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马背上的法庭》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马背上的法庭》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8-12 02:2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马背上的法庭》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由刘杰执导,李保田 / 吕聿来 / 杨亚宁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一):随便写写

  是啊,要写些什么东西出来呢?我刚刚看过的叫《马背上的法庭》,又一部深沉压抑的以一种严肃的写实的姿态面向观众的电影。

  在影片的结尾,老冯拖着一批可怜的老马,走着他走过无数遍的乡间小路返回县城天色已晚,他在悬崖的边上缅怀从这里滑落山崖同事。在这之前,和老冯一起在这条路上行走了几十年的书记员杨阿姨因为法院岗位调整提前退休,留在了自己摩梭人的村落中,新来的大学生阿洛带着小媳妇“私奔”。只有老冯和那匹老马还在苦苦支撑流动法庭的运转。最后,老冯还是在这条他为之呕心沥血小路上,用极端方式结束了这一切。世界的另一头,当年的同事在等着他。

  阿洛是刚刚毕业大学生,分配到法院顶替杨阿姨的工作,杨阿姨最后一次的任务,也就变成了他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的巡访。从整个剧情来说,阿洛只是流动法庭的新鲜血液。一个刚刚参加社会工作的大学生,在复杂现实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满腹经纶宗教风俗司法制度的反复碰撞中是那么苍白。在他的眼里看到的一切和流动法庭有关匪夷所思,也正是观众无法理解的。这部电影的每一个观众,都会从阿洛的视角观察老冯和他的流动法庭。可想而知,在老冯的背后,有多少这样不解的目光,又有多少伤人的议论。流动法庭带给我们的,是现实的残酷,治国之根本法律在这里必须向流传了几千年的风俗习惯低头。法律之于村民意义就是已经无法再具体的一头猪、一只羊或者一场法事,而至于法律本身的精神和意义,他们完全了解,也无法了解,就好像他们看到的驮在马背上的那个用作法庭开庭的国徽,仅仅是一种象征。他们心中的佛就相当于老冯敬重的国徽,至于佛陀或者国徽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我想谁也说不出来。

  影片的全部内容就是流动法庭的一次工作记录,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工作过程,不知道在那里进行过多少次。但可以知晓的是,自从流动法庭诞生到它仍旧存在的今天,那里的人们还会在理性法制精神和早已根深蒂固传统习俗之间做着艰苦抉择。也许几十年前当老冯第一次走进普米人的村庄,就有人为猪拱翻了罐罐山而争执,也会有摩梭族的长老拒绝法律对犯罪的惩罚。这种状况可能几十年来都没有改变。老冯和杨阿姨最后一次的开庭,也就是阿洛第一次上路,人们还在传统和法治之间挣扎。我们的法治之路,走的竟是如此艰难。这三个小村庄,仅仅是这种艰难的缩影——少数民族地区的缩影,落后闭塞地区的缩影,再大一点,基层法制的缩影,甚至是这个国家法制现状的缩影。

  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这是将要崛起的中国。这是在西方看来拥有无限潜力的东方巨龙。这是试图在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建立民主宪政和依法治国的中国。同样,这也是贫富严重分化的中国,是依靠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廉价劳动力腾飞的中国,还是有着严重社会矛盾的中国,更重要的一点,这个国家的现状距离政党目标人民期望还很远很远……

  一切就像这个流动的法庭,都在路上艰难前行,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很多时候,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我们其实只是在无意识地做重复运动,只是还没有人察觉而已。

  我国的司法体制同样在前进的路上,这条路一点也不平坦。我们肯定会经常遇到像那些村民一样无视法律的人,也会有难以协调法律和传统道德规范的矛盾,但法治的精神和灵魂不会因此停留在国门之外。在这条路上,有许许多多的“老冯”在推动着法治的进程。虽然更多的“老冯”会像剧中的老冯和他的同事一样摔落在法治之路旁边的悬崖下,但缓缓前进的,正是我们需要的那杆公平秤。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二):没那么悬的信仰

  那边山民的羊子被这边村主任杀了,可因为穿制服的带跑了新娘子,他们就先不诉讼了,这一点儿是在故事的后半截,小震了一下;

  那个离婚案也意外的很,那个女人本以为是一个精神失了常的人,后来才知道他原来是在撒泼,本以为他撒泼是为了要了那间房子,后来才知道他是做给她丈夫看,他不愿意离婚,原来少数民族女人也会这么做。

  暂时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大山,所以想法也没领教过,便会觉得意外,我跟他们分享着完全不同的信仰,所以,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理由高兴失落。顿时我想了想我的信仰,我会因为什么高兴或失落?

  :山人唱的原就是彝族的祝酒歌词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三):民情与法律

  毫无疑问,《马背上的法庭》是悲剧。无论是杨阿姨被迫退休的无奈,或是阿洛抗拒民俗逃避,亦或是老冯最后意外坠崖的苍凉,都无一例外的昭示了这一点。 云南西北的崇山峻岭,零星的散落着十几个少数民族,多少年来他们几乎与世隔绝自由自在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他们没有法律,却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并依靠其安然幸福的生活着,过着一种可以说是世外桃源生活。无论他们所遵循的规则正确与否,都是这么多年来他们赖以生存和维持秩序宝藏。 然而新中国成立时代在进步,法律的正式化规则化已是必然趋势。因而在传统的民情民俗与正式的法律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而究竟民情与法律哪个重要,怎样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又是很大的难题。 老冯,可以说是影片的主人公线索人物,他的身上,既有着对法律文明,对政府,对新中国的尊敬的信仰,又能够理解乡情民俗,并一直巧妙的寻求二者间的平衡。他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十年,成为民情与法律的中介人,因而有着阿洛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人情练达,因而能够更加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然而他又有很大的缺点和局限,他没有足够魄力坚定自己的立场原则,一味地“和稀泥”,面对两种现实的冲突无计可施心酸而无奈。最后发生的意外让人唏嘘。 杨阿姨,开头便摆出她被迫退休的处境,让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出现就带着命运的无奈。她处于时代的边缘,是新秩序代替旧秩序的时代洪流里不能不被拉下的人,也是一群人。 阿洛,年轻的大学生,他的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理智和原则的坚持,但面对多年来几乎与世隔绝的乡民,他的教条主义却成了致命伤。他反抗传统世情,反抗封建思想,不耻于老冯在两者中“偷奸耍滑”,却又不能妥善处理民情与法律间的冲突,最后甚至选择了逃避,把一切的责任留给了别人。 国徽,在影片中始终是一个像图腾一样的存在。它似乎象征的法律的权威,也似乎象征着新的文明的到来。每次开审前最重要的是都是国徽是否放正了,老冯始终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着国徽。也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者法律的底线,可同样的,乡民们对法律的权威及国徽的象征意义并没有任何的意识。 影片中始终在描写新与旧,民情与法律的冲突,二者之间的矛盾从一开始可以被轻易解决到最后无法调和,带给我们深深地疑问。究竟面对这样一个部族,面对这样的情形,要坚持唯物主义的法律尊严至上,还是要以民情传统去解决。而这又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四):努力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电影

  假如没有明天:

  您好,万分感谢您给予的高度评价.我是一名律师,<<马背>>的导演刘杰是我二十几年的朋友.去年这个时间他找到我谈了要拍这部电影的构想,基于目前司法公信的空前低下,我大为感动.此后,我给予他创作该影片力所能及物质与竟声精神支持.第一次看拷贝后,我大为感动.此后,我向发行单位提出与威尼斯电影节同步点映的要求,只为能有更多的中国观众能和一样,观后能产生思考和共鸣.没想到,本周从威尼斯捧奖归来,却看到你们广州媒体恶意攻击,其大意是越获奖观众越不买帐.我一气之下要求发行单位收回全部拷贝.准备从北京开始重新组织宣传与公映.

  昨晚,我去西祠胡同看到您的影评和推荐大为感动.你可以联系您的网友和有兴趣于本片的人提前约定时间和地点,我们愿意免费提供专场放映(可选择中文或英文拷贝),以至谢忱.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五):马背上的法庭

  看完影片,有些隐隐的沉重

  令人叹惋的是老冯最后选择的道路。影片的最后他形单影只地牵着那匹失而复得的老马,而他身边陪伴她的杨阿姨退休了,啊诺带着妻子跑了便再也没有出现过。甚至连长腿也再不能给他一丝精神的支柱。无奈之下,他选择了死亡,其实我们并没有资格权力去责怪老冯,责怪他为什么不能如他所说的,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他已经力不从心了,没有人再能敲开门为他找回那如神般神圣的国徽,甚至村里的人再也不承认国徽了。即便他三番四次地掏出自己的钱只为了解决别人的困难,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也会被认为仅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而已...不是他不想坚持,不是选择了放弃,而是他已经无路可走...

  一个老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否还有人牵起那匹老马,继续行走在忠于法律,崇尚司法,至死不渝的道路.....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六):《马背上的法庭》

  《马背上的法庭》

  2006-09-11 17:44:24

  星期四看的,中华影城。

  最现成的说法当然是跟《夜宴》相反的一个片子

  不过我觉得更可以拿来对比的是《天狗》。

  同样有“主旋律元素,《天狗》多么刺眼,多么主动;而《马背上的法庭》却显示出一种距离感来。

  表面上看,是很一个很明确地讴歌乡村法官不辞辛苦下乡普法的题材

  但我最终看到的是一个中国现代行政与乡村传统民俗冲突的故事,

  既有趣味盎然的冲撞,又有黯然神伤爱情

  结尾很怕导演让年轻的阿烙回来,好在没有(这就是距离感)。虽然字幕仍然这样写了,不过,理解。

  虽然,故事的发生地离我们太远,想得出票房不会好,一如既往冷清

  但还是很希望有这样的电影,尽管不少人,包括大片导演们总是很轻蔑地谈起这种电影。

  但这样的电影让我在黑暗有所感觉

  而不致于抽离出来,发出“不怀好意”的笑声

  须知在看片时“笑场”对观影者本身来讲,也绝对不能称之是一种好的体验

  本来,一个观影者,其实是多么希望在黑暗中进入另一个世界。

  演员方面反而觉得最失败的是李保田。跟howie讨论时,他提出设想沉默的远山》里那个罗德元来演这个法官会怎样。

  倒不是说李保田演技不佳或态度端正,而是他太专业演员了,跟另外两个演员--其中一个是《孔雀》里的弟弟--的表演相比,反而不如后者来得自然

  念台词也还是甩着北京腔,跟用方言演出的其他演员比尤其刺耳

  不过醉酒剖白内心那一段演得真是出彩。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七):马背上到底能驮多重

  《马背上的法庭》在威尼斯得了奖,但在国内的票房非常惨淡。想来也很容易理解,尽管李保田是一个很有观众缘的演员,尽管影片海报上那张黑白照片拍的很愤怒,很有爆发力,但故事的内容是关于云南一支走山路的法官队伍,三个人,老冯,杨阿姨和阿洛,他们把国徽和办公用品都放在一匹老马背上,进入不同民族的寨子里,走到哪,法庭就设在哪。这样的题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吸引力,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片子拍的很纪实,很多部分会让人感觉这是一部标准的中国式纪录片,当然除了李保田的演出。老李是一个很有掌控力的演员,即使以前在一群专业演员中,他也能把之变成个人表演的舞台,于是乎他在那些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中间,是如此的显眼另类,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不搭调,而这远非他在台词末尾都加上个“嘎”所能解决。李保田是很容易“愤怒”的,而片中几场动气的戏,因为镜头习惯性的保持距离,无法看清他涨红的脸与突起的青筋。

  当然,李保田在此片中饰演的老冯,更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还是世故。为了解决族群里的纠纷,他会放下身段去拉猪,或是自己出高价买下双方的争执物,不难设想,如果本片的基调不是这么凝重的话,老冯完全能以“刘罗锅”式的“巧妙”来解决很多纠纷。但接着老冯在阿洛的婚礼上,逼他在新郎官与法官的身份里做出第一选择,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之前很容易在“铁的法律”与风俗人情传统间做出平衡的人,这一刻会变得如此的强硬,是因为触景生情,还是仅仅为了制造新旧两代人之间的戏剧冲突吗?老冯与妻女,杨阿姨,早年遇难同事之间的情感,给了影片一些“故事片”式的情感,但正如杨阿姨的离退情节一样,只是点到为止,似乎没有展开的必要

  这片让我想起巩俐的《秋菊打官司》,同样看似一个法律题材,同样有个很执著的主角,之前这样的角色,导演总是偏向于用女性主角,而李保田的特点在于他既能淋漓尽致的表现愤怒,也能够平复,回收的很好。而我的疑惑是,本片的导演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应该不是讲法律,而是表现人。是表现世故,还是偏执呢?对新旧两代的看法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样的冲突与矛盾,其实在国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这与经济发展,开放程度并无直接的关联,那为什么刘杰要将镜头紧紧锁定在多民族的云南呢?换句话说,如果事情不是发生在云南当时,当地,那同样的编导技巧,是否就肯定无法达到,甚至远远不及这个“人性”高度?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八):《马背上的时间》

  《马背上的时间》

  马背上的法庭,初看之下“法庭”这一叙事载体,似乎可以有很多想象的空间。事实上是,它不是记录片,没夹带导演个人表达,也不娱乐,只是很心平气和的讲了一个故事。

  法官老冯和他的助手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牵着马匹、驮着国徽穿行于寨与寨之间,组成了一个奇特而庄严的流动法庭。为各个寨子判决大事小事,寨子的村民见到他们来,也会互相打招呼,与其说是法官等人的工作在这里,更不如说是他们的生活、人生融进了这里,一切那么平常。

  平常,正是导演给全片设定的一个语境。老冯,干了几十年流动的法官,亲眼目睹过同事跌下山崖的死,正直忠厚而又带一点中年男人的痞气,经历多看得真也说得少,一个典型又不起眼的主体。

  电影人物的设定,老冯,年轻大学生,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随着从鸡头寨走到鸡尾寨,摄影机从开始的远景,到慢慢的迫近,走进三个人,三个人的故事徐徐牵引出来。年轻大学生像是年轻时的老冯,杨阿姨身上,看到其与老冯发生又未曾发生的故事。

  “发乎情,止乎礼”,时间给人最大的影响,怕也是这几个字了。年轻大学生对老冯有意见(准确说是误解)时,是教导?还是解释?——滚——看似粗鲁无礼,却丝毫不觉过分。该说什么呢?时间自会交给年轻人一些东西。

  纵有千言万语,也能相顾无言。四妹子跟老冯讲“什么时候来走婚时”,已入中年的老冯也用笑来化尴尬,最后和女书记员告别时对话“这辈子有件事没做,很后悔--啥?--顿了顿,又只轻轻吐出一句”忘了噶“。老冯两次情感表露的高潮,第一次,年轻大学生结婚时,醉酒,或是酒醉人;第二次,深夜,与女书记员对话。两次在喉的话,都回去了。

  马背上的法庭,粗看是讴歌,细看确是道平常。时间给我们的,和让我们不见了的东西。人人有份,人人也都在经历。老冯跌落死了,女书记员退休了,大学生继续。人生中那些说出口的,感动的,羁绊的,未曾说出的。都在,也都走了。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九):现代与原始的对撞 ——中国司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践中凸显的问题

  电影《马背上的法庭》反应是我国现代司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描绘的大体是二十一世纪的头几年。[ 电影中所出现的鸡头寨,鸡肚寨和鸡尾寨,均位于我国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附近。宁蒗以小凉山区为主体,县城在大兴镇,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鸡头寨位于翠玉乡、红旗乡和红桥乡一带,是父系摩梭人和普米人聚集区。鸡肚寨在永宁乡泸沽湖坝区,是母系摩梭人的集聚区。在其他地区则是以彝族为主体,汉、傈僳等多民族的融合区,可推测鸡尾寨在永宁乡偏西或以北。]宁蒗县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明和文化传统,社会发育程度参差不齐。

  电影中前两个案件是在普米族人中发生的:一在于案件中出现了明确的妯娌关系,摩梭人中有情侣关系而无婚姻关系,更无妯娌关系;二是普米人的服饰特点是好穿羊皮坎肩。根据电影的情节描述,中间两个案件是在母系摩梭人地区发生的;最后的几个案件则是在彝族区发生的。因此,老冯等一行人是从大兴镇出发,自南而北(大致图示中橘红色箭头)先后途径了普米族区、摩梭人区(母系)和彝族区。在他们一路行程中,出现了一连串的现代司法与原始民俗传统的对撞。

  一.乡土司法:当今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生态

  三个不同的少数民族代表着当今少数民族地区三种不同的政治生态现象。

  普米族有极强的封建传统。1936年前普米人处于高压迫的封建领主制度之下。在1936年反抗土司之后到1949间建国前处于无法治、无法制的状态。即便建国之后,共和国法律的推广也极为有限。长期的人身压迫使这个民族没有基本的法律意识的传统。新获得的自由与权利却让他们在生活的纠葛中不知所措。[ 汉族相比于普米族,大体上,它法律意识传统的来源有三种:一是古代刑、法的典籍和制度;二是儒家的礼制教化和其他门教的思想;三是近代民主运动中的法制新思想。]对于普米一类的民族,历史上唯有剥削和服从,即便刑罚也是随心所欲的,没有将心比心,甚至常见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观念都难以在这里确立。即便今天普米人民当家做主了,也是一窝乱。

  电影中出现的摩梭人是母系一支,很具有原始社会的特点和遗风。这种民族的社会特点有两个:宗教与社会生活的结合、氏族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原始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 电影中的宗教为东巴教,原始巫教的一种。],是整个民族团结一起的支柱。宗教的规章典则约束着人民的行为。从心理特征上来说,这是人的崇拜和敬畏而非人的理性和信服。家族中的家长制是氏族安定和谐的纽带,年长祖母为氏族生活的指挥者,甚至出现了氏族内的私法。宗教和氏族这两把锁为摩梭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此外,在这种较为安定的氛围下,很多传统习俗被保留了下来,如婚俗为走婚制等。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彝族的发展也是长期稳定的。饮食上好酒贵羊,婚俗上男方要备马,携礼物去迎新娘、泼酒迎亲等。彝族是一个发展较为完善的群体。长期的奴隶制使得他们对身份地位看得极重,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法官(老冯在姚葛眼中是国家的代表)送的猪比一台彩电要有面子。自奴隶制废除后,彝族的自治尝试了多种方式,如早在50年代就成立政务委员会等等。但由此出现的问题就如电影中所说的“霸权民主主义”。自治下的“村民公约”等与现代司法相抵触。传统遗留下来的离婚财产分配等制度习惯使案件的解决更加复杂。

  二.情理之中:消灭还是调和?

  少数民族人民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汉族群体几千年的法制历程。现代司法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吸收借鉴西方法律的成果:刑法、民法等制定已经脱离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根基。少数,这一劣势使得“主流”对他们难以顾及甚至不管不顾。被中原民族能够接纳的法律文化能被少数民族接受么?现代司法的推广是不是在毁灭着文化的多样性?

  法律的推广是有必要的。对于没有司法实践甚至完整的政治体制的社会,必须由法律来及时补救。在第一个村寨是最能体现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司法传统使得民族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安定和谐却是他们所期盼的。谁来当调解员?自然是法院的法官和法律。老爷子连着三句喊着“摔得好”,与其说是他对问题解决后的痛快,不如说是他对“法”这个中间人的呼唤。

  但对于已经有基本私法和制度的民族,如摩梭等,却出现了这样的难题。民族是安定和谐的,人民乐于这样的体制。面对官法的来势汹汹,要不要打破他们的宁静,取缔这样独特的民族文化呢?传统的民俗礼习(如走婚)是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么?道德是法律之母,少数民族的道德是少数民族的法律之母。难以接受的不是乱认父母,而是自下而上地消灭一个民族的道德观。没有的可以补,冲突的可以调和,但是一概抹杀、一律消灭才是真正违背着法律的精神。

  三.马背上的法庭:给我们民族特色的法律

  现在的事实是现代与原始正在对撞。可原始不一定是落后。

  同汉民族一样,民族的进步不是从背弃根本开始的。将心比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法也可用在少数民族之中。国家在今天的立法中于很大程度上却是做到了尊重民族文化,但我们能不能更开放一些?比如:民族内的法律自治能不能用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法规来解决,能不能在民族间不同种人的冲突时再由官法来裁决?能不能在司法实践中多多考虑少数民族的政治生态情况?先进确实会逐渐取代落后,但在无所谓的先进时[ 如,彝族离婚的财产分配方式没有好处么?],能不能宽容一些?

  法院不是土司衙门。在少数民族中所进行的司法实践,推广的应是司法的精神而不是司法的形式。法院是一天就可以成立的,但人民的法律思想和境界却是难以一下提高的。崇礼、法制等传统给汉族打下来了好的基底,少数民族却没有。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法律要更加注重他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本质的理解。否则,法庭上的哭闹会不绝于耳,“霸权主义民主”会屡屡出现。

  马这种动物很具有民族特色。我想,即便法庭再是权威——在宁蒗,在云南,在少数群体中,法律的实践,也要骑在马背上。不骑在马背上,要不马会被偷走,要不会让牵马人扭伤脚。

  《马背上的法庭》影评(十):心无杂念的电影

  跟姐姐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爸爸单位上发的电影票,宣传标语让人压力很大“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影片”。

  当时是很矛盾的,不去怕浪费票,去了怕浪费时间。

  看完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法制题材的电影挑这部来教育你。

  顶着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最佳影片奖的高帽,马背上的法庭,让一些人心生抗拒,似乎注定以中国农村为叙述背景的电影,都满足两个条件,一、整个画面以土黄为主,二、往往比较受外国人青睐。

  题目让整个故事毫无悬念,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真实。

  过后看导演说心无杂念地拍这个电影,他做到了。

  片子的的确平淡得像白开水,主旋律的电影讲述的道理往往是不可反驳的,沉重的,积极向上的,导演们往往选择一些旨在震撼心灵的表达方式。感觉像挖好了坑等着你跳进去接受熏陶。我一直在等着,等着看那些坑的形状和尺寸。这是以往看这类片子的乐趣。

  开头的一个小时感觉不到坑,就是平淡地不能再平淡的平铺直叙,像在看一篇没有多少精彩内容的记叙文,或者是整理一堆陈年的旧档案。而演员大多都是当地的土生土长的村民,这样的原生态让《马背上的法庭》看起来更像是一部记录片。

  闭塞落后的边缘山区,镇里来的老冯和他的两个同事,一个摩梭族妇女和一个彝族小伙子,拉着一批挂着国徽的马,处理一些案子,解决一些纠纷,用村官们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招对付一些很棘手的问题。

  西南边陲的贫穷和人们法治观念的极度落后像是导演给这部片子刷上的一层底色,老冯和他的同事们的故事在这样的底色上晕染开来。一切看着顺理成章,妻女的背离,生活的艰辛,群众矛盾的荒唐,贫穷和闭塞是它们的根源……可是一切看起来又是那么的不可理解,直白的贫穷,各民族间观念的巨大差异,和老冯的无怨无悔。

  前半部分交代了老冯的一些琐碎,让你看到他的善良,倔强,暴躁,耐心,对人民和国家深沉的爱。

  这样一个生动的形象,让人不由地开始咀嚼他的人生和乡村法官这个职业,从傈僳族的鸡喉寨开始,到普米族的鸡肚子寨,再从纳西族摩梭人的鸡肠子寨到最后彝族人的鸡尾巴寨,当你感觉你和老冯一样地“像一泡屎被拉了出来”。导演便驾轻就熟地把你带进了片子的两个高潮,两个“坑”里。

  去杨阿姨家是片子第一个高潮,国徽的丢失,老冯的紧张程度甚于自己的生命,茫茫的草海,他失神地迈出脚,被周围人拉回。找到的国徽被村民们当神一样顶礼膜拜,点着火堆拉着手围着国徽跳舞,老冯心里是欣慰的:村民的理解,他的信仰是国家、是法律、是威严。就像村民们早晚拜的神一样。影片到这个时候一片和谐。思想上的差异用这样的方式达成了统一。

  小洛结婚是第二个高潮,婚礼成为了案子的陪衬,还因此产生了小洛和老丈人之间,老冯和小洛之间的矛盾。…… 可是还没来得及化解掉这些矛盾,老冯便从山上滑了下去,跟二十年前的长腿一样,小洛从此走上了老冯的路。

  片子于是跌入了一个循环里,

  从这个循环里一些人看到了希望,一些人感到了绝望

  前者看到了西南边陲的命运、

  后者看到了小洛的命运。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