构,一些经典场面个个不落,比如赫(朱镇模饰)与英春(宋承宪饰)的重逢(狄龙与周润发),瘸腿、洗车的设计如出一辙。哥哥与弟弟的冲突,英春开着汽艇返回岸边,这些与《英雄本色》也都一样,规规矩矩,没半点大动手术刀的意思。可惜的是,也在意料之中,宋承宪双手持枪,却无小马哥潇洒飘逸之势;按部就班的摄影与剪辑,完全不能跟《英雄本色》的枪战动作设计相提并论;演员们倾力塑造男性情谊与生死情感,效果比偶像剧好点儿,和《本色》一比,又只能称为学徒的拙活。韩文片名有“无籍者”和“无敌者”的双重意思,事实上,这是一部《不敌者》。
片中,俩兄弟的身份是朝鲜背景。民族分裂的伤痛一直萦绕在韩国人的心头,不过在电影方面,成为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之源,到了商业片这里,已然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元素,年初大卖的《义兄弟》全片即是意识形态不同的人握手言和的意淫化故事。在《无籍者》中,这个设定无伤大雅,编导大概想以此加剧兄弟俩的戏剧冲突。但对于这样一部意识形态应该隐匿的电影,这种设定无甚意义,老老实实地描述人物关系和动作场面就好。如果主人公的背景可以带来现实主义的基调,加深真实程度,或可带来另一番效果。不过,像《义兄弟》一样,伪现实的乌托邦式言和,和真正的现实相比,只是弹起一次虚幻的空调。对于韩国观众,这种设定能够吸引部分观众,但对于电影,尤其是《无籍者》这样一部不太需要背景的电影,则是累赘。
几个演员贵为偶像,接手角色时,也一定顾虑过演绎的难度,他们这般年龄,不可能没有看过《英雄本色》,用他们的话讲,那是一个传说。超越传说不可能,那复述一次传说也算过把大瘾。投资方主席宣称《英雄本色》是他的最爱,故而N顾HK,最终购得翻拍版权。韩国电影这几年发展势头迅猛,惹得很多人注目,一些人抱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态,感慨国产片空有票房、质量止步,与韩国电影一比,更是愤懑不已。韩国电影没有独创的类型片,均从好莱坞西部片、日本武士片、HK武侠片汲取营养,兢兢业业,创造了不错的成就。眼下,韩国在特效方面,已是亚洲的领头羊。《无籍者》对《英雄本色》的翻拍,是一次绝妙的反讽写照,一个学生不耻下问,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很多方面完全超越了老师。是的,《无籍者》一点也没法和《英雄本色》比,可《英雄本色》是86年的片了。
“坐在电影院里,电影快要开始之际,要是我们在人员名单见到某个令人如痴如醉的主角名字之外,还看到导演、监制徐克几个大字,简直有受到恩宠的感觉。要是随之还有特别演出:徐克,更几乎觉得自己是受到神的眷顾。”这是朴赞郁的煽情言谈,这里面的徐克是过去的徐克,朴赞郁当年还只是影迷一个。朴赞郁如何评价《女人不坏》,谁晓得呢?一定不会感觉如神眷顾吧。过去的华语片和过去的韩国电影,现在的华语片和现在的韩国电影,《无籍者》和《英雄本色》,构成一组有点意思的场景,比《无籍者》这部电影本身好玩。现在,谁是不敌者?
《无籍者》影评(六):一齣悲劇
〈無敵者〉是吳宇森〈英雄本色〉的韓國版,我沒看過後者,但前者一點都沒有吳宇森電影的風格,除了(好像)有一首張國榮的歌曲作為配樂,當然,是沒人唱的,只是純音樂(一部韓片如果有張國榮在背後唱歌,我覺得挺恐怖的),所以討厭吳宇森的人大可放心,此片應該不會倒你胃口,但喜歡吳宇森的人可能會失望,沒有吳宇森浪漫的招牌慢動作,也沒有放「白鴿」,〈無敵者〉只是拍給韓國人看的。
平淡的故事,平庸的拍攝手法,沉悶的敘事風格,中規中矩的演技,平面的角色描寫,無驚喜的動作場面,〈無敵者〉一點都不可觀。但,看完本片,心難免有一絲感觸,因為體會到這個世間,人的種種執著,如片中的哥哥執著弟弟的寬恕,弟弟則執著對哥哥的恨,因為(他覺得)哥哥曾經背叛他。執著雖是一個問題,但最大的問題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所執都是基於偏見和誤解,這才是種種悲劇的癥結。當然,當局者迷,總以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執著是應該的,除非到了生離死別的境地,否則不會醒悟,可到那時,一切都為時已晚,留下的只有無盡的遺憾。〈無敵者〉是一齣徹頭徹尾的悲劇,當中有很多人死,而種種死都是很無謂的,但我們卻賦予它們美麗的名詞──道義。無奈!
我不好吳宇森電影,他的作品著重形式而缺乏深度,但他的〈辣手神探〉我卻看了很多次。就所謂暴力美學的角度去欣賞,〈辣手神探〉絕對是經典。而事實上,看了〈辣手神探〉,其他吳宇森的電影都可以不用看了,因為吳宇森的精髓在這部電影已經完全展現,他的其他作品,包括他拍的西片,相比之下,都是次貨而已。
各位熱愛電影又覺得人生如戲的朋友請參觀我的blog: http://david-leetaiwei.blogspot.com/
《无籍者》影评(七):sb金哲害死所有人
我想首先声明,我没看过发哥的英雄本色。从好评度上来说,应该拍的不错。
但我看韩版的这个来说我,我十足觉得浪费了2个小时的生命。
看完片子,我就一个感觉。都是sb金哲害死的2个男主角。下列举其傻逼之处,算对这个烂片的评价吧。
1,金赫和英春都计划好了,拿钱跑路了。多简单实用的计划啊,而且一上来就掌握了主动权,拿了钱,还绑了对面的老大寿民。就算金赫不想走,只想杀了寿民报仇。可金哲的突然出现,并被小喽们很轻易的抓了。导致金赫不但寿民杀不了了,还得那他交换金哲。
2,你说你金哲好歹这是被塑造成警队精英的形象了,会刑讯逼供,对着靶子一梭子子弹全打靶心的特写,得给了好几秒吧。一真开打,你哆嗦个什么劲儿呢?吓得抱着头,哆嗦。还得让肚子中弹的金赫安慰他。
3,英春看不过去了吧,本想对金哲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工作,可以动作太大,把金哲拉起来的时候暴漏了目标,话还没说完,就被乱枪打死了,金哲你争气点,本来早就跑了的英春也不必跑回来受死了吧?
4,英春死了,金赫冲上去追寿民给英春报仇。镜头给了金哲一个特写,他的神情从茫然突然变得坚定了起来,也毅然决然的去追金赫了。我本以为他终于在英春的牺牲下成长,升级了。也要为英春报仇,起码是去帮金赫一把吧。殊不知,他追上去,竟只是想给金赫一个热烈的拥抱。最终,金赫在金哲冲向金赫热烈拥抱的途中,帮金哲挡枪,也壮烈牺牲了。
至此,金哲害死两个男主角的任务圆满完成了。
还有多处雷人之处,不再赘述。
强烈不建议看此片。浪费生命呀。
《无籍者》影评(八):还可以,我给星半
可能是因为先看了《无籍者》,然后再看了《英雄本色》,觉得总体还不错,是一部好电影。(本人女生,对江湖豪情义气什么的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剧情就不评价了,基本没怎么变化,(看到很多评论说宋承宪最后时刻突然站出来,给别人当靶子,找死之类的情节不真实,但是《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里情节设置也是一样的)但是个人觉得《英雄本色》里在最后决战之前,宋子豪找Jackie时,小朋友们天籁之声在演唱《明天会更好》,这个情节设置的很好,与剧中各人物的命运形成巨大的反差。
人物表演方面,看到很多人在批评朱镇模演的金赫,与狄龙的宋子豪相差太多,朱镇模是我最近很喜欢的演员之一,他的表演在于细腻,感情丰富,硬汉气息确实稍有不足,但是在揣摩人物心理方面,尤其是金盆洗手之后,当了代理司机,每天晚上在金哲楼下守候时的身影,在听到金哲走近的脚步声时手足无措样子,表演的很到位。
宋承宪个人感觉只是一味在耍酷,耍帅,与周润发的小马哥比确实小有差距,尤其是小马哥身上的坏劲、痞劲,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大反派的表演很到位,个人以为比《英雄本色》里的阿成要出彩,还有两个版本中的弟弟,我觉得旗鼓相当吧。
总的来说,两部电影都不错,各有千秋。
《无籍者》影评(九):我不想拿它和原来的英雄本色做比较
这是个翻拍吴宇森英雄本色而来的电影。我知道在很多人心目中,吴导的这部电影是无法超越的。
但就我个人来说,不想两者做个比较,我也不想说无籍者是有韩国特色的,是不同于原作的。我以前没好好看过英雄本色,看无籍者的时候也没有带入太多英雄本色的元素和感情,我只是单纯的在看剧情,演技等等。
公平的说一句,电影里不可避免有棒子惯有的煽情情节,而且有些情节在我看来是不必要的。对于金康宇演的弟弟金哲,最后部分让我很火大!他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一直以为他经历那么多已经成熟了,不过到最后枪战居然怕成这样,是我没预料到的。还哭哭啼啼,可以说永春的死和他有关系,而永春就那么站起来,引起敌方注意也是有错的。这能不能说是剧情设计失败?还有金哲最后跑向他哥哥,那么鲁莽,是个警察应该有的表现吗?这部电影因为很多原因,我一直很期待,但是看到结尾的这些设计,我有点失望。
不过我还是给了4颗星,因为演员们的演技还是很好的,人物性格我很喜欢。喜欢永春和金赫。金哲,有点幼稚了,而且总是在关键时刻说出让人莫名的话,尤其是会让他的哥哥吃不消。说什么你要一个人跑去哪里?以前哥哥要跟他和好,请求他原谅,可是他就是一个死面孔。明明心里已经开始原谅,想和哥哥在一起,脸上还是那么硬,何必呢?!只能说像个小女生似地,别扭受。
说道这里,其实我想说,我个人把它划为同志电影了。它已经不仅仅是腐了。
再回到永春和金赫。永春是个好男人,他和金赫很般配。永春比金哲要成熟很多很多,也比他有用多了。他对金赫的感情也是天地可鉴。金赫,对弟弟的感情非常执着。虽然哥俩感情很好,但是金赫还是过于宠他了,才使他有了超越其年龄的放纵和任性。最后两人的死,都是他引起的。
虽然看电影的时候,因为对拍摄花絮的了解以及很腐的对话,引得我笑起来,但是电影表现的那种情感,还是让我感到难受的。有种压抑着的感觉,最后再死的那一刻还是爆发出来了。
弟弟金哲最后朝自己开的那一枪,让我更加坚信这感情超越了兄弟。
《无籍者》影评(十):四个好演员和一部失败的翻拍片
整部电影对于人物之间的感情铺垫不够,所以使得朱镇模演的金赫,就像个祥林嫂,一直哭哭啼啼的找弟弟,找到后又唯唯诺诺的祈求原谅;同样金赫和英春之间的兄弟情也是强塞给观众的,没有感人的细节阐述。不客气的说这是宋导的失败之作,就像他的《白兰》一样,同样没有深层的情节铺垫,只是让演员在那里卖力的表演,很难打动观众。
朱镇模的演技无可挑剔,看过《霜花店》的,都会被他的演技所折服,感叹这是个用心、用生命在演戏的演员,但是再好的演员,没有发挥的空间,也创造不出奇迹;同样宋承宪、金康宇、赵汉善在戏里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赵汉善的表演,把泰明先前的土气和后来的狡诈、凶狠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个好演员,演出了一部失败的翻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