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快乐的结局》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快乐的结局》的观后感10篇

2018-09-04 03:1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快乐的结局》的观后感10篇

  《快乐结局》是一部由奥德里奇·利普斯基执导,Vladimír Mensík / Jaroslava Obermaierová / 约瑟夫·阿布汉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一):不是先锋亦非病态

  先锋或者病态,都是对于新东西习惯化与概念化误读。

  是创意震撼

  以吉尼斯为例,确实很多病态的记录完全不知意义所在。如果一种创新在欣赏过程中丝毫感受不到正面触动,就只沦为单纯的玩弄,而这部片子形式坚持与创新,挥发出的却是创意的震撼。

  人生后悔,只有经过,很多东西倒过来看,会让你正的时候更有方向感。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二):倒回去的人生

  人生如戏

  后悔的时候,我们总是想着如果可以重新再来……其实,或许只要将我们的命运如倒带般回放那就是一个快乐的结局。

  赞导演创意,他真是个天才

  看看吧,真不喜欢就当是锻炼大脑逻辑思维能力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三):《快乐的结局》短评

  REAL神奇的一个片儿!1.摒弃俗套家庭婚变悲剧,神奇happy end 2.陌生化,已知结局与好奇窥探过程(希区柯克?) 3.并非简单的从头至尾速度-100%播放,而是正倒交错,穿帮可能就是重力逻辑顺序惊讶的是那些恰恰也是看点 4.想到了前几年网友少年派和西游记红楼梦等等的倒叙编故事异曲同工脑洞大开,毫无违和感 5.雷蒙纳多乔的导演。不喜欢乔,却喜欢极了这部 6.关于声音的两个极致,或全无对白,或独白一以贯之。真真都是极有逼格的。但是为什么我嫌弃了对话呢?可能世界上不是每一个都是哲学家缘故。然而如果世界只剩下一个人时,他就一定是。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四):假如时光逆流……

  相信不仅仅对我如此,对于绝大部分人,看到这部电影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一切,始于一个回到断头台上的头。

  整部电影采用完全的倒叙拍摄手法——头回到断头台,食物从嘴里回到原位,被肢解的身体回归完整……

  这个故事顺着来看大致是,屠夫男主在在一次火灾中救了女主,两人因此一见钟情结婚、生孩子,后来女主出轨,男主将第三者杀了,将女主肢解,后来被逮捕,监狱,断头台。

  而逆着来,主角开始奇特视角看这世界。

  因为这种荒诞的视角,电影会让人感觉到喜剧色彩,但渐渐的,越看越不对劲的是当观众开始看到男女曾经爱情故事时……悲剧色彩随之而生。

  这才是好的喜剧啊!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我觉得之后肯定会不断重温,毕竟佳作难得。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五):更多的噱头情节之外。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

  两个年轻人的相爱,结合新生儿的诞生妻子背叛丈夫因杀妻的罪名而入狱,断头台的死亡。

  如果按照正常的顺序,这样的发展也许是某个小人物平淡无奇一生写照,无法出彩,更不值得那样一个名字:快乐的结局。

  但是因为导演怪异的手法,让影片倒放,让所有人一开始便知道了答案和结局,问题之前先已有了答案,整部电影平添了一点点趣味

  看电影时不需要花多少心思专注于此。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逻辑能力本部那么好的人来说。

  也许导演想要说,如果没有那些冲动偏激,如果没有发生这一切,这样的生活才真正快乐。

  而我想要思索的问题,在于是否真的值得因为一个人的背叛而做出那些近乎疯狂举动。和我们明明知道一件事情并不那么明朗结果,是不是还愿意承受勇敢的揭晓答案。

  不管怎样,我并不希望回到从前,因为以前的轨迹已经慢慢变得不清晰起来,顺应向前,这样很好。结果快不快乐也没那么重要

  可能这讨论本来便没有答案。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六):逃避讽刺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男主从火灾中救出了一名女子,两人相爱,男主抛弃了自己青梅竹马女朋友,与女子结了婚。后来妻子偷情被抓,男主愤怒之下杀死了她和她的情夫,肢解了妻子抛尸时被警察发现,最后入狱被执行死刑。 从任何定义上来说这都配不上这个片名《快乐的结局》,只是一个小人物的家庭悲剧。但在片中用全程倒带的方式将这一俗套的悲剧陌生化,讲出了一个寻找真爱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不止是简单的镜头倒带,更是人生的倒带,所以本片中死亡即出生、出生即死亡、开始即结束、结束即开始。 由于全片场景都是倒放,人们倒退着走路,先回答提问的对话方式,跳”穿衣舞“的脱衣舞女郎,从嘴里吐出的食物都显得荒唐可笑。总之它已经变成了个彻底的荒诞喜剧。在所有的不正常中,唯有男主旁白的逻辑是正常的。但男主一本正经的旁白却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原本是个悲伤的故事。片中男主在逆向混乱时空叙述了一个完整合理的故事,更像是逃避,也是对现实的讽刺。 不管是正叙倒叙,生之初始,死之尽头,无论过程如何,我们都是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你所认为的悲惨的现实,到头来都不如盖在身上的黄土现实,所以不如写首诗讽刺一下,然后一笑而过。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七):先锋还是病态?

  还好先看过一些简介,尔后看电影就不会觉得太奇怪

  本来倒叙是电影还比较常见的手法,我比较喜欢《记忆碎片》就是 先从结尾,再一部一部往前拍的经典电影,但《快乐的结局》的倒,那就是倒带,可惜没有哪个播放器可以这么倒着放,我是指正常速度的倒带播放。

  电影的故事你也别记是了,因为这片子没有字幕,况且所有人说的台词都是反的,倒着走路,倒着打人,所有的镜头,你都必须在脑海里重组一次,眼珠子不停的往回看,一部电影下来,命也去了半条。

  在网上查一下怎么让电影倒着放,有人解决如下

  1.启动QuickTime Movie Player,并打开一个mov文件

  2.当它播放的时候,点击暂停按钮,然后按下[Shift]键,并双击播映窗口

  3.电影开始倒放了,声音也是倒放的

  底还还有个畜生回帖说:这还不简单,你把屏幕倒过来就是了。。。我日。

  再摘一段经典的倒放:

  http://home.pomoho.com/9331478/496100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八):倒帶人生

  我想,在看電影這件事上,我也算是一個怪咖,每每總會對那些構思奇特的B級片青眼相加。於是,毫不意外的,這部精巧的倒帶式cult片依舊深得我心,並且反芻許久回味無窮。

  首先,我要告訴還沒看過的童鞋,不要被什麼反向拍攝的電影給嚇到,因為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加上有豬腳的畫外音吐槽,理解起來是全無障礙滴。然後,重點來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一頂綠帽子引發的血案,經過導演的巧妙構思搖身一變為令人莞爾的黑色幽默。整部電影的氛圍非常歡樂,倒退的動作,越吃越完整的食物,倒序卻完全意義相反的臺詞,無不透著怪誕又討喜的效果。很想叫現在n多投錢跟扔冤家錢似的可劇情卻膚淺乏味得可憐的“大片”製作團隊拿自己的玩意兒跟人家60年前拍的比較一下,天天跟風創新一下會死啊還是商業片就一定要乏善可陳?

  說回觀影感受,以下有劇透。當一個窮屌絲被一個白富美一見傾心,並且排除萬難得以喜結連理,誰都會以為那是一個幸福的開始。可通過主角死後靈魂對自己生前的倒帶意淫,才意識到那正是一切悲劇的初始。於是他一直倒一直倒,倒掉讓他犯下殺孽的姘夫、倒掉最後變壞的婚姻、倒掉和朝三暮四的妻子的相遇、倒掉長大後不堪入目的青梅竹馬的模樣,回到最初最快樂的開始,兩個小孩,兩小無猜。回望整個人生,那竟是最好的時光,而大半生追逐和捨棄則都是悲劇的伏筆,好吧,就以開始作為結局,至少是個快樂的結局!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九):dnE yppaH?

  这是一部较纯粹的电影,由头至尾犹如一道强烈逆光向你迎面袭来,我就像站在一扇开启的时光之门前,却闻不到未来气味,只有来自异次元的微粒从耳旁呼啸而过,在脑后的某处,形成过去与现在的无数可能性

  如果生命中的一切都倒着来:走路节奏,朝一定方向的移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天使恶魔表情,颠倒的“言语”乃至吐出来的食物。。。无疑是非常荒诞的情境,处处惹人发笑,东欧人的幽默是湮没于世俗不够惊艳的,像一种自鸣得意舞步。“忧伤事件变成怪诞的事件,变成趣闻轶事的射影与暗喻。令人感到恐惧的一切事情,在怪诞的视角下统统变成了幽默,而从永恒角度看,一切都是玩笑。”赫拉巴尔的这句话似乎就在形容此作,小人物的各种嘴脸自然的被投射在银幕上,又被胶片的倒回给扭曲,遭快慢不一的节奏撕裂,不只正拍反放的形式,而且把捷克人怪诞的幽默感也玩到了极致。

  当事物破碎越完整,当死转化为生,悲剧变成喜剧,影片实际超越了人们思想里对“时光倒流”的片面定义,它完成了一个大圆满轮回之梦,在这个梦里,生和死,悲与喜——几个从来不可在现实中调和的终端已然失去了时间标签,在整体上被并列呈放--你可自由选择你要的是什么,你如果想遵从传统叙事习惯舒舒服服看一个简单的故事,只需要把电影倒过来放,而无论正看反看,开始就是结局,结局也是开始。试想,一个沉闷尸体和一场白色梦幻婚礼,这都是一段生活的终点且另一个故事开端爱情能消逝,叛变,肉体亦可复活,不朽,所有的所有都在一个绵绵不息的生命轮回中被操练,被遗忘,又被重播,再复幻灭。。。。。。我关掉电影,脑中时空跨越,光影流年,竟有生死两茫茫之感,那天堂地狱之隔,悲伤欢喜之差,似乎从未存在过。

  时光是不可逆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然则在电影的非现实性特质里,一切不可逆者皆可逆。

  我一直认为很多评论观点都有强加在导演身上的嫌疑说不定Oldrich只是有了个从某天报纸上读来的大众故事,写了个剧本又厌于使故事更加复杂戏剧化的老一套于是灵机一动搞出这么一个怪胎,完全没有半点我在这说的什么“生死归虚”的参透,anyway,我相信,那带给我巨大冲击的时光逆转(视觉精神都有),那种电影本能力量,是为着我们生命的脆弱短暂而降临。

  《快乐的结局》观后感(十):《快乐的结局》:悲剧中的生存之道

  如何拥有快乐的结局,比如说,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在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幽暗森林,如何自力救济重见光明?关于这个注定过于虚无的提问,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也许就是让人生倒带,像倒转电影画面一般,锋利刀刃抹平伤口离婚证书结合夫妻、监狱的大门予人自由,当一切倒着走时,人生的棱角被磨平,恶意成为善意,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讲话甚至有种谜一般的诗意:「五点十七。」「几点了?」1967年的捷克电影《快乐的结局》(Stastny konec)便将这种倒转人生的希望发扬光大,以死亡为起点,展演了一种从结局到开头的人生可能。

  倒转人生,但这不是《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不是《无姓之人》(Mr. Nobody),《快乐的结局》比二者更单纯也更大胆,情节上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男主角的妻子外遇,男主角在盛怒之下杀了情夫,接着又将妻子分尸,最后事迹败露,在断头台上结束了一生。从任何定义上来说,大概都不是快乐的结局,然而,当故事反过来,从断头台上开始时,一样的画面就有了不同的意义。这种结构令人想到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的《时间箭》(Time’s Arrow),一部倒着写的小说,写濒死老人如何一路活成婴孩,同样倒着过的生活,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快乐的结局》并不仅是画面的倒转,导演透过男主角的旁白,煞有介事地塑造了一个逻辑反向的世界。比如肢解自己的妻子,终结一段毁灭的婚姻时,倒过来的时序却是他得到生命中的第一份爱情,他必须亲自将这个女人组装起来:「首先,我要把我的妻子组合起来。我没有操作指南,我把她组成什么样,她就会是什么样。」、「她被组合得非常好,我们的幸福可以开始了。」迷人地方正在于这种悲与喜的错置(或说并置),男主角透过过于严肃口吻,反向假装了一个永恒天真的世界,喜与悲被如此怪异地调和,所有观众皆了然事情的真相,唯有反着活的男主角在一个天真的亮度里,重新为自己建构了回忆。带着一种不会被磨损的善意生存于世。如此一本正经的搞笑,而这正是导演的幽默所在,大胆、古怪美妙,悲剧的反面竟然真的成了喜剧。诸如此类的还有「夜总会里,舞女们正伴随音乐穿上暖和的衣服」、「(女儿)每天能提供我们两公升牛奶,每年就有七百公升,过了不久,我们累积起一笔可观的财富。」在这个倒过来的世界里,似乎确实如片名所保证的,一切渐渐走向一个快乐的结局。

  越倒转近人生之初就越快乐,但真正的结构可能比单纯的倒转更复杂。前半段的杀妻过程,在倒转中成了与妻子一步步的相爱,但在顺序的世界中,真正与妻子相识,几次拯救了妻子的过程,却成了厌烦妻子的存在,一次又一次除掉妻子的尝试。又比如顺序世界的监狱,在倒转中成了无忧的童年居所,顺序世界的婴儿床,却成了杀妻后被囚禁的监狱。结构上的对称,情节上的回文,恶是注定要存在的,不会因为时间倒着流动,就彻底从人生中消失。如此意义上,倒转人生不过是细节的挪移,悲哀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电影之初,男主角刚从断头台上「出生」时,曾说了一句:「如此看来,这就是世界。」依照顺序世界的逻辑,这句话应是他作为死囚的最后感叹:「如此看来,这就是世界。」时间的两端被如此感伤地连接,生之初始、死之尽头,世界始终在那里,无论时钟向前或向后走动,绕了一圈后都还是回到同一个点。

  是以,喜与悲真正的决定权,不在画面而在旁白,「说故事」成了悲剧中的生存之道,「幸福的故事都很相似,不幸的故事却大不相同。」但在这里却是刚好相反,透过将事件重新拆解、组合,以天真的语调重新叙述,反而让仅有唯一可能的悲剧,成为无限种可能的「快乐的结局」。

  「时间是不可逆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然而在电影(与文学)里,一切不可逆者皆可逆,这便是真正的魅惑之处,在悲剧之河逆流而上,回溯到伤害以前。即使电影对人生前半的处理过于潦草,后半杀妻也过于重复,但仍无法掩盖其创新与探索的光芒。历经漫长的人生,当男主角终于与真爱重逢,两人都已衰老成孩童,「我们一起步履蹒跚地走向衰老,咿咿呀呀地说着逗人喜爱的胡话。」如此无伤,快乐的结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