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月球》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月球》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23 02:2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月球》经典观后感10篇

  《月球》是一部由邓肯·琼斯执导,山姆·洛克威尔 / 凯文·史派西 / 多米妮克·麦克艾丽戈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悬疑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月球》观后感(一):如果我一定要死,请替我活下去,好儿好儿的~

  有剧透,没看过本片勿入,片子很好,不知道剧透的前提下更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始看片的时候,心里很不以为然海报低调暗淡色调简单形象,第一眼以为是中国太极八卦,然后仔细看看,以为不过是一部关于月球的类似纪录片的科幻片。

  即使在看到出现两个Sam的时候也没觉得怎样:呃,不过是克隆人而已,不过是发生在月球上的克隆题材而已。抱着我的猫,继续漫不经心的看,以为机器人Gerty会销毁克隆人,然后一切继续按部就班结果没有;以为机器人不动作,那两个Sam会自相残杀死掉一个,然后一切继续按部就班,结果也没有……

  既然没落入俗套,那就认认真真继续看。看告诉Sam他是一个克隆人之后,Gerty那滴替他滴下的泪;看一个Sam鲜血四溅急剧衰弱,另一个Sam精力旺盛在月球上到处晃荡;看Gerty的长手臂安静的帮Sam输入密码;看Sam看到自己之前4个被销毁的Sam的视频后无望的神情;看发现装满未激活的N多Sam后两个Sam的表现;听Gerty说“Helping u is what I do”;看和Eve(Sam的女儿)视频通话后得知真相的Sam那样绝望,哭着说“I want to go home”;看和那灰暗孤独的月球遥遥相望的水蓝色星球那样温情脉脉……很遗憾不能把这个画面截屏下来,那样强烈对比,一个是孤独绝望,一个是家人幸福,简单的一个画面,一切尽在不言中~~

  5代Sam赖以支撑的一切都成了幻影,home?那是谁的家?Tess?那是谁的爱人?Eve?那是谁的女儿?……那种忽然一脚踩空,发现自己一直坚持信念忽然变得毫无意义的绝望,你能体会么?那样深重的绝望,我以为Sam已经无力再去关心其他什么了。而他又让我看到了人性亮点……

  6代Sam说服了Gerty——那个似乎没有感情音调不带抑扬顿挫的机器人,帮他再激活一个Sam。他想将这个Sam放入失事的工作舱充当5代Sam,从而把在月球上辛勤工作了3年的5代Sam送回家(地球)。5代Sam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宁愿留在月球,等待死亡,把回家的机会留给6代Sam。

  6代Sam准备着,Gerty微笑着出现:“I want to help u”,忽然觉得机器人的笑脸那么温暖,6代Sam在格式化Gerty的记忆之前,曾担心Gerty会不会有事,Gerty露出了本片的唯一一次大笑的笑脸,想来能把其中一个Sam送回地球,也是他程序化的生活中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吧~~

  6代Sam终于飞向了地球,飞向家的方向,5代Sam渐渐散乱目光,望向窗外,那一道飞向“家”的弧线仿若无迹又深刻入心。想来那一刻,他在心里默念的,一定是希望6代Sam替他活下去,好儿好儿的活下去……

  而回家的6代Sam也不仅仅是为一个Sam而活,他在回地球前修复了和地球的实时通讯,以使7代Sam得知身世同时公司使用大批量克隆人的消息带回地球……

  这部片子拍摄成本应该不会太高,但是从编剧内涵演员都相当棒,是看过的克隆题材里面最能触动我的,有几个画面相当感人,《国王演讲》幸好是2010年出的,不然就要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了。同时我也很纳闷,去年的奥斯卡我怎么竟然没听说本片呢?!

  《月球》观后感(二):爱同一个人 才能拥有相同的记忆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月球能源矿工在月球基地开采能源 渴望回家的他遭遇了一起事故 随后又遇见了另一个自己 进而发现了公司不可告人秘密故事

  这是我看过的电影中演员最少的一部 百分之99的影片里都只有男主角一个演员 真的是有一种透出屏幕的孤独 很适合一个人静下心来好好看 没有很炫酷的特效和视觉轰炸 但是有演员的精彩表演 恰到好处的特效 严谨剧本 是在和我们讲故事的同时让我们去深思一些事情 一部同时反思资本经济体系与克隆伦理矛盾的电影

  但相比于这些禁锢人类的大问题 影片中的sam渐渐衰老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过程反而令人更加的揪心 我们活在系统阴影之下 同时也活在自己的阴影之下 我们走不出自己的阴影就像我们改变不了系统 这是属于大部分人的绝望 整部电影没有跌宕起伏 但是整个故事源远流长 揭露物欲世界黑暗残酷 我唯一的朋友是一个又一个的自己 静观他们短暂灿烂 目睹他们暴毙于面前 人活在世界上 即使是最亲密的人 也不可能百分百的交心 即使两个人一起经历一生 他们对每一个瞬间的记忆也是不同的 只有成为同一个人 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爱同一个人 才能拥有相同的记忆

  《月球》观后感(三):月球的延伸

  (少量剧透)这次观影经历确实不同以往,当然,与剧情无关,只是我自己的特殊经历。说到影片,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不是很明白影片的主题,是属于科幻?恐怖?悬疑?正是因为未知,才会在影片中不停的联想,当然,能坚持看下去少不了某人的原因

  当山姆出现幻觉时,我以为这是与Jack Nicholson主演的《闪灵》同一套路,不过后面推翻了我的猜测,原来这是山姆5号和山姆6号。关于克隆人的影片确实不少,例如《生活危机》。不过这部影片改变了我对克隆人的看法。对于克隆人的争议,其实一直都存在,但是对于这些争议我只是浮与表面了解。碰巧最近看过东野圭吾的《分身》,与月球相比,那是对克隆人截然不同态度

  诶,果然,我真的不会评论影片,权当是自己的随笔吧。

  《月球》观后感(四):Go to see the Moon.

  刚看完《月球》…好苍凉的片子…让人想哭地悲哀

  想象一下某天在月球能源采集基地的医务室醒来,发现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发现原来自己不过是个克隆人,发现原来另一个自己也是个克隆人,原来自己的记忆都是复制于十几年前的本体,而自己将在激活、也就是醒来那刻的三年后因克隆的副作用而死去,取而代之的是下一个被克隆的不知情的自己…所有的生活就是月球上的那三年,记忆还停留在完成三年工作合同后便可以回去,回到地球与家人团聚。然而那个遥远梦寐以求魂牵梦绕的地球,早已在若干个被克隆的被编写记忆的三年外运行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你以为即将就能见到的朋友、爱人、亲人孩子,早已长大、老去,乃至死去…你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自己?如何面对同样遭遇的另一个自己?如何面对在禁区密室发现的无数个死去的自己?又如何面对将来被激活的下一个自己?

  《月球》实在看完《源代码》才看的同导演的片子。感觉导演的2部片子都很不错

  我想大家同样被打动的还有机器人Gerty……

  不说那么多了,看完就有体会了。

  《月球》观后感(五):管理终结

  这是另一部。原谅我吧。看的都是不当时的片子,但是我只是想错过那个舆论正热的风口浪尖

  1.科幻剧。整篇只有一个演员。孤独。楚门世界。人性反思。这是我给他的一些关键词吧。其中像“楚门世界”这种我是实在不想用的,这种词汇会让人产生不好的类别,只适合闪电狗什么的全部类似之作。但是这个片子也给我一种人生都是被设定好的,被实验,被重复,被蒙蔽,被产生人目标,被产生希望,被支持生活这样的一系列感受。所以就暂且这么用了。

  2.其实一开始我看得有点乱,尤其是NO2出现的时候,也就是男主二号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一切是一场被嵌套的梦境,不停地有男主出现,不停的被石头卷到推土机里淹死什么的。但是当男主二号发现了一号时。我才知道自己上了剪辑的当,这是一个令人自然过渡骗局。事后想想,这是我觉得这片子最赞的一点。

  3.有一个地方触到了我的虐点,我被虐的心绞痛。就是男主一号问机器人,你有看到这个屋子里还有一个人么?机器人说,你产生了幻觉。男主一号问机器人,你说我到底是不是克隆人?机器人说,你是不是饿了?我就觉得忽然好难过啊。当三年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只有机器人,只有一个人类,只有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时候,是否看到了明明有人也不敢和他对话呢?是否看到了明明有人在跑步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呢?一个幻觉,如果他只是一个幻觉,那么这个存在也是合理的,合理即是有可能。无尽的怀疑。直到分裂。。

  4。人啊。到底是否是靠记忆就可以活的东西呢?人是不是东西呢?人若是一个东西,那么利用记忆来配置它,来给他上油打蜡,他不是也这样工作着了?公司是个魔鬼诅咒么?为了虚无的利润,而将每个人分配到各自的位置,纷纷设置好了,激励着鞭策着催促着他们工作卖命。这样说来。管理的终结就是想电影里这样么?

  =END=

  《月球》观后感(六):小评Moon

  这部片子要看了30分钟才知道大致要讲什么,刚开始不知所云

  对于该影片我觉得有两处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一是克隆人,二是机器人。

  克隆人不仅克隆的是身体,更重要的是记忆。只是他们的记忆都是从某个点开始,这很像“50次初恋”那个女主,她每天早上醒来只记得发生事故前的事情。说回该电影,在月球这个工作站其实有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克隆人,但醒着的只有一个。在前一个克隆人死亡或服役满三年被冷冻之后, 工作站里的机器人会唤醒一个新的克隆人。而一次意外让两个克隆人相见,发现了这个秘密。被救的克隆人暂称a,以为自己即将年满三年,要回到地球,与妻子女儿相见,但发现了这一切。他还离开工作区,实现了即时通讯,发现自己回不去了,发现自己妻子已过世,发现自己女儿已是亭亭玉立大姑姨了,他还发现自己身体不行了。在这个时间里,地球派了新的飞船来地球处理死尸和修理坏掉的月球车。若被发现同时存活两个克隆人,他们可能都活不了了。克隆人b决心利用运送物资飞船将a送回地球,并利用一个新的克隆人来假装死去的a.但a决定让b回地球,而自己仍然依然死去。b终于回到了地球,揭露了真相,地球引起轩然大波,故事结束了。

  这又是一个与科技相关的电影,反思的又是科技与道德。其中该电影与传统电影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剧中的机器人是有人性的机器人。他多次可能违背了程序,帮肋了克隆人。

  《月球》观后感(七):我们不是程序,我们是人

  此片属于小成本电影,基本上只有一个演员在演。就在我看了乏味的20分钟左右一个人的电影,快要受不了的时候,悬念也就出现了。

  首先,机器人一直都用铁杆跟屋顶相连,在外头出事了的人怎么回到基地的?另外如果细心的话,你会发现,主角额头和手都受了伤,为什么醒过来之后全好了?再者,机器人为何要限制主角自由,禁止其外出?随后,电影就给出了答案,使电影慢慢进入高潮部分。

  高潮部分更多的是关于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当5号与地球上的女儿取得联系后,这句“我想回家”令人心酸;当6号计划激活7号并杀死7号代替5号,送5号回家,自己留下时,我们不禁又要问自己这么做是否合理;当6号送5号去探测车时,那部分对爱情共同点回忆,让人不得不同情他们的遭遇;当6号准备离开基地回地球时,他对机器人说出了本片最关键一句话:“我们不是程序,我们是人”···

  最终,6号回到了地球,并将事实真相公布于众,公司受到了应有的制裁。

  也许我们不用过分担心克隆人技术,因为克隆人被现代社会公认是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我想将来也会是这样。但值得思考的是,未来的某一天,当机器人拥有他们独立意识的时候,我们应给予他们怎样的对待?!

  《月球》观后感(八):让我淹没在这灰色寂寞琴声中。

  我似乎对这一类基本上只有一个出场人物的低成本科幻片相当有爱,比如The Man from Earth,再比如Moon。

  从头至尾的冷色调,又冰冷又孤独,又温暖又悲伤

  am坐在月球车里哭着说i want to go home是最令人心疼的画面。

  近半年看到的最好的一部科幻片,细节不够完美,四颗星。最后一颗星给配乐。

  钢琴运用绝对是个惊喜

  另一个惊喜则是Clint Mansell,竟然也是Requiem for a Dream的作曲。

  哦我更喜欢叫它梦的挽歌。多美的名字。

  emule今天相当配合。这将是下一张放在ipod里的OST,并且在未来的几天或是几个月中,被我不断repeat,repeat。

  《月球》观后感(九):让人看得流泪的科幻片

  一直对科幻电影报着轻视的态度。因为觉得只有文艺电影能比较好地处理细节。好的片子也只能像盗梦那样让人饶有兴趣地去钻研一个科学问题。但像月球这样能看的让人自然地心碎的电影,还是第一次看。

  比起后来的源代码,月球的手法要细腻地多。

  情节一步一步地推进,思路缜密又合理。

  最让我感动的场景有两个:

  第一个是5号sam在调出前四个的影像资料那段。每个和自己一样的sam,每次怀着和自己一样的心情,坐上自己本将坐的“飞船”。一切都是一个再美不过的谎言,让每一个sam怀着回“家”的心情被火化。每个可怜的sam,被灌输了记忆,靠着那么一点记忆,靠着那么一点憧憬,努力完成工作准备回家。殊不知自己只是一个幸福的sam的克隆体。我想每个人都能理解5号看完视频后感觉浑身发冷的孤独无助。

  第二段是sam和女儿通信的那段。当女儿Eve喊爸爸的时候sam猛地把电脑砸了。那时我心里真的一酸。你可以理解,你一直爱着,一直在思绪里靠她来维持的人,不是你的。你与她一点瓜葛也没有,你只是她丈夫的克隆,你只能永远地重复本体曾经做过的一切。那是一种深深地孤独。5号sam哭了,他说:“That’s enough,that’s enough。I want to go home……”那里有一个镜头,在月球灰黑的地平线,蓝色的地球在安静地转着,那么美丽,那么遥不可及。

  影片很成功地刻画了克隆人和克隆人的感情,机器人和克隆人的感情。从头到尾都是冷色调,但是机器人科里的表情却是暖的。公司或许无法想象,居然是一个机器人帮助了两个克隆人将自己的计划毁于一旦。

  时代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克隆人和机器人总有一天会成为可能。人真的要为他们想想。不要天真地觉得阿西莫夫三定律就能让机器人没有情感。一切有生命的都是与情感的,这是上帝赐予我们甜蜜而又无奈的一种能力。

  只有考虑好这一切,克隆人机器人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只有考虑好这一切,人性才能真正得到升华。

  《月球》观后感(十):我们能反思什么

  也许是我神经过敏,我隐约觉得影片传达了一种危险的思想:我们的生活是不能反思,也经不起反思的。

  用一种肤浅的隐喻观点来看,lunar公司是现代社会,克隆人是我们和我们的前一代和下一代。为什么公司需要给员工移植记忆?为什么移植的是sam的记忆?对于这两个问题,影片的前一小部分给出了有力的回答:温柔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女儿,这些日常而温暖的东西可以支持一个男人在一个人的月球基地干上三年而无多少怨言。当这份亲情和羁绊变成虚假之后,这一切就变得不可接受了,这种温暖瞬间变成了一种毒品,一种安慰剂。移植记忆不过就是使现代人的个性相同罢了。

  现代社会需要我们有相同的个性,若非如此,社会将分崩离析,在光鲜亮丽的不同“个性”外衣下,我们共享类似的“正确”价值观,比如家庭、比如婚姻。

  如果影片的意图止于此的话,那么这种思想算不得什么危险,反过来说还是非常正面的,但是sam查看“自己”档案的那一幕却着实让人唏嘘,我们拿着相同的家人照片,说着类似的思念的话,类似的过早衰老,类似的爬进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棺材,还TM做着类似的家人团圆的梦!

  这就是人生,而人生的欺骗性不在于你的妻子、女儿是不是真的存在,而是这些东西居然骗了你一辈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