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经典影评10篇

2018-08-13 03:3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经典影评10篇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是一部由Martin Durkin执导,Tim Ball / Nir Shaviv / Ian Clark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影评(一):偷换概念的辩驳

  首先,还是推荐大家看一看.

  在这里想说的只是,Swindle有意识使用了许多混淆概念的暗示潜台词.

  比如,设置台词影响大气温度因素只有一个.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以下论证得到这一因素是太阳活动而不是人为排放GHG的结论:

  1.大气CO2含量历史曲线比大气温变化历史曲线有滞后--CO2含量增加是大气温度升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2.太阳活动的历史曲线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历史曲线吻合得很好,甚至在某一段历史时期,太阳活动曲线能很好吻合而CO2浓度曲线并不吻合温度变化.

  但是这个潜台词是不成立的.太阳活动影响大气温度并不必然带来GHG无影响的结论.所举的论据反而更好地说明了不止一种因素对大气温度变化有影响.可能在太阳活动剧烈时候,太阳活动的的影响占主导,在太阳活动没那么剧烈的时候,人为GHG排放占主导.

  基于人为GHG排放只是在最近一百来年急剧增加的事实,一百年以前,那些不那么剧烈波动的大气CO2含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同步的事实,其实已经说明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大气温度升高会使海洋释放CO2,空气中CO2含量增加又会吸收红外线使大气升温--这是个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又如,Swindle从头到尾在暗示气候变化是自然现象,未必会给人类带来多糟糕的结果.但有些论据显然更肤浅主观一点,比如中世纪温暖期,处处葡萄繁茂,伦敦的地名牌许多都留下种植葡萄的印记等等.还有那些人们在结冰的河面湖面嬉戏的古画.大气升温或降温是全球性的,为何中国历史就从没提过有某一段特别温暖或特别寒冷的时期?

  放眼看近几十年的气候变化,人们很难得出这纯粹自然界趋势的结论.

  认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显然是自大狂妄的;但认为人类活动对自然完全无影响,又是愚昧,或者,别有所图的.

  又如,swindle特意澄清出镜的科学家并不是石油集团代言人.但讽刺的是,swindle播出后许多受访的科学声明这部片子断章取义歪解他们的意思,甚至要和制片方打官司.

  诚然,现在和全球变暖有瓜葛项目题目比较能吸引眼球经费,也已经有许多人在从事和这有关工作.但大家不要忘记的是,有数以倍计甚至十倍百倍计的人的财富依赖化石燃料,依赖于高污染工业消费的,其中包括了许多执掌政治经济大权者.

  还有一个典型恶意误解是,呼吁控制人为GHG排放会扼杀发展中国家例如非洲的发展权.但其实稍留心一些的人都知道,目前国际上关于气候合作也许唯一达成的共识的,极不发达国家如许多非洲国家是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的.你尽可以去建火电站修铁路排CO2.气候合作的目标是是大量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如果你实现了一些减排,那么能得到额外的钱.巴西等国提出了自愿承诺,也是自愿,不是强制.关于强制,现在国际上的争议主要在于中国,而不是非洲.

  还有把呼吁控制人为GHG排放和极端环保主义,共产主义等联系起来.这不过是私下的分析和小猜测,当做定论言之凿凿说出来就近似于欲加之罪了.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影评(二):以谎言攻击无知,彻头彻尾的闹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gnfufDtBc

  首先,作为方面专业学生,本人是支持此片立场的,即全球变暖并不主要由CO2引起,且人类的碳排放对于全球环境的影响程度远没有宣传的那么至关重要,更有待商榷

  第一,温度升高会导致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但是要考虑到这里所提到的溶解度是二氧化碳在水中饱和时溶解的二氧化碳的量,而目前海洋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从总体来说远远没有达到饱和。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大气与海洋在碳循环中碳的年交换量为大气进入海洋90Pg(10^15g),海洋进入大气为92Pg,相对于大气碳总量的795Pg,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碳交换基本是平衡的(数据来自蔡祖聪,2012年6月碳循环与碳封存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报告中)。因此,全球变暖导致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使得二氧化碳气体溢出这一点在简单静态海洋溶解二氧化碳模型中并不成立。不过海水的确正在吸收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人类每年工业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有一半被海水吸收,这个现象也与观测到的浅层海水酸化相符合

  第二,造冰期的陆壳型火山灾变性喷发CO2可以为自然吸收,人为因素渐变性的CO2排放,不大可能成为地球环境灾难制造大冰期的陆壳型火山灾变性喷发CO2,致使在洋壳型火山爆发、海水大量蒸发区域的大气降温,达到形成大陆冰川的程度,比被指为工业革命以来,渐变性人为排放CO2的数量大得多,造成全球变暖的升温幅度大得多。从今天O2的数量,可以推知CO2曾经存在量是多么巨大,灾变性的CO2快速和大量增加,可以为自然吸收,人为因素渐变性的和数量少得多的CO2排放,不可能成为地球环境灾难。俄裔美国生物化学家拉宾诺维奇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要化合1500亿吨的碳(来自CO2)和250亿吨的氢(来自水),并释放出4000亿吨的氧(90%由海洋里的单细胞植物和海藻提供,10%才为陆地植物提供),而植物化合1500亿吨碳必须要消耗5500亿吨CO2,人类排放的几十亿吨CO2,不过相当于这个估计值得误差范围而已,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第三,以地球历史时期的若干次温室效应期的表现来看(例如新元古代雪球事件后温室效应期和二叠纪末生物灭绝时间前后的温室效应期),证据显示此时期大陆风化作用会增强而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最终多出的二氧化碳会进入岩石圈。另外,此时白云岩的沉积显示了此时海水可能反而pH偏高,而偏碱性的海水显然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因此时期白云岩的成因尚无确切定论,这一点可能存在疑问)。同时,这一时期碳循环异常的原因很多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是沉积物中甲烷水合物的大量分解释放——因温度升高而导致甲烷水合物的分解,这似乎是一个缓慢过程突然变化的转变。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导致强烈温室效应(气温超过50℃的极端炎热)的真正原因是甲烷气体的大量释放而非CO2

  至于政治/经济阴谋论这个相对见仁见智,作为政治主导的国际关系来说必然是存在这个因素的,其至关重要与否则不可随意定论。更重要的是那些相对可以定论的科学事实

  魔改一下侯德健对质柴婊玲的振聋发聩之言:【需要用谎言去打击无知的敌人么? 难道事实还不够有力么? 这么做完全是舍本求末功利主义行为, 因为你的谎言可能会先被揭穿,而之后你将再也没有战斗能力。】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影评(三):避重就轻

  感觉一直在避重就轻,温室气体有很多,却通篇都在阐述CO2不是造全球变暖的原因。

  列举的实例也很有局限性

  它列举地球历史上也存在温度很高的时期,却没列出现在的高温时期无论数量还是强度都比历史高出很多;

  它说新能源开发成本高抑制发展中国家发展,却忽视了任何技术只要开始步入正轨其成本的降低速度是远超过预期的,譬如工业革命,譬如手机兴起;

  它说全球变暖的提出只是基于科研领域和相关产业利益考虑,但说它是骗局又何尝没有制造业煤炭石油机构的利益在其中。

  想来2006年出的《难以忽视的真相》,2007年紧接着就有了《全球变暖的骗局》,动作也真是快呢。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影评(四):札记

  一夜之间前后脚看了Gore和大骗局 真是要配合食用 不然容易两边都剑走偏锋

  实话说 Swindle的谋篇布局比Gore更令人信服一点

  首先反Gore的气候变暖基本argument:温室气体的原理是,在地球反射太阳光的时候截留了一些热量。但根据这个假定的话,越高的大气层应该越热,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

  冰芯测试里面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CO2的变化是滞后于气温变化的,所以不是CO2导致的气温变化而正相反

  然后说呀CO2的来源,人类排放只占到大气层总量中的百分之一,火山、动植物和海洋排放的CO2多得多。

  那到底什么可以解释这种气候变化呢?——太阳活动(solar activity,sun spot)。具体逻辑线索是,宇宙射线带着粒子到达地球,粒子和水蒸气结合形成云。当太阳风很大的时候,通过的粒子减少,云也就变少了,就不会有那么多云。气温升高。

  那为什么GHG造成全球变暖这种理论还是如此流行政治家的campaign。一旦政治家把这件事提上日程研究所就会来迎合政治需求始作俑者是撒切尔夫人,她不相信石油和煤矿(国内的煤业工人联盟),想要发展核能。而GHG这种理论能很好地为发展核能背书。

  与此同时,共产主义泯灭之后,新马克思主义混入了环保主义运动实质上是一种反资本主义

  剧中说得非常有趣,极左和右翼在全球变暖的campaign运动中居然结成了同盟。

  除了政治家之外,科学家为了项目和资金竞争。环保新闻记者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出现,也会再不断捍卫这个议题合法性。

  然后讲到一个关于冰川变化的驳论。海平面的变化跟极冰的融化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由于海洋的热扩张疾病(疟疾)的传播其实跟气温也没有关系。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影评(五):科学态度

  《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我不想说它对错,就像不说《An Inconvenient Truth 难以忽视的真相》是对是错一样

  豆瓣上两部片子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戈尔,两千多人给戈尔打了五星,而另一部,就十来个。很简单的解释——CO2引起全球变暖是主流观点

  但我们在被媒体教育头脑发热时,难道忘记了什么才是科学态度?当一种新兴理论,甚至来不及搜寻确切的证据,就迅速铺天盖地地获得认可时,有时或许意味危险的来临。

  我不清楚CO2理论的证据有多么的确凿,但是能听到反对意见,我认为是件好事,因为这才是科学态度!科学不是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狂热者的大肆宣传,或是媒体的危言耸听,科学就是科学,真理产生必先经过一连串的质疑否定,才体现出它的“真”。如果一出一种说法,大家都跟着叫好,而没有人去考证,那是件很可悲的事。

  科学史上,我们见过太多的殉道者。我们只是一遍遍引用哥白尼的论据,说他多么多么坚持真理,说他多么多么勇敢无畏。可我们有没有以此为鉴?如果,我说如果哪天CO2理论被证实是错误的,后人是否会像嘲笑教会一样嘲笑我们,而我们还躺在CO2理论的利益美梦中醉生梦死?

  当然,我说的是“如果”,CO2理论或许就是正确的,然而一个容不下反对声的理论,又该如何让人信服。殉道者划出了一个时代,而有更多的“反对者”是没有结果的,他们或许被人们遗忘甚至鄙视,可他们被真理铭记,否则就不存在真理。

  然而,正如片中提到,最可恨的是把CO2丑化成污染气体。没有CO2,谁能存活?所以,在科学的探索上,切忌夸大其词,以刺激民心。还有那些把明天形容成世界末日的人,你的言行是否负责?几百年后,我们又该找谁负责?有意思的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还有说太阳多少万万年以后毁灭的咧,天哪,到时候是不是要找你孙孙孙孙孙孙孙孙子啊?

  我不愿意做个环保主义者,因为我不喜欢跑到大街上对谁都叫“保护地球”,或是刻意去买又贵又不实用的环保产品。或许我对环保主义者的定义有问题,但他们的确给我这种印象

  请保持你的科学态度。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影评(六):还是有几点疑惑

  我认为片中引用 “非洲落后地方原始的烧树叶柴火(这个例子是用来证明政治阴谋论的),并说明这不是减少了CO2的排放量,而是增加了CO2排放量”是错误的——假如这些树叶不是人类用来焚烧,那么其实过段时间,自然界中一样会被细菌分解,然后转化成CO2到空气中。

  片中说人类的CO2排放量相对自然界的全部排放量所占比例很少,但是比例少并不能就表明人类CO2排放量不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自然界中有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CO2平衡,但正是由于多出的人类这一部分排放量,引起蝴蝶效应,最终导致气候上升。

  评论中有人说这种单一化影响因素的方式有问题。我认为确实是这样,不过现在很多的假设都是基于“单变量”与“结果”的变化,来找寻此变量对结果的影响的。不过片中并没有对单一变量的影响因子做说明。而且,这种政治阴谋论好像更能引起共鸣,好吧,其实对于很多片中所说的所谓气象常识,实在是完全不知道。

  :对应的纪录片《难以忽略的真相》还没看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影评(七):万物”热“恋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二氧化碳妹红了起来,比如说旅游卫视在每期节目的后面都会标明制作该节目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为了抵消这些二氧化碳而种植的树木量。而大家都热衷于茶余饭后八卦她和气候兄的暧昧关系。在这部片子里,他俩依然是主角,但制作人员是来证实他俩的清白的,二氧化碳妹只是烟雾弹,气候兄和阳哥才是真爱。

  ————————————我是一本正经分割线————————————

  纵观全片,各位知识渊博的专家学者进行反驳的主要论据就是“仅二氧化碳,是不会有造成全球变暖的强劲威力的”,而气候变化,这样一个明显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命题里,显然不是单单由二氧化碳说了算。恰恰因为其复杂性,和任何科学一样,都应当怀抱严谨的思辨的态度,理性的眼光去看待。

  片子大胆质疑,不遵从主流的精神值得赞扬,但如果说本片彻底颠覆人们原有的观点,揭露出“真相”,使人们转而信服片中显得权威性十足的观点的话,那岂不是人们又自掴嘴巴了?

  就自己而言,尽管在观片过程当中就明白不能轻信这些目的性针对性十足的言论,然而还是被其中反映出的两个问题——科学可能沦为政治的工具,大众媒体在信息化社会惊人的影响力所震撼。片子里面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就是一位教授说到,现在气象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因为全球变暖受到广泛关注而上升到十年前的十几倍,而进行课题申报时,若加上“全球变暖“一词则更大可能获得资金资助研究。科学研究需要资金赞助,而资金大多来自政府,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科学是否会沦为政治的附庸之物,值得人们担忧。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尽管人们不断努力地吸收无处不在的知识,也理所当然有自己短腿的方面。人们往往基于自身的经验与知识来对事物作出判断,然而当事物超越自身认知的界限时,则自然地趋向信服权威,而权威在信息时代里更多地是大众媒体,人们通过他们了解到先前空白的知识领域,于是权威们的观念迅速在社会蔓延,无孔不入。身处信息洪流当中,作为平凡而普通的个体,面对媒体与精英人士有形、无形的观念植入时,我们是否应当保持一定的警觉性,或者说,人始终应当尽力保有自己的理智,无论在接触任何事物时,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与阐释,再确立自己的观点也不迟,或者我们可以说,在某些方面,甚至不需要有过于坚定的立场。

  恰恰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人再次忆起不盲目听从,不惧怕绝大多数,勇于质疑,细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并启迪人们去思考当今科学与政治、环保与政治、个人与媒体的关系。

  至于到底是不是因为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我想这个问题压根就不是关键,最重要的始终是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不能说全球变暖并非人类所致就可以成为我们对待自然恣意妄为的借口。我只知道,家乡的河臭气熏天,空气总是让人感觉混浊不堪,曾在电视上看到的渔夫被河水腐蚀的手掌至今让我心痛不已,难道这些都与人类无关?最难过的是,我的家乡只是整个环境恶化的地球上完全不起眼的一个小点,那个渔夫也不过是亿万生命中的一个而已。将讨论的重点完全转移到二氧化碳与气候变暖的关联上只会让人感到心酸和可笑,毕竟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不是单纯地生硬地讨论一个问题。

  人类,和各种其他生物一样,是真真切切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我们与地球是一体的,生物间也是相互依存的。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态度。

  ————————————我是略带神经质分割线———————————

  二氧化碳妹或许会从当红辣子鸡变成过气小明星,但好歹也火过,总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一众姐妹来得强。三姑六婆们虽然有得意的多年生活历练,并表示其知识体系是进步上升的,虽短期内仍理不清二氧化碳妹和气候兄的千丝万缕,甚至八卦圈子里起了分歧,但仍痛下决心要将N角恋公布天下。抬头看看,阳哥笑而不语,街坊老百姓吸尘还是饮污,他还是在那里,不悲也不喜。

  而我也要告诉你,我深爱旅游卫视并为三姑六婆们的精神及行为而感动。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影评(八):全球变蠢的大骗局

  本片遭到一些有关失实和断章取义的指控。但我想说,即使本片也是场 "骗局",那么反而它更值得一看:因为它可以告诉你制造一个swindle并不难。如果你鄙视本片的观点,那么你也应该去想一想那些你所深信不疑的东西,又是否是经过你同样的质疑后才被你采信的。

  我不懂气候科学(很显然那公认是相当复杂的,因而我认为非专业人士不应装作自己很明白),我想借本片的话题说以下几点:

  1. "低碳" 是个相当傻逼的概念,它是近几年来商业炒作最强的一个环保概念。众所周知,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的根本,没有生命的世界最 "低碳"。没有二氧化碳,植物无法生存。

  2. 气候总是会变的,人类存在的历史对于地球的历史而言只是一个瞬间,无论有没有人类活动,气候都会变,人类存在之前、灭绝以后,地球的气候都不会停止变化。认为人类应该对气候的所有变化负责,这其实是人类自大狂的一种表现。

  3. 即使有确凿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在短时间内加剧了气候的变化,也不应当认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只是一种单纯的"恶",因为从长远看这并不一定是一种恶。地球的历史有冰川期的反复出现是公认的结论,如果冰川期再现,那个时候你又要忙着给地球加热了,你累不累?在不清楚状况的时候,短视的决定何以保障带来长期稳定的善?

  4. 气候变化无疑影响了生物的演化历史,包括这个行星上生命诞生的奇迹。气候变暖一定对一些物种不利,但不要忘记它对另一些却有巨大的好处。所以,在谈论气候变暖时,不要伪善地去谈什么拯救那些 "很萌的" 北极熊(北极熊萌还是北极熊生吞活剥的海豹萌?),真诚地谈拯救丑陋的人类就好了。

  5. 要区分污染防治、区域性的环境保护和气候控制的区别,不要拿 "环保" 这个词把它们混作一团。局部的环境改善是值得努力的,会给很多普通人带来更健康的生活,但气候控制不是一件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更何况复杂的气候事实状况在科学上都还有争议。

  6. 以上几点是关于气候变化,而其实关于这样的片子,我认为给我们最多的启发却不是有关气候变化本身的,而是 科学与政治 的关系,以及科学与媒体与大众的关系。

  在这个时代,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是极端需要人们常常关切的,很多享受着高科技生活的人倾向于忽略这一点。不仅仅是科学研究项目需要钱需要政府和商人的资助的问题,科学与政治的亲密关系使科学有成为一部分人的科学的危险。在过去,科学成为政治的工具后给人类带来的危机已无需多言,而将来,脱离了平民性的科学技术成为少数人牟取利益、制造不平等乃至奴役的手段也绝非耸人听闻。

  至于大众媒体(本身作为科技的一种"成就"),无疑是各种利益对大众进行洗脑、进行概念植入的工具。科学与大众的关联必须借助媒体,而媒体是向公众客观地传达了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发现,还是传达了以科学知识的面貌出现的部分人的政治或经济利益诉求,这个问题,无论你认同的是《难以忽视的真相》还是本片,你都应当谨慎考察,不要轻易下结论。

  7. 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体,互联网。这样一个时代,有目的的 "概念植入" 实际上变得比过去更加容易(只要你掌握了足够的资源)。但这样的时代也为个体独立获取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是做一个高速公路上的石器时代生物,由着部落首领挥舞权杖指挥你去的方向,还是自己去完成精神上的自我进化,在海量信息面前至少学会反思和批判,这是你的选择。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影评(九):听听另一种声音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反驳戈尔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现在全球变暖其实是地球自己演化的过程,通过历史可以发现,地球的温度随着太阳活动与火山的变化而且变化。所以,说这样的气温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但是但是在《全球变暖的真相》,作者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据:现在的全球变暖不但与太阳与火山活动变化相反,而且与人类活动吻合。建议看了这个电影的人去看一下,《全球变暖的真相》

  当然,这只是众多观点中的一个,科学需要事实来说明的。

  这样的声音也不坏,更有助于我们冷静思考问题,而不是一个声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