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与黑》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红与黑》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9-05 01:4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与黑》经典观后感10篇

  《红与黑》是一部由Claude Autant-Lara执导,Gérard Philipe / Danielle Darrieux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红与黑》观后感(一):一代美男

  Gérard Philipe,完美的脸,演于连的时候总是带着那么一丝惹人心痛的忧郁

  于连这个人物的魅力语言都难以句诠,还好有这样一个优秀演员来演他,相得益彰

  上译的配音演员表现的也是完美,经典啊。

  《红与黑》观后感(二):经典就是经典

  经典就是经典,我看了一遍,也不知道这部电影要表达什么,本来是想看小说的,但是又觉得太苦味了,就翻来电影看.完全不懂在演什么,到底是在褒扬 于连 还是在批评这样的人,我实在是不明白,一个人为了得尊重,就去勾引有夫之妇,纵使这个女人经不住小白脸的诱惑,本来是在穿着军官衣服游街,但看到神父众人膜拜,就转而学神学,利用他的俊朗英姿处处勾引,分明就是渣男嘛!

  说什么为了得到尊重,为了公平,为了理想,还不是踩着女人的肩膀满足自己野心,一步一步往上爬。

  看的时候很卡,配音和字幕晚全不搭因为是经典,看着还行,有种老电影的感觉

  《红与黑》观后感(三):第一主角是德·雷纳尔夫人

  先说第一感觉:这部片子中最出彩的是德·雷纳尔夫人,她在中枪后看到了开枪的是于连,于是欣慰地一笑,真是让人心碎。再说说其他感觉:男主角钱拉·菲利普太老。于连死时也不过20出头,但演员的年纪显然偏大。菲利浦生于1922年,拍摄此片时32岁,仅比扮演雷纳尔夫人的演员小5岁。在前半部分中,于连的青涩被表现地过于突出风头完全被举止自然的雷纳尔夫人盖过;只有在后半段跟玛蒂尔德相处时,于连的作派才开始显得老练。总之,我觉得前半段的于连不善于掩饰自己——当然,电影可能正是要表现他的成长过程。我对玛蒂尔德这个角色不太满意,当然,从导演意图来看,在这部影片当中她本来就不能跟雷纳尔夫人平分秋色。但是她惊人傲气太不明显,好像就是普通卖弄风情贵族小姐,这样一来,这个角色的深度就有点降低。

  《红与黑》观后感(四):法国慕容复的故事

  长的帅啊又有头脑啊又敢搞啊,这样的优质男人,在我大鸡国长大,必当是人杰,可惜欧洲人套路多,从小学的都不是厚黑学。

  教权高于政权这就说明了法国大革命并没成功,至少皇权需要教权的煽动力保护

  于连的错就是把自己也套路化了,比方多,明明可以不死的却偏要死,这不脑子毛病嘛。做事不够稳重脾气爆,这些也是阻碍他成功的障碍。还有个重大错误就是不该团结女人敌对男人,这世界毕竟还是男人的世界。

  缺爱的老嫂子比缺爱的小姑娘可怕

  当时的法国男装都是二十一世纪女装的潮款。

  三个小时的片长尽可能的囊括了司汤达原著方方面面内心独白精彩,男主把于连各种“猥琐”之处都展现了出来。

  最后还是那句话---屌丝逆袭一时爽,终究还是火葬场。

  《红与黑》观后感(五):所以说,删得少不不如改得巧啊

  看了一下其它2个版本的(后来的法版跟BBC那一版),还是觉得这版好(也许是忘不了我的第一个于连吧,(笑)。所以说:“删得少不如改得巧”啊。

  觉得其他两版于连选角虽然年轻,但是可能也正是由于“年轻”而表现力稍薄弱了点(就像以前有人告诉我,歌剧表演艺术家也是这样的,年龄增长来人阅历的增厚,这对理解和表现能力影响是在是不可小觑的,突然想起这么一回事儿。),虽然钱拉.菲利普饰演此片时年龄稍嫌大了一点,但是光凭这点也完全不能掩盖身上那种迷人风度啊,这一点让我觉得很于连,那眼神也是,还是十分勾魂摄魄的。而且就是说,觉得后来那两个版本的于连啊,都还不够坏(虽然小说里的于连给我的印象是很高尚的啦),而且也没有54版于连的硬气,这就让我这个对54版于连明显有点偏爱家伙觉得有些不够味儿。啊,谁知道呢,可能是对心理活动描写不同缘故吧。以我的趣味,明显是好54版直接在人物银幕上活动时配上话外音这种的,比较口味;啊但是其他两版尝试的表现方法也是蛮有新意的:对比着看非常有趣,有时我都说不出,究竟更喜欢哪个版本的演绎了,因为各有各的妙处(当然了,各自的妙处往往也伴随着各自的遗憾)——不过这才有趣嘛。就是这种趣味(我会说还有对于连的爱

  《红与黑》观后感(六):我看到的,我想到的……

  或许是因为没读过原著~或许是我真的太浅薄~云里雾里~于名利场上摸爬滚打的于连你到底有没有真的爱过?

  我讨厌爱丽莎~不是因为她身为仆人因为吃错而女主人发脾气~虽然每次看到她气鼓鼓尖酸刻薄样子就心生厌恶~而是因为她的告密 ~喜欢德·雷纳尔夫人~这个不幸却是幸福的女人~虽然于连出于野心而去勾搭她,~他那强烈的拿破仑式的占有欲一度控制了他的理智~但是直到最后~我想于连是爱过德*雷纳尔夫人的~喜欢德*雷纳尔夫人还因为她温和执着性格,尽管时而软弱人性就是这么复杂,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得犹如白雪公主王子童话故事般的人格~粗鲁刻薄的市长完全没有大男子气概让人心生厌恶~没有爱情婚姻也应该是雷纳尔夫人那么轻易地就沦陷在于连的爱情阴谋原因之一吧~

  马特尔小姐的高傲着实令人反感,令我不解的是,明明是她先引诱于连在月光皎洁的夜晚爬梯子去找她的,结果到了第二天却摆出一幅冷漠的脸,还口口声声悔恨“我恨我委身于这么一个人”。然而爱情终归还是战胜了她的傲气。

  于连的虚伪与野心虽然是为大家所厌恶的,但是仿佛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身处于那样的环境下,自尊心强大,让一切就这么顺着所谓的反神教道德路线发展下去……

  故事的最后,于连本可以不死的,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走向地狱肉体的死亡和精神的复苏在他走向断头台的那一刻交替来到这个丑陋的世界。

  quot;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资产阶级的人。"

  《红与黑》观后感(七):于连是一个缺爱的孩子

  看电影的好处就是可以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一本世界名著,而且画面感更强一些,故事结构也会清晰一些,尤其是国外名著里,那些人物的名字,经常会搞混,我看《百年孤独》的时候,被里面人物的姓名关系,绕得七荤八素。不过有时间还是想去看一下原著,因为电影里关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未必会有文字表达的更加深切

  一千个人的心里,会有一千个于连

  在于连的故事里,有人看到了爱情,有人看到了欺骗,有人看到了自私,有人看到了骄傲

  我看到了一个底层青年对自己命运不甘努力的向上爬的过程中自尊敏感如同心中的一根刺,不断的刺伤自己,有人说他自私有人说他扭曲,在底层苦苦挣扎的人,谁的内心不是千疮百孔?一个十九岁的男孩,爱上一个大自己十岁的女人,我想,于连更多的是在寻找一种母爱吧。

  于连是一个缺爱的孩子。

  德瑞那夫人,也是一个缺爱的人,她的不幸,来源于自己被所谓的爱情冲昏了头脑。都说爱情中的女人,智商等于零,在自己的家中,夜夜与家庭教师偷情,隔壁就是自己睡着了的丈夫,德瑞那夫人的举动不得不说大胆,甚至大胆的近乎莽撞

  德瑞那夫人的悲剧来源于偷情的败露,只是这个结局在现在来看,并不意外,德瑞那先生出于各种考虑,没有将妻子赶出家门,但是一场破裂的婚姻已然形成

  从此,一个女人生活在无尽的懊悔、羞耻、无望之中。

  这种痛苦日日夜夜心灵侵蚀中,慢慢形成了怨恨,所以在得知于连有了新欢,即将开始人生辉煌之时,她便失去了理智。

  是的,她要报复,报复那个曾经爱过她,离开她,将她抛到生活深渊的他,于连。

  那封揭发信,与其说是被逼无奈而写,不如说,也是她潜意识要这么做的。

  是啊,凭什么?

  凭什么偷情对一个男人来说,就是一场艳遇,对于女人来说就是深渊?

  凭什么你于连可以爱情事业双丰收,我就得一辈子都在偷情的耻辱柱上受着良心的鞭挞?

  德瑞那夫人对于连还有爱吗?当然有,不然也不会这么的恨。在于连持枪枪杀她的一瞬间,她回头看见于连的一瞬间,是面露惊喜的,还有没来得及展开的笑容

  于连有错吗?如果没有这封举报信,没有枪杀案,他至少算是屌丝逆袭成功了吧,但是一切都在一瞬间坍塌了,因为那封揭发信。

  于连努力了这么久,费尽心机,构筑的上升通道,就这么无情的对他关闭了。

  故事的结局,似乎是对爱情的一个完美诠释

  其实,与爱情无关,是两个同样绝望的人,共同选择了用死亡来结束一切。

  似乎,只有死亡,才能略显完美。

  因为选择继续活下去,反倒是更需要挣扎和勇气

  这是一场以报复开始的爱情,也是以报复结束的爱情。

  作为女人,我对德瑞那夫人,更同情一些,这个社会女性从来都是缺少宽容的,从宗教舆论都给予女人太多的束缚。同样是出轨,男人最后大多回归家庭风平浪静,女人大多以草草离婚收场,并且要终身背负不忠的恶名。

  我们不能轻易的去改变社会的现状与舆论导向,我们只能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身边的人性与人心,理智的做好每一个选择,不是每个错误,都有机会重新来过。

  《红与黑》观后感(八):你的一厢情愿还真换来了一个美好结局

  “现在她不爱我了,那我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开始爱她呢?是的,我爱她,我要爱她一辈子,一辈子。

  可是她只爱我一夜,这太不公平了,玛基尔德,不过她也是对的,我有什么值得她爱的呢?凭良心说,我是太平凡了,既然如此,我自杀吧。

  自杀?那她一定会更看不起我,不,我一定要爬上去,待一分钟也好,就让她来看不起我吧,反正我要吻她一下,今晚最后一个吻,我就回到自己的房里,用手枪自杀。”

  “一个月,这么些日子,这么多钟点,在我余下的,这一小段生活里,让我们幸福吧!

  人家以为我死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不是真的,现在你不再有耻辱,我也不再有死刑,只有爱情。”

  好美的台词,好美的翻译

  “有些人觉得自己比别人重要,他们必须死”---------The Limits of Control by 吉姆贾木许

  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里的这句台词。

  你是一个木匠儿子,是的,你很能干,你长的也很漂亮,但是,你只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你要名利,要地位,要爱情,你还要不失尊严的得到他们。哥!你一开始就疯了。

  人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周围的人就没有变过。

  他们自个儿累个半死,还紧张地“友好地”盯着你,小子,你可别投机取巧,哥几个都瞅着你呢,我们可他妈都是老老实实的。你耍这点小把戏,叫我们情何以堪?

  神

  正义善良,友好,尊严,荣誉,爱情,一切美好品质。你觉得你拥有他们?这可不是你说了算。你怎么想关我们这些老百姓屁事,你通奸了就是通奸了,通奸了你还不爽,还要勾引人家美丽善良高贵的小姐,兄弟,太过了。你得死。。。。

  绕了一圈,您才发现自己只需要个女人,而且两个随便选一个都行。只要他们真在乎你是吧,你只需要有个女人在乎你,你就觉得自个儿冲破了所有的束缚,你就找到了“永恒”?那你绕这么一圈干嘛?

  莫非这是特意给我们这些天国农民工子弟看的?

  《红与黑》观后感(九):导演说

  克罗德·乌当-拉哈根据斯丹达尔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影片,在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的内涵作了较大的改动,在叙事结构、主人公形象塑造、对宗教的揭露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红与黑》是一部有丰富社会内容的小说。主人公于连·索勒尔这个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是在法国大革命后期拿破仑帝国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的典型。他从小深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对拿破仑推崇备至,希冀能像拿破仑帝国时代一样,凭借自己的才干奋斗立功疆场而获得远大前程。不幸的是,他赶上了王朝复辟时期,在自己一无门第、二无财产条件下,只有走教会门路,靠卑劣勾当向上爬。小说标题的“红”,是指红色军装代表充满了英雄业绩的拿破仑帝国时代,影片中我们看到于连在试穿军官制服时,他仿佛即将在拿破仑的战旗下跨马出征,心中充满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狂喜。“黑”指教士的黑袍,代表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年代。生逢这两个时期交迭的于连,身上自然带有社会历史矛盾冲突。斯丹达尔以同情的态度描写叙述了于连的奋斗、追求和悲剧。从个性解放观点出发,讴歌了拿破仑时代,鞭笞了复辟时代,批判了在波旁王朝统治下复辟势力以出身门第压制平民青年的行径。作者在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的背景上,揭露了教会勾结保王党复辟专制主义旧秩序的阴谋,深刻地表现出七月革命之前法国社会历史的特征。这就使《红与黑》成为了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斯丹达尔这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按照故事展开的时间与空间讲述了于连·索勒尔的一生。在书中第49章,他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小说好像一面镜子,摆在大路上。有时它照出的是蔚蓝色的天空,有时照出的却是路上的泥沼。”在叙事结构上,他认为平铺直叙最能反映生活的真实。而克罗德·乌当拉哈则选择了倒叙的手法,从影片一开始就让观众面对在法庭受审的于连。他在法庭上的讲话,在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在影片中更起到一个统领全局的作用,十分点题地说明影片更侧重于社会性一面,使其政治色彩更加鲜明。于连的陈述并非小说原文,编导选择了其中政治含义最浓的部分,让钱拉·菲力浦用坚定的控诉语气把主人公的自我辩护变成了一篇战斗的檄文。这段独白去掉了原文中一切婉转修饰语,只剩下字字铿锵的有力控诉。其中于连对德·瑞娜夫人的歉悔与内疚被简要地一笔带过。原来半小时长的大段独白被压缩为三分钟,这就突出了于连对社会不公正的抨击与控诉。

  编导在这部影片中,把一切与刻画于连反抗社会的主题无关的人物和事件全部省略,例如贫民收容所所长哇列诺、代理主教福力列、于连的挚友福格都未在片中出现,这就使得情节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主人公的反抗性格更加突出。

  《红与黑》的中心人物是于连·索勒尔,小说原来的名字就叫做《于连》,斯丹达尔之所以改成现在的题名,并加上副标题“1830年纪事”,是为了突破个人遭遇的孤立范畴,扩展到对复辟王朝时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全景描绘。心有灵犀的编导在这一点上无疑比斯丹达尔走得更远,他把受个人主义感情驱使的野心家于连的自我奋斗的一生,变成了一代青年的代表向社会不公正宣战的历史。于连代表了一个法国大革命后的小资产者的形象,他身上既有反抗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一面,也有崇拜权贵并向他们妥协的一面,而影片着力突出他的反抗性特征。

  让我们对比一下小说与电影在于连追求德·瑞娜夫人这场戏的异同。小说第九章中,德·瑞娜先生对于连整个上午不管孩子,不尽家庭教师的职责深为不满,他用尖酸的刻薄话斥责于连。但是,于连始终沉醉在前夜花园中握住德·瑞娜夫人的手那一幸福时刻。书中说“他简直无法把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到去听德·瑞娜先生对他说的那些严厉话。他整个上午都把自己锁在屋里,没去管孩子是因为他心中太兴奋。他认为前夜的举动,尽到了他的职责,而且是个英勇的职责。直到最后于连才勉强找到一个托辞来应付德·瑞娜先生:‘我病了。’”

  影片把这场戏安排在花园纳凉那一组镜头中:德·瑞娜先生为显示自己的主人地位,叫于连去把他的眼镜和报纸拿来(原书没有),然后开始指责他未尽职守。于连辩解道:“因为今天我病了。我可以生病吗?”为了报复市长对他奴仆般的待遇,他乘机握住夫人的手,并深情地望着她。把于连勾引德·瑞娜夫人的行为,放在不受尊重备受责难之后,使观众的同情心转向于连,这句“我可以生病吗”则突出了于连敢于抗争的心理。

  小说中把于连夜闯闺房占有德·瑞娜夫人说是“他生活中还从来不曾有过情妇,这天他要决心扮演一个唐璜的角色,以满足作为一个征服者的自尊心”。可以看出原作是用天性风流来解释于连此举动机的,而影片的剪辑巧妙地突出了青年人的报复心理,让市长戴上绿帽子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影片缩短了故事的进程,把于连的犹疑彷徨过程删去,让他在花园纳凉的当晚就占有了路易丝·德·瑞娜。这样改编的结果,使人感到于连不是在对一个女人发动进攻,而是对社会的不正义起而反抗。他犯下的通奸罪不但不受观众指责,反而得到同情和令人欣慰。

  斯丹达尔在《红与黑》这部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作品中,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与之勾结的教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从于连目睹的神学院中卑鄙的勾心斗角,特务活动的无孔不入,到最后忏悔神父胁迫路易丝·德·瑞娜夫人写揭发告密信,作者都用翔实的笔触,揭露了教会的伪善。乌当拉哈的影片更加激进地表现了反教权思想。通过于连的切身经历,对宗教作了先扬后抑的安排。在国王驾幸维立叶城那组镜头中,于连对年轻主教的不凡气派羡慕不已。看着他在穿衣镜前威严地演练着祝福的手势,于连心里想:这么年轻就做了主教……他能赚很多钱吧?也许二三十万法郎都不止。但导演对这个细节的描写,却暗示人们:庄严的宗教仪式只不过是一种装腔作势的表演。当国王在教堂中跪倒在地,一群美貌的女人匍匐在主教的脚下时,于连全然忘却了想当拿破仑军官的宿愿,顿生要在红色军服外套上黑色教袍的强烈愿望。在小说中,于连穿的是天蓝色军服,乌当拉哈在影片中却让他穿上十分耀眼的红色军装,这个细节的改动可谓独具匠心,更好地展示了《红与黑》的深刻内涵。更有意味的是,满身戎装的于连兴高采烈地刚刚演完仪仗队员的角色,就被西朗神父招来侍奉主教大人,因来不及换装,连带有马刺的军靴都没脱,披上黑色教衣就匆匆来到主教身边。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穿什么服装、演什么角色都无关宏旨,重要的是找到进入上层社会的捷径。红也好,黑也好,哪条道路方便就走那条,信念是没有的。

  由于影片长度的限制,乌当拉哈把原小说中对暗无天日的神学院描述大加删减,只交代出正直的彼拉神父和天资过人的于连在这里备受排挤。导演用象征手法,在最后一次弥撒中,增加了一个彼拉神父逐次吹熄蜡烛的特写镜头。当彼拉神父讲到学生中许多人将在社会的潮水中被淹没时,他吹熄了于连默默指定的那根蜡烛。这带有神秘色彩的隐喻预示着不祥的来临。

  令人难忘的一组镜头,是忏悔神父诱逼德·瑞娜夫人写告密信那场戏。这是影片揭露教会的点睛之笔。在极度昏暗的忏悔室中,人们始终无法看清忏悔神父的面孔。他总是用手掩住脸,镜头如何变化角度也照不到他的真面目。实际上,他是谁原本就不重要,任何教区的神父都是一张见不得人的嘴脸,都在阴暗的角落里施展阴谋。忏悔完毕,他走到圣像前,低下头,做出一副吾主慈悲的样子。他那可怕的黑色背影,让人不难看出他极度扭曲的心灵。这组几近无声的画面令人窒息。

  小说结尾时,于连虽愿选择死刑,但未拒绝宗教挽救他的灵魂。影片让他与宗教彻底决裂,他固执地回答了西朗神父指给他的最后一线生机,表示再不踏进那伪善的地方。更富反抗性的于连,因悲壮更显完美和高大。

  把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利用画外音表现人物内心独白,不失为一种上乘的选择。不久前推出的玛格丽特·杜拉的《情人》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让娜·莫萝的内心独白深深地打动了法国影迷。斯丹达尔对人物心理有惊人的洞察力,在小说中多处出现大篇幅的自问自答的心理描写,这种手法细腻而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乌当拉哈沿袭了这一手法,既有表现内心矛盾鲜活的画面,又听到他内心的呼唤,让人感到导演既忠实原著,又似乎超越了文字所能达到的效果。在于连夜闯德·瑞娜夫人闺房那场戏中,他的矛盾心态,通过演员自身的自问自答,把于连的愤怒、冲动、犹豫又胆怯的心理完全展示在观众面前。与此相对应,德·瑞娜夫人第二天晚上在溜进于连卧室前,她的自责、怨艾、躁动和彷徨,也通过这种方式真切地展现出来。

  总之,影片中塑造的于连这一人物形象,比小说因更具叛逆性格而显得更加高大。钱拉·菲力浦在他艺术顶峰时创造的这个人物,使人难以忘怀。50多年后的今天,不少试图再版《红与黑》的制片人,因寻不到能超越钱拉·菲力浦的演员而计划落空。他创造的于连,态度倨傲,动作优雅,仿佛于连与生俱来就是一个上等人。德·拉木尔小姐说他“有外省人的土气”,只是由地位卑微而造成的胆怯心理的流露。导演安排于连走向断头台那最后一组镜头,达到了颂扬这位青年叛逆的顶点。身着洁白衣衫的于连目光炯炯,义无反顾地向前方走去。他刚直的身影,坚定的步履像流星一般在夜空中滑过。这哪里是犯有谋杀未遂罪的死囚,分明是一位为正义事业以身殉道的勇士,他甚至还受到天使般歌声的送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