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脉动 第一季》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地球脉动 第一季》经典影评10篇

2018-08-27 03:4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脉动 第一季》经典影评10篇

  《地球脉动 第一季》是一部由艾雷斯泰·法瑟吉尔执导,戴维·阿滕伯勒 / 西格妮·韦弗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一):动物世界夫妻“带娃”

  第一集关于帝企鹅的一幕,一大群雄帝企鹅在严寒天气簇拥在一起缓慢的向前“挪动”,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它们的腹部下方,脚背上竟然藏着未孵化的蛋。于是去百度了下帝企鹅,以下内容学自百度百科

  它们是在南极严寒的冬季繁殖,因为冬季敌害相对较少。首先,企鹅妈妈在繁殖地一个多月后,产下一枚蛋,暂时完成任务,此时的企鹅妈妈由于产卵消耗了大量体能,早已饥肠辘辘,所以她们迫不及待的奔向大海觅食,把蛋就交给了企鹅爸爸自然,孵化的任务就落到了爸爸们的头上。但是他们得在零下40度可能还要低的条件下孵出小企鹅。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秘密就在他们的腹部下方,有一块布满血管的育儿袋,能让蛋在环境温度低达零下40度的低温中保持在舒适的36摄氏度。于是就有了孵化的条件。企鹅爸爸们不吃不喝,一心孵蛋,大约两个月后,企鹅宝宝出世,企鹅妈妈也从远方海中赶回,企鹅妈妈去觅食不光是填饱自己肚子,更重要的是储存食物回来喂养出世的宝宝。这时,企鹅妈妈接过喂养孩子的任务,企鹅爸爸终于也能奔向大海去大吃一顿了。

  帝企鹅夫妻两个分工明确,忍受饥饿,克服严寒,在共同的努力下,保证了小企鹅的顺利出生。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二):久违的悸动

  看这系列纪录片的初衷俗到不能再俗——学英语。IPV6上上传资源的楼主高亮表明这可是学习英语的必听材料,我才手一抖,下了。

  但这部纪录片的展示画面很快把我从听力训练的自虐中拯救了出来,热带雨林里起舞的极乐鸟,冰雪皑皑的尖峰一侧勇敢的攀登者,不知疲倦逆流而上的大马鳟鱼,仿佛在伸懒腰一样成长蘑菇,安赫尔瀑布直流而下后划出的绚丽彩虹摄影师没有被旁白台词支配,而是和着自然固有的旋律一般,在山地沙漠、浅海、雨林里遨游,雪豹在峭壁追逐角羊那一幕,如同一部动作片中最激烈高速公路追袭片段,将山地生态的自然角逐推向了高潮,使你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场“生死时速”。逐草而居的非洲角马敌不潺潺河流诱惑,却不知已经落入潜伏在水中的尼罗鳄最为致命陷阱中。

  解说不要抢戏,解说不要讲课,这我心目中是理想纪录片必备要素。英式英语更加简练的抑扬顿挫,将纪录片的叙事变为一场远古时期部落长老口口相传的故事大片的余白,为观众专注地去欣赏镜头里的故事留下了足够时间,不需要心地理解,而是用自己的眼睛见证用心体会地球脉动的共鸣

  配乐是本片的另一大亮点,有时候都分不清是镜头在指挥音乐,而是音乐在引导镜头,配乐自然到仿佛那是天然嵌在脑海中一般,不断敲击着心房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三):“planet earth”

  2016.05.24 第一集1

  1.画面真的太美了太美了,每一贞都是画,bgm也太棒了吧。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次果然也没有失望

  2.原来南极四个月没有太阳日子里温度低到零下70度了啊,一大群一大群的企鹅就这样依偎在一起,他们把蛋放在脚上,用肚子上垂下来的厚厚的脂肪严严实实地盖住,然后缓慢的迁徙。就这样四个月。唔。

  虽然之前想过如果有下辈子的话想当企鹅或者含羞草,但是,不得不说每种生物活的都好不容易啊。

  3.春天的第一天,北极熊开心的滚出她的洞,真的太可爱啦。

  4.北美驯鹿还有...那什么脸鸭来着,迁徙的画面都好壮观。以30万为单位的一群,可能就是这个物种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个体集合好感慨。

  5.俄罗斯东部的远东豹,应该就是东北豹了吧。名字真的好酷好喜欢!然而世界上只有四十只了,今天看来应该更少了吧......

  6.极乐鸟!头上的翎毛真的好美....打扫卫生为了撩妹哈哈哈哈哈神经病啊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四):好片总是让人想太多——致敬大自然

  首先的确要折服人家做纪录片的专业精神,不仅拍得精彩讲解配乐统统很到位。只要看过的人无不被其打动,只要您是正常人,关于本片的溢美之词我就不多写了,况且人被震撼之时往往词穷一句:无法用语言形容,足矣。当我看的心潮澎湃心驰神往的时候,突然想到从前,还没迁到远离自然的住宅小区童年时光

  农村里长大的孩子那可都是野孩子,那我应该算是比较安静的野孩子。春天的时候,田野里的野菜正香,跨个篮子挑马兰;夏天小院里的桃树葡萄藤上正好结果,嘴馋的小屁孩总是三五成群偷偷溜进人家的院子田地里去采香瓜、玉米好吃的那么多,就连一串红、美人蕉都那样甜;秋天农忙时,学校也要放假,大人忙收割,小孩也忙,忙的抓鱼、烤番薯或者拾稻稅;冬天因为冷,江南地区大多还下雨活动相对少一些,只有到下雪了才出去疯一把。我喜欢我家旁边的那条河,鱼虾河蚌螺蛳多不说一到寒暑假它就是我的运动场。夏季太阳还未下山,就拿个车内胎戏水游泳去,冬天结了冰就去冰上耍耍。当然有些事情比较危险,大人未必同意,但是就算屁股不保也在所不辞,因为那都是要命的诱惑。

  我们家从没养过猫狗,可动物还是不少。屋顶燕子窝,晚饭时候隔壁家的猫猫狗狗全都会来我家,院子里养着几只母鸡,家里免不了有老鼠一大家子。我最开心的就是跟着大人到农田去种菜,看着自己家一亩三分地上种出来的蔬菜种下去在长出来总是吃不完,尽管我总是抱怨每个季节总是那几个菜,现在叫我天天吃都情愿。

  当然那时有那时的烦恼,并不尽如我所说的全是快乐,但毕竟年少谁会真正识得愁滋味呢。后来因为学习压力大不再留恋自然,再后来房子拆迁搬出了农村,再后来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还都是人工修饰过的“伪自然”,再后来我都懒得出门周末也不高兴出去只好在家成了宅女,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小时候其实羡慕城里人高楼住,有汽车乘,现在如愿在高楼大厦工作,住在高楼里面,可是人却老是烦躁寂寞、没有满足感更没有安全感。真是小屁孩不懂事,现在失去了再也换不回来了,哎~~~

  你说现在的孩子读着“田园将无胡不归”、“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他能品出个啥感觉,撑死就知道公园鸟儿多,太湖上有大船和水藻,小区花园里最近有好多白蝴蝶。。。可那哪算自然啊?他们比我们悲哀,大自然真正长啥样的只有在电视里看得到。就像我现在,要着《地球脉动》去惊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原来大家一样的悲哀,彼此彼此罢。我的最高理想就是:农妇、山泉、有点田,当中那个可以没有。返璞归真的感觉真好,但愿这辈子有条件实现

  《地球脉动》真是一部好片,我得好好收藏着,没准将来我儿子孙子还得靠他科普自然知识呢。到那时我要好好的跟他们讲讲我的童年经历,直到他们嫌我烦。那现在呢,现在我只好拾人牙慧发出“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了。

  向本片致敬!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五):来生做只鹦鹉

  很美的一部记录片,由于有11集,没能一次性看完,断断续续看了1个多月。发现个小规律,每集在后半部分都有个压轴戏,一场动物猎食,一幅心广神怡的美景...显然,最后一集是的压轴演员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但这一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只用鹦鹉螺。

  鹦鹉螺只会倒着游,也就是说它看不见前方的路,一切的一切都只有在它经过之后才会看到。更美妙的是,它一个月只需吃一顿饭。

  它白天生活海底400米处的水域,只有在夜晚向上浮寻找食物,照这么说,它或许看不到光,看不到美丽珊瑚礁,美丽的浅海美景。但这又有什么呢,一月吃一顿饭,然后撅着屁股,在海底漫无目的游啊游,永远不用担心大海太小不够它游,不会时不时的饥饿难耐去到处寻觅食物,不为看那色彩艳丽的珊瑚礁而分神,不必恐慌屁股前方一片漆黑的深渊...

  鹦鹉螺也许只有一条信念:哥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倒着游啊游,别无它求。

  来生做只鹦鹉螺,多好~~~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六):卡夫卡的预言

  当那颗星球在浩瀚宇宙中露出冰山一角,只是小半个水蓝的弧形身影,便惊艳了无数。它在宇宙亘古黑暗寂静中独自旋转,你几乎难以想象这样一颗安静的、微不足道的星球竟然孕育出了宇宙中独一无二恢弘壮阔养育了众多强大坚韧生命,缔造了叹为观止文明奇迹

  当镜头穿透白色雾霭、俯仰崇山峻岭、飞跃壮阔峡谷、盘桓广袤平原、贴近激越河川,地球就像是一个蚕茧,被从外围开始一层层剥开,终于现出一片繁茂富裕生机

  其实很多年前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中看到过角马迁徙的记录片,时隔许久之后,又一次在课堂上看到,仍是忍不住地惊叹。带给我同样震撼的还有穿越非洲大陆的雪雁、逆流而上回归谷地的鳜鱼。我想,自然之力甚是雄伟,它竟为地球创造了如此坚韧顽强的物种。这些以本体生命为代价旷日持久的迁徙,却也同样是为了一群新生命的诞生与存活。甚至丛林中的纤细聒噪的蝉,十七年如尸体一般的埋葬,换回的只是经年之后仅有的三天狂欢。但是,在那片堆积成山的蝉尸里,正有数以千万计的卵,依靠父辈遗体腐烂散发的些微热量,艰难地存活着生长着,而等待它们的,是另一个十七年后夏日的来临。

  这是生命的赞歌,每一个牺牲都是为着更多生命的存活和延续,因而这牺牲便也有了无以复加无法衡量悲壮色彩。是的,悲壮,悲伤而又壮大。我想,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中从未发生过的事吧。

  除了这种集体庞大规模带来的不可比拟的悲壮,纪录片中还展示了这样一群生命:它们生活在各种匪夷所思角落,甚至在影片播出之后,你都无法相信在那样荒凉偏远严峻的野外,从终年积雪高山上到湍急冰冷的河川中,再到经年累月冰封的湖面下,竟然还会有如此的生命,在那里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扩展壮大,千万年的岁月就在它们沉默神秘存在中渐次流过。

  它们带给我的冲击已经无法用“敬畏”二字可以概括

  自从文艺复兴中莎翁借助哈姆雷特之口,高傲地喊出那句“人类,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类便理直气壮地给自己贴上了同样的标签。如果说文艺复兴前的中古时代乃至更久以前,人类心中尚怀着对自然的畏惧,那么在此之后的漫长年岁里,人类的自信心已在工农业进步的浪潮前所未有地膨胀发酵

  我时常想象蒙昧时期的先民,日月星辰山河湖海、风雨雷电在他们的眼中都具有自然的灵性,是创世之神或大地之母盖亚的恩赐,被他们怀着最大的虔诚崇拜着。他们向圣湖中投放写满祝福的风马旗,每天清晨经幡与桑烟一起飘动。或许愚昧,却是真切融合

  后来,人类在机器动力下试图征服自然。米兰昆德拉的一句“上帝和马克思都死去了,还有他们将世界变得超越世界本身的愿望”并没有成为当头棒喝。我们对人力持有极大信心,挥舞着手臂呐喊想让世界按你我的意愿变得超越世界本身。我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看到过一张雪山照片,那是格萨尔王的守护神剑、真正的不朽,是俯视人间亿万世轮回的南迦巴瓦。我始终不能理解人类为什么再三试图攀登南迦巴瓦,是厌恶被俯视,还是幻想征服?人往往如此,征服,一种终身都有可能继续的征服,不过是一种承认历史并为历史所囚禁的方式,其赋予的,是如希腊神话中被推到山顶又不断滚下的山石重复。只要看看尼雅、米兰、热瓦克、丹丹乌里克,这一座座已成为废墟古城,你就会明白,所有伟大的存在都终会被风沙掩埋,所有的记忆都会脱水而失去分量,所有的所有都会褪色而陷于遗忘。譬如藏地的南迦巴瓦雪山,一切的绚丽或残酷都敌不过它七亿年无声的矗立,譬如戈壁乌尔干呼啸的凛风,一切永生的喧嚣都在它面前失去声响。所有的征服,包括对生命的征服,都变得很轻很轻,向上漂浮。自然才是永恒

  当工业时代的到来给世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巨变,人类与自然曾经的融合关系几乎破裂殆尽,以至于现今的每一次环保活动都会被看作一回重要的环境意识宣讲。我们始终无法忘怀康科德附近那片灵性的山野,梭罗在《瓦尔登湖》里以最美的笔触构造了工业时代里人类所能享受到的自然的生活。只有当所拥有的生态系统遭受毁灭之后,人们才又开始徒劳地在钢筋水泥中寻求所谓的“诗意的栖息”。不断扩张城市没有给自然一个应有的位置。我甚至已经完全不知道家乡原本所属的生态系统。

  这种失去后才知寻求、毁灭后方醒悟的反复,正应验了卡夫卡的洞穴之喻:在洞穴中不断挖掘一个又一个坟墓,却永无出头之日。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七):Planet Earth·Seasonal Forests(10/11)

  树是最壮观的生物。 按照季节生长的落叶林和针叶林,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森林。 北极洲荒野外一千公里,第一个树木能生长的地方,稀疏到茂密,比全世界所有的雨林都多,泰加针叶林环绕地球分布,占全世界树木的三分之一。没动静的寂静世界,北极狐,野兔,北极熊的脚印。山猫,为寻求食物走几英里,一辈子都不可能来到同一片森林。交喙鸟,能吃到针叶林的种籽。狼獾,人跟灵界的连系,狼跟熊的混血,其实是大黄鼠狼,会把食物藏到冰天雪地里,饿了再吃。大松鸡,雄松鸡为了争母鸡争斗,受伤者可能活不成。 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铁杉、黄杉、巨大红杉的家乡,这里的水永远不结冰,水雾充足,成长率是泰加针叶林的十倍,而且可以活几千年。全世界最高的三棵树,一百公尺,三十层楼高,人类还没出现前,这篇森林就存在,叶子不能吃,所以动物还是很少。松鼠,鸟蛋是季节性点心。美洲豹,吃松鼠。猫头鹰跳树233… 美洲针叶林,巨大的水杉“夏曼将军”,世界上最庞大的生物;芒果松,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五千多年了;“猴子迷”南洋水杉。红嘴鹦鹉。 智利的华迪维安森林,动物不多,迷你动物的世界,普度鹿,全世界最小的鹿,南美林猫,全美洲最小的猫,30㎝,吃飞蛾。 北半球,落叶阔叶林,可以吃,其他动物可以吃食草动物。东欧和俄罗斯亚洲区的春季,鸳鸯求偶,小鸳鸯孵化不到24h就可以下树,好玩2333,下水。 北美洲东岸,特殊的夜晚,潜伏17年的动物——蝉…数量惊人…,长翅膀,黎明前完成转变,掉水里被乌龟吃,鸟类,松鼠,盛宴,几天内死光,17年后再出现,虫的尸体留给大自然,最大的施肥。雄红鹿发情,决斗争夺交配权。 俄罗斯阔叶林的冬季,艰苦,受益者黑兀鹰,吃饿死或冻死的梅花鹿尸体。远东豹,无幼小动物,没有吃的,…眼神忧桑,吃被兀赢抛弃的死冻肉,野生远东豹只剩40只。春天,植物生长…美…,阔叶林树叶长得很快,树叶跟着季节转变改变颜色,壮观,在太空也能看见,凋落。 热带森林,印度柚木树,马府油树开花,花充满液体,好吃,干旱沙漠里的绿洲,会爬树的动物,鸟类,斑鹿,猴子,离开卫兵太远,被老虎吃。猴面包树,神奇,在史前它的形状很出名,只要浇水,就会开花,一分钟内完成,好美!!!鼠狐猴,全世界最小的哺乳动物,喝猴面包树花的花蜜,花蜜其实是为了吸引天蛾,散播花粉,鼠狐猴吃天蛾,也会散播花粉。 季节性森林,最大的森林。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八):最近的感悟有点跑偏。

  生活中钢筋水泥中的人,已经没有办法深刻体会大自然的残酷及馈赠。我们不再需要为了满足最原始的需求,而殚精竭虑;为了躲避危机,而彻夜难眠。

  忽然想起来《悟空传》中,猴子对紫霞说的一段话——

  “你在树上,一刻也不敢睡死,随时注意着不寻常的声响,你会担心,一睁眼的时候会看见一张血盆的大口,你的身体随时都准备弹起来逃命或博斗,每一个晚上都那么的长,直到天边的微光照到你的眼皮上,你会想谢天谢地你又多活了一个晚上,为了你又赚到的一天在这个白天你要尽情的蹦跳,狂叫,把所有能找到的吃的塞进嘴里,但是夜晚很快又来了,你甚至还来不及找到一个朋友,你会想你受够了!但是你却不能不活着,你恐惧着生,却又恐惧着死,你不知道你每天为什么这样活着。

  看到动物们无拘无束自在生活 心生羡慕的同时,也意识到危机并存。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九):哦哦哦Planet earth好赞David Attenborough好赞

  lanet earth就是属于那一类记录片,只要第一个镜头画上屏幕,第一个背景音乐的音符在提琴上响起,或者解说员D.Attenborough说出第一个字的时候,你整个人就会被完全震住的那种。

  解说员David Attenborough以80高龄出演这部记录片的旁白。与许多颇有名气的国内记录片解说员不同的是,他老人家首先是一位自然和生态学家,亲自游历和拍摄了地球的每个角落;其次才是BBC的著名播音员。据说,在英国,这位老爷爷的声线已经成为了自然类记录片的家喻户晓的代表;孩子们只要听到他的声音,就知道电视上又在演小动物了……

  在生物生态领域五十年的专业素养让Attenborough撰写制作的许多影片的质量超过同类作品,而数十年在自然科学和播音领域的双重专业素养能够让他平静地说出的每一个字包含一种不可言喻的强大力量。说实话,在英式英语来说,Attenborough的语调不算非常抑扬顿挫;但是典雅而华丽的解说脚本和这位八十岁老人的嗓音配合起来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我们的星球的那些角落里确实发生着那样的不可思议的壮丽奇迹;而这样一群勤恳工作的大师们,和他们的这样一些作品,则如同生来就为了描绘那些奇迹而存在一样。

  看了这片子,我真心觉得大学花那么多时间学英语没有白费……

  还在大学里听VOA英语听力甚至听国人录的什么英语磁带的同学们,赶快搞几部Attenborough的片子看看吧……现在觉得VOA真的好土啊……

  《地球脉动 第一季》影评(十):我们何时才能免于羞愧?

  虽然很美丽,但是前面美轮美奂的天海森林让我对这部纪录片有一丝疑惑:这样太平和了吧,太观光了吧?光是赞美地球的美丽,会让人对身边的危险有失警醒,对自己麻木而多“碳”的奢侈生活习以为常而不加质疑。

  还好看了最后一张special feature。整整一张访谈,各种濒危动物。如果对BBC很没好感,那么可以理解成--他们在做一个巨大的广告。不过我觉得恰恰是最后一张,没有那么多自然奇观的一张,都是一些无趣的人类唧唧歪歪的一张,让这套纪录片放出光来。

  人类的行为在伤害多少动物,在让多少美景消失?看最后一张就知道了。看了我就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呼吁抵制中医了。。

  套用一句诗人冷霜的诗句,我们何时才能免于羞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