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诫》经典观后感集
《第一诫》是一部由唐永健执导,余文乐 / 郑伊健 / 车婉婉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恐怖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一诫》观后感(一):必定是部鬼片
个人认为很烂的一部港片,看完后在豆瓣看了看评论,没想到许多人的评价都很高,还有那么一部分没看懂的,整个讨论的情形就和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类似:让人哭笑不得。
从哪开始说呢?首先这肯定是部鬼片,感觉上导演确实想借鬼这一载体说明一些问题,但鬼确确实实是电影的主线,所以它不是鬼片是什么?
这个鬼可能是指人的欲望,压抑扭曲的人格或类似的一些内心的阴暗面,因为整部电影给人很阴暗的感觉。但这无疑只是个人猜想,导演不明说,观众只能靠猜,猜来猜去又像影片一开始的两个警察,让猜这个行为变得很可笑。大哥你玩我呢?
有人说这是什么伦理片,黑色幽默。我觉得这些评论都挺幽默的。我真没敢说自己看懂了这部电影,因为它一些形式感很强的细节看起来经过精心设计,好似藏着什么隐喻。但我坚持认为它既不伦理也不幽默,黑是很黑的,又表现得不是很成功,怎么说呢?就好像一块好玉,雕琢过头了,完全失去了自然之美。并且雕到一半工匠也发现了这一点,欲盖弥彰,最后雕出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有点像鸡,可硬说是凤凰。一些对抽象主义迷恋到不行的看客也就跟着说:好凤啊,去其形而取其神,越看越不像也就越看越像。对了,这正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什么都有点像,又什么都不是。
从片中无数具引导性的闪回画面看得出,导演是生怕观众看不懂的。又不想观众看太懂,因为他想在结尾玩个大悬念,所以在镜头上取取舍舍,最后我的感觉就是:既啰嗦又矫情。效果完全没出来。看到一半的时候我都犯困了,全部看完很后悔自己怎么没去睡觉。这是什么啊?整个用现代手法讲一个漏洞百出的传统故事。为了电影的所谓新意,导演牺牲了最基本的逻辑。
说到漏洞百出,就是我最深刻的观后感。本着不能靠猜,也不能装看不见(事实上从看这部电影开始装看不见已经晚了),一定要掌握事实的探索精神(这条原则是电影开始就传达给观众的),我随便提几个问题:
那个老剧院的老头,为什么早不上那女人的身,非得等人报了警,自己又和警察聊了会之后再化作一股黑烟附身那女人?又为什么早不把目标瞄准郑伊健和余文乐,他之前那么多机会,非要等俯身女人之后再慢慢对余文乐献媚,给郑伊健一百万个机会杀死他?
为什么有的鬼附身有的鬼就不会?如果说和人死前的善恶或是说鬼的怨念有关,那剧院老头和泳池小女孩都不算恶人吧,死得都挺冤的,怎么俩鬼差别这么大?
那个养老院的老太太怎么就能控制那电视?别的鬼都奔人去她只在乎那电视,科技鬼?
被鬼附身后的人到底还剩多强的人格力量?别的人被附身后都显得特二,就余文乐被附身后还能装得没事一样。
为什么人死了鬼就不能传递了?鬼不就因为死人才出现的么?既然那个变态附身王看到余文乐之后要报仇为什么还拼命弄死被附身的女孩?每次附身都是一个本应死了的人抓住别人手然后就没气了,怎么这么巧就不死呢?
被附身的人被他们毙了之后不应该有两个新鬼么?而且既然社会不理解这件事为什么郑他们平白无故给人爆头之后还能回杂物科聊天或是回家吃饭?这事就过去了?
那个女警被附身后居然会变声,说话都变成鬼的声音,这是一物理现象吧?除了怕人看不懂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原因能解释这件事。
…………………………
总结如下:导演想拍一部有新意的鬼片,说自己想说的话,用有创意的手法。新人都有这想法,区别是有的有天赋,有的没有。《第一诫》就是后者的产物。形式大于内容,比《无极》还无极还无敌。
觉得好的就好去吧,别跟我这争,情绪这个东西,和鬼一样,都会左右人的行为,咱们都被利用了。
在一个分不清黑与白的世界里,千万不要靠猜。
你要记住,我们的第一诫:这个世界是没有鬼的。
郑伊健最辉煌的时刻大概实在拍完《古惑仔》系列以后,只可惜浩南这位大哥在影视圈的地位远没有山鸡陈小春混得好。07年除了一部《霍元甲》的电视剧外,没有一部电影出现在大家面前。08年准备复苏的他参与了《第一诫》的拍摄。
草草看完《第一诫》,觉得作为恐怖片,本片并没有太多恐怖的地方,而导演似乎想用这片告诉我们什么。
你说的对,开头的两句话就是这部影片里的,一个是开片第一句话,一个是在影片前端部分出现较多的话。而对于整部影片来说,第一句是影片的核心,而第二句则是一个谎言。
也许导演是想通过影片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所存在着太多的谎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影片披着的商业化外衣下,作为一个批判而存在着。
所谓,内行的看门道,外行的看热闹。电影作为一个大众的东西而存在,太多人只是在看热闹,而许多外行偏偏又要装内行来看门道。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内行人,只是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暂且抛开剧情是否合理不说,也且先放下演员表演是否得体的问题,更不去谈影片的表现手法,在看完《第一诫》之后,我特地上网看看一些影迷的影评。可能因为影片比较新,很多人还不曾看过,又大概剧情比较晦涩混乱,于是在网上看到一些疑问。抱歉的是因为这部电影只是草草过目一遍,很多地方我也说不清楚,更存在着疑惑,但我却明显感到许多观众对结局的不满。影片最后,作为警察的余文乐被鬼上身并打死自己的上司郑伊健,最后鬼附身在余文乐身上继续生存下去。于是这种不符合社会主旋律的结局受到了许多观众的不满,他们认为,一部好的影片在最后总应该以完美的形式结局,比如余和郑合力打败恶鬼,哪怕让郑为此而牺牲感动一下观众,毕竟邪不胜正的道理才是自古以来的硬道理。
或许确实是这样吧,但如果结局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拍摄的话,我一定会对影片失望之极,即使剧情再感人,即使镜头再完美,即使人物再完美,但这就不是电影,或者说算不上一部八大艺术之中的电影,好吧,我们姑且称之为商业片。商业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的明星,绚丽的特效,通俗的剧情,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符合大众的主旋律。我们不能说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就应该摒弃商业片的存在,毕竟商业片的存在才把更多的观众聚集在影院里,感受萤幕前的震撼。但是,商业片毕竟是一种落后的电影观念。电影的发展永远不可能依靠商业片的存在而发展,因为新的叙述方式、新的影片结构、新的镜头表达方式,无论哪一项,都不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再偏离一点的,连审批都无法通过的,尤其是在中国,但凡新的事物总会受到比别的国家更多的批判和考验。
让我来想想,像这样结局的影片,我们在国外大片里并不难看见,比如尼古拉斯凯奇所饰演的《战争之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中,作为军火商的凯奇不断把武器卖给别的国家,如果这家伙真是存在的话,我们应该考虑下伊拉克战争是否跟他有关呢?本拉登的恐怖袭击是否也有他的赞助呢?我想如果这是一部中国拍摄的影片的话,政府已经将之封杀了,为什么作为恶魔化身的军火商不但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还能继续贩卖军火享受荣华富贵呢?而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揭露的事实,最大的军火商是所谓大国的领导人,只要他们继续贩卖军火,这些军火商就一天不会消失。这是一种以小人物放射大事件的拍摄方式。
当然,在美国人心中总是个人英雄主义占据了主要地位,既然是个人英雄主意,那么作为英雄的主角是百分之千的死不掉,而大结局也总是最完美的。
但是他们想表达的现实总是有自己的方式,这些方式更加不是中国人能够接受的。
我们再回到《第一诫》这部影片,我依然想说的是,作为电影,是要表达出导演所想表达的一切,虽然观众在电影中的地位也逐渐占据了主导,但只是作为商业电影来说,就像著名商业片导演王晶所说的,要拍出一部成功的商业片,最重要的是抓住社会上的流行旋律,也就是所谓的主旋律,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而作为艺术片的电影来说,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导演所想表达的思想,无论是想说美的,丑的,善的,恶的,无论有没有观众,他们都固执的要表达出来。那些演员所说的:我会拍出更多观众喜欢的影片来,这纯粹是一种扯淡。或许对于演员来说,没有观众他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观众是他们的上帝,可是在一部艺术片来说,导演才是上帝,就像公司里老总和职员的关系,叫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当然,不愿意你可以滚蛋。
当然,作为一部有着浓厚商业片元素的《第一诫》与艺术电影的距离还是相差了很多,我们自然也无法拿艺术电影的眼光来衡量这一部电影。然而我相信,该片导演并不只是想把一个捉鬼的影片放在观众面前。想想影片的第一句话吧:在一个分不清黑与白的世界里,千万不要靠猜。
影片的结局是什么?导演只是给出了暗示,而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那么就让我们相信第一句话,千万不要靠猜。
我们看了那么多的电影,我们应该知道,无论哪一部都有一个主题在支撑着影片,不过大多数走着邪不胜正的套路,难道你还没有看腻么?不过换个演员,换个环境,换个时代,大同小异的情结,最终会有一天像琼瑶小说一样变得恶俗。
导演想表达的事物通常不会只是简单的你爱我我爱你,或者好人被坏人欺负了,最终坏人被好人打败那么简单。为什么坏人就不能打败好人呢?哪怕在符合主旋律的影片里,坏人也有占上风的时候,好吧,那么导演不想把坏人被打败的一面表现出来,难道不可以么?一定要说了好人胜利好人才是胜利么?
如果在看电影的时候思想被如此拘束起来,那么电影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在为这么一部烂片狡辩,好人一定要战胜坏人的,一定要在影片里表现出来的。那么我也没有办法。如果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话,那么电影里的事件也必然是在真实事件里通过夸张想象表现出来的。而我们生活中有着那么多的邪恶,为什么没有被根除呢?电影之所以能作为艺术的一种而存在,是因为它能够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现真实,既然如此,我们则不能用墨守陈规的方式去看电影,至少我们应该去尊重导演的作品,哪怕你并不喜欢。
也并不是每部电影都要遵守什么主旋律的,非主流一回不行么?如果所有的影片都要按照主旋律来拍摄的话,我想,电影就再也没有发展的前途了。
话说了很多,似乎没有多少是关于影片的,浪费了大量笔墨去争论影片的是否应该按照主旋律。说了很多,觉得没必要再说下去,而总该说些与影片相关的东西了。
以前我的习惯是在写影评的时候要把什么影片阵容啊,什么影片简洁啊之类的介绍一下,但是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再去介绍也没有必要了。
影片开头用了两个事件的穿插与剪辑入手,加以余文乐的旁白作为解释,以此将影片主题揭示给观众并切入主题。
既然作为一部恐怖片,我倒觉得不如说是鬼片比较好。当然,既然是鬼片,鬼在影片中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道具。虽然是有鬼,我又觉得还是叫恐怖片比较合适。在我印象里,对于鬼片和恐怖片的区别就在于你使影片觉得恐怖的地方在与鬼还是在于你的心理。
《第一诫》似乎没有把恐怖元素作为影片的最终目的,虽然在影片色调、声音还是情结内容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然而除了个别几个镜头外,我们所知道的鬼都以附身的形式存在,而不孤立出现,如果说鬼是一种人性的分裂与堕落,那么它可能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边。
再说剧情,上半部分更多的是作为铺垫,就像一个连环杀手作案一样,导演试图尽量把做的神秘,而余在刚被调入杂物部的时候,导演甚至试图让你相信影片说的是一个没有鬼的故事。随着剧情的发展,神秘死亡事件逐渐增多,导演才说了,那个鬼就是影片伊始被余那个小警察杀死的被通缉了很久的凶恶逃犯,如今他来报仇来了。
看,导演花了许多篇幅与镜头来让我们两位主角去处理不相干的事物,邪恶的化身到现在才出现,隐秘的多好。但是这些镜头却不是白费的,因为导演只是想去诠释那“第一诫”:这个世界是没有鬼的。
恩,不是,我想更多的是为了推翻这第一诫是一个谎言。
要说精彩的话,这些部分才是影片的精华,而到了捉鬼的时候,影片就陷入了一个俗套,完全不顾是否真实,鬼跑到学校去大开杀戒,我们也不管鬼是怎么做到种种死法或者怎样从一个身体里传染到另一个身体,总之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境界就对了。总算导演让正邪力量碰面了,影片开始向大众希望的方向走去,直到郑死去,余回到家里,恩,精彩的地方再次开始。
一部好的影片总是会给你些意想不到的东西。《第一诫》虽然不算一部优秀的影片,但它毕竟做到了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原本观众看到的正义战胜邪恶、所有感动,原来不过是一个谎言。瞬间真善美的神话被打破了,我相信这能够让你的心脏震撼一段时间。当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蜷缩在美丽外衣下不敢去接受现实的懦弱者。好,不去管他们。
影片既然是一部恐怖片,把鬼作为影片主线,那么对于声音的利用自然少不了恐怖的音效,再把人物搞的神神秘秘,镜头也处理的暗一些。其实你发现,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晚上,除了那些不可避免发生在白天的情结,比如学校那一段,不可能学生在晚上上学吧,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想来已经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不过真实度就大大打了折扣。而且不能一部影片都发生在黑夜里吧?你以为这是实验电影?但又要那种昏暗恐怖的感觉,于是主角家里的灯光总是开的不很亮,办公室的灯也总是暗到要打手电,很自然的最后对决又发生在昏暗的仓库里。这一点我不能说他用的很妙,毕竟很多影片已经尝试过这种用法,只能说用的还算中规中距吧。
末了,影片还是有着太多的疑问,有一种新潮的说法叫做“BUG”,但毕竟不影响剧情,我还是相信一点:这是电影,为了故事的延续性,导演没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而已。
那么我们便不再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个我全篇费解的问题,那么顶头上司每次出场都只露嘴一下,而且总在吃各种东西。我相信这是导演的刻意安排,绝对不是一个所谓的BUG。顶头上司的出现必然是代表了某种官方的语言或思想,结合全片与主题,难道是想说明,官方的大部分说法都是一个谎言?不可置否官方的很多谎言有他自己的原因,无论是为统治者考虑还是被统治者考虑。抑或我的这种猜测原本就是个错误,根本不是导演的意思?我不知道。
一部影片总要带点有意义疑惑才会愿意反复的去看,也才能让人思考。不管《第一诫》的编剧做的多差,总算做到了这点。那我们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成功。
《第一诫》观后感(三):关于《第一诫》鬼上身的一个断链问题
看完《第一诫》,自我感觉还是明白了导演要走的路数:恶鬼要报复就要上活人身,通过触摸就可以传递。影片一开头死的补习老师是本片的绝对主角,通过上了护士的身后,传递到N个眼睛水汪汪的小女生身上……后续不啰嗦了,反正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死,死不了的赖活着。
我的问题就是--在恶鬼传递到May所在的学校前,牺牲品是郭护士、一个吊颈女孩、一个浸死女孩、一个接电话女孩,通过人传人的原理,浸死女孩电call接电话女孩来到后才上身给她,由她去到学校传递给同班同学……当郭护士传递到那个吊颈女孩时,女孩明明是独自一人吊颈而死,影片并没有演出恶鬼有传递到另一人身上啊,这是如何过渡到下一个浸死女孩的?谁能解析给我听!?
《第一诫》观后感(四):一点理解
1.关于黑熊白熊灰熊
先剧透一下,电影里那个关于熊的故事:猎人以为森林里不是黑熊就是白熊,结果他被一头灰熊吃掉了。我理解这里白熊指的是人, 黑熊指的是鬼,人们往往认为世界上不是人就是鬼,两者是黑白分明的,但万万没想到,其实现实中还有被鬼上身的人,结果很多人被这种“不人不鬼”的“灰熊”害死。
2.关于“第一诫”
第一诫: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的。只有少数内部人士才知道这是扯淡。我认为这一点其实映射了社会,暗示我们其实有很多最最基本的、在人们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规则其实是骗人的,是为了掩饰真正的真相而编造的,比如某法第一条、某章第一条等等,很有可能都是政府为了控制群众而设定的。也许真的存在某些现象,世界上只有少数人知道,而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是被蒙蔽的。
3.关于黄Sir与杂物处
黄Sir为啥会在这个部门工作呢?我猜是因为他也经历了同样的遇鬼事件,也就是那段他开枪打小鬼的回忆,成为了少数知道真相的人,才被派到这里工作的,正如余文乐的经历,见鬼--不肯改口供--被派到杂物处,即唯一知道真相的部门。而有这种经历的警察太少了,所以上级会说“黄Sir等退休等很久了。”
4.关于黄Sir喝酒
其实黄Sir也不是一直喝白水的吧,至少那个小妹给他送的都是真酒。黄Sir真正的目的是,想让自己醉的时候就醉,需要清醒的时候也可以不醉但让别人以为自己醉。这是他用来麻痹自己蒙蔽别人的手段。还能有什么法子呢,他这个身份,明明知道真相,并且时刻处在危险之中,但对外要作出“合理科学”的解释。从他跳舞这个爱好里可以看出他是有激情有追求的人,但这个工作却注定他不能太突出,每天的任务就是见鬼然后抹稀泥。如此重压、扭曲、纠结的生活,只能借助于酒了。
《第一诫》观后感(五):【第一诫】是哪种剧情
很多人不认同我第一次刺耳的评论,这是我在百度贴吧找到的,两派观点都有,大家开始吵架吧。
【第一诫】精要,,,来看看是哪种剧情
甲 21:52:56
不要把这个片子当鬼片子看,其实我们都被骗了
已 21:54:00
毛,,
已 21:54:12
那有个女人怎么自己玩上吊了??
已 21:54:24
还有自己淹死了?
已 21:54:39
然后抓了个女人的手,又传过去了,,
甲 21:54:40
那个女的自己上吊肯定有他的原因,但肯定不是鬼
甲 21:55:04
你看完最后就知道
已 21:55:07
疯子??
甲 21:55:21
其实都是余文乐编的,很多人都是他杀的
甲 21:55:32
他已经神经错乱了
已 21:55:42
他还没见到那个女的哦..
甲 21:55:48
开场第一句话就讲的很清楚,不要用猜的
已 21:55:57
- -
甲 21:56:16
他上司也讲了
甲 21:56:30
他有精神问题
甲 21:57:10
最后他杀了郑伊健后,他还很清醒,他为什么要杀郑伊健?
已 21:57:40
无语,,
那个他老婆不是怀孕了吗??
结果问下是男是女,,,
已 21:57:54
做梦梦到他老婆把孩子拿出来,
吓死人了,,
甲 21:58:00
他老婆应该是生儿子
甲 21:58:09
其实那就已经证明了他人格的分裂
甲 21:58:14
他精神错乱了
已 21:58:15
恩,,
甲 21:58:35
在停车场他受到的刺激太大,整整昏迷了1个多月
甲 21:58:54
他杀郑伊健根本就是一个局
已 21:59:17
- -
甲 21:59:27
因为他去郑伊健那杀了很多人,郑知道这些事,而躲过郑的指控只有一个办法
甲 21:59:30
就是杀了他
甲 21:59:50
因为如果按照鬼的剧情来讲,鬼和郑没有任何恩怨
甲 22:00:15
完全可以上了余的身后玩死他,何必跑去找郑乃?
甲 22:00:24
都是他自己的脑子里幻想出来
甲 22:00:48
他就像嗑了80个摇头丸
已 22:36:41
貌似是的哦,,
已 22:36:55
那他上司怎么??
都不知道哦??
dashao777@126.com 22:37:21
知道个吊 人噶都睡则咧
甲 22:37:38
他上司怎么可能知道,看他上思天天干吗
甲 22:37:52
除了吃就是吃,摆明就是贪官
已 22:37:57
汗,,
已 22:38:04
他在从追那个女警回家后的过程完全是他自己编的..其实他在回家后就被附身了,杀掉了黄警官,并蒙混过关.
已 22:38:16
艾里希冯曼施坦因
甲 22:38:23
是我
已 22:38:33
- -
甲 22:38:43
我就是觉得他根本就是疯子,精神病
已 22:39:40
晕,,
还是搞不懂,,
甲 22:40:24
你不要想那么多,其实精神病幻想出来的东西,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甲 22:40:41
为什么一开始只有余能看到鬼?
甲 22:41:09
而当郑也看到的时候就死人了
已 22:41:11
事实上,这条第一诫只是个谎言。杂务科处理不寻常案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择手段地隐瞒社会上的灵异事件,减低社会恐慌。
对警队工作充满热诚及抱负的李SIR,有感杂务科的真正任务有违道德。为了社会安定,警员应否隐瞒真相?这样又能否获得真正的公义?
正当李SIR坠入思想挣扎的同时,杂务科正面临极具威胁的连环鬼上身案件。一具穷凶极恶的鬼魂正将二人逼上死亡边缘。
最后,捕猎者竟成为被捕者的猎物……
已 22:41:29
杂务科正面临极具威胁的连环鬼上身案件
已 22:41:43
怎么都说是鬼上身事件呢??
甲 22:41:54
感觉这都是搞不懂这部电影的人写的
甲 22:41:59
他们根本没看懂
甲 22:42:08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三个环节
已 22:42:10
也对哈,,
已 22:42:17
哪三个?
已 22:43:17
晕,,
那那些自杀的少女是什么回事呢??
甲 22:43:20
第一个:他上司一开始讲的,余有思觉失调,而且不是他一个人,是警队很多人都有,毕竟压力大,而且当时在停车场晚上12点,看见那么恶心的尸体,又被匪徒干了
甲 22:44:33
第二个:前半部都是余一个人看到鬼,而当郑看的时候开始死人了,那些女学生只是很正常的自杀,这个是社会问题,是这个电影的伪命题,把人带入一个假想
已 22:44:58
晕,,
不是啊,,
那个在学校的时候..
甲 22:45:10
第三个:余最后杀的三个人。一是同事小四眼、二是郑,三是女警
已 22:45:26
社会问题虽然存在但是不可能那么多女孩全是吧,,
甲 22:45:28
在日本,这种自杀率很高,也很正常
已 22:45:52
他们头发绑在一起,,手牵手,跳楼自杀呢??
甲 22:46:09
现在人,特别女孩子往往受不了打击能做出很多怪异的事,在日本还有人集体约好了去自杀
已 22:46:27
晕,,解释很牵强,,
已 22:46:42
上吊自杀和淹死的那两个女人是脑子不好就不好了,,
甲 22:46:47
这个也是个假命题,你回想下,郑去的时候有没有开枪?
已 22:46:58
可是may他们那个班级的女孩我感觉不像,,
dashao777@126.com 22:47:01
我日 你们2个真象科学家
甲 22:47:08
开枪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余
已 22:47:19
可是他杀了那个戏院的鬼啊,,
甲 22:47:19
所有故事的描述者也是他
已 22:47:37
一开始不就是郑伊健教他的吗 ?
甲 22:48:04
那是思觉失调的一种病症,迫害感
甲 22:48:19
总觉得有什么人,什么事对他不利
已 22:48:41
那个戏院啊,,,不是郑杀人的吗??
甲 22:48:56
你看了结局还不明白嘛?
已 22:49:04
反正肯定有鬼,,
已 22:49:11
要不他们怎么有捉鬼部门呢??
甲 22:49:29
结局是他说郑的老婆是鬼,上了郑的身,他才杀了郑对不对?
甲 22:49:35
而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已 22:49:48
结局感觉像是那个陈福来上了余的身,,
已 22:50:14
不是,,是余被鬼上身,,然后把郑约出来杀了,,
甲 22:50:17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用逻辑推理出来,其实戏院根本就是余杀的人,在他的幻想之中,是郑救了他,而现实可能不是这样
甲 22:50:46
如果那个鬼,上了余的身,余最后还那么清醒?
甲 22:50:53
他根本就是人格分裂
已 22:51:01
毛,,
只是他最后回想的啊,,
甲 22:51:09
你去看下无间道3你就知道了
已 22:51:13
也可以是陈福来回想 的哦,,
已 22:51:26
如果不是鬼的话有很多都解释不了的,,
甲 22:51:31
他最后自己讲的话,根本就是余在讲
已 22:51:39
那些女人一个两个脑子不好还好说,,
已 22:51:49
可是这么多一起跳楼就说不过去了,,
甲 22:52:06
没什么解释不了,你别忘了,那个杀手在停车场看过他的钱包,知道他家在哪
已 22:52:27
所以啊,,鬼找他啊,,
甲 22:52:54
并不是鬼找他,而是他在当时就受了刺激,开始思觉失调了
甲 22:53:02
也就是精神分裂,人格分裂
已 22:53:10
那这个捉鬼部门干嘛的??
甲 22:53:20
那个不是捉鬼的部门
甲 22:53:41
他上司开头就讲了,把他调去轻松的部门
甲 22:53:49
杂务部
甲 22:54:03
就是抓猫,抓狗,干一些孬事的地方
甲 22:54:13
就是抓猫,抓狗,干一些孬事的地方
甲 22:54:21
也就是垃圾处理站
甲 22:54:28
就是抓猫,抓狗,干一些孬事的地方
甲 22:55:04
你总是在意那些女孩自杀的事,却忘了最重要的事
甲 22:55:40
郑没有开过枪,而且在香港警队开枪要写报告的
甲 22:56:12
从头到尾你开余开枪最多,而郑也讲过开枪出了事,自己要承担
已 22:57:00
晕,,
可是戏院是怎么回事呢??
已 22:57:24
他抓猫,抓狗,干一些孬事的地方
那郑干嘛说第一诫呢??
已 22:57:30
和鬼有鸟关系哦??
已 22:58:02
通过热线,警方每天接约185通求救电话。其中180通都关于打抢,谋杀,强奸和绑票等。而剩余的5通都是这是这样开始的:“我家好像有些不妥,你能派人过来看个究竟吗?”
甲 22:58:09
他说第一诫就是要告诉我们,根本没有鬼,其实所有的鬼都是假的,余的病是真的
甲 22:58:49
不妥指的就是这些,抓猫抓狗,香港人有时候很迷信
甲 22:59:07
以为有什么,其实什么都没有,就像在游泳馆的时候
已 22:59:20
在每样悬疑事件的背后,一定能以科学和实际的方法来解释。就当疗养院事件来说,黄警官发现,电视机自动开关的主因便是住在对面座的大叔用同样品牌的遥控器在转换波道。 对此说法完全不能苟同的李警卫便自行调查,结果被真相给吓坏了。黄警官便揭发杂物科的主要职责便是以科学和理智的解释安抚大众,降低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甲 22:59:20
以为是鬼,其实是什么头发堵了下水道
已 22:59:29
黄警官便揭发杂物科的主要职责便是以科学和理智的解释安抚大众,降低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已 22:59:53
毛,,
余后面不是自己去调查了吗??
已 22:59:58
不是查到了??
甲 22:59:59
这里就是转折
已 23:00:05
对此说法完全不能苟同的李警卫便自行调查,结果被真相给吓坏
甲 23:00:22
我讲过了,前面所有的鬼都是余看见的
甲 23:00:49
而在他们开车的时候,视角已经从正常变成了余的视角
已 23:01:25
额,,
算了,,我们应该去问导演,,
已 23:01:27
- -
甲 23:01:35
他们去医院前,本来是郑开车的,如果讲醉了,那么到医院的时候郑怎么又那么精神呢?
甲 23:01:51
其实这个电影的名字就讲明了一切,没有鬼
已 23:02:19
他第一诫只是个借口啊,,不是说没鬼,,
甲 23:03:48
你总是信有鬼,所以再怎么讲你都觉得有鬼,就和余一样,而名字的信号就是告诉你没鬼,这个词在电影里出现了N次,N次都是讲没鬼,你想可能有鬼嘛?根本不可能,就是余的精神分裂了, 你去看下无间道3就了解了
甲 23:04:11
最后刘德华演的刘建铭就很余一样
已 23:04:15
可是他有解释撒,,
说这个是借口,,是上面解释的啊,,
已 23:05:04
事实上,这条第一诫只是个谎言。杂务科处理不寻常案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择手段地隐瞒社会上的灵异事件,减低社会恐慌。
已 23:05:14
第一诫详细剧情
每天,警队大约接获185宗电话报警求助,当中180个与打架、**、谋杀、抢劫、绑架有关;其余5宗是那些我家有点不寻常之类的求助电话。
杂务科的责任就是负责调查这些不寻常的案件。
新扎师兄李国强在一次巡逻时,击毙被通缉多年的连环杀手,及后更非自愿性地被调派到另一部门杂务科,自此展开了一连串的灵异通缉之旅。
有别于警队除暴安良、歼灭罪恶的英勇职务,杂务科处理不寻常案件的手法,往往是耐人寻味得令人无所适从。
杂务科另一要员,性情古怪兼嗜酒如命的部门主管黄SIR,他与李SIR合力为杂务科解决每一个不寻常的求助,消除每一个求助市民的恐慌。在执行任务的同时,黄SIR煞有介事地向李SIR声明杂务科的第一诫:这个世界没有鬼!
事实上,这条第一诫只是个谎言。杂务科处理不寻常案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择手段地隐瞒社会上的灵异事件,减低社会恐慌。
对警队工作充满热诚及抱负的李SIR,有感杂务科的真正任务有违道德。为了社会安定,警员应否隐瞒真相?这样又能否获得真正的公义?
正当李SIR坠入思想挣扎的同时,杂务科正面临极具威胁的连环鬼上身案件。一具穷凶极恶的鬼魂正将二人逼上死亡边缘。
最后,捕猎者竟成为被捕者的猎物
已 23:05:20
大哥这个是剧情诶,,
已 23:05:25
正版剧情诶,,
甲 23:06:13
你这么认为我也很无奈,你去看下无间道3再来和我继续聊这个问题
已 23:07:13
可是这个要拍的是鬼片啊,,
已 23:07:27
《第一诫》是郑伊健拍的第一部鬼片,他声言拍鬼片要“适可而止”。
甲 23:08:18
惊愫片,只是谈了鬼的事而已
已 23:08:38
甲 23:08:45
我不讲其他的,问了个最简单的问题
甲 23:09:37
为什么在戏院鬼不上郑的身,郑和他那么近而且好像还要阻止鬼,难道他不知道有鬼?如果是鬼片这里怎么解释
甲 23:10:20
从头为尾鬼都在上女人的身,不管什么鬼
已 23:10:50
那个老头是想守护这个戏院,,所以对这个想拆戏院的女人恨他,,所以上他身,,
而且郑根本没碰过这个老头,,
已 23:11:16
最后,捕猎者竟成为被捕者的猎物……
甲 23:11:30
为什么鬼都上女人的身?
已 23:11:34
捕猎者不就是说的杂务科吗??
甲 23:11:38
有没有上男身的鬼?
已 23:11:51
你没听后面他说这个陈福来的来列??
已 23:12:19
他是因为强奸了未成年少女,,然后要坐牢,,
甲 23:12:41
根本就是余的受迫害心理,他怕,他怕那个杀手,他怕他老婆有事,所以他幻想,最后他老婆都已经被他逼疯了,如果他老婆被上了身,她老婆最后还怎么会哭
已 23:12:46
才杀了女的,,
所以他说她恨这些少女,,搞的好像很清纯,,
已 23:13:21
晕,,鬼上身在走的话只是会带走七魄,,
甲 23:13:21
戏院老头上女人身,这个杀手又上女人身,你不觉得奇怪?
已 23:13:32
三魂还有呢
已 23:13:52
戏院老头恨这个女人卖他的戏院,,
甲 23:13:57
郑讲了,鬼走了,身体什么都没了,只是个皮囊,怎么还会有感情
已 23:14:04
而且一上身就被杀了,,
甲 23:14:25
再讲他最后和他老婆XXOO的时候,他老婆是头动作,有感情的
已 23:15:22
他老婆被带走了七魄啊,,
而且最后是余把烟头在他老婆身上烫啊,,
甲 23:16:39
这更证明他思觉失调
已 23:16:43
晕,,
越说我还感觉真越对呢,,
已 23:16:51
你说什么都可以解释,,
已 23:17:01
而且都在电视有放,,
甲 23:17:31
什么?
已 23:17:49
我说得都是根据电视放的来说的,,
甲 23:18:05
他为什么要杀郑?
已 23:18:10
鬼走以后是不是只带走七魄,,
已 23:18:24
晕,,
这个是捉鬼部门啊,,你们看见最后一句吗??
已 23:18:33
猎人想抓熊,,
已 23:18:42
结果成了熊的食物,,
甲 23:18:52
郑和他一起,如果是抓鬼部门他分不出来鬼?
已 23:18:55
他们想抓鬼,,结果被鬼杀了,,
甲 23:19:14
这里就是最大的冲突,根本就是余要杀人灭口
已 23:19:15
他直接约出来就杀了啊,,
已 23:19:32
晕,,,
他根本不用杀人灭口的,,
已 23:19:47
他上司最后说的话是什么知道吗??
已 23:20:14
他会解决这个事情,,
他就说被他杀了的人都是鬼上身不就行了??
甲 23:20:22
他成了垃圾受理处的头
甲 23:20:34
对啊
甲 23:20:41
他也就是这么干的
甲 23:20:52
他说最后一个上身的是谁?
甲 23:20:55
郑
甲 23:21:10
他说郑的老婆是鬼,其实根本不是,郑的老婆也没死
已 23:21:11
不是,,
他最后一个上的是余,,
已 23:21:19
他一回家就被上身了,,
甲 23:21:28
我说余说,最后一个上身的就是郑
已 23:21:36
那个都是他自己编给他上司听的,,
已 23:21:48
他最后回忆你没看吗??
甲 23:21:51
对,所以其他人的死,也是这样
甲 23:21:56
看了
甲 23:22:01
那个只是幻想
已 23:22:16
不是幻想,,其实是证词,,
已 23:22:23
告诉他上司的证词,,
甲 23:22:36
一开始太回家,洗衣机里他也看到血了,看到鬼了,但是他老婆回来后什么也没有
甲 23:22:39
对不对
已 23:22:59
晕,,
那个是他睡着了,,梦到的,,
甲 23:23:05
他梦见他老婆变鬼了,把他儿子搞出来了
已 23:23:12
那个也是做梦啊,,
甲 23:23:43
如果第一次是梦,第二次又是梦,他头脑天天想着这些,你认为这个人他还能分辨现实与梦嘛?
已 23:23:50
洗衣机一出来那个女人的头他不就醒了,??
已 23:24:09
晕,,
但是我们能啊,,
每次是梦的话他会醒过来的,,
甲 23:24:09
这个就是这个戏的所有精华所在
已 23:24:23
你这个根本就说不通,,
已 23:24:29
问个最简单的问题,,
甲 23:24:31
哎……你根本就不懂
甲 23:24:34
讲
已 23:24:42
那些少女为什么要跳楼?
已 23:24:56
别说是日本约一起自杀
甲 23:25:52
你总是把跳楼这个事看的这么重,到底有没头跳楼?谁知道?讲是跳楼,怎么死的除了他和郑还有俩个人知道,男警女警,最后都死了,死无对证
已 23:26:06
...........
已 23:26:10
无语,,
甲 23:26:33
为什么他和女警搏斗的时候男警只抓他,不问女警,而就让女警走了?根本不符合手续
已 23:26:52
晕,,
那个女警他穿了警服啊,,
已 23:27:20
一看的话,,肯定感觉是警察被放人用枪威胁撒
甲 23:27:24
不管哪个国家都要做口供做笔录,不可能让女警走的
甲 23:27:47
这个是章程问题
已 23:27:49
...
这些手续什么的根本就不重要,,
甲 23:27:58
而且俩个男警又没打电话通知总部
已 23:28:08
你怎么知道没通知??
甲 23:28:22
也没叫人,对方是持械的
已 23:28:22
放了他后根本就没放它们2个了,,
已 23:28:33
........
已 23:28:43
你在去看一篇就好了,,
已 23:28:52
都抓住了,,
上了手铐了,,还要叫人??
甲 23:29:07
不管中国内地还是香港,只要是持械肯定要叫人过来做笔录
甲 23:29:30
女警是被袭击的,不管怎么走程序都要和他们一起,不可能让他先走
甲 23:29:37
证人懂不懂
已 23:29:38
诶,,
你真要仔细在看看了,,
甲 23:30:02
哎……跟你讲不通,你去看了无间道3再讲吧
已 23:30:05
他们抓住余后,,就被余证明是自己人,,
所以没做笔录,,
已 23:30:33
女警问题:
就两个警察,,都在抓余,,,
有人能理到女警吗??
甲 23:30:34
你去把无间道3看了再讲
已 23:31:14
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
一个是鬼片,,还有个不知道,,
已 23:31:46
我们让别人看看,,
甲 23:31:48
根本就是精神病片子
《第一诫》观后感(六):我是怎樣面對自己的呢!?
LOK~㊣ 該說的都說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23307/
有人說的明白,為何邪惡的力量無敵般的強大ㄚ!
但他是未見正義的力量正在凝聚~,就像歐陸法律哲學的法源正義來自最極端的不正義對比產生,等到正義的力量達到毀天滅地之時,我們面對的恐懼將不只是邪惡,而是一切都毀滅的恐懼。
想說個故事,算投李報桃吧!
我五歲時,父親在眾親友的圍爐夜上說出了難忍又疑問的故事。
那時伍零年代父親是位一無所有渡海來台的大頭兵,那時的台灣夜裡應該像北朝鮮般~是完全戒嚴的,尤其是靠近政府機關的城市附近是完全宵禁的,一日父親深夜值勤在凌晨2~3點左右看到一位老奶奶走近,按慣例攔下詢問緣由,只見老奶奶神情特別耀眼精神有如夜梟回答到『回家.....』,雖然是閩南語~奇怪的是北方人的父親盡然聽得懂,.....最後只記得老奶奶劈頭問一句:『你有沒有殺過不該殺的人ㄚ!?』,父親斬釘截鐵的回答:『沒有!』,隨即老奶奶自行轉頭離去走入黑暗中,父親一想不對ㄚ:『怎麼有人嘴唇大到兩耳旁了?』,正想再問時~自己已經被嚇得開不了口啦!
父親一生一無所有,曾親眼見過自己的同事因誤會而被當眾射殺的,但大難都幸運保命活下來了,更幸運的是在相對灰色的政府下工作還沒做下虧心事。他說我不是打籃球的料,但卻一直教我美國威爾遜總統的人生哲學,我到今日都誤解他太功利啦!(在下一般貨~不是那料!)
看了第一诫: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027923/
才知道父親的苦心,那是對光明的渴望,父親是用期望的光明看著我對我說,而我是怎樣面對自己的呢!?
《第一诫》观后感(七):其实这是一部腐片
恐怖?爱情?悬疑?
这片讲的就是一个格外认真格外偏执格外上进的警员在一次执勤中意外受伤,事后被调至打杂,自尊心和心理落差和对周遭人的不满,于是把他们都干掉了,荣升为打杂头头。
一个一个来分解:
懒同事:这个部门是很清闲的,同事坐轮椅扮残疾,把工作都推给他做,自己闲到堆半个办公室的积木。
疯上司:打杂部门的头头整天上班听唱片,与外卖小姑娘调情,泡酒吧与前妻厮混,每天烟酒不离身醉醺醺还满口胡言乱语。
外卖小姑娘和打杂头头的前妻也是基于类似的原因被他干掉了。
护士被囚禁是由于其父反对她的职业。
无脸上司:余文乐与上司无论是谈正事还是汇报工作,上司的反应都很有趣,像看电影或听故事一般,自个吃吃喝喝。他扮演着一个微妙的支持并导致所有事情发生的存在。
而余文乐也是讨厌他到无视。
爱说教的头头有一句话被余文乐听进去了:这个部门是关于隐藏真相的。
头头用的词是cover,余文乐说这就是lie.
是的,从那次事故以后,这个世间丑恶万分,在你眼中人人都成了鬼。
外在你需要是拯救世人的英雄,其实你才是那只鬼。
更多的线索:
电影开头是一个搔首弄姿的女人,余文乐猛然出现并开枪。
电影中这一处对于鬼的分辨交代的很模糊,实际上电影中所有的鬼只存在于余的眼中。
片尾他女友那滴眼泪说明了她并非是无感情和感觉的躯壳。
对于余文乐的报告,只会胡吃的上司只是喷了一口咖啡,竟然觉得扯也没有继续追究。
这样的部门真好,DEXTER一定很想在这个部门上班。
万事不能只看外表,说有鬼并不是真就有鬼。说自己是警察的不真就是警察。
砰砰砰,在最早的那一刻,连环杀手的魂便已上了他的身。
比较烦的是:1.猛然的鬼出现并大声惊吓 ,降低了恐怖片的档次。2.中间节奏有点拖沓转跳悬疑竞猜时间又过猛,大结局虽然很妙但处理仓促。
打杂头头,混乱世界唯一并肩作战的伙伴,竟也要辞职和女人远走高飞,令他伤心不已是不是真正的原因呢?
如果是这样,其实这是一部腐片。
《第一诫》观后感(八):不说其他就说 当我看到结局MAY被那样一个肮脏的灵魂玷污时 我真的发自内心的绝望
片子其实还可以 比我想象的好
其实我对香港恐怖片一向不感冒的``
不过这个确实超出我的想象
虽然是在模仿 FALLEN 但是 能知道模仿好片 已经不错了
帅哥演戏总会有人看的
我要说的是结局 结局
最后 那个走进家门 来到床边 把手伸向可怜的已经没有知觉和意识的MAY 的人
已经不是她爱的人了
虽然仍是那个身躯那张脸
MAY 就这样被 一个肮脏罪恶 委琐的灵魂 给玷污了
当我看到仍然是 余文乐赤身裸体 压在MAY 没有知觉的 身躯上 发泄欲望的时候
我真的发自内心的感到绝望
之后 余(此时已经不是他了)坐在床边 抽烟 然后非常自然的 用烟头 去烧灼 MAY的后背 露出占有和满足的微笑
这微笑根本不把这可怜的女孩放在眼里 只是 在得意自己终于报复了余文乐 终于毁了他的一切。
MAY竟然流出了眼泪
好多帖子 在讨论 这眼泪的意义
我只是觉得难过 彻头彻尾的难过
《第一诫》观后感(九):虽是鬼片,却很厚重
以前看哥哥的遗作《异度空间》,吓得要死也迷得要死。因为它一反“主旋律”鬼片的各种规则,一边假借戏中人之口告诉你:“这个世界没有鬼!”,另一边却用戏中的‘事实’来表现出:“这个世界到处都有鬼!”
《第一诫》更是彻底颠覆邪不压正的大道理,表现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你努力想做人,最后却变了鬼,本来人人都很怕鬼,但自己既成了鬼,也就无所谓怕了...
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总觉得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去把世界往好的方向改变,但是从上到下都是鬼,只要你不妥协,就会被打压到最底层。在不断妥协之后,在镜中看到自己,已然是活鬼一只,不由得会心一笑,或许是无奈的苦笑,或许是如释重负的讪笑。
在这些黑暗大漩涡里,无辜的牺牲品大抵是女人和小孩。最潇洒的应该算郑伊健扮演的老警,他有头脑去看清这世界,有能力去保护自己,虽然他一直遵守“难得糊涂”的古训,但在退休前最后一天,他没有选择装傻到底,而是作出奋力一博。
他辜负了等他的女人,却没有辜负自己的勇气和良知。
《第一诫》观后感(十):第一诫:这是世界是有鬼的,但是不能让人知道
今天的雨下得我心情也是十分的低落,吃了午饭,闲着无聊就把第一诫给看了.
伊面真的是好久不见了,自从古惑仔之后,除了在双琪夺面,以及之后的新女友蒙嘉慧的事情,几乎没有听到过他的声音.当然大家要原谅我对香港的娱乐事业并不是那么的关注.
这次由他和余文乐合作的新剧中多多少少还是看到一些他纠结的神情.还是那副呆滞的表情.
是不是因为今天天气的缘故,这部片子给我的感情也是怪怪的.多多少少有一些前后脱节的感觉.当然主线自然是讲那个变态杀手做鬼了还不放过余文乐.但是前面的半小时看得我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这几件怪事之间的联系.而且其中所使用的鬼的出场方式也令人多少会想起日本的鬼剧中的相关桥段.我个人觉得这部分拍的太多了,以至于后面的人鬼之间的较量,展开得还并不是那么的充分.比如明明鬼早就知道余的家庭地址但是一直没有利用这一点,到了最后也是不知所以.当然可能这个鬼是想要折磨余,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片的结局也是十分的有争议的,究竟是人杀死了鬼还是鬼战胜了人,本片也没有一个很好的交代.结局一:鬼附在伊面老婆的身上,余亲手把这两个人都干掉了.余成了杂物科的头.结局二:余杀死了两个无辜的人,其实鬼附在了他老婆的身上,结果余自己中招了.最后伊面和他老婆乘船走了.这两个结局在电影中同时出现了,我也一时没有看懂.
再则就是本片的音乐太有提示效果了,一听就知道哪里有灵异的现象要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