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砸了》影评精选10篇
《爱砸了》是一部由尼尔斯-埃里克·艾克布洛姆执导,米寇·考毗拉 / 瓦特瑞·雷特宁 / 桑娜·玛朱利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砸了》影评(一):给我一份summer love
夏天阳光被树切得细碎,度假小屋旁恰巧的相遇,少年悸动的对话和情起难控,都十分似曾相识——2017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2015年英国《离别是美丽的》,2014年荷兰《男孩》,甚至是2007的《欲盖弄潮》,同样的元素,在《SCREWED》里却以更新颖的形式让我眼前一亮。怀旧的影片总是蒙着一层伤感,带着那个特定年代的味道。可是MIKU和ELIAS的爱就在当下,它相当程度上体现着这个时代的价值观。《SCREWED》展现了在没有社会压力的情况下,两个男人(孩)甜美纯真的爱情,那些动人的场景令我几乎融化。
饰演米妈的演员演技炸裂,而至于米妈为何时常暴走,影片末尾才道出缘由,这又增添了人物光辉。其他人物安排得还算恰当,你嗑药她嗜睡他搞艺术,也算是体现了包容(...)。摄影直接把镜头怼在距离演员脸部十几厘米的地方,让我好好舔了一把屏幕。逆光有些眩晕。调色师拉出来打靶,为了追求清新MIKU的红色T恤都变成红棕色了好嘛。
总之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爱砸了》影评(二):不必海誓山盟
迷糊的Miku为性向迷惑,直到在度假屋遇到玩世不恭的情场浪子Elias,两人一拍即合,让Miku确定自己的性向而向家人出柜。
戏里的Miku善良迷糊,没有心机,全心全意爱着Elias, 又要学着接受Elias的不羁。Miku有时会神游,有时会傻笑,就像家里的小弟,头发还有婴儿香。他在剧里没有叛逆,和父母及哥哥的互动很有爱。
Miku的父母也十分有趣,妈妈在电脑里发现有观看钙片的痕迹,居然怀疑看起来更像gay的老公,父亲外表粗旷壮硕,但是却慈爱细心。当Miku向妈妈出柜,妈妈破涕为笑,终于放心老公不是同志。
这是喜剧,即使家里有问题,依然要包容和爱,依然是开开心心的。Miku精明妈妈相信大儿子在非洲做义工,接受Miku的性向和老公的嗜睡症。Elias的母亲也一样接受Elias和嗑药的女儿。
最后的结局是Elias要去见前男友,向他解释自己的不告而别。Miku在等待在夏天结束前再见到Elias。
影片一开始的时候,Miku穿着红衣仰望大树,然后出现几个倒带的片段,有点莫名其妙,直到影片最后,他眼望Elias离开,再仰望大树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影片是倒叙的。
初恋不必有海誓山盟,他们珍惜这个夏天的甜蜜爱情。电影名称“爱砸了”,还以为是一部分手的伤心爱情故事,但是这部电影却拍得趣味清新,带有一丝丝的甜蜜。
《爱砸了》影评(三):屬於北歐特有價值觀
決定看芬蘭同志片《愛砸了》,除了因為幾乎沒看過看芬蘭電影外,最重要是看過的人都大讚這部,帶有我們認知外,特有北歐的「價值觀」。 這個年輕的導演,加上全片幾乎是新手演員,整部約一百分鐘的內容,其實很拖沓,感覺看了快三小時。加上導演敘事能力,剪接問題,所以這部電影只在豆瓣拿下6分,一點都不意外。 不過,我真心喜歡芬蘭人在面對生活瑣事的態度。在這部電影中完全表達北歐人「怡然的生活方式」,對於我們會驚恐、會挫折、會感到不爽的大小事,他們卻用自然、瞭然於胸的方式,去看待、去理解。甚至用出乎我們想像的角度,面對人生。 電影傳達純粹愛情的甜蜜與苦澀,並沒有因為「性別」而有區別,這個點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