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汉武大帝》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汉武大帝》影评10篇

2018-07-30 03: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汉武大帝》影评10篇

  《汉武大帝》是一部由胡玫执导,陈宝国 / 焦晃 / 归亚蕾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古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汉武大帝》影评(一):十二年后,鞭尸《汉武大帝》

  当年播放时,阴差阳错没看。十二年过去,似乎可以给《汉武大帝》盖棺定论了。

  凭着演员阵容和对刘彻这个人物的兴趣,找出来看,却发现口碑和演员成了这颗桃子鲜亮外表,内里竟已腐烂、长蛆。这也是我只看了两集便弃的根本原因

  58集,陈宝国、焦晃、归亚蕾、孙飞虎等一众大腕,豆瓣和IMDb 8分以上的评价,胡玫导演,央视播放,似乎都在说明,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鸿篇巨制。况且,讲的是汉武大帝的故事,涉及到我最敬仰的太史公,对我这样有着汉唐浓重历史情结的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每每诵读《报任少卿书》,除了“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感佩,还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以先贤自励,秉笔直书决心崇拜

  然而,该剧开头,便是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对司马迁无情嘲弄,遭宫刑后发奋著史的太史公三缕长须唯唯诺诺,赞刘彻拥有大海深邃胸怀……相比太史公的胡子,这个硬得硌死人的硬伤,我更悲愤的是导演、编剧对司马迁的诋毁和污蔑。这哪里是“君举必书”遭宫刑而不坠其志的太史公啊,明明就是个诚惶诚恐满嘴谀辞的无胆小吏!!!!仅此,此剧可弃矣!

  第一集讲汉景帝的内外交困。外有匈奴侵边,内有七国叛乱之征兆,让汉景帝不得不做出屈辱的和亲决策,以缓外患。在我看来,既然不擅长战争场面的把控,与其自揭遮丑布,用渣一样镜头表现匈奴凶狠马蹄声声边关急报,不如一笔带过用力在边卒汇报急切上,用音乐氛围烘托。在这里又不得不吐槽导演。匈奴南侵一般秋冬季节,可是看看我们的胡大导演在外景选择上,用的是碧树青草。可见其对历史的无知

  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槽点,就是就是该剧的配乐,太诡异了。不但不能烘托氛围,反而让人出戏。尤其可怕的是窦太后安排《大武驱傩》那段。史载《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后汉书.礼仪志中》:"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驱傩用的是大鼗(tao阳平)如图

  《汉武大帝》影评(二):《汉武大帝》:情感表达暴力

  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其实太过于暴力的去表达,有十分强大欲望去呈现汉武帝在历史上创造的那些政绩。当历史看,又不是历史,显得电视剧。当电视剧看,又显得很历史。情感表达的暴力。不是视觉暴力。电视剧和电影是娱乐的产物。不能过于暴力的表达某一种单一的情感。历史只能是借鉴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在把汉武帝作为娱乐电视剧表达的时候,如果能够给观者传达当年的历史政绩,那算是电视剧“额外”的收入,不是本质收获,胡玫老想表达汉武帝的东西表达的恢弘一点,很牛B的样子。但是她也知道,历史靠那点历史学家来说,是说不清楚的。为什么不娱乐一点,叫人笑,叫人思考。而不是单纯赞美。。单纯的赞美造成的后果就是,很暴力的表达,很功利。根本不用看,就知道结局情节

  所有的战争场面的都是一路子悲壮的音乐,很多马一起走路,或者奔跑。这么多集,汉匈这么多场战争,画面全部是一样的,都是一次拍摄,多次剪辑,画面还有相同重复运用,胡玫大导演的确是没有能力的啊!以前大家只所以觉得拍的好,那是因为没人来拍这样的电视。汉匈之战争在历史上具有这么大的意义,胡玫大导演都是镜头一扫而过,战争本来就是镜头的最佳对象,怎么能这样呢?

  到了电视剧的最后,汉武帝变的多疑,做的事情莫名其妙,与他前面的一世英明完全不符合,很读事情都是不经过任何考虑实施的,冤假错案不断,也葬送了可能在历史上,造成大仁政的太子刘据的死亡。最大的错误还是在于导演,汉武帝犯错误,他也跟着错,为了表现汉武帝的错,导演的表达手法都是乱七八糟的,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想:汉武帝怎么会做这么荒唐的事情。即使汉武帝再老,再多疑,也不会做毫无根据或者逻辑的事情,于是电视里面,很多事情就在导演毫无逻辑的情况发生了。

  卫子夫在历史也是一代名流,既然胡玫大导演那么急与表现所谓的历史,为什么剧中卫子夫却没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关键是,演卫子夫的这个人实在是像个小丑表演的太差了。年轻的时候,像个呆子和木偶,年老了像个傻瓜。只有在争夺太子地位权力的时候,才显得有点看头,这种效果就像是刘据,儒弱了20年,在最后一年枭雄了一把,到最后却自杀了。不过,话说回来,卫家是悲壮的。

  《汉武大帝》影评(三):《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

  7

  一部历史剧,10年前所拍,还不算太篡改吧!

  1

  2

  刘邦的子孙发展到汉武帝这辈,解决匈奴成为最紧迫问题

  3

  片中展现不同历史阶段,我们看见一些熟悉的东西,比如:

  攘外必先安内、太后政治、疏不间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变戏法易-变法难、愚民治国......

  2000多年过去了,这些渗入骨髓的东西,依然维系着华夏文明!是好?还是不好呢?

  感受较深的几点:

  1、一个民族为何需要文化呢?为何不能被异族文化侵略呢?

  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失去本身土壤的文化会成为虚无或颓废,而单纯引他人文化为己文化的,无非是那些屡屡被汉同化了的入侵者罢了!

  国,需要文化;司,需要文化;

  投资亦需要文化,这个文化就是出资者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只有具有了这二个力,才可以真正得到“红利”!

  2、舆论引导至关重要

  剧中第26集主父偃所述!

  “舆论是无冕之王,是国民精神之王,君王治国必取人心,而人心却跟随舆论!

  舆论者,往往发自书生议论笔墨之端,舆论而成!著书立说传播道义因势利导,终成气候。”

  5

  4

  我们舍弃君王舆论控制学,环顾投资哲学想想巴菲特为何举办数万人的股东大会,为何不厌其烦一年十数回会晤各类MBA学员,为何常常以亲爱老人家形象出现公众面前,鼓励全美50多位著述者反复描摹所谓巴菲特成功学......

  舆论也,引导也。最终目的当然也是控制论,因为投资灵界中,描绘成功赚钱是一,塑造荣誉鼎上为其二。

  综合即为代表信任信心先知光环了!

  3、中华文化发展至今,其实早就已经不再独尊什么,而是黄老无为+儒家仁治+法家诈力......混合

  用剧中魏其侯窦婴(汉文帝皇后窦氏堂兄之子)之话就是:管它这个那个,什么有用就用什么嘛!

  若学而只有一,就像森林只有一种植物,必定因为无多样性而惨遭突变或者外敌入侵而毁!

  4、成业、成事、成功,如何才可?

  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这是片中汉景帝对太子刘彻所言,教其帝王道!

  原文出自《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讲的是儒家增进学业修养人格功夫

  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旺盛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博大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

  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

  “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投资中人,一生都必须从事“学”的过程,而投资要成功,更是唯有博学才能得以起步,其后的“审问、慎思、明辨”都无比重要,真正缺一不可考量内心,战胜心魔,都要靠投资者个人,绝无外倚!

  笃行是明智、得法后的实践磨练过程,不实战,不交易,投资就是空谈。空谈误国,还会要了卿卿性命,现代社会,重大投资失败,丢了身家,足以要了绝大多数投资者小命!

  那真的五阶段后会成功?

  真的不要高兴太早啊!力行只可以让自己踏上可能成功的道路,而踏上后,风云变幻,黑鸟飞翔防不胜防。况且人心易变,星移斗转未来总是那么迷惑在途之人!

  力行后的成功者,其实依然只能是极少数。而推动这些极少数“跌入”成功序列的,无疑是付出。毕生精力的付出,从来不二的专注!

  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我个人认为是螺旋型的,每力行后,将会看见新未知,浮上一层,需要再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一遍,才行!

  人生然、事业然;

  治国然、齐身然;

  投资亦然!

  5、第33~38集,皇室大家族内讧不断,屠杀成片!

  我国古代史,欧洲古代史,哪一部不是屠杀历史?杀人,是为了不被杀!

  有趣的是,恰如汉武帝亲舅,丞相田蚡坦言:党同伐异后,剩下的不就是自家吗?

  引用到投资上,若某位高人利用精尖的手段技能,收割尽了所有的利益,那最后吞下苦果的就是刚才还是洋洋自得的----唯一幸存者

  8

  9

  6、还有第六点吗?留给其他人写吧!

  《汉武大帝》影评(四):我心中的汉武大帝,

  让我看了几遍的汉武大帝,整体的场面气势宏大,可能是对历史剧的偏爱,我在欣赏这部影片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去追求他的历史可信度是多少,我是在没有看史书之前看的汉武帝,可能每个人对历史的理解有所不同,历史就在那里只是靠我们主观的去理解,我是觉得这部片子的剧情还是在跟史书的记录在走的,只是其中穿擦的有些莫须有的,对史记的记载有所改动,可看性还是非常高的,

  我们可以把汉武大帝当成古代中国的政治片去欣赏,只是夹杂着我们的民族气息

  《汉武大帝》影评(五):千古一帝汉武帝

  《汉武大帝》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经典电视剧。以历史为背景,重现了从汉景帝刘启到汉武帝刘彻时期的社会全貌,敬佩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睿智用人智慧,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像汉武帝一样的智慧,方略,在年仅二十岁时就有那样的远大志向,并能奋斗终身完成这些目标,任用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一批名将攻打匈奴,并派遣张骞将汉文化传向西域,打通了中西交流通道,在临死之时,深知后宫干政对于皇帝限制,将钩弋夫人赵婕妤赐死为幼帝刘弗陵创造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但同时也不禁感慨伟大的人在晚年也会有判断和决策失误的时候,晚年时候的刘彻不再像青年时那样睿智,轻信巫蛊之术,任用奸佞,并直接导致了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之死。总之,汉武帝当得起千古一帝的称号,确实为我华夏文明的传播和华夏民族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彪炳历史的贡献

  《汉武大帝》影评(六):白玉有瑕

  服化道很不错良心之作这个称呼堪配此剧。

  卫青临死前见汉武帝这幕,很多年了看过许多人夸,但这一幕和开头司马迁给武帝认错恰恰是我最不喜欢的两个画面。 先说司马迁,太史公之所以青史留名,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出了彪炳史册的史记,更因为他敢于在君王盛怒之时坦言直谏,宁可触犯刚愎自用的汉武帝也不篡改史书,他的史记中对刘家之事直言不讳的地方很多。他的才华虽然可贵,但他的人品更加可贵。正因为他的刚正不阿,所以他的去世才成为了史书上的一个难解之谜,从古至今都有人认为他最后是被汉武帝处决了。 这样一个宁肯直言犯上也要保持自己风骨的人,导演和编剧居然在这部剧的开头就把他的人格降到了最低处,居然在汉武帝的寥寥数言呵斥之下,就辱没了自己的风骨,向汉武帝磕头认错,承认他是古往今来最英明最伟大的君王! 导演想拍的根本就不是真实的历史,而只是她臆想当中的杰克苏-刘彻,这个剧所有的人仿佛都在衬托汉武帝的英明神武,包括历史上对汉武帝怨气很大的太史公、包括七战七捷的战神卫青,无论史书上他们的功绩如何,在这部剧里面都成为了汉武帝的小跟班,在他面前,浑身上下都充斥着一股清朝剧中的奴性。 卫青病重之前,拼着全身的力气爬在台阶上见汉武帝那一面,君臣情深也许吧,但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奴才对主子的感恩戴德。但,历史上卫青和刘彻的矛盾还是很大的,刘彻对卫青防范非常深,我不相信对于卫青来说他心中没有怨气,更何况卫青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一个聪明人是不可能对一个防范自己的人如此感恩戴德的。 其实汉武大帝和康熙王朝的风格非常相似, 一种主角:他很伟大,他非常伟大,他伟大极了。 一种配角:皇上您好伟大,皇上非常伟大,皇上您太伟大了。

  此外剧情有些拖沓,有些镜头没必要放那么长。

  《汉武大帝》影评(七):师

  《汉武大帝》里汉景帝和汉武帝在雨天里各送了一次老师,俱极精彩。历史上两个皇帝是不是真那么有情义,大概做不得真的。但晁错与卫绾都是一个好老师。

  汉景帝对晁错说:“您说过,若毒蛇啮指,壮士断腕,为天下者,不顾身家。”不顾身家,一个卓越的政治家的必然品性。“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好壮丽的人生!晁错的天真与急躁造成他的死,而且还是死在自己学生的手里。但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他是不怕死的,这大概就是岳飞所说的官不畏死吧。汉武帝在雨亭前送卫绾说:“朝中熙熙,多为利来。宫中攘攘,多为利往。宦海浮沉,世事难测,唯讲堂犹在,青松翠然。”真的让人很感动。我甚至玩笑地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很猥琐地认为,自己如此不出息,是自己并未遇上一位明师之故。

  只是如今老师的低贱却是真切的,近代以来所谓的革命不仅真的革掉了许多学者的命,也革去了他们的尊严。对老师的歧视是从上往下的,因为一个想要愚民的国度只需要养一些善于舞文弄墨,粉饰太平的狗就可以了。那些儒家对于至善的追求而让我感动痛哭的“视死忽如归”的绝世风度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大义,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臭狗屎罢了。

  《汉武大帝》影评(八):寇可往,吾亦可往!

  按照豆娘要求,修改了。请豆娘看仔细。谢谢。(不给阿北添堵

  要想进入司马迁的精神世界,就像杨照的节目里所点题的,得先必须进入另外两个男人的精神世界,一个是司马迁他爸爸司马谈,他鼓励儿子要子承父志,未必需要血战沙场来成就一番事业,做史官也可以。另一个则是司马迁他老板,一个刘姓人赢即刘彻——汉武帝。

  但实际上这部剧,虽然N年前就看过,昨天也重看了一些段落,我个人并不满意。原因很多,概括下来几条:

  1)有些情节过度虚构了,成了主旋律的戏说,而不是严肃的历史剧。比如李广是自杀还是他杀,李敢如何冤死的过程等等。不知道这种意淫有何意义?

  2)对白非常无趣,太白话了。后期《大秦帝国》就要好很多。——对白是把观众带入到历史中最直接的手段啊。否则,我还以为你在讲段子呢。

  3)演员整容还是不够霸气。陈宝国自己能突破的有限。这些和《大秦帝国》《新红楼梦》比起来,都非常明显。所以耐看性也很差。

  4)阵地战、马战戏确实非常难拍。现在估计也很难复原古代战争的情形。

  5)作为司马迁的铁粉,自然对汉武帝那种热衷霸凌别人帝王作风有所保留。刘彻称得上是“大汉黄土”土地上的王,但司马迁则是后世所有有历史情怀的大汉子民文字上的“王”,典型的“照远不照近”的人,——跟司马迁亲近的人都不敢出手救他好不好。

  当然,由于政治权利上的优势,刘彻既可以“照近”,也可以“照远”,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忠诚”的追随者。刘彻一句被陈宝国篡改的口号诗“寇可往,吾亦可往”,也的确影响了很多人。

  再回望今朝,在佛罗里达州的马阿拉歌(Mar-a-Lago)庄园相会之后,酒也煮了,英雄也论了,那就捋起袖子来干吧!

  《汉武大帝》影评(九):“教科书式”的大型历史剧

  1一般大型历史剧最典型的桥段不过就是“夺位”,景帝时代的故事还是比较连贯精彩的,特别是对平定七国之乱等事的描述比较符合正史特征,另一方面窦太后和王美人在夺位桥段里的表现基本符合“四平八稳”的评价,特别是对窦太后的描写更合情理,可惜对王美人一上位就变脸的人物性格基本没有铺垫(或者我没看到)!

  2基于对历史评价的争议性,编剧导演对武帝的评价,对当时官场政治和人生伦理的评价,倾诉分量不太够!一是令人感觉武帝后半生草草了事(如果要看伟人的后半生,或者看人性在位及天子时的反映,还是看李尔王吧),没什么大事,也没什么内心戏,对武帝自我内心的矛盾没有描写,对情况的复杂也没描写(当然我觉得编剧导演这样安排是对的,即使有正史野史等各种史料,我们也很难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状态)。二是对观众的启迪意义很小,或者不明确,“忠臣都会死,好人斗不过坏人,人都会变坏”这大概是部分生活工作阅历浅,看问题偏激的人得出的结论!这就不好了,历史剧当然要反映真实的历史,但也要有哲学伦理和人生感悟的传播嘛!

  3陈宝国老师,您所演的白景琦,嘉靖皇帝,汉武大帝怎么这么像啊,真的好像!(妄议,妄议,不要拖我出去啊)

  4这电视剧好像是拿着教科书拍的,历史事件平铺直叙啊,像苏武牧羊的事就别出来了呗,才几分钟,根本不是事啊!

  5想到再来吧

  《汉武大帝》影评(十):汉武大帝,之所以“大”,是在于“武”。结合《史记》谈一谈两汉战略

  两汉时期以统一为目标的对外战略

  自秦朝一统天下后,即刻着手对北方长久以来的安全威胁——匈奴民族(匈奴各部落也渐趋一统,且首领都较有野心,匈奴已经不是隐患而是明显的威胁)的军事行动,大将蒙恬北却匈奴千余里,威震匈奴,并修长城以拒之,使之寸步而不敢进。但自秦末大乱至于汉高祖刘邦再次统一中国,而北方匈奴坐享十余年无威胁的和平,时常侵扰边境,同时秣兵厉马,枕戈待旦以图中华。这就是西汉初建立时以及此后三代人七十余年里的汉朝所面临的危急形势。整个两汉甚至是三国时期,当时的中原王朝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对匈奴战略——如和亲政策,连横西域夹击匈奴政策,分化瓦解的融合政策,这对于唐朝、明朝以及清朝时的对外战略制定仍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影响,而战略制定本身是由当时所面临的具体战略形势所决定的,归根结底,仍是由对外战略与对内战略的相统一性所决定的。因此笔者在下面将穿插进行。

  白登之围。从历史史实可知,历代开国君主尤其是统一王朝的开国君主在内部稳定之后,总会对外部蛮夷部族实施战略打击,而战略目的不一:或只远逐使之因畏惧王朝实力而不敢再犯边关,或分裂瓦解以为几个部分使之纷纷臣服于我,甚或一举再举三举而歼灭之,这一战略之实施和目标之实现取决于帝国本身实力之强弱,总之,对外部游牧民族不外乎如此战略,而结果之成败往往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更加复杂的民族间与各割据势力之间(历史上看,二者往往也是关系复杂,互相取舍)的关系。但以上三种情况皆是中原王朝占据战略之主动的情况下发动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汉初汉高祖及他的后代君主——文帝和景帝共同面对的形势:如何做出外部力量高于我之时的战略对策。而白登之围的发生及其影响就是制定这一新式战略的引擎和导火索。高祖本来取得小胜尔后因轻敌冒进被冒顿单于诱入伏击圈而不得不进行耻辱的行贿才得以脱身。他痛定思痛,此后半个多世纪,汉几无再行征伐之力而只有招架之功。

  高祖失败的原因有如下几个:直接原因是轻敌冒进,而间接的且最要命的是,在打败霸王项羽之后除掉几乎所有的有功诸侯和将领(包括齐王后来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要知道“良马易得良将难求”的道理(杰出的将领一般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更何况几无败绩而自称“点兵多多益善的韩信),从而使得自身军事实力元气大损。再加上战后建国之初,国家经济实力本来就是日落千丈——良田毁弃,人力大减,衣食无着,民心思安,一举而功成则可,若否,秦末农民起义的大事变恐将再起而无疑!

  高祖随即实行了并延续了两代君主的和亲政策(无论历代公主其人身份之真假,已不重要——虽然时人不一定这样想,于战略形势无义),这也是白登之围所造成的重大且明显的对外战略转变之表现。为什么笔者如此着重论述此次事件?就在于它不仅对于汉初,而且对于后世各朝如北魏孝文帝在身为汉人的母亲—冯太后影响下实行的汉化改革、隋唐初期对突厥和唐朝前中期对吐蕃以及清朝对蒙古科尔沁的和亲联姻政策,都有着重大影响,而和亲政策本身似乎已上升为王朝对外战略之一,它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疆域的保持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与十六世纪哈布斯堡王室与奥地利、匈牙利以及西班牙的联姻所带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疆土的瞬间膨胀不能同日而语,但影响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因此,一次小小的白登之围在历史上也许早已是司空见惯,但汉高祖审时度势,积蓄国力,以待时变的战略眼光是以后很多王朝君主所不具有的(如在实力较弱的情势下,仍一味地拒辽拒金拒蒙而却只知龟缩自保求一时苟安的两宋王朝,怎能体会其中大义?)和亲政策,无论在王朝对外战略上,还是在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上,其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殊不能轻视也!

  连横西域反击匈奴。西汉经历繁荣的“文景之治”后,国库充实,粮草齐备,国力强盛,杰出将领也应势而出,可谓天予之时也!这次对外战略的转变当然是由于内部政策的变化——崇尚黄老之学的窦太后死后,深感儒学之很高的实用性的汉武帝随即改弦更张,对内对外一切大变,给人一种积极进取之象。事实也如此。在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各国,意图联合大月氏形成对匈奴的战略夹攻之势(最终未得以实现)的同时,终其一生的抗击匈奴战略开始实行,过程大致如下:

  公元前133年,马邑之变。因谋划泄露,未能成功,但标志着和亲政策的结束反击匈奴战略的开始;

  公元前129-前127年,卫青为主将,收复河套等地区,汉朝军威大振;

  公元前121-前119年,收复河西地区,打通向西域的道路,并打败匈奴,使“漠南无王庭”。这是反攻匈奴取得战略性成功的标志。

  连横之策的阴差阳错。本以为被匈奴常年侵扰羞辱的西域各国会与汉朝联合以抗击匈奴权势,但长期的稳定与安逸使得他们并无复仇之心。但张骞联通西域的使命已经在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基本得以实现,而它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打通了传说中的通往天庭的“西王母的瑶池”,使得中华地域首次与域外地区正式联通,日益繁荣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从此开始。这一举动的战略意义就在于,它丰富了今后中华地域内各王朝制定对外战略的内涵和活动形式。而对外战略内容和形式的扩展,无疑又对中华国力的宣扬与文明的传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长远影响,也由此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这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必须有统一的对内和对外战略的意义之所在。当大秦的使者在洛阳觐见中国皇帝时,东方中国和西方欧洲的文明就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长期的交流的历史长河中,互相汲取营养,互相滋补内涵,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美好的前景就这样展现在时人面前。

  “丝绸之路”从此畅通,中国的丝绸、铜器和西方的宝马、葡萄、石榴等互通有无,很多已经在中华本地繁衍生殖甚至成为中国人的餐桌之必备。到东汉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建立,从而避开亚欧大陆上陆地贸易的垄断者前者如安息后者如大食和奥斯曼土耳其等,节省了大量过境税务,从此长盛不衰。以上也给我们讲出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在以我为主的战略形势之下,去打通外部世界所带来的未知的好处,已经足以使我们建立起强大的动力,去不断探索,不断建立友好的关系,不断结交合作的伙伴,共同推动未来的积极的向前进。这也是我们一直挂在口边的“坚持改革开放”的最朴素最简单的观念表现。

  允许匈奴内迁的战略转变。不可否认,终两汉之世,匈奴势力是其最大的战略威胁。汉武帝时,匈奴已分裂为南北两部,而南部单于呼韩邪亦曾亲附汉廷以求归附汉廷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先远逐北部匈奴单于致支,再扶助南单于北归加以羁縻。而至于东汉时,北归之南匈奴部再次分裂为南北二部,汉廷亦以扶南而逐北之策再以羁縻,最终北匈奴被灭或西迁,而南匈奴最终为曹操一分为五加以兼并和同化。匈奴后虽经刘渊所建汉赵一朝而短暂存在于历史,后终覆灭于中华民族漫长的民族融合之长流而不见于史册。终两汉之世,汉朝以其战略一致性除去了最大战略对手,可见其成功之处——允许匈奴两次内迁是中原王朝对蛮夷的首次战略转变。这也是老子“以柔克刚式”哲学思想在对外战略上的体现。不能灭之,则疲之;不能亡之,则裂之;不能取之,则削之;不能化之,则废之。如此,终将灭之亡之取之化之也。但与此同时,对已经渐渐兴起的鲜卑乌桓势力,东汉政府制定了后来也被证明了的相对成功的怀柔政策,但对羌人部落的腐败统治无疑给东汉政府造成了巨大的战略牵制(也成为其再次动荡——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导火索之一)。这使得在对匈奴的旷日持久的战略对峙中,其所付出的国力上的消耗和对其他外部势力的战略忽视也让它付出了最终亡国的代价,岂不悲乎!笔者如此不尽苛责,在于警醒世人而非求全责备于先人,战略上的成败得失应尽量放在一盘棋上去考虑,不然,顾此失彼,兴亡成败即在一瞬矣。

  各类机构和郡县的新设。为了把王朝统一的态势更加稳固和对匈奴战争胜利成果的保持,汉政府一方面相继平定内部夷越等民族叛乱,划为郡县如设立南海九郡和西南夷十七郡(据史料记载,汉政府关于派遣司马相如打通西南夷的战略考虑还有联合传说中的南方大国——身毒以对匈奴实行战略夹击,但后来随着在西域和北部对匈奴战争的胜利,这一战略需求的急迫性就大大降低了),不仅缓和了关系,加强了联系还使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经过多年来对西域部分国家反抗和动乱的平定,设立专门管辖机构以备战时反击匈奴,平时进行和平贸易,做出了制度性安排,不可谓不深谋远虑也。以上这样一个对内对外并举的战略举措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无疑都是意义深远的,也因为其正确性,而自然成为后世历代王朝制定对外战略时的标尺。

  与中华地域内周边国家的初步关系。大量史料记载,当时的朝鲜(“箕子朝鲜”)和越南(秦国太尉赵佗的后代所建)甚至是日本等国家都有中国人的大量足迹,他们或因为战乱或因为历史原因在当地生活留存繁衍而来,他们一俟中华统一归于安定,便纷纷遣使以通友好(比如说朝鲜的“三韩来使”,当时被称为”南越“的越南在武帝以前和汉朝时臣属关系——而最终在武帝时被吞并划为交趾郡还有后来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等等都是证明)。这一切都是中国王朝“天下观念”和朝贡体制的滥觞,是“五服”理念的演绎和延伸,是天下秩序初步形成的标志。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国力的“裂变之世,那么,完全可以说,两汉时期则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国力的“惊艳之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正式发端,是中国为贡献世界的肇始。

  虽然经过新莽政权的暂时动荡,两汉时期的大致外交战略莫不如此。根据自身权势之变化,因应外部形势之变迁,联合新的与自己合作的力量,这就是班超经营西域的由来。(班超在国力未强,而只身前往西域联合诸国,意图对匈奴残余势力的最后一击和重新打通西域贸易商道。这是何等的魄力!如果说张骞是纵横家,那么说班超则是文武兼备的战略家是不为过的。)总体而言,击破匈奴和经营西域是两汉时期对外战略的一体两面,有其内在的战略一致性,为国家稳定、社会繁荣和对外交流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是这一战略的成功之处,也是它的辉煌的第一个顶点。

  但从西域都护设立的几经浮沉,可以看出西汉末年尤其是整个东汉时期国家实力的相对衰落,而不得不向内实行战略收缩——这是痛苦的甚至有损国家威严的,但却是必要的战略后撤。不然,东汉末年的的纷乱割据状态更会早早的不期而至,那才是天下的灾难。从此,权力的真空,使得传统的中原王朝统治地域又接连受到中华地域内各个逐渐壮大起来的游牧民族部落的常年侵扰,而中原王朝自顾不暇,只得从主动的“羁縻”之策转变为遗患无穷的封官许愿的笼络人心之策(有实力的部族效仿中原割据势力而建立政权,甚至吞并后者建立的政权),坐看大势已去而竟无能为力,殊为可叹!而这一中华内部的混乱时期一直持续到隋朝甚至是唐朝初中期方告结束。各部族起初是作为支援中原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后来纷纷建立政权,至于东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点——号称东晋十六国的“五胡乱华时期”(我们会在下部分着重讲述),其间主要经历了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建立的类似中原王朝式的国家。

  我们也需要对丝绸之路做出一个现代化的理解。首先,我们认识到,一件小小的物品竟至于引发如此宏伟的对外战略的制定,它内在的机理或者动力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极端缺乏,并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雄厚而对物质水平的要求自然升高,这就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很怪异又再正常不过的经济现象:中间商和批发商从中牟取暴利,同时作为消费者又作为绝对权势的拥有者的罗马帝国,竟对此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经济问题折射出政治问题,经济战略指导着政治战略,罗马帝国如此强大,但它的力量不能投放过度,处于西亚的安息和之后的大食并不是它的权势所能控制住的。它的政治战略的扩展自然要受到相应的经济战略的制约。

  这就是“丝绸之路”存在、发展和繁荣的原因,市场需要卖家买家和中间商,大国对外战略的参与者和制定者也应有实施者、应对者和伙伴(一方的伙伴就是一方的对手,在古代的世界往往是零和博弈,在文明的现代就不一定了),不需要或没有第三方伙伴的战略注定不会持久,因为随着自身战略进取而导致的权势的削弱似乎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这时的战略伙伴或盟友作为缓冲地带也罢,作为合作伙伴也罢,都是为己方所必须的。若知如此,不如早早建立广泛的“伙伴”阵营,以待时变而更有具有战略眼光乎?

  汉朝的对外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个人治的政体,不必苛求它是多么尽善尽美,它已经发挥了它应有的历史作用和价值。中国首次作为一个文化和政治整体面对世界,而且是成熟的比较完美的展现在世界面前,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相对于东方的罗马帝国,一点也不逊色。但我们稍后就可以看到,两个帝国似乎是因了历史的偶然性,还是对外战略发展必然的结果——都各自遇到了长时期的动荡和混乱而导致自身战略权势的相对衰落,前者时隔近四百年后再次达到其战略扩展的又一个顶峰,而后者,在经历一番动乱之后即行崩溃,留下了一个东方式的帝国——号称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帝国(此后,它很少在被视为正统的西方日耳曼人控制的欧洲世界视为己出,而只作为欧洲的伙伴而已)。以后两大文明的交流在今后近千年的时间里(直至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又要通过丝绸之路的垄断者——阿拉伯帝国(大食)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两个“中间商”中介作用才能进行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