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朋友》观后感10篇
《东京朋友》是一部由永山耕三执导,大塚爱 / 瑛太 / 松本莉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朋友》观后感(一):青春的出口
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很想把伤心暂时放在一边,去看看别人的故事。
日剧有个特点,就是忧伤里面带着希望,希望里面带着忧伤。无处不充斥着模棱两可,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个中滋味。其实结局都已经不再重要,过程中带给人的感慨与欢笑泪水,才是最真实的。
“取消发片 放弃唱歌 跟我一起去流浪吧” “我要坚持” “我只是开玩笑哦”
人生总是免不了一句再见。
连明媚的青春里面也充斥着现实与不现实的冲突。当唱歌从梦想终于成为触手可及的事业时,那么流浪旅行等等便成了不切实际的想法。
所以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真应该坚持事物的对立和转化,马克思老人家的哲学值得用一生去研究。
《东京朋友》观后感(二):梦之藏
找了这部片子来看。
不知道是因为太久没有看日剧,跟不上节奏了
看着字幕,一直半懂不懂,边看边猜。
大喊“我想要新婚旅行”的凉子
大喊“我想见隆二”的莉
硬撑着看完这部节奏慢得罕见的片子
流着泪微笑,
铃子终于可以对追出来的前辈说:
“那个以前等别人帮助我实现梦想的人,
我不想再做了。”
扔下一切跑去纽约找隆二的莉,
她还是不会为了他留下来。
“最初见面的时刻,你还记得吗?
最初发现的梦想,你还记得吗?
隆司,因为是你给我发现的梦,因为是你发现的梦,我一直想走下去。
把第一次发现的梦,把第一次一起想的梦,要一直地走下去。
希望我们下次再见面的时候,
你也能跟我说,
原来,有梦想,是因为有爱。
片里那家看起来很好吃的拉面店叫“梦之藏”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梦想。
下了片子的原声碟来听,大塚愛的ユメクイ。却是和片子里不一样的味道。太安静,太温和。
《东京朋友》观后感(三):人生会遇到的朋友
对于这部剧, 主要还是因为瑛太去看的。因为这样的初衷让我对其有了更大的期待,不过很遗憾的是,他的戏份不算多,可是即使这样,瑛太在里面的表现依旧可以让人义无反顾地喜欢这样的他。难怪海蒂说是因为这个角色而喜欢了瑛太。隆司是一个有才华却有点小自负,有想法有智慧却可以装作桀骜不驯的样子,作为乐队的吉他手又是乐队的灵魂性人物,这有的人即使在生活中也毫无疑问的受欢迎吧。
至于整部剧,毫无疑问是说关于梦想的话题。如果把它归为励志型地也不算很牵强。主角铃和其他三个来着不同地方的女生相聚在东京这座城市并各自追求的不同的梦想。他们虽然拥有着不同的梦想,但是却都遇到了改变并影响着他们人生轨迹的“朋友”。铃因为隆司开始了自己的演唱生涯,我相信当初来到东京的她并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在那里,只是想去寻找并实现,于是她来到了东京,跨出了第一步,但是关键的因素还是因为他认识的隆司,是他让铃懂得自己的梦想,怎么去真正付诸于行动,从一开始的胆怯渐渐地开始成熟,隆司不仅是铃的爱人,更是一个领路人带她走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样的朋友,在心理学上可以称作为“重要他人”。形容那些在人生道路上深深地影响着你的人,并使他成为你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人。回想sp最后,当铃站在大舞台上唱着那首曾经和隆司一起合作的歌曲,勇敢地追逐自己梦想时,而隆司只是默默地从纽约的陋居拿出藏在移出内的吉他,随意的波动,这是多么让人心酸的一幕啊~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朋友,但是重要他人却为数不多,当遇到那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同时也应该抱着些许感恩的心,也许真因为他们,才有了现在的自己,即使将来前进的步伐中都会带有他们的影子。
《东京朋友》观后感(四):最初在脑海中描绘出的梦想,如今你还记得吗?
这是第一次出于自己的意愿,想要为一部片子写文,并且把它付诸现实的。
终于看完了《东京フレンズ》。
是的,组一个地下的BAND,并且在其中作为VOCAL和吉他手是我的梦想,并且可以唱自己作词作曲的歌。
最初在脑海中描绘出的梦想
你现在还记得吗?
——站在长堤边的玲在思索着。她想要离开家乡的小镇,到东京这个大城市去闯闯。纯朴的风情留不住单纯的心,即使会失败、即使会受伤、即使会失去亲爱的家人,也一定要去。这样的想法竟是这样的简单,虽然不知道要去干什么。
在东京,有木内晓美这个同乡的挚友。玲来到东京不久以后,晓美也终要离去。散落了一地的梦想,终于还是随风而去。想试试,想在失败以后继续坚持着,屡战屡败,然后屡败屡战。只是这样的坚持似乎看不到尽头和胜利。剩下的只有祝福,晓美希望玲连自己的份一起努力。
站在东京街头无所适从的玲,突然发现了一个店名很吸引人的餐馆正在招员工,那个店叫作“梦之藏”。店长是个会做好吃的蕃茄茶泡饭的有色心没色胆的男子,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可以在一座城堡中招待客人们吃自己研制出的法国料理。
梦想被生活的现实慢慢吹得蒙上了灰尘,直到爱着他的美丽妻子佳惠出走时才惊觉,每天都在做着什么样的事——只是注意着店里的那些漂亮店员们,并且思考让她们穿比村姑装更好看的衣服。
在“梦之藏”里,玲认识了她在东京的FRIENDS。真希——只想画自己想画的东西的美大学生,ひろの——朝着能演出自己所写剧本的女演员的方向而努力,凉子——每天换着不同的性伴侣但只是单纯希望有只经历一次性经验就会向自己求婚的男子出现。四个拥有着梦想着的女生共同演绎出了属于她们的东京世界。只是这个时候,玲仍然在为自己寻找梦想的事而烦恼着,直到她遇到了隆司。
隆司是地下乐团“SURVIVAL COMPANY”的吉他手,他有才华但一身傲气,在“梦之藏”店里抱怨前主唱而喝醉时,听到了玲为他唱摇篮曲的声音,“我喜欢你的声音”,仅仅是这样,玲的梦想就被敲定。虽然霸气、但是温柔、比任何人都为SVC考虑的隆司把玲拉进了SVC,也拉进了自己的理想国。
任何一部戏剧都是由无数的细节堆积而出,尤其是日本的导演,更何况这是一部讲友情和理想的戏剧。
隆司在帮助玲渐渐融入了SVC之后,却惊觉到玲的成长,她才是SVC的灵魂,自己的才华和骄傲也许在这个女孩面前什么也不是,可能放手让她飞翔,他会更放心。于是他选择了离开,胡乱选择了一个地下乐团FLOWER CHIZ,轻易地将FC做成了专属于他自己的乐团。玲虽无法理解隆司的举动,不过她已经在这个寻找梦想的城市里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她心中满满地装着那个隆司向她描绘的,在东京巨蛋开演唱会的梦想。
喂,你是谁?
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抱膝暗自哭泣?
你就像某一时刻的我,
这首以男生口吻而唱的歌继续在街头表演着,而身边早已没有了隆司。因为她有了更广阔的天空。她为“梦之藏”、晓美、SVC等在东京帮助过她的朋友们写了一首“FRIENDS”。“试着走向远方 两手空空地行走 与你相遇的那一天 如今 仍是我的宝藏……”从渐转凉意的秋季走到了冬季。在各个街头也逐渐积聚了一些人气。
与此同时,想要成为女演员的ひろの在各个剧团甄试,本来已经到手的角色却又因为紧张而又回到原点。屡次受挫的她遇到了从前暗恋的、一起演戏的学长——里见。里见带着白丝袜剧团诚邀ひろの的加入。她也在这个表演服都是白色紧身衣的剧团逐步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演出自己所写的剧本,且是主角。一切都是她亲力亲为,连海报也可以托真希帮忙设计,完全是自己的风格。在朝着大剧院公演的目标前进时,白丝袜们面目对红裤子剧团的邀请,舍弃(或者可以说忽略)了ひろの,这时,她又该重新考虑爱情和梦想。
真希虽然在美术大学里学习,但是教授布置的作业常常和自己想画的不符合。为了画与从不同的大卫像,她在街头借着为“梦之藏”发传单的同时征求着裸体模特;本来已经内定了的留法机会,却因为不想画普通的风景画,转而画自己印象中的风景,被教授无情地训斥并取消了她的留学资格;暗恋着店长,但为了不破坏店长的幸福而独自忍受。当然也不不全是坏事。阴错阳差之下,那幅印象风景画,被纽约画商小桥亨相中,并且去美国感受自由的艺术气息。
凉子本来在一家商社中做着很懂德语的秘书,却因为觉得无聊而成了“梦之藏”的一员。在真希开车带大家去海边之后,想起了和死去的男友的约定。她邂逅了店长的弟弟——敬太郎。敬太郎在银行中做着单调但踏实的工作,和有着梦想的大家一样都很单纯,虽然和凉子成了男女朋友,有了正常的性生活,但会希望能在工作落实了之后才结婚,不愿意被凉子一直催着结婚。凉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男人不愿意只在做过一次之后就娶自己心爱的女子,直到自己的感情出了轨。只是不愿意欺骗心爱的人,而痛苦地分手后,两人依旧深爱着对方,于是在抓娃娃机前破了规则,誓要掉到为止。当然,规则并不能束缚住两颗相爱的心,爱是不能够有所设定的。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两人结婚了。
走到了飘雪的圣诞,玲依然故我。这时候FC要出道了。而SVC也因为隆司的关系被公司相中了。只是公司为他们做的一切和FC比起来差太多。SVC的MEMBER们陷入了迷惘。FC在乐界迅速窜红。在被一个小公司签下之后,玲的SVC做FC在北海道演出的嘉宾,虽然只是暖场,但也被歌迷喊着自己的名字,被人欣赏的滋味溶化在北国的丝丝暖意之中。然而,在震天响的呐喊中,真正的主角隆司站到了舞台中间,那份星光是任谁也挡不住的,玲在爱在隆司的同时,不尽作为歌迷的身份,沉浸在隆司的音乐之中。成功来得太快,使FC无法真正承受,他们在出道的前夜闹出了暴力事件,害得隆司的前途也被毁了。
或许成功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才好。在感叹着隆司命运的同时,SVC也开始了在和田先生的帮助下,录制了自己的单曲。虽然和田先生在看了“ユメクイ”的歌词之后曾把它骂为垃圾,但在心中还是承认了玲的音乐才华。他在录音前鼓励了玲,只要玲认为歌词改到自己满意,就不容别人再置喙。
FC出事之后,隆司失踪了。从真希的来信中,掌握了隆司可能在纽约的信息。在工作告一段落之后,玲踏上了去纽约的班机。
故事仅仅演到这里。结果如何不再重要,或者说,结果很明显,也无需再去猜。
只是令人欣慰的是每个人都有在为自己的梦想而迷惑、挣扎、并且努力着的时候。
喜欢开头那个宁静小镇的风景,玲在那里,在内心道出了自己的意愿。
喜欢四个女生在海边嬉戏、打闹的场景。在海边,心灵得到最全然的释放,让心意随着潮涨潮落、伴着身旁好友的鼓励可以完全展现。
这个可能更象是一篇故事梗概,只是它结合了我的回想,结合了我写下这些文字时的部分感受,而且拣出了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我很用心、很用力地写着它们,只是希望我也能为了我的梦想而努力。
曾经以为,梦想和理想的区别,是前者梦幻难以实现,而后者处于现实之中而且可以实现。可能这不是绝对。
最后用一句《天体观测》中欣赏的话来结束此文:只是全然的相信,需要最大的勇气。让我们相信,最初在脑海中描绘出的梦想,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实现。
《东京朋友》观后感(五):梦想是免费的。
什么是最初描绘的梦想?最初到什么时候?幼儿园老师教导的像爱因斯坦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云云么?还是简单的就像凉子一样梦想就是成为新娘?
对于我来说,无论之后更改过多少次梦想理想幻想我都不会忘记当初那个无比怨毒渴望成为一名医生给天下所有的小朋友打针的我。我要把每一次挨针都转嫁给活该生病的下一代。很难想象这是小时候的我想得最多的事。好在我现在已经远离这个梦想太远以致永不可能成为医生。活该生病的下一代们,恭喜你们。
那么我现在的梦想呢?
去年上了人生规划一类的课,终于开始想3年5年10年的具体计划。忽然觉得时间走得好快,我一直都没跟上。
回归。
曾经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说:开书店。开一家属于我的天体书店。
她不解。我说:天体书店就是那种所有人进书店都要脱光了衣服的书店。
她说:咦。。。(是好恶心的表示)
我问她:你的梦想是什么?
她说:没有。
管她是真的没有梦想,还是觉得我太低级不愿跟我说也罢。人有没有梦想都能活下去。只是没有梦想又为了什么呢?努力的早起只为刚好赶上小笼出锅?还是第一个进地铁抢在人前坐到座位?小笼冷了可以微波炉加温不是么?没有座位可以减肥不是么?那么有时为了什么呢?
以前听有人说“理想是用来实现的,梦想就算了吧,幻想的话只要想就够了”。前几天看的《亡者之声》里鉴定师也说了:梦想是免费的。越是廉价,越想得到;越是廉价,越是挑剔。人,真是贪图无厌。
梦想有了,我在做什么?临近毕业,无非就是找工作和写论文。工作是有了,白来的一样,在亲戚家的公司作朝九晚五,回北京直接去上班。可我不想让人说我凭关系进公司什么本事没有。我也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真好笑,投了那么多简历只有两家说要面试我,一家中介,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到是正规,投的人力资源,面试官总把我往业务方面引。是的,除了人力资源我一律不予考虑。绝对完败的面试。本想万一下午收到让我复试的短信,我就一口高姿态的回绝掉。不过好在人家没给我这个机会,直接把我刷掉了。
我的勇气,我的骄傲,我的自信。我在干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除了这两个真不该去的面试,每天早上醒来就是扎在土豆上看励志的日剧,心潮澎湃的去睡觉,第二天换一部继续。除了工作,我还要做论文实验,实验前要有准实验,要协调时间,要找四十个被试,要借polar心律仪,跑台,还要去copy实验程序。
我在看日剧。一部一部的看。看到头疼还要看。看到感冒还要看。看到想吐还要看。梦想只是梦想?我多想无力的反驳。往前,往前,努力,努力,前边不是梦想那我努力了半天又有什么意义?
有时晒太阳的时候,看看楼下经过的人就在想,我原来是怎么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是怎么每天晚上九点了还有心情去一餐跟大家一起玩呀闹呀;是怎么把什么事情都拖到最后一天的最后三小时然后统统做掉。那个莽撞的我呢?有时候想想觉得那个我真毛躁,一点都不像个姑娘。有时候想想觉得那个我真不错,决不说我不行。
听主题歌,不看翻译的歌词我一句都听不懂。可我就是觉得揪心,拖一分钟也好。正事就等明天来做。那今天做什么。不能再这样了,我歇够了。
梦想是免费的。没有隆司,玲也要学会弹吉他。
梦想有了,连名字我都想好了。甜瓜书店。
《东京朋友》观后感(六):不得不忘
不知道为什么起这个标题,别人推荐的这个剧,看着看着于是联想自己。
短短五集,有点深沉的压抑中渗透着些许的无厘头,看淡了,看惯了,那些很像小丑的穿插的剧情。
很多朋友说:很像NANA。是的吧,应该承认。但是NANA里那个男人比瑛太妖。。。
最初感动自己的,是第一集。同学跟我说的时候,还在笑话他像个小男生似的看到hug&kiss就激动。然而自己看的时候,这样的镜头,心里一下一下触动。远处的回忆一点点漫上心头:同样倔强的两个人,同样的自主。同样的因为爱做出让步。看到大塚爱演出来的别样娇羞,恍若当年。
当然随着剧情的继续,这种情绪自然在变淡,然而5集,足够了,足够在我的耐心耗尽之前将故事讲完。《东京朋友》里的四个女人,有着各自的一种生活,导演或许是想给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外。不过,他要说的,看一眼都懂。
生活的华丽大幕拉开,四个人的结局,已经注定。
很高兴自己没有错过这个剧,然后,看过了,就忘了吧。
《东京朋友》观后感(七):最初的梦想,你还记得吗?
最初的梦想,你还记得吗?
这句话出自日剧<东京朋友>(Tokyo Friends),包括一个5集长度的剧集和一个电影版本。电影SP版本是电视剧版的延续。只不过在我看来SP比正剧本身真的要难看很多。
虽说同样是翻拍于时下流行的漫画,TF的味道更接近于传统日剧。不能作为单元剧看,更没有以暴力或御宅为卖点的东西。说白了,还是日剧千年不变但也是最吸引人的励志剧。
一直帮家里做事,住在外地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岩槻玲(大塚爱)一鼓气来到东京。住在原来北泽的儿时好友晓美的家。看到招贴的玲来到了打工地,一个叫“梦之藏”的酒馆。在这里遇见了漂亮的大学生真希(小林真央饰),刚进店不久的白领凉子(真木よう子饰)和演戏少女広野(松本莉緒饰)。另外还有“幸存者公司”(Survival Company)乐队的成员们。
为了叫醒趴在桌子上睡得很死的隆司(瑛太饰),铃唱起了歌。隆司抬头看着她说:“我喜欢你的声音。”这是彻底改变铃生活轨迹的一句话。自此之后,铃开始了她的音乐生涯,也开始了自己的爱情。
剧中的“梦之藏”酒屋,并非为此剧特意建造,而是在东京真实存在的居酒屋。(从哪里考证的我也忘了啊)梦之藏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蕴藏了无数年轻人梦想的地方。这些来到梦之藏打工或者是畅谈未来的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是日本典型的“上京一族”,就如同我国的“北漂一族”。因为只有在一个国家的至高点,你才能最完满地实现你的梦想。
剧中的铃其实一开始就预见到了自己可能遇到的艰难处境。比她早些来到东京的儿时好友晓美在东京打拼一年后还是回到了老家,因为生存地那种辛苦很容易挤垮一个原本满怀热忱的人。铃相比晓美要幸运很多,因为她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隆司。隆司帮她挖掘出了最初的梦想,这个能让她一直坚持下去的理由。
同时铃也和店里的另外三个女孩子成了好朋友。一个是为了实现画家梦的真希,一个是为了实现话剧梦的広野,还有一个是为了实现……结婚梦(?应该是吧,笑)的凉子。这四个人对于梦想和爱情都是有守候的。真希比起另外三位最为安静,常常在河边认真作画,心里默默爱着居酒屋的“气管炎”老板。老板曾亲手为她做了一碗相当美味的番茄茶泡饭,鼓励她继续留在店里工作。所以说,女孩子有时候喜欢上人真的是一瞬间的事情啊。真希面临的问题是是否要屈从于现实的安排(表面上看的确是很不错的选择啊),而并非听从心灵坚持自己爱好的绘画风格。広野总是到处面试剧团的角色,却屡次失败,最希望从口袋里摸出预示成功的红弹珠。在东京遇到一直喜欢的前辈,也住到了一起,最后也面临了分手。凉子是作为上司情人出现的,似乎对于爱情有很事故的见解。其实是因为难以忘怀过去的innocence。直到遇上居酒屋老板的弟弟才真正考虑起结婚,却在结婚前喝了酒迷迷糊糊和SVC的成员睡了一晚上(这么XX的角色竟然由平冈君担任)。铃呢,作为SVC的主唱,似乎慢慢克服着乐队的幼稚走向了光明的一面,爱人隆司却因为遭受打击放弃了音乐梦想。
残酷的现实。
还有内心力量的日渐式微。
如果没有朋友,没有和自己一起上进的朋友,剧中的四个人物真的很可能都放弃最初的梦想。她们每当难以坚持的时候就会看看身边的人。她们还在坚持啊,为什么我自己就要放弃呢?
困难只要努力一下都是可以过去的。再不行,就去海边呐喊。把内心的悲伤,怨气全部扔到海里面去。
腐烂了半个暑假,在开学报到前回想起这部剧的感觉真是不错呀。我最初的梦想我还记得,就是做一个科学家。现在看来已经没可能了,因为我的理科实在和白痴无异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