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学的历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10篇

2018-07-28 04: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10篇

  《科学历程》是一本由吴国盛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页数:78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一):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史?

  这个疑问并不存在在这本书里:它讲述的是与“技术”相关的那部分的“科学”史;属于科学史,同时也是一部技术源流史。

  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讨论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需要读什么——科学史?技术史?还是科学哲学史?

  何兆武老师有一本小书《西方哲学精神》,编自给清华中文系本科生上的三次讲座序言中自谦为“简单通俗的即兴讲话”;书中推荐了一些“关于西方哲学的原始材料”,称“这些书已经是损之又损,简到最低程度了”。近代哲学只选了三位,分别是培根、笛卡儿和帕斯卡。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惊讶,近代哲学居然撇开卢梭!换言之我很不服:我也是读过数理化、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的人,在学生生涯根本没有接触过培根,笛卡儿不就是发明坐标系,帕斯卡是大气压的单位而已,居然能够代表近代哲学?

  ——在读完《新工具》、《方法谈》和《思想录》之后,剩下的只有羞愧了。

  没有人能够否认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来自西方,在此基础上,有一种经过认真研究后得出的“推论”是:中国放任自流的话,或许能够生出高度发展的科学,但绝非现代科学。简而言之,二者间不是速度差异、而是方向的不同。

  认识到这一点也为了了解这一点,科学哲学史就绝非需要而是必要了。科学史和技术史可以告诉我们:科学和技术是如何达到现代的高度。而科学哲学史则回答了:为什么走上现在这个方向?为什么这样高度的发展是可能的?

  正如笛卡儿在《方法谈》中所说:在学习了大量经典、得到了丰富物质资料后,才有可能着手搭建自己的思想大厦。对于急需积攒物质资料的阶段而言,一本好的科学史、技术史如《科学的历程》是卓然有效的,而在此之后,起码需要“简到最低”的“原始材料”:培根、笛卡儿、帕斯卡,以及一本科学哲学史——比如怀特海的《科学与近代世界》。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二):人类纯粹的进化史

  人类更纯粹的进化史

  ——《科学的历程》书评

  “五四运动”以来,科学的政治正确自不待言历史叙事在中国语境中又有极其重要地位。但遗憾的是,长久以来中国缺乏带有人类进化眼光的科学史通俗读物

  1995年出版后风行一时的《科学的历程》不但弥补了这一缺憾,也迅速成为经典。虽然吴国盛教授也自谦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著作影响一代人

  科学史不仅是人类在思想和精神层面产生观念史,更应该是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进化史。借今年增订本《科学的历程》出版之机,重读此书,进一步体会作者在科学思想史和科学社会史这两个维度努力。该书以“从自然史到文明史”开篇,至“科学史与人类未来”结尾,这种演进的视角贯穿始终

  与科学思想史和科学社会史相对应的是一对概念是科学与科学精神。与单纯谈科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科学精神能深入到求知本身而不是知识功用,这是一种更强有力的文明层面的态度。科学精神本身能够自我强化或曰进化,并进而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从而获得哲学层面的意义而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解释。用吴国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哲学是科学的纯粹形式”。

  在我看来,作为一位哲学家写的科技史,《科学的历程》在对科学精神的把握是该书所有优点中最值得称道的,确实将科学发展中的哲学思想源流梳理得异常清晰。甚至不仅是一部科技史,也是一本科学哲学思想史。

  比如,谈及阿拉伯科技史时,书中用了一定篇幅来回顾炼金术,而其中对炼金术的哲学来源内容就占了其中三分之一,追溯到了希腊古典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学说

  又如,在以四大发明为主要内容的关于中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章节中,必然无法回避中国传统科学精神的缺失,所以随之谈到的所谓中国科学为何未得到发展的“李约瑟之谜”也就是成为应有之意。

  邓小平在八十年代鲜明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这本身就是有哲学意蕴的。如果更进一步,科学精神其实就是激发生产力的首要源泉。但长久以来国人对科学的认识过多停留在知识、技术、应用层面和实用工程师思维上,而忽视了起更关键作用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的缺失,不仅是现今许多高学历人才“有知识无文化状况底色,也是国内学界充斥拙劣模仿甚至学术不端的深层次原因

  毋容置疑,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拼凑抄袭的山寨文化是科学发展的大敌。这种科学精神缺失的后果不仅严重影响科学活动本身的效率,也会阻碍整个民族全方位的进步,被经济学家沃森称之为对“对后来者诅咒”。因为落后国家会更倾向于技术模仿,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所以已故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也忧心忡忡警惕中国堕入“后发劣势”的陷阱

  从《科学的历程》中,不难发现,科学与文明同时起源相互激荡,并逐步社会化,直至今天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和最能展示人类进化能力的内容。

  科学精神的起源使古希腊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分水岭,这是人类第一次形成理性自然观,并逐步努力把握自然界规律秩序。而后经过中世纪后期经院哲学和实验科学的滥觞,在经过文艺复兴、理性启蒙的激荡,才出现了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和18世纪的技术革命,并在19世纪迎来了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和20世纪的高科技时代

  沉湎于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无济于事,继续用行政手段集中资源选拔培养诺奖得主也是痴人说梦。用不着回避,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真正胜出的是发源于古希腊当今集中展现发达国家的人类现代主流文明,而科学精神是其基础内容、核心要素。其胜出正是因为这种科学精神有更强的进化能力,这种进化在现代社会更是加速发生,即便是普通公众,也能从近年来的互联网、3D打印和基因工程等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感受到这种进化的力量

  读史使人明智。《科学的历程》展示出来的科学既然能够达到哲学的高度,其实也是涉及到一个人如何生活的问题。

  所以,归根结底,对于科学的态度我觉得胡适先生说的“科学的人生观”很有见地。他说第一拿科学做人生观的基础,第二拿科学的态度、精神、方法,做我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法。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三):公众了解科学史的入门读物

  科学史对于笔者而言是一个一直以来无所顾及但始终希望系统了解的领域,欣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版的《科学的历程》问世,便毫不犹豫取来拜读。

  吴国盛教授的此本著作,其知识的权威性系统性以及写作语言朴实平易已经无需赘言,其本身的翻印次数与发行数量就是受众认同的一个极好的指标。此次新版的问世,距原作首度发行已有18年,此期间对于科学史史料的发掘及固有观点的纠正,作者已经在书中予以清晰的阐明,是为对此部经典著作的补充完善

  作为一名对科学发展抱有好奇,并具有一般科学常识的读者,作者开宗明义论述就寄予笔者以醍醐灌顶之感。比如书中所论述的科学,“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实并非是一种普遍人文现象,而更多的是根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传统。”(页48);而古希腊丰富的科学遗产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高度对象化与数理化,以及其思维过程严密逻辑系统。天文医学、算学等学科虽然在各地区的古代文明中有所积累,虽然阿拉伯文明、中华文明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因对自然的认识,对具体工具的发明有过突出的贡献。但不可否认西方的“科学”因其独特优势悠久的传统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流,已经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变生活的主要力量。了解这些,为我们借鉴他者,反省自身提供了好的途径

  本书以时间为序,各卷首以提纲的形式概括了相关时期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其中又以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代表学者为主要书写对象,勾稽出一个个划时代的发现与学说。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突破一个个“错误的权威”,人类是如何在古老疑惑中迎来一个个清晰的答案宗教思想与世俗权威一度扮演着不小的阻力保守偏执的思想即使在科学家群体、甚至创造了突破性进展的科学巨人心中亦深刻存在。我们亦可发现,早期的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地位”判若星辰,注重思辨与提倡实验这两项宝贵精神并非同时出现,直到近代,科学与技术才作为合力相互发展、促进,并深刻改变人们的认识空间与生活面貌。科学的生成机制、学术环境的营造更牵扯出了不同时期地区与国家间地域、语言、政治、经济等各方方面发展的样貌

  在获取知识之余,还要说明一下本书的一些遗憾。固然,丰富的插图对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比较有利,但近现代以来单一的科学家肖像罗列似乎没有太多的必要,反而有挤占篇幅的感觉。另一个可惜之处是并未见到本书后附的参考书目,虽然书中部分引文在页脚下方做了注释,作者在第二章论述科学史相关综述中对部分科学史的著作有些许回顾,但若将这些相关资料加以整理补充附于书后,想必以后为读者继续深度阅读将提供更大的便利。但瑕不掩瑜,最新版本的《科学的历程》是读者了解科学发展史很好的一本入门读物。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四):读《科学的历程》之后

  一本描述人类自然科学史的书。大体上按时间发展顺序展示各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发展——理论的提出、改进颠覆或者是技术上的进步发展,细节处有按地域或事件的发展来处理,以使得史实是以相对完整且合乎逻辑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读完之后发现社会科学没有涉及。

  感想之一是,越远离“现在”这个时间点的科学的历史发展作者讲得越清楚也相对深入,随着时间越发接近现在,就越觉得只是在陈述一些事实,这些工作是怎么做出来的就不是很明了了,学科也渐渐丰富起来或者说是分化得更明晰,越来越不懂那些学科在做什么了。

  感想之二是,数学物理学科,可能是因为一直在学的缘故,阅读时会有明确的“哦,它们是在向前发展的,前面的工作奠定了后续的发展”,但是别的学科就会有“哦,怎么出现了这方面的研究呢”这种突兀感。

  感想之三是,随着一些基础学科的发展,才有可能出现一些新兴的学科。譬如“电子技术与信息时代”这一章,虽然中国古代有算盘前人如帕斯卡发明了一种可以做加减法齿轮计算机,如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制并设计了能做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机,但知道电磁领域、量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到位之后,电子计算机才顺理成章发展起来。

  该书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讲述得不清楚,只是罗列了一些作者认为的工业上的大事记吧,这促使我希望寻得一本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书,只是仍未寻得。

  感想之四是,以前的科学研究会发现很直白的与哲学相接近,后来的科学研究就不太能看得出来了,待到讲述量子力学与再后来的“整体论”、“系统科学”才明白——哲学从未离开

  最后,这本书只是概览,很多读者感兴趣的都没有深入介绍——即使这样也是一本很厚的书了——所以,有哪些感兴趣的地方,还需要自己去找相应的资料看才会更系统。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值得阅读。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五):何谓科学?何谓技术?

  就好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不是湖南科学出版社,科学的历程似乎也不应该是科学技术的历程,但翻阅本身之后,几乎没法不把这本书当成科学技术的历程,所以我们不能不追问:何谓科学?何谓技术?

  想要区分科学与技术并不难,所谓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就是理论,技术则是具体应用于实践的工具。就科学而言,显然未必一定是技术,科学本质上是少数哲学家(原初意义上的科学家)对自然的沉思,就沉思而言,无关乎现实的践行,而所谓现实的践行,也就是实践,就今天而言,却已然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一门科学是不是真科学,其检验标准在于能否服务于实践,也就是能不能成为技术。因此,就现代人而言,科学与技术就成为密不可分东西。如何理解这样一种具备以实践为唯一目的价值的现代观念呢?显然,吴国盛教授这本通俗易懂的书没有处理。

  问题在于,当我们不假思索接纳了实践,或者说技术是评判科学价值的唯一标准的观念时,我们可能就偏离了原初意义上的科学,甚至,我们已经偏离了真正的科学。这是我对本书提出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言,其实超出了一般性读者的需求,但这里我还是要给希望思考这个问题的朋友,展示一下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里我选择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看法,在海德格尔那里,他认为:"现代科学的本质是现代技术”。我们切忌望文生义,因为海德格尔对“技术”的理解,并不与我们流俗的看法相同。

  在一篇“海德格尔与科学哲学”的文章中,作者分析认为: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技术本质上不是什么机械设备之类的技术性的东西。首先,它象历史上一切传统技术一样是作为真理的开启方式而发挥作用的:技术不单纯是工具和手段,而是展现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去蔽方式,是对物的塑造。其次,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就在于,它对物和存在者的展现不是一种对“物性”的“带出”,而是“挑衅”意义上的“强使”(Heraufodern);它不是保护着物之物性的完整性,即海德格尔所谓“天地人神”的四重性,而是一种单向线性的“预置”(bestellen),使物不再是物,而成了“持存物”(Bestand);由于这种单向线性的运作,使得现代技术成了单一的去蔽方式,而遮蔽了和排除了其他的去蔽方式,结果现代技术的本质运作以“座架”(Gestell, Enframing)的方式进行,即以一种无从逃避、遮天盖地的方式规定着现代存在的显现方式。于是,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是存在的命运,也是形而上学的最后一个极端形态。

  从这个角度看,海德格尔的技术概念显然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技术概念大不一样,海德格尔的技术显然更接近于哲学沉思中对于真理的发现,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真理的绽出或者说技术就是对物的解蔽。那么海德格尔如何理解他所谓的作为沉思的技术与作为实践工具的技术的呢?

  这篇文章分析认为:海德格尔的“技术”是在现象学意义上谈的,不是我们通常指称的机器、机械、工具、仪器等,这些东西他称之为“技术的东西”。但是,“技术”是“技术的东西”得以可能、得以被理解的本质。“技术”作为本质,先于“技术的东西”。“一般来说,机器的利用和机械的制造本身还不就是技术──它还只是适合于技术的一种手段,在这里技术的本质在其原材料的对象特征中被建立起来。”

  从这个角度看,流俗所谓的现代技术在海德格尔显然反过头来成为了真理得以绽放的工具,是人追求真理、理解存在的武器,我们不妨认为,就一般人而言,实践、技术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对哲学家而言,技术则有助于认识真理,因为对哲学家而言,沉思生活永远具有高于实践的地位,这样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本身也意味着哲学与现实生活存在一种难以完全消除的张力。

  上面算是一段给希望深入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的朋友的一些看法,未必正确,欢迎商榷。下面是对这部著作的具体看法。

  就一部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面向大众的科学史而言,吴教授这本书可以说值得一读,但可能局限于当时的写作条件和通俗性的写作指向,这部厚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看到,这部书有很好的人名译名对照表,以及人名索引,就当下中国西学研究而言,除了译著能够比较好的影印原作的索引外,几乎很少有中国人写的西学研究能够整理人名索引,因为吴教授这本书这一点特别值得肯定。但问题在于,我们的西学研究虽然没有人名索引,起码在参考书目上已然比较规范,但吴教授这部书不但没有参引书目,连注释也没有,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就这样一部厚重的科学史著作而言,倘若没有很好的注释和参考书目,其规范性可能尚不如维基百科,甚至百度百科。所以倘若要继续再版下去,势必要认真整理注释和参考书目,才算对得起读者。

  还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对中国科学及其技术的介绍篇幅太小,只有三章加一节,占全书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显然明显低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价值和影响力;另外就是除了中国占了不到十分之的篇幅外,还有一章介绍阿拉伯科学技术,其余全书基本可以说是一部欧美科技史了,这一方面也过于不重视其他民族的科学技术,比如非洲等等,人家虽然落后,但也不能说没有科学技术啊,还是要介绍一下,才算对得起题目吧?另一方面,对阿拉伯科学技术的影响力过于粗陋,今天的学术界已经非常清楚中国人、穆斯林是如何影响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所以,吴教授这本书在这方面比较薄弱。

  不过就这部书的装帧和行文看,算是一部节奏很快、能够开阔视野的科学技术史入门,其定位并非特别深入,可能只是要让大家知道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然后特别有兴趣的可以去读比较艰深的学术著作,比如吴教授的高足张卜天翻译的一些书,所以我觉得作为休闲阅读而言,也的确不必过于苛责这本书的一些弱点和不足,所谓开卷有益,但凡认真阅读,我相信一点不会对这本书感到失望。

  一些简单的感受,书还在持续阅读中,有其他感想会继续写上去,也欢迎大家集思广益,互通有无。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六):人的科学还是科学的人?

  久闻《科学的历程》大名,终于有幸得以一睹装帧精美,印刷优质的第三版,十分欣喜。书到之后,立刻读了起来,即被吴先生简洁优美的文字所吸引,不禁揣测,吴先生当年由纯理科转为人文气息浓厚的哲学,算是没有辜负这样好的文笔。

  自近代以来,西欧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科学的大旗从此飘荡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促使了人类社会的转向。特别是在近代的中国,科学与民主,成为了拯救的代名词,代表着正确、进步、先进、革命、等等,似乎谁掌握的科学,谁就就执掌了天命。科学,由启蒙而来,确又面临着成为愚民工具的境地。

  如何让科学这把双刃剑,完全的成为人类进步的工具,而不是让人臣服于各种科学科学的幌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吴先生给出的答案是,让科学回到人文,昨晚人文复兴的产物,如何让科学回归人文,却又是让人迷糊的问题。但是,回归历史,从历史中来把握科学的真义,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科学,了解现代科学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的让科学服务于人。阅读吴先生的这本书,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科学的历程》从人类文明起源的时代讲起,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埃及人的金字塔,两河的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历法,各种炼金述,希腊的哲学,数学等。以及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达。当然,全书论述的重点还是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至今的西方科技的发达。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七):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简史

  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简史 Keywords: 百科全书;世纪;发明;图片 翻开这本厚厚的《科学的历程》,我的眼睛立刻睁大,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科学历史,而且是一部简易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人类发展的进步史。看到目录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必须要读。当我开始阅读它时,犹如获得至宝,科学,知识,文化,历史,宗教,哲学,神话等尽收眼底,用韩启德副委员长的话说,此书具有科学的人文价值,并且通过历史叙事的方式,阐明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是沟通文理、科学与人文之间架设桥梁。此书适合各种年龄来读,它可以是一本教材,也可以是一本科普类的图书,值得收藏。我本身是学工、农科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一年的我又一次有想回到学校做实验的感觉。 作者吴国盛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科学的历程》这部书分为十卷,一共有46章。书中的十卷以时间、世纪的方式记录着从科学的开端到现代的科学历程。每一卷中有分为独立的小章节,分别阐述着在这个时代里发生的,从各个领域,例如哲学,物理,数学,医学,化学等,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发明和代表的人物。书中的第三章《五千年的历程》基本是本书的一个缩影。 科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在科技所开辟的意义世界中突现的一种高级的文明形式。它从多种技术中吸取营养,但超过它们。它的核心是把理性作为自己基本的人文理想。几天前,看到一位学科学哲学专业的老师,我问他还有这个专业?科学与哲学在一起?他用很简单的话回答了我说,其实哲学和科学在最早的时期是在一起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才成为独自学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学习时,恩格斯负责自然科学,然后再用哲学的思考方式反复论证。现代又开始重视研究科学哲学的关系,听着我津津有味的,原来是这样的。现在终于明白书中的早期的科学与哲学的相关性了。 早期,从演化的时间顺序必然是:宇宙---地球---生命---人类。四大古国埃及贡献了图形、象形文字,纸草,太阳历,金字塔;古巴比伦文明在数学、医学上有所突破,在天文方面创立了十二星座,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印度的宗教文化,佛教的东传、科学技术也影响了我国,在我国中古典籍中记录着;在我国,独自创造的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四大核心学科:农学,医学,天学,算学。也是最早的养蚕国家。 希腊,奠定现代文明的基础,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在希腊这块土地上,产生并发展了各个领域,神话,哲学中出现了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数学领域,毕达哥拉学派主要贡献了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他第一次提出了作为一个圆球的地球概念;天文中阿里斯塔克在哥白尼之前就提出了的《日心说的先驱》;医学的大集成者盖伦创立了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 随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兴起造成了古典文化的衰落,中世纪的世界科学主要出现在东方,唯独只有这一卷中大量出现了阿拉伯人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独立发展的科学文明。阿拉伯人贾比尔的炼金术成为后来的化学奠定了基础。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以及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对欧洲的近代科学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整个世界近代文明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世纪后期开始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落后,而西方的文化开始复兴,并且建立了大学,那时出现了包括大家熟知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随着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科学开始了全面的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诞生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多位艺术家,同时期发现了新大陆。特别要提的两个人是伽利略和牛顿。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而牛顿创造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 书中从16,17世纪开始就没有了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子,以西方的科学史开始全面的阐述,18世纪开始了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科学开始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发展。19世纪古典科学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电磁学,热力学,还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期,美国,法国,英国等科学强国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但对我最深刻还是19世纪的微生物学的诞生,代表巴斯德。今天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巴氏杀菌奶,就是来源于这位生物学家,巴氏杀菌早期来源于巴斯德为了解决葡萄酒活啤酒的发酸问题,巴斯德通过实验把温度到55℃,把酒中的乳酸杆菌杀死,过几个月封好的酒没有变酸。我所认识的巴氏杀菌,在于我专业制作牛奶的工艺,温度62~65℃,保持30min。人们慢慢的认识食品的营养问题,现在更是会选择巴氏杀菌奶,原因在于,在这个温度下,可以杀死牛奶中有害的微生物,却可以保留着基本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提供营养。 进入20世纪后,科学进入了高技术时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轰动了世界;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使人类登上了月球;电子计算机,互联网进入人类的生活,现在是重要的交流、娱乐的方式;自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后,人类开始在分子水平开始了生命的探究。 书中也对近年来的基因工程和转基因食品有所介绍。在我学习中得知,转基因技术可以缩短筛选基因的时间,可以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改善食品的质量。但是转基因作物本身能演变为农田杂草,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毒性。 从本书的总体上来说,是一部全面的科学进步史,特别是对西方科学的阐述。书中有大量的彩色图片,版画,非常真实,觉得时代离我好近,最深刻的的是那张爱因斯坦年轻时的图像,把我记忆中那个老头的形象彻底颠覆。书的制作精致,纸质也特别好,非常值得读的书呀!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八):科学的长河,命运的源头

  想起读这本书,是看到一个书目的推荐,拿过来一读才发现自己的浅薄,若在10年前我20岁时候将此书熟读3遍,相信自己觉不是现在这个状况,应该要博学多了。现在,身边的人不是玩电脑,就是养宠物玩,真正读书的人很少了,大家都没有心思放在学习与思考上,虽说是被物质生活所牵绊,但更多的是心灵的一种世俗化,没有勇气静下来掌握深刻的知识,进而进行思考,更别说为人类文明增添一把火烛!

  正像该书中先哲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等人所讲,命运是冷酷无情的,驱使着悲剧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悲剧的本质并不是不幸,而是事物无情活动的严肃性。总有一股人性向恶,自私自利,制造黑暗,人类掌握自己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从善如流,将黑暗挡在最边缘角落,用科学文明、智慧、勇气去维系与发扬善良、健康、民主。

  阅读完 科学的历程,我也有几个自己的想法,当作一番心得吧。

  1.科学史要求严谨,本书通俗与点评共存

  写作这么一本内容巨大,要求严谨,十分复杂的科学史,确实需要很多实力与智慧,对于初读者,阅读起来都很为难,而要写出来则更加艰巨。很佩服吴国盛老师这么呕心沥血之作,很难想象他知识的严谨与渊博,更难得的是常有优美的描写句子,使得这书不显得那么的枯燥无味。

  2.希腊作为科学精神的起源

  去欧洲旅游的人对希腊会有这么一个印象:沉溺于过去、迂腐。但是很难想象希腊人孕育了人类科学思想与精神文明,从哲学,到数学,到文学,它几乎涵盖了每个领域的启蒙,很惊叹希腊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的惊人创作力,更佩服他们意识中反抗暴君,心怀民主的情怀,他们的文明能保存下来,也说明希腊人的智慧。

  3.中国文明对科学的贡献

  而做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整本书中只有很小的篇幅,而总是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却显得力单势薄,与我们五千年文化有点不相称,估计吴国盛老师也很想凑出中国篇的科学历史,对世界的影响如何巨大的篇幅来,无奈我们做的贡献有限,我们是一个索取了世界科学技术众多的民族,而对科学技术贡献极少的一个群体。这跟我们的文化被一次次阉割,思想被奴性禁锢很深有很大关系,希望我们能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发展我们的科学,我们真正的文化。

  4.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有关达尔文的进化论,我想说的观点是,“进化”可能用演化更为贴切,生物生存下来并不是因为它比别的物种更高级,更有智慧,比人类数量巨大得多的物种大有所在,所以,不是说高级的物种就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很明显,当人类遇到一次病毒侵袭,我们往往出手无策,甚至不明原因。达尔文的理论仅仅告诉我们,今天的生物状态是历史的演化的结果,如果人类以为自己比别的物种高级就有优越感,就对自然发号施令,那人类就特错大错了。唯一能拯救人类的就是一个更智慧更理性更有勇气的人类。

  5.现代发展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吴国盛老师更大的一个亮点是对科学之忧思,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利用好了是福音,利用坏了是灾难。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里,到处是化学食品,空气污染,水质败坏,核弹武器,这些都是人自己做出来的灾难之源,从本质讲,人心是造成灾难的源头。如果人类认为自己是主人,那就请以一个善良、勇敢、知性的家长来面对大自然芸芸众生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