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台北故宫》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台北故宫》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11 03: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台北故宫》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台北故宫》是一部由周兵执导,杨新 / 耿宝昌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台北故宫》观后感(一):故宫情节

  从媒体上得知要播放这部记录大片,非常期待。第一次看到纪录片也有好听主题歌,很婉约,很古意。看第一集时,眼睛涩涩的,忍不住地想哭,那一代知识分子柔弱坚强,伴随这些文物颠沛流离了一辈子。无法想象那样的战火纷飞下,易碎的瓷器,薄脆的书画,还有那些娇贵的玉器如何飘洋过海而又安然无恙政治丑陋的,但文化却是干净的,虽然遗憾于我们无缘一睹国宝的真面目,但只要他们安好的存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也是好的。

  很多国宝在书上曾见过不止一次,但听专业人士把它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确实第一次,我们并不缺少文物,但我们缺少的是对历史的传承,不仅要让小众了解历史,更要让大众为了我们的祖先自豪

  《台北故宫》观后感(二):重点红唇

  分别采访两边故宫的工作人员,最主要的区别是,台湾的女性员工都红唇兼首饰齐全发型时髦不时髦是一回事,都经过定型水处理应该没错。让人觉得老年也并不可怕嘛,身型富态点,唇膏尽量选择不会干燥滋润红色色号,严选眼镜框和耳环,就可以一点也不丧气。而北京故宫这边呢?让人觉得皇帝真的不在了。

  纯粹怀抱着对台岛的爱来的可以乘兴,因为可以看到林强闽南语出演“花气熏人帖”啦,侯孝贤纪录片《盛世里的能工巧匠》啦,林怀民蒋勋一双啦,(我说了一双吗?好啦没有证据),沈从文西南联大的学生,后来一度的台北故宫副馆长,发现范宽是《溪山行旅图》作者的李霖灿啦,桂纶镁戴立忍周杰伦方文山啦,小虫的好听配乐啦。

  除此之外,是一部政治正确的寡淡余兴片

  《台北故宫》观后感(三):游记

  每次看到什么东西藏于台北故宫,心情都有点复杂向往已久之后终于去了。当然也只是看到一部分的展品,纪录片里很多国宝都不在展出中。

  建筑

  台北故宫的建筑像中山陵,中心对称,要走上一排大台阶,穿过一个牌坊,上边写着“天下为公”。粉绿色琉璃瓦,明黄色的剪边,组合起来效果诡异

  书画

  书画展厅里画多一些,书法比较少。

  《渔村小雪图》王诜

  王诜水墨勾皴、青绿设色的风格特别。一直以来说《渔村小雪图》指的都是故宫那幅,台北故宫这幅从未见过。《宣和画谱》没有说《渔村小雪图》有两幅,那么台北这一幅,是怎么回事?很困惑

  《秋山草堂图》王蒙

  山重水复布局繁密,设色比上博的《春山读书图》绚丽明净许多,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解索皴的树林郁郁葱葱,只是看久了有密集物体感觉

  《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文徵明

  这画的来历温暖。当时有人想要文徵明朋友的《后赤壁图》献给严嵩的儿子,文徵明担心朋友安全,就劝他给了算了,然后自己仿了一幅送给朋友算是安慰。虽说仿赵伯骕,但颜料透明层次感,更接近赵孟頫。不过那密集的小叶子,还是文徵明自己的风格。

  《仿古山水册页》蓝瑛

  仿古看起来有趣,一是可以猜猜仿了谁,二是看看有什么区别。远远就看到仿《春山瑞松图》那幅,米芾果然个性。再次见到仿摩诘画意,不禁感慨每一个中国画家心中都有一个王维。多么武侠的情节啊,他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中永远有他的传说。像独孤求败一样后人只能通过其弟子瞻仰其风采。没有真迹就没有真迹吧,这种飘渺的感觉多么符合文人画一代宗师风范

  《画春蚕食叶》文俶

  难得见到女画家,女画家的画都很精致。叶子翠绿翠绿的,蚕很像毛毛虫,不知她画的时候怕不怕。文氏六代诗词书画篆刻名家辈出,包括女的也继承家学成了画家,多么神奇家族

  台北故宫缺乏好的民国作品,硬放上去那么一张《西子湖》,单看还好,跟展厅中其他的一比就弱爆了。很怕作者泉下有知,回来逛一圈觉得万分惭愧,希望他想得开,能觉得荣幸

  《富春山居图》

  这幅当然没见到。不存在失望,毕竟太宝贵了,就连浙博的《剩山图》,56年来也不过展了两回。长卷常常有传奇,《清明上河图》的传奇在于辗转飘零、几经战火、仿本无数。《千里江山图》的传奇在于作者的英年早逝。《富春山居图》的传奇在于殉葬不成一分为二,流落海峡两岸,合展都成期盼统一象征了。长卷比起立轴来,有时间感,因为融入了作者太多心血,缓缓展开的时候,就像在展开一个人一生形式也很温暖,放在画案上,两个人,一个右手卷,一个左手展,奇文共欣赏。对《富春山居图》的心情,就像千里奔波求见佳人一面,奈何不可得,只能在楼下徘徊仰望一点灯火聊以自慰。看着平面上“富春居”三个字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情。不管见还是不见,它就在那里,来过也就问心无愧

  瓷器

  建窑

  建窑的玉壶春瓶器型少见,油滴碗这么大也不容易,只在陕博见过一个类似的。看到建窑心情总是很复杂,因为最好的建窑都去了日本。静嘉堂被称为“碗中宇宙”的曜变天目,简直就是奇迹

  汝窑

  台北故宫的瓷器收藏,在世界范围内如果认第二,那就没有博物馆敢认第一,主要就凭那23件汝窑。

  清代仿了一个汝窑的水仙盆,光滑,单看也算人间工艺极致。但回头再看宋代的,却有不似人间的光彩,让所有对瓷器的幻想都成为现实。想到了干将莫邪以身铸剑的故事,也许是真的,若非如此,本是死的器物如何能有灵魂?这类的神奇的器物,到底集中了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最好的那几件汝窑,“如冰似玉”不足以形容其美,“雨过天青”差可拟之。

  对于工艺,随着科学发展,一个时代平均水准是可以超越的,但最高水准永远无法超越。因为工艺发展到极致就是艺术,而美是无法复制的。

  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

  钧窑

  每一个钧窑窑变都不一样,看到了都会觉得稀奇。月白釉蓝紫色窑变如同江上烟波与天边流霞,美不胜收

  紫砂珐琅

  紫砂珐琅是台北故宫特有的,有种看黑人画彩妆的感觉,很萌。

  釉里红

  釉里红三足鱼纹碗真是哪里都有,不过台北故宫这个最大。

  要说当年国民党去台湾的时候,挑文物还是很有眼光的。现今拍卖,明清青花、粉彩的价格远高于两宋单色瓷,也不知是怎么培养审美

  青铜

  对于铭文最多的毛公鼎,猜铭文是很好玩的,但也猜不出几个,每次都认得的只有最后一句“子子孙孙永宝用”。

  雕塑

  有北魏、北齐、北周、隋的铜佛像,还有一尊大理的,很典型的小乘佛教瘦骨嶙峋的风格。

  玉器

  玉器还是汉代及以前比较有神秘感,到了后来就越发向人为的精致发展,失去了玉器作为石之精华本该具有的感通天地力量

  翠玉白菜也看到了,对于为什么说这东西是镇馆之宝,理解不能。小朋友们好像挺喜欢这棵白菜的,姑且算是一种亲民措施吧。

  家具

  有一个都是清代家具的厅堂,仿佛是红楼梦的场景。虽然明代家具的成就高于清代,但桌、椅、凳、榻、几、案、架这些成套的清代家具摆出来,别有一番气势

  多宝阁里有各种玉雕、竹雕、木雕小摆件、节气牌、印章什么的,每个东西一个小隔间,一堆小东西放在一起很萌。

  古籍

  因为时间不够,就没去看。台北故宫的古籍善本主要源自清宫旧藏,好想瞻仰一下宋版书的风采。下次再说好了。

  刚建国的时候,故宫的藏品虽多,但珍贵的藏品远远少于台北故宫,“北京故宫有故宫无文物,台北故宫有文物无故宫。”过了这么多年了,由于战后文物回流和爱国人士的捐赠,故宫慢慢名副其实了。此次去台北故宫,总觉得不如之前想象的牛,一来展品要轮换,不能全看到;二来大陆有并不比台北故宫差、很多方面还更好的博物馆,就是故宫和上博,因此深感欣慰

  台北故宫的管理人员和志愿者态度都很好,这个大陆有差距,要学习

  《台北故宫》观后感(四):台北故宫:不过瘾

  去年发明“泡馆族”一词,即泡博物馆,泡图书馆的泡馆一族。当泡馆族年前在中央台的新闻里听到每晚播放《台北故宫》的消息,颇激动了一下,随即发现播放时间实在太不符合我的生物钟,每天晚上十一点以后 (后来据说还放了很多广告,到十一点十五分都没开张),遂放弃追随电视播出的企图等待dvd出版

  两周前逛碟市场就带回两张《台北故宫》的压缩碟,每天吃中饭吃晚饭的时间都是边进食边看电视,今天把剩下的三集一鼓作气看完了。总体感觉是,观之不足,隔靴搔痒

  我们看《台北故宫》的目的,也跟我们泡博物馆的目的是一样的:看文物,而且要看自己想看的,自己最喜欢又看不到的文物。比如我喜欢瓷器书画,先生喜欢书法。打着这个初衷来看《台北故宫》一片,自然是要有些失望的。

  既然名为《台北故宫》,那么纪录片主要讲台北故宫的是如何来的,比如花了大量篇幅说那些国宝们是如何迁台,又如何在台中北沟山谷里呆了15年,最后在1965年才获得一处比较安全稳定的安身之所,也就是现在的台北市郊外双溪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讲述台北故宫自己故事的同时,必定要提到与台北故宫,故宫文物有关人们,比如庄严,杭立武,故宫的第一任院长蒋福聪,继任院长秦孝仪,现任院长等等;以及有关这些人的生与死,离乡与怀乡的故事。在这些人物中,有一位是我比较熟悉的。说熟悉,也只是从书本上熟悉,那就是于1999年已经去世的副院长李霖灿。多年前购得他所著的《中国美术史稿》带到国外,伴随苦读的日子。也是从他的书上,知道范宽,董源,夏圭,马远,…等等大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也是从他的书上,知道他最幸福的日子之一就是在丽江天天看玉龙雪山的时候。所以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讲李霖灿先生的部分,觉得分外亲切,如见故人;更记起了他书中的一个小细节,在《溪山行旅图》中如何发现了范宽的签名,而这个细节也在《台北故宫》中提到了。

  在讲述关于台北故宫的人和事之外,纪录片也提到了台北故宫对于周围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所辐射影响,比如林怀民的受书法影响云门舞集,比如台北故宫如何通过新的科技形势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吸引年轻的观众等等。

  当然了,一部讲述博物馆的纪录片,不提到其中的收藏,那是断然不行的,否则简直不成体统。所以,《台北故宫》必定要讲述其中的文物收藏,其讲述从青铜器开始,到瓷器,到珍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杂项),到书画,到珍本善本书籍。每一个类别的文物都会挑出其中最为珍贵的,也就是所谓的镇馆之宝来详细描述。青铜器中,是毛公鼎和散氏盘,瓷器中我印象深刻的是汝窑无纹水仙盆。

  书法作品从《兰亭集序》开始,跟着介绍唐朝四大法帖,以及北宋的《寒食帖》《花气薰人帖》等。绘画作品也只是着重介绍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对于宋朝以后的书画作品,几乎完全省略了。先生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因他临的时间最长,最为刻苦的的王铎的《拟山园帖》就收藏于台北故宫,但是王铎,董其昌等人的名字连听都没有听到;而我在看过了《溪山行旅图》,《早春图》之后,最终没见到文征明。徐青藤等若干人物,沈周的《庐山高图》也只是在眼面前晃了一晃,就不见了,未免有些悻悻。当看到黄公望的《富春江山居图》被分为两部分,《剩山图》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后面的长段藏于台北,更有点不是滋味

  让人有点稍微觉得稀奇的是,影片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篇幅介绍宋徽宗的书法与绘画,不知相比起其他的画家和书法家,宋徽宗赵佶何以占了如此多的比重,以至在于明清书法家画家都基本在一双大翅掠过的情况下,宋徽宗何以屡屡在纪录片中出现。另一方面,即使是所谓的镇馆之宝的作品,片子也只是大面上介绍一番,如果观众想从中得到更多的关于文物的知识,沿革,那是不可能的;而抱着这样的目的观《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自然会有诸多的失落

  这也是我们活该而已。

  影片将要结束之际,着重介绍了台北故宫如何宣传自己,宣传中华的文明和艺术,他们为此所采用的新的形式和方法,比如动画片,比如宣传广告片,还有在博物馆中为孩子们设立的学习室等等。而自1999年大陆交流三星堆文物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览以来,所有的所谓文物交流展览活动也只是大陆单方面的交流文物上台北故宫;据说明年三希堂的三部发帖有望在台北故宫重聚,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不能回到他们本来的居所-- 紫禁城三希堂重聚?而60年代将二十多件国宝级文物同时交流给美国华府博物馆展出,也实属大方;其间还包括刚刚展出过的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书画作品因为极易受光线的损害,所以每四年才能展出一次。),若非民众抗议,这两幅无价之宝该又一次出展外洋。厚此薄彼焉?似乎也大可不必如此小家子气。

  去年回来曾经去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参观瓷器展览,当时的感觉非常震撼。宫殿里,灯光幽暗,所有的灯光都柔和的聚焦在瓷器之上;而脚下踩着花砖,头上是藻井,如此看文物,还能有什么博物馆能够有这样的感觉. 从灯光到设备,陶瓷馆比我看过的任何一个博物馆都要好,正殿所有的展柜面前都有一个液晶触摸屏,对每一项展品都有详细介绍,并有各个角度的图片,并提供更深层次的阅读包括参考文献等等;这也是在国外的大博物馆中从未曾见到过的。

  平时上网也常在各大博物院网站上泡一泡,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实他们也利用很多新的方法和技术给喜爱古代文物和文化的人们提供了诸多数字化服务,这里不详述,有兴趣的朋友去看一看即明了。日常都用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每月墙纸做电脑桌面,墙纸皆采用故宫馆藏为题材,比如书画,瓷器等等,并附有月历。这个月(二月)的墙纸,我比较喜爱的有清代恽寿平的《双清图轴》,清冬青釉鱼篓大尊皆清雅秀丽,放做桌面十分养眼。只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以及其他的博物院并未能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样好好的宣传自己,推广自己,未免有些遗憾。若今后也有诸如《国宝总动员》一类动画片让孩子们了解认识那些宝贝以及宝贝之下的故事,也能在博物馆中辟出专门的地方给孩子们玩耍学习,该有多好。

  最后提一下片子的解说。我的朋友也和我聊起过这把女声,她很喜欢,觉得没有字正腔圆的味道,很亲切。我呢,有些不能接受太软的声音,不过这倒是其次,主要是这把声音有点造作,于是就坏了味道,但是感性柔和还是符合本片的基调的。

  不论如何,还是推荐一看。

  《台北故宫》观后感(五):一种悲天悯人的关怀

  这是一部非常非常不错的记录片。如果你想对宋朝五大官窑,中国人文画等一些知识做基本的了解的话,我建议你看《台北故宫》。它的每一节根据不同的文物形式,都会有一个基础历史和脉络的梳理,是一部非常好的普及教材。因为到了年关,聚会很多,我也只是零零碎碎的看,打算等出了DVD,一定要去买一套。

  《台北故宫》的叙事调性也是非常舒服的。不是恢弘的,也不是正襟危坐的官派作风,而是很温暖很优雅的,用了春晓这样一个很温和知性的女声,向你娓娓道来台北故宫文物的辗转流离以及背后的故事。

  《台北故宫》最让我感动的,是对人,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一种真挚关爱。它说了很多很多,台北故宫文物后面人的故事。说到底,陪同台北故宫文物辗转抵达台北的,都是当时国家在历史和考古方面的学术精英,他们到台湾前从来没想到会一辈子留在那与亲人分离,他们陪着这些文物在小山村里、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一呆就是几十年,尽职尽责,而所伴随的却是骨肉分离的痛。所谓沧海一粟,一个个个体丢到时代的命运里,不过是一个过了河的卒而已,他们回不了头,也影响不了历史,更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了。

  《台北故宫》观后感(六):文化融合且不能操之过急!

  这几天一直在看《台北故宫》,平心而论,这是一部拍的还不错的纪录片,从拍摄的技巧、画面、配音等方面还算是一部用心之做。我想谈的是这部作品看上去没有之前央视拍摄的《故宫》过瘾,原因很简单,融入了相当多的意识形态的东西在其中,这本无可后非,但这让目睹“珍宝”这一单纯的初衷变得不那么容易实现,至少打了折扣。

  今天看到第七集“巧夺天工”,其中有一位女士(张临生)大体上这样讲述,我们的(台北故宫)多宝格和你们(北京故宫)所说的多宝格不一样。我知为何,听这种类似于你们和我们的称呼总有点别扭。因为我们从中读出的是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距离和空间的差异,更是文化归属感的差异。

  台北故宫变得宝贝加起来有五千多箱,可以想象他们都是当时北京故宫中精品中的精品,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放在台北还是北京这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他们都曾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文化也见证了后人为文化的传承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要这些文物还是在中华大地上,我们都认为这是合理的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说,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这部纪录片的立意已经很开化甚至更高了,再不同于之前“文物要回到北京故宫才算完整”的诉求和主张。这也使我想起了兽首事件,那些几经飘零,遗失海外的中华文物才是真正有家不能回的“文化孤品”,这些文物寄托了中国人太多的文化情节和思念。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崛起与包容正渐渐汇聚成为一种强大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这种力量不仅仅表现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走向,同时也表现在文化发展的趋势方面。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正在发生转移,亚太的崛起就是一个作证,而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正将这一趋势变成现实。面对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心浮气躁,面对文化的融合我们更应该沉着冷静,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这其中所衍生出的文化张力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会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就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使那些尘封的诸多记忆再次浮现,让分离许久的文化血脉重新交融,这是我们的力量,更是我们的自信。

  面对经济的全球化,我们义勇当先;面对文化的交融与归属,我们要淡定而从容。唯有以这样的心态和气度,唯有以如此的胸怀和诉求,我们的文化才能在融合中不断壮大,在壮大中不断绵延。那个时候,遗失海外的文物归期将至。

  《台北故宫》观后感(七):《觀「臺北故宮」》

  《觀「臺北故宮」》

  (故宮博物院的三枚印鈐,其中左一乃為那志良先生遺囑饋贈北京故宮博物院之物,見圖:http://www.douban.com/note/29845521/)

  從聽聞紀錄片《臺北故宮》開拍,到上個月開始,每個周末,細細觀看四集,原先對于該片的寄望,也被新世紀視野所追求的時尚聚焦不斷沖擊,動畫甚或動漫的製作,從開始的失望,到後來的聽其自然,因為,原先我是更冀盼能看到一部學術型的、文獻型的紀錄片的,但是,畢竟歷史文化是需要面對蕓蕓眾生的,這樣由淺入深,似乎,更能夠達到將知識傳授與民眾之文化目的。

  民以食為天,這個觀念,就連皇室貴胄,都是浸潤到骨子裡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館內所收藏的那一塊天然石頭紅燒肉,那一顆碧綠翠玉小白菜、那一具古色斑斕青銅毛公鼎,其實,如果不說毛公鼎是那一個遠古年代的御用器皿以外,以尋常眼光看,這仨物件兒,其創意元素,祇是再貼切不過了的民間一鍋煮、一桌菜而已,材質不一樣了,經能工巧匠之手雕鏤入宮作擺設,其觀賞意念還是家常的,這就呌作取之于民,還之與民,如今陳列於博物館的剔透玻璃柜裡,可說是尋常欲念,可說是神工鬼斧,萬眾瞻目,其中,底裡是千百年來相襲以傳的俗文化。

  對于任何作品,要挑剔,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但是,《臺北故宮》這部片子,還是瑕不掩瑜。畢竟,這部片子是端莊了一衆與這些文物國寶,苦苦廝守了一輩子的歷史人物,李濟、杭立武、蔣復璁、秦孝儀、那志良等等,還有更多的等等人,等等寂寂無名的一眾人士。悉心守護,潛心研究,持之以恒,畢生心血,聚焦在這些人物身上的鏡頭光暈,展現了昔日歷史裡頗為真實的一面,《臺北故宮》不是僅僅讓人觀看珍稀而已,是讓人得讀歷史一葉。

  歷史上,臺北,乃至臺灣從來沒有過中國任何朝代中央政權的皇室行宮,所以,臺北沒有故宮,其實,坐落在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這一幢氣勢宏偉的建筑,從1965年建成到現在,一直呌「中山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設在裡頭,其實,這部片子的名字,應當呌《臺北故博》,似乎更符合歷史真實的一面。很高興看到中華民族有這麼多文化藝術的瑰寶,在那裡展示與尋常百姓,而且保養得那麼好,自然,這些文物保養條列的繁則細節,也給《臺北故宮》這一部片子的拍攝製作帯來了局限,是為遺憾。

  昔日,那一個乾隆皇帝弘歷,似乎曾經是最長時間擁有過這些珍寶,於一時於一己的個人,但是,他畢竟沒有能夠擁有永遠,這就是歷史。無論這一個弘歷,在書畫上鈐下了多少自己各種名頭的朱紅印璽,甚或,私心旁鶩,逺至宋高宗趙構寵妃劉氏身上,御詩刻到汝窯底裡「奉華」邊上,沒有用的,這稀罕物件,不是你的,終歸不是你的。

  「三希堂」裡,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逺帖》,這三位大書法家的墨寶,其後歷代無不彌足珍貴,朝野爭相收藏,然而,為何如此罕見,字能如是,豈有少寫,焉有區區三帖之理,年代久遠,祇是其一,戰亂焚毀,則為其最,此乃何等不幸。

  真的,說一句心裡話,非常想看到「三希堂」法帖,有朝一日,能夠闔第團圓,展示於北京,展示於臺北,展示於華夏我等億萬民眾之眼前。

  -ZY.S. 2009-March-28

  《台北故宫》观后感(八):时光改变了什么?

  最近迷上了《台北故宫》这个记录片。这个片子是过年是首播,但因为太晚并没看完,终于看完时已到了此时。

  喜欢文物因为马未都先生,听了他在“百家讲坛”的节目后对文物收藏有了不一样的感悟——文物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经济价值而是它的文化价值。而看了《台北故宫》后这感觉尤为强烈。

  那一件件精美的瓷器、玉器、青铜器以及漆器等从你眼前掠过时,只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七十多年前那些精美的文物从北京故宫运走,来躲避日军的战火。从此开始了文物南迁的历程,那些运出北京故宫的文物本来是打算结束战争再运回北京的,可这一运走就再也没回来。经过多年的辗转它们到了台北故宫。两岸的关系直到今天也是敏感的话题,在政治上有着很大的分歧。但两岸人民谁也不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因为我们有着同样的文化,那一件件文物足以证明我们之间的血脉相连。

  记得台北故宫刚开播时,看马未都先生的博客,马先生对这部片子感觉很失望。对于这样的评论我想起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可马先生绝对是“因为懂得,所以苛刻”。当一件自己最钟情的事情被人拿来拍成片子。总觉得不够完美,总觉得可以做的更好。对文物文化的喜爱是马先生感觉失望最根本的原因。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只懂得皮毛的人来说,台北故宫这片子已经够了。

  看到片子中采访的老人已经到台湾六十多年,可那浓浓的乡音并没有因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从他们的话中不难看出他们对故土的眷恋。那些当年随国民党撤到台湾的人们刚登上台湾这片土地时,以为这只是个暂时落脚点。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自己家乡,因此他们没有拿太多的衣物,不买房子,不买木制家具。因为怕走时舍不得。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军以台湾为中转站时,他们知道回去的时间遥遥无期了。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不相往来。

  六十年来,时光改变了容颜,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世界格局。可改不掉的是那浓浓的乡情,血脉相连的文化,和那薪火相传的文明!

  《台北故宫》观后感(九):根之守望,爱之延续

  在纪录片《台北故宫》里,我看到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是我十分喜爱的作品,图中的留白让人浮想渺渺,出神入画,凝神之际,我的眼里竟然是含着泪的。后来,我试图向一位朋友描述那种感受,却难以具体。钱穆先生曾说看待本国历史须有温情和敬意,也许温情只能感受,不可言传。

  台北故宫博物院(简称“台北故宫”)里,像《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古物珍品有几万件,他们九成来自清宫旧藏和遗存,是中华文化精华中的精华。为了躲避战乱,这些古物自从上世纪30年代便离开了他们的家——北京故宫,开始了三十多年的迁移流转,最后安顿在台北近郊外双溪的台北故宫。三十年对于这些历经百岁千载的古物来说,不过一叶,但却是中国最为混乱动荡的三十年,他们的颠沛流离也见证了这段岁月,每件古物都可以写出自己让人不胜唏嘘的往事。

  比如台北故宫馆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它与王氏家族的《中秋帖》、《伯远帖》是乾隆皇帝的最爱,一齐放置于故宫三希堂内。后来,另外两帖被溥仪卖到民间,而《快雪时晴帖》幸免。抗战时期,随大批故宫文物南迁,直至台北外双溪。建国后,另外两帖被中央政府购回,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此,故宫三希便被台湾海峡分隔至今。

  据说把耳朵凑近海螺,你能听到大海的波涛。当我通过屏幕看到这些古物的时候,也感受到类似的脉动。它们寂然安处在那里,泛着柔润平和的光泽,这光泽是被岁月磨洗过的,时光愈久,气息愈加纯净。周遭的空间也仿佛凝滞,将千年酿造的感动沁入人的呼吸,不用去讲它们的故事,你已经感觉到也许在前世某一角落,你的生命与它们有过交汇。这是民族文化留给我们的先天直觉,文明在冥冥之中延续下去。

  《台北故宫》在介绍馆藏文物的同时,也讲述了那群护送故宫文物的守望者的故事。有了这些故事,故宫文物才是完整的。和古物呆久的人,是没有多少私念的,想的只是将它们保存下去,传之后代,也将故事流传下去,呵护这些古物是他们生命的主线。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将这些古物放回北平故宫,但他们终究没有想到这一别大陆,就过去了六十年。他们有遗憾,但无疑也是幸福的,一生与古物相伴,守望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火种,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福气?故宫书画专家庄严在外双溪和同事们玩曲水流觞,这让我很是羡慕,连他们的娱乐方式都深深地渗透着文人的飘逸味道,他们的生命已经和那些古物融在一起了。台北故宫老院长蒋复骢为自己写的挽联最是让人动容,不知道还有什么言辞比这更能真切动情地概括他们的一辈子:

  碌碌无能,一生只做一桩事,尝尽酸甜苦辣;

  劳劳不惜,终岁难偷半日闲,浑忘喜怒哀乐。

  故宫文物使台湾这个文化根底薄弱的岛屿变得厚重博大,也使台湾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镇。在台湾,台北故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也许对于孩子们,这些静处的古物和他们的距离有些遥远,但却构成了他们每个人人生故事的一部分,我们的文明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着自己的延续。让人感到新鲜的是,纪录片里也展示了台北故宫运用现代的手段去宣传自己,比如拍摄时尚广告、动画片以及电影,发掘着先人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和共通。诚然,世界在变化,而人对生命和母体文化的感动却是一样的。

  当我看完整部纪录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些古物已经并不仅仅是一个个物件,它们是我们祖先的身影,是他们对生活的应然期待,是他们对自然的本真感怀,是他们对爱和美的执着沉醉,如同历史长河携来的块块鹅卵石,记录着我们每个人对它们的感动和赞叹,让后来的人们继续把玩和回味。

  《台北故宫》观后感(十):【复制】导视:《台北故宫》

  编辑文字者不详待考,原题目为《CCTV高清频道.台北故宫.12集全.txt》。链接: [纪录][央视纪录片][台北故宫 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全12集][国语中字][13.1G/MKV/720P] [纪录][央视纪录片][台北故宫 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全12集][国语中字][13.1G/MKV/720P]_百度云网盘_百度网盘_百度云下载 http://www.baiduyu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6525  台北故宫:位于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居住的皇宫。这里也珍藏着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1925年,当清朝最后的皇帝溥仪被赶出皇宫后,这里更名为故宫博物院,成为向世人展示文物的地方。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为躲避日本侵略的战火,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贵文物迁出,几经辗转后迁往台湾。为了保存和展示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迁台的文物,1965年,在台北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收藏的文物珍品90%以上来源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为了表述的流畅,在纪录片中,我们将台北故宫博物院简称为台北故宫。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在台湾还有一座故宫博物院,号称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台北故宫中65万件艺术珍品,其中92%的文物来自于北京紫禁城的清宫遗存,是国之重器,国之瑰宝。60年前,它们漂洋过海落户台湾,整整60年的两岸隔阂,对13亿大陆国人而言,它们依旧很神秘

  第一集:国宝迁台, 中国只有一座故宫,故宫博物院却有两座:一座在北京,另一座在宝岛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65万件传世珍宝,绝大多数来自北京故宫,这背后是一场因战乱而起、人类文化史上空前的文物大迁徙。本集将经由亲历者的讲述揭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台北故宫各类文物中的最顶级文物,即所谓“镇馆之宝”。如毛公鼎、散氏盘、汝窑、富春山居、快雪时晴、四库全书、鸡缸杯等等。北京故宫的韩滉《文苑图》、张大千临摩敦煌壁画、河南博物院运台文物、日本归还文物。“三希堂贴”(快雪时晴贴、中秋贴、伯远贴,中秋贴次之)、文渊阁《四库全书》、离藻堂《四库全书荟要》。

  第二集:北沟烟雨, 文物来到台湾后,在长达十五年的岁月里,被存放在台中深山里。本集讲述伴随文物来台的专家们,十五年间如何在清贫乐道的生活中,向岛内民众乃至世界宣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与博大,直到1965年故宫博物院台北新馆建成。《四库全书荟要》之左传注疏二册、春秋权衡二册、春秋左传事类始末五册、856号箱中的栾城集一册。唐人“明皇幸蜀图”、宋范宽“奚山行旅图”、元倪瓒“江岸望山图”、明沈周“庐山高”图、明唐寅“山路松声”图。

  第三集:青铜记忆, 青铜器在岁月流转中,逐渐由实用功能演变成了含意深遂的神器,其中鼎更向为国之重器。然而近代战乱却使国之重器辗转流离。文物专家李济、张光直,乃至徐志摩、胡适之、顾立雅等人都或多或少牵连其中。本集将细述青铜器上斑驳纹饰所铭刻的岁月记忆。

  第四集:釉彩千年, 这是台北故宫十大国宝之一。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唯独这件水仙盆釉色匀润,通体无纹,益发显得素雅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于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为传世仅有。五大名窑瓷器无疑是台北故宫最引以为豪的收藏之一,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宋人对现实生活的专注和讴歌,如何造就了这些让后世仰慕千年的美学典范?千年后,在海峡对岸,它们又经历了些什么?在本集中都将一一探寻。

  第五集;瓷中繁花, 瓷器,曾经是中国给予世界最为熟悉的印象。海上丝路贸易的宠儿青花瓷和普通人难得一见的皇家秘器——珐琅彩瓷,都默存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经的荣耀。本集将围绕台北故宫的藏品,透过两岸专家的交流,渐次展开那些凝固在釉色中的尘封过往。

  第六集:玉润光华, 中国人自古爱玉,延续至今。现今台北故宫万般藏品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仍是玉器——翡翠白菜。五千年来,玉器饱含了国人怎样的文化情感?有多少件故宫藏玉远赴台湾?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将牵引思绪,在温润的流光中,回眸千年的希冀与冥想。

  第七集:巧夺天工, 在台北故宫众多藏品中,“珍玩”类藏品格外吸引着造访者的目光。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巧和细腻,处处流露着古代宫廷生活细节和帝王的内心喜好。本集将透过这些精致小巧的“珍玩”,还原宏大历史中的真实细节。

  第八集:翰墨风雅(上集),书法,一种中国化的艺术,先人的心灵印迹。王羲之、颜真卿、怀素……台北故宫的这些珍藏都曾属于乾隆皇帝一人。60年前,这批旷世之宝来到台湾,沉睡于库房中,它们中的某一个偶尔会在某个秋天被叫醒,陈列在台北故宫光线幽暗的展厅中,唤起人们对时光与古老技艺的回忆……

  第九集:翰墨风雅(下集),生命遗憾,一碗承受。苏东坡的《寒食帖》吟唱的又何止一人的哀婉。苏东坡与《寒食帖》、黄庭坚与《花气熏人帖》、宋徽宗与《牡丹诗帖》,在书家挥洒翰墨间,交织着一曲台北故宫人与物、古老与现代、拥有与失去的命运之歌。

  第十集:云山深处,宋元山水画堪称台北故宫宝藏中的极品。从北宋的巨碑型风格到南宋诗意的小景,再到元朝的心灵山水,古代画家用不变的笔墨线条,勾勒渲染出千般世貌、万种情怀。而今在台北故宫的展厅里,一幅幅旷古巨制,依然延续着“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禅思。

  第十一集:传世珍籍, 1772年,乾隆帝下令开始编撰《四库全书》。三千多人,历时15年,编撰抄写《四库全书》七部,其中一部藏于紫禁城文渊阁。1949年,故宫博物院图书专家梁廷炜护送文渊阁《四库全书》来到台湾,梁廷炜的儿子梁匡忠则留在了北京故宫。两代人虽分隔两岸,但《四库全书》的共同守望,依然延续着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希望。

  第十二集:承古开今(完), 文物展览与保护的矛盾,是每间博物馆都面临的难题,为此,台北故宫博物院致力于采用高科技手段,让人们能通过更多途径领略文物的魅力。本集在具体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现代化建设之余,也将娓娓道来一宫宝藏分置两院的遗憾,以及人们对明天的温暖畅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