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牛铃之声》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牛铃之声》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13 03: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牛铃之声》经典观后感10篇

  《牛铃之声》是一部由李忠烈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韩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牛铃之声》观后感(一):“牛铃之声”——寂静中回荡。

  朴实真挚,是我对这样一部影片最直接的感受。一部记录式的影片,并没有太多跌宕剧情,一如真实生活的记录。生活的原本就是在这平淡寂静中度过的吧,所以常常才会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头老牛、一对老人,就构成了整部影片的角色脉络,他们彼此的互动只是用每日早出晚归的默默耕耘自言自语来呈现,可是沉静之中却能让人清晰的感受到那种真实生活的触动,我想这是最最难能可贵的。

  人和动物相伴一生相依为命,本是自然界最最和谐画面,因为同样为了生存而挣扎,所以命运也无比的相似。但是,人对这些动物的依赖或许已远远超过了动物对人的依赖。可是因为如今人类生活的不断变迁,与这样生活的接触已不多见,渐渐只存在曾经那些人的记忆中了。可即便如此,我想,他们还是会怀念的,会怀念那泥土清香草木芬芳人情淳朴。。。。。。

  《牛铃之声》观后感(二):纪录片的上佳之作

  1:09分的位置,随着音乐起,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写解说的冲动。也萌生了动笔写下这段观后感的想法作为一部纪录片,老太太与老牛之间的矛盾冲突设计合理,但稍微有些重赘。更多的镜头给向了欲说还休,表现出不多和没有同期和画外音的的主人公和老牛的复杂内心活动。1:14分的位置起的零碎钢琴加上连续的小提琴将剧情推向高潮,可以说直戳观众泪点。全篇以季节变换时间主线讲述了老牛最后的时刻,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对待生命态度,对待世间情感,都是相通的。略感不足的是结尾渲染不够,虽然最后鼻环和牛铃的意象,和主人公听到铃声时的睁眼,犹如重磅炸弹直击观众心底,但是依旧不够绵长使得观众的情感得到很好的释放,或者说没有哭的痛苦。综上,这部影片实属纪录片中的上上佳作

  《牛铃之声》观后感(三):陪伴

  观片的时候,老牛去世的那段忍不住哽咽。

  片子背景是老人、老伴还有老牛,养育了他们的九个子女,让他们长大成人走出了农村。子女们走了,他们有他们的生活,逢年过节也会回来看看他们年迈的父母。但牛依然在他们身边,陪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片中,老人坚持不用农药饲料种地,因为这样一来便没了野生植物给牛喂食,也因为他喜欢自己熟悉方法工作,尽管这样会很累;老伴虽然一直叨叨念念自己的不幸,其实还是因为一心顾着自家的老头太过辛苦执拗;老牛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没有停歇耕作,因为它可能知道自己也是这家的一份子。

  老人和牛40年,半个人生的陪伴。我想不管是谁,都会难以割舍。在得知老牛只剩下一年时间的时候,老头依旧如常,赶着牛去田里,但不一样的是变成自己在田里耕作,再给老牛找吃食。日落,老人搭着牛车慢慢回家。这是40年的日常,40年里岁月里,这样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老人和牛生命中规律,不可改变。若真是有改变的那天,我想那就是他亦或是它去向天国的的时候。

  陪伴总是是相互的,也总是最真实最长情的。

  在这里,就如影片的最后所写,致敬全天下含辛茹苦的父母,以及陪伴他们、养育我们的生灵们。

  《牛铃之声》观后感(四):它走了,于是他的世界就只剩下他

  這是一個很操蛋的電影。

  不,是紀錄片。

  紀錄片應該說是很無聊,很無聊的

  可是,我愛。

  很愛。

  他不花哨,只是認真記錄。不做假,不造作。

  那山,那人,那狗。

  可是,今天不講那人跟狗。

  今天是那頭老牛,那個老頭兒跟老太太

  關於那頭老牛贖。

  四十的年紀,衰弱的身軀,眼睛已變得混濁。

  可是咋一看,驚咋極了,怎麼像跟有人氣似的

  除了牛栓,老牛身上還佩戴一個牛鈴。

  她這麼一動,就有滿耳的鈴音,傳蕩滿了整個山間。

  將近一個小時的紀錄片,這牛鈴的聲音就是那背景樂。

  隔幾分鐘,就隱隱的撫過。

  之於那老頭。

  老頭跟老太真的老極了。

  滿布皺紋,皮膚因常年勞作而顯得黑黝黑黝的

  指尖是勞做人常見的垢泥,發黑。

  七八十有了吧,老頭的身體也不好

  左腳自小因打針萎縮。一瘸一瘸的

  依賴於拐杖

  可是他,仍萬分固執,

  明知老牛贖只有不過一年歲月好活。

  他風色不改,仍日日帶著他下田耕作。

  這是他的生活方式

  套上牛車,自己顛歪在後頭,懷揣一個同他兩一個年紀的收音機。

  老頭脾氣執拗,少言,整部影片幾乎都是老太唧唧咋咋

  他只堅持自己的工作,割草喂牛,砍柴,

  耕田他從來都是自己親身動手,不靠機器勞作,

  不撒農藥。儘管因為腿病,他必須跪在田裡,匍匐前進

  他慣於這樣的生活。

  老頭頭部受傷了,日日頭疼,

  他終於去了醫院

  老牛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她被拴在停車場

  跟一大堆奔馳,寶馬,現代一起。

  老太呢?

  生性愛念嗎。

  整個影片都是她的聲音

  還是,她是太需要傾訴了。整個村莊,走得只剩下幾戶人家

  老頭一般只緘默。老頭的眼裡只有牛

  老太很愛抱怨

  她說,

  你幹嘛不噴農藥

  你幹嘛不使用機器

  你想折磨死我嗎?

  我頭好疼,背也痛,

  你一點也不關心我,不給我買藥

  你的眼裡只有牛。

  她說,

  牛死了就好了

  你死了就好了

  我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她說,

  把牛賣了吧,我在喂不動了。

  漸漸地,老牛不行

  老 頭也無法堅持了。

  他的九個兒女。

  全靠著這牛,喂活。

  影片唯一一次,他們過來

  莊子里一下子就熱鬧了

  一群人,衣著光鮮,現代汽車

  更像是旅行團。

  鏡頭轉向老頭,倚靠著老牛車,臉上沒有表情

  像不幹他的事似的。

  那天吃飯,我第一次見他抽煙,

  老太還在嘰歪,你爸啊,怎都不肯把牛賣了

  兒女們於是充當說客,七嘴八舌說開

  真的不像一家人

  子女坐在庭院吃飯,老頭兩分開散坐在暗廊下面

  老頭的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沒人看到嗎?

  原來,那牛的眼睛好混濁,可是他的睫毛好長,好長

  眼睛一閉,淚就順著毛的方向慢慢滑落。

  牛死的時候,專門用了拖車將他載到田裡

  兩人一鏟一鏟將他埋起來。

  相對無言。

  老太其實很愛老頭,她只恨他不關心她

  他的兒女也知道關心他,特地吩咐了鄰居幫忙用機器耕地

  只是,誰都不瞭解他真正需要什麽

  影片最後,桃花依舊盛開

  老頭坐在樹底下,遠處是他親手堆起來的墳墓

  他走了,就剩他一個人。

  這是這個紀錄片的內容。

  不是詩意的電影題材,不文藝

  只是取材農間兩個人,一頭牛,抑或一個人,一頭牛的故事

  可是,裏面的感情充沛極了。

  我想起 big blue 里的jaquea 跟他的海豚

  都是柯人一個,世間怎麼變化,

  都與之無關。

  《牛铃之声》观后感(五):南方周末一篇文章,讲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没有这头牛,他和他大概都早死了——两个男人和纪录片《牛铃之声》

  李忠烈是韩国独立纪录片导演,六年前打算自杀。

  拯救他的有两件事:一、当年他嫌自己太胖,为了“死得好看一点”决定先减肥再死;二、这时有朋友给他介绍了一头牛和一个老人。

  《牛铃之声》的投资者计划拍摄一年,直到老牛过世,没想到牛活了三年,投资者跑了,摄影师跑了,录音师跑了……

  谁也没想到,《牛铃之声》成了第一部登上韩国电影票房周末榜首的纪录片。2011年4月底,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教授张同道策划了《牛铃之声》的放映和交流会,李忠烈也来到中国

  纪录片人自杀的过程,兴许是不错的纪录片

  李忠烈生在乡下,长在乡下。少年时发奋苦读,考进了韩国排名前三的高丽大学,就读教育系。他从小喜欢影视,坚信自己就是这块料。毕业之后他扎进了影视圈,搞了几年动漫。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受电视台委托,李忠烈开始拍纪录片。

  韩国很多电视节目都由外包公司制作。纪录片人接了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不说,电视台对最终作品还有诸多要求限制。如果仅仅把纪录片看成养家糊口的工作,李忠烈也能活得不错。可随着拍摄经验成熟,他越来越不能忍受“戴着镣铐跳舞”,决心单干。

  起初,李忠烈瞄准边缘奇特不为人知题材——煤矿工人同性恋、算命先生……为了让片子更真实,他往往和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努力对方忘记自己是纪录片人。

  但效果并不理想——同性恋者误认为他对他们有意思,算命先生渐渐起了戒心,怕他抢了自己的饭碗……纪录片人的原则——“不介入”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激情开始冷却,自我怀疑日益浓重,李忠烈“甚至搞不清纪录片到底要怎么拍了”,那段时间绝望

  在韩国搞独立纪录片很艰苦,“有人连吃饭、结婚条件都没有”。李忠烈倒是结婚了,还有一个女儿,可妻子越来越受不了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生活,带着女儿离开了他。

  快四十的男人混成这样,他心灰意冷,决意自杀,随即又想到:“一个独立纪录片人的自杀过程,兴许是一部不错的片子。”李忠烈在屋顶架起摄像机,整整半年足不出户,坐吃等死。当他心怀忐忑地观看素材,不由得大失所望,镜头中的自己“像鬼一样,胖得不行”。看不到凄美悲怆,看不到崇高审美价值。李忠烈决定,先减肥再死。

  就在他减肥的过程中,一位朋友敲开了他的门:“我发现一位老爷爷和一头黄牛,要不要拍?”

  几年前他曾委托朋友为他寻找农村题材。多年一直拍城市边缘人,农村的事他自己都忘了。他从小生长在乡下,尽管努力进了城市,但心底一直有种局外人感觉。“朋友讲起老人和牛,我耳边马上就响起了牛铃的声音,那是我父亲和他身边的老黄牛。”李忠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尽管农村生活困苦,但那些往事总能让他感到“很优美很幸福”。第一时间,《牛铃之声》这个名字就已确定

  老牛死了,李忠烈活了

  李忠烈从2005年开始拍摄老人崔益钧。78岁的老人始终明白李忠烈想干什么,不想让他拍。老人有9个孩子老大是位美术老师,与李忠烈算是艺术同行。在老大的劝说下,老人终于接纳了李忠烈。开机后,李忠烈努力不靠近老人,尽量藏起摄像机或远远地偷拍。因为一看见摄像机,老奶奶就要换上漂亮衣服,两人都特不自在

  农夫崔益钧和妻子李三顺带着牛去看兽医。那头牛毛色斑驳,浑身褶皱,两侧牛角内弯,都快顶到脸。老太太说,牛角都已经剪过好几次了。

  兽医说,牛顶多还能活一年。崔益钧惨笑着应道,假的。对这个判决,崔益钧并不意外,但就是不愿意承认。8岁那年,崔益钧因为针灸,左脚坏死,落下残疾。他生性勤劳,养活了9个子女。几十年来,老人带着唠叨的妻子和任劳任怨的牛,风雨无阻,在稻田里劳作不息。

  9个儿女接受了教育,也很有出息,都在首尔成家立业。但老人离不开乡村,每天都要让老牛架上牛车,晃晃悠悠地走到田里。无论耕耘还是收获,崔益钧都带着老牛一起按老传统干。他拒绝农药,拒绝机器,宁可跪着拔草,爬着用镰刀收割。他从不买饲料,而是自己割草喂牛。

  老人爬上稻田边的小坡,割来蒲公英喂牛,老太太急了,那些蒲公英是她留着当药的。老太太抱怨丈夫对牛比对自己好,老人一意孤行。每当牛“哞哞”叫起,老人的神情都会为之一动。别人打农药,他马上给牛戴上笼头,怕牛吃到毒草……是养牛为了干活,还是干活为了养牛,已然不得而知

  老人身体越来越差,孩子和妻子都劝他把牛卖掉,安心养老。老人不得不牵着黄牛去牛市。牛贩毫不留情,说这牛白送都未必有人要。而老头开了个天价,500万韩元(合人民币3万元左右)。没人买,正合老头心意

  《牛铃之声》的投资者本计划拍摄一年,直到老牛过世。没想到老牛在老人的悉心照料下竟然活了三年。投资者跑了,摄影师跑了,录音师跑了……拍到最后,老牛离开世界的那幕,李忠烈是孤军奋战,一个人扛着摄像机,背着录音机。

  回想当年,李忠烈感慨万端:“老爷爷和牛,像药一样治愈了我的自杀倾向。”

  牛通常只有15年寿命,而崔益钧的这头牛整整活了40年。

  那头牛走起来一步三摇,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崔益钧老人依然地固执地架上牛车,走在去往稻田的路上。乍看上去,老头有些狠心。可是到了地里,牛往往只是在田埂边吃草、休闲,而老头则四肢爬行,汗滴禾下土。此时老爷子的良苦用心不言自明——坚持走下去,就是坚持活下去。惟其如此,这只牛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老太太说,“没有这头牛,他大概早死了。我敢说韩国没有任何一头牛驮了这么多柴禾才死。”

  3年跟拍,浓缩成79分钟。老牛死了,李忠烈活了。韩国影评界盛赞《牛铃之声》是“在寒冷中看见绿色的温暖胶片”。韩国总统李明博专门跑到影院观看,接见李忠烈时,李明博称赞他的影片“唤起了过往社会的美好价值”。

  随后荣耀不断,第13届釜山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首尔独立电影节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代表韩国参加美国的圣丹尼斯国际电影节……

  带活了一个类型

  对《牛铃之声》的成功,中国纪录片人羡慕异常。该片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但更惹眼的是,《牛铃之声》以相当于不到2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创造了近1.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

  上映之初,韩国影院只安排了7个厅放映,随着口碑相传,最后增加到150个厅,观众超过300万人次。在上映后的第六个周末,《牛铃之声》成为韩国首部登上周末票房榜榜首的独立电影及纪录片,远超当时位居第2的美国电影《本杰明·巴顿》。独立电影和纪录片进入周末票房榜前十都不容易,荣登榜首更是罕见。

  减肥后的李忠烈也不算瘦,身上的西服便装皱巴巴,在人群里一点不显眼。别人讲话时他总是神情安详,若有所思,更像一个旁观者。他自称平时喜欢闷在屋子里不见人,但说起话来生动流畅。

  现在他再怎么低调,也总免不了被包围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谈及《牛铃之声》带来的变化,李忠烈说,有足够的大米吃了。大米有了,一切都有了。一家婚介公司送了李忠烈一个VIP身份,前妻也带着女儿找上门来说:“我离婚了。”

  制片人更是纷纷主动上门,有人说知道一条狗,有人说我知道一只猴儿。“他们以为我是专门拍动物的导演。”李忠烈笑着说,“其实在韩国比我能力强的人有很多,我现在拥有的名气和生活,真的好像做梦一样。”

  中国纪录片人最关心的,则是中国能否复制《牛铃之声》的奇迹。

  电影《蓝宇》制片人张永宁认为,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纪录片的春天指日可待。张同道同意他的说法,北京的放映和交流会,虽然张同道的儿童题材纪录片《小人国》安排在早晨放映,观者寥寥,但家长们看后的反应让张同道信心倍增。他提供给记者的《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提到《牛铃之声》成功之后韩国电影业值得中国借鉴的做法:

  “2009年《牛铃之声》的成功使纪录片成为韩国的热门话题,也使韩国政府看到了独立电影市场的潜力。2010年,韩国政府投资3000亿韩元支持电影产业……在韩国,电视台与影院之间互动密切。电视台播出受欢迎的纪录片便会剪辑电影版在影院上映,而影院取得高票房的影片,电视台则会收购版权。”

  《牛铃之声》大获成功之后,独立纪录片开始作为一种类型片在韩国院线上映,有几部片子相继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比如表现韩国人到非洲苏丹南部传教的《东吉别为我哭泣》、在巴西丛林中拍摄的《亚马逊的眼泪》,宗教题材纪录片《原谅》、《神召》和《神召2》、《回归》……“这些纪录片电视收视率丝毫不输给电视剧,电影版在影院上映观众数超过了10万。”张同道说。对这些成绩,李忠烈表现淡定——好的一面是开创了新的类型电影;不好的一面,或许导致纯纪录片导演被票房诱惑,梦想一夜暴富。

  李忠烈谈起任何话题总是提到“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2009年2月,李忠烈凭《牛铃之声》获得第45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新人导演奖,他的获奖感言是:“感谢片中那对老夫妇,感谢那头老黄牛。在一瞬间,我把您二位的9个孩子变得就像不孝子,因此我得了这个奖也不会感到太多喜悦。”

  《牛铃之声》在崔益钧所在的那个有三万多人的镇子里也放了,镇上人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指责崔益钧的儿女们:9个孩子,怎么还让爹娘活得这么辛苦?!另一种就是传闲话,说老两口因为这个电影挣了多大一笔钱……

  老爷爷那时没有抱怨李忠烈。不过后来确实有了怨言——他发现不少大巴车直接停在自己家门口,游客下车就说,这就是崔益钧的家啊,老黄牛的坟在哪?

  《牛铃之声》观后感(六):心依恋

  《牛铃之声》讲述了韩国农村一个普通家庭和一头将逝老牛的情感故事。它通过对农夫与牛同世间背离的生活的关注来探讨和追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人类共通的话题。该纪录片以创新的题材和独特的视野给观众带去了不同寻常的心灵感受。

  一. 艺术手法

  纪录片中所讲述的这对老伙伴,他们在清晨一起出发来到田地耕作,又在落日余晖中一同返回家中。全片基调缓慢平和,与老人蹒跚的步履和老牛在乡间沉重的步伐相互映衬。

  片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老人在田间耕作,牛在田边等待的场景。老人伛偻着身子,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将秧苗一颗颗插进水田中,而就在旁边的一亩地上,机械耕种正在高效率地运作着。老人不急不躁,俯首辛勤地劳作,这一鲜明的对比仿佛将老人固守的清贫的生活方式通过牛的视野折射出来。

  为了喂养自己的老牛,老人坚决不在自己的农作物上喷杀虫剂。明知这样会影响到来年的收成,可老人为了老牛的饲料,没有动摇过这一想法,并且事事亲力亲为。为此他的妻子没少抱怨过,“不幸的是我”这句话是他妻子的口头禅,她老是在老人和老牛的身边喋喋不休地埋怨着。她当然不知道自己的聒噪与牛的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并且在老人的心中这种反差不断的深化,记得他在该片开头时就说,“对我来说,它比人更好,虽然它不是人,不会说话”。这句话不仅表现了老人对这头牛深厚的感情,更是表现了当面对它即将过逝的结局所无法抑制的哀伤。

  整部片中老牛从头到尾的表达就只一声“哞”,但只因这一声呼唤老人却总能在第一时间转向老牛所处的方位,默默地抚摸他的毛,给他喂食,保护它不受家中新牛的欺负。老人对老牛的爱,周围邻里都看在眼里,都说牛遇对了主人,老人听后只是乐呵呵地笑。想必这对老伙伴之间的情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作为观众的我,不禁也沉浸于这份纯净的无言之爱。

  二. 拍摄手法

  一般的纪录片大都以画面加解说词的方式为主,然而《牛铃之声》却不然,它采用追述式的直接电影模式。

  直接电影的特点主要是纯粹记录生活,不干涉事件的发展,尽量保持事物的发展原貌及其多义性,重在展现原生态的自然生活流程。

  《牛铃之声》通篇不用一句解说词,一切均以实拍实录的影像和声音为基本元素来表现,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老人与老牛在农村生活的原貌。片中大量的长镜头跟拍与同期声使用充分体现了纪录片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理念。

  而对田园风光多采用空镜头的方式展现,在表现事件发展用跟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老人与老牛的生活交流中,镜头又分别用人的视角和牛的视角进行拍摄,使这对老伙伴之间的情感得以具体的真实的流露。

  三. 主题表现

  夜色将至,老人与老牛背着干柴,面朝土背朝天,步调一致地往家里赶。家门前平地上全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成果。老牛活了四十三年,却终究是躲不过死神的召唤。当老人家中墙壁上年轻时的画像被换上两鬓斑白的照片,我们不禁感慨岁月的短暂,时光的荏苒。老人年轻的时候,是老牛救了自己,支撑着他度过艰难的岁月。老牛奉献了自己同老人一起养活了他的八个子女,一直陪伴着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努力,直到它死亡的最后一刻。正如老人自己所述的那般,“如果是我,只有到我死了,我才不会工作,直到我死了”。在这部纪录片中,许多共同点散落在各处的细枝末节,最深刻的感受是这对老伙伴多么得相似!老牛无法言语表达的遗憾与老人隐忍、吃苦耐劳的性格如出一辙,两者使外人都不知道这对老伙伴到底共同承受了多少来自身体与生活的苦难。人们甚至无法想象在某个时刻他们就会突然地倒在自家的田地或院中。老人带着相守的伙伴不停地耕作,可最终收获的成果却被小车运往距离遥远的子女们。子女们虽知道老父亲的辛劳,却无动于衷,只提出应该卖掉老牛,这一对于老人精神需求的忽视的想法,不禁令作为观众的我感到心寒。倘若不是这头老牛与老人一同勤勤恳恳地苦干,倘若不是这头老牛,不离不弃地没一句埋怨地陪伴着老人,倘若不是这头老牛在生命最后一段旅程依旧同老人步调一致的摇摇晃晃向前走,处在这个烦躁的快节奏的社会,老人又该何去何从?作为子女,看着为自己吃尽苦头的老爹,我们应该做的不该是卖掉它最信任的老伙伴。社会中人文关怀的缺乏,亲人之间情感的淡薄,时代不断进步,日渐蔓延于老人心中的孤独感,才是活在当下的子女应该反思的。《牛铃之声》的深层含义使我们必须铭记永远不要泯灭情感在内心所散发的光芒。

  我的脑海里,挥散不去的是老人踽踽独行的背影,是老人手中挂着的牛铃,是这对老伙伴之间打动人心的情感,是叮叮当当的响声带给我长存感恩之心的警醒。

  《牛铃之声》观后感(七):可以般若反照的美丽影片.

  牛铃之声, 可以般若反照的影片.

  在导演及大众一面倒的对牛和老汉的溢美之词之外, 其实还清楚地呈现出很多:

  老汉的生活反照出,人是怎样在自限自执于苦,连带拖累身边的人和事一起陷于本可以免的苦地; 人是怎样迷失以至用苦来填充自己的空虚,证明自己的存在;人不是牛,焉知牛之苦乐?它是否真的更爱吃苦味的野菜而不是香喷喷的牛饲料?它真是想背最后一车柴劳作到死,而不是不得不甚至习惯于顺从牛鞭蹒跚向前?虽然口称人生的伙伴,终究将牛赶去市场叫卖,牛若是人的话会心灰意懒了无生趣了吧。大家是否看到那滴泪?

  老太,其实是个非常有趣的角色,比老汉和牛还来的鲜活,她将人生限于老汉,连每日如何度过都只是不断的抱怨,没能独立采取任何的行动。她的抱怨是琐碎啰嗦的,更是真诚、坦率的,时不时蹦出诗一样的句子,令人莞尔; 因为孤独而抱怨,因为乏味而抱怨,恨老汉还不死又担心他离去,恨老牛破坏了她的生活又心疼它的苦,怀念青春,独自高兴地唱起小曲。真是非常可爱的一个人,就像一朵孤独懵懂的野花,平庸美丽又可怜。

  导演在最后的字幕,纪念老牛,纪念老父,独独不提老母。颇为可惜。

  《牛铃之声》观后感(八):久违的感动

  没有刻意的感情渲染,没有华丽的言语,或许一开始你会觉得无聊,但是请你坚持看完,你会收获很多。一只老黄牛是这个固执的老人一生的寄托和精神支柱,40年的相依相伴,他们彼此之间已经有了太多割舍不掉的感情,就算这只老黄牛已经病入膏肓,没有办法继续劳作,但是它还是会慢慢的走着,慢慢的拖着,临死之前也要为老人运回足够的柴。老人是知道的,他知道这只老黄牛快不行了,但是他不愿意放弃它,就像他不愿意相信自己已经老得无法劳作了,当自己的孩子叫着让老人卖掉老黄牛的时候,我看到了老人眼神的慌乱和不舍,那一刻他就觉得像是自己要被抛弃掉一样害怕。我觉得老人和老黄牛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一样辛劳了一辈子,但是,岁数大了,面临死亡,他们多少有一些不愿意接受,老人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硬是要下地,老黄牛明明剩下不多的日子,老人还是会拉它去做农活,这多少有着老人不服老,不相信自己不行的原因在里面。老黄牛死去的那一刻,老人嘤嘤的哭泣声是这对主仆分别时最让人感动的场景。那一摞摞的柴火,那个迎风响起的牛铃,那棵干枯的老树旁寂寞苍凉的身影,让我们反思的很多,人和牛都能有这种让人感动的牵挂和陪伴,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自己年迈的父母做点什么吗?

  《牛铃之声》观后感(九):消失的《牛铃之声》

  “这部影片献给所有牛只,还有为了养儿育女而受尽苦头的父亲。”电影的片尾这样写到。

  人们总是向往成功,财富和权力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我们有如飞蛾扑火前赴后继,这是时势使然,为了生存,为了梦想,我们不停的奋斗。只是我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一个普通人,籍籍无名,虽算不得身无分文,但仍是为了生活往日奔波,为了让孩子们都读书,为了让他们走出山里,为了让他们都能够娶妻生子。我们有过幸福,也对过苦难抱怨,感慨时运不济。我们终有人一路相伴,到头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会庆幸,有你伴随我这一生,风雨无阻,陪在我身边,就算是没有说过一句话,就算是生病,你也没有放弃,就算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你我都步履蹒跚,瘦骨嶙峋,在这一生都熟悉的路上,来来回回。什么声音都没有,有的只是那不断的牛铃声。不知道你的眼泪是不是也会留下,不知道你会不会也舍不得,不知道你有没有埋怨过我,不知道你觉得稠酒合不合口味。我什么都做不了,就算所有人都反对,我还是什么都做不了,我只能颤悠悠的看着,只能在你死之后为你添一抷土,倒一壶稠酒,我的头发花白,眼睛浑浊,颧骨高耸,皱纹爬满额头。我谢谢你,陪伴我这一生不辞辛劳的工作,体谅我这么固执。我只能在你最后的时刻,亲手为你解下牛铃,摘下鼻环,你自由了,愿你能在天国安息。

  请原谅我情不自禁用老人的视角写下了上面这段话。

  罗永浩在自己的演讲里曾这样说过: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改变了世界,别无选择,要么变得好一点,要么变得坏一点。你如果走进社会,为了生存,为了什么不要脸的理由,变成了一个恶心的成年人,社会中的一员,那你就把这个世界变得恶心了一点点;如果你一生刚正不阿,一生耿直,没有做任何恶心的事情,没做对别人有害的事情,一辈子拼了老命勉强把自己身边的几个人照顾好了,把老婆孩子老娘照顾好了,没有成名,没有发财,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一生正直,然后到了七八十岁梗着脖子去世了,你这一生是不是没有改变世界?你还是改变世界了,你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因为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好人。

  老人和老牛把这个世界变好了一点点。

  《牛铃之声》观后感(十):遥远的铃声

  标签:韩国导演李忠烈作品、二百万的投入,一个多亿的票房、拍摄时间历时三年的纪录片、韩国首相亲自接见导演......

  韩国导演李忠烈决定自杀,但他觉得自己太胖了,所以他想等自己瘦一些再死,于是他决定在死前拍摄一部纪录片。经过种种尝试,最后他拍摄了一位老人和一头牛,而且,一拍就是三年........

  “执着的人往往离成功的距离更近。”智者都这么说。看来,这一次他们又猜对了。李忠烈成功了,成功到连他离异的妻子也带着女儿重新找回到他。这一切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李忠烈执镜时无数次落泪的同时,有那么多观众都观看到了这一部78分钟的纪录片,有那么多观众也陪着他一同感动,一同哭泣。

  这部片子很淡,和现代的快节奏格格不入,但就是这么一部片子,给了烦燥的现代人一帖清醒剂。

  老人和他的老伴住在乡下,终身面向黄土背向太阳,终日劳苦奔波,日夜不辍。老人的腿打小就有病,老黄牛帮着他干农活,一干就是几十年。一般牛的寿命大概是十五岁左右,但老人这头牛却活了四十岁。老人带着老黄牛去地里干活,让老黄牛歇着,自己跪在黄泥地里劳作;老人不给黄牛吃饲料,坚持自己割草甚至把老伴种植用来做药的莆公英采来喂牛;地里有人喷洒农药了,他给自家牛戴上面罩;下雨了,他给牛披上雨衣。

  老人一生劳作,但穷得连办生后事的钱也没有;穷到他和老伴辛苦劳作耕耘的田地被一场洪水冲垮的时候,他们只能住在无能为力地呆呆地望着这一切。当他们居无片瓦时,老牛却还能安详地居住地牛棚里。老人又是富足的,他的每一天都有老黄牛相伴。有时候,可能在他心中,他已经把自己假想成了这头牛。比如在老黄牛和小牛争食的时候,他便会毫不留情地扬起拐杖责打小牛。他总是一再地说,他会和这头牛一起死去。

  有几句台词印象特别深刻,大意如下,原文不记得了:

  老伴形容沉默的老伴的话:“风吹过树林都会吱吱叫,你却什么声音都没有。”

  老人带病坚持下地劳作:“人只要活着就得干活,除非我死。”

  老人说老黄牛:“有一天,我和它会一起死去。”

  老黄牛无限留恋地看着老人,舍不得闭上眼。老人安慰它:放心地去吧。老黄牛这才缓缓地闭上眼......

  最后的画面:风吹过稻田,老人呆坐在树下,手中拿着老黄牛生前系在脖子上的铃铛。长镜,画面仿佛是静止不动的,老人好象是一座雕塑一般。但细看,稻田中的一个塑料袋又分明在随风飘动........

  感谢李导演付出的这些时光,这些时光不会白白流逝,他会带给现代都市人更多的思考和警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