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与黑》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红与黑》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3 20: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与黑》观后感精选10篇

  《红与黑》是一部由Jean-Daniel Verhaeghe执导,卡洛尔·布盖 / 吉姆·罗斯·斯图尔特 / 朱迪丝·哥德雷科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与黑》观后感(一):贫穷野心与爱情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经典作品,记得一个英语老师说司汤达的文字深刻、巴尔扎克的伟大,而福楼拜的优美,如果一个男人具备这三个形容词的品质,那就近乎perfect,所以每个男生都应该去读这三个作家的作品。电影红与黑刻画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和原著还是有偏差,过于注重爱情,而缺少对于连心理的刻画,他变得野心勃勃过程结果体现的不明显。但是爱情刻画的很深入夫人对于连的爱很无私,没有丝毫的阶级贫富观念,于连最后领悟自己对夫人深刻的爱,想到世界上只有她才能这般爱自己,而自己确在冲动之下严重伤害了她,几乎夺去她的性命,这点让于连愧疚自责,也让他确定了自己深深爱意,宁愿以死偿还。当然他选择死不止这点原因,结尾让人潸然落泪。

  《红与黑》观后感(二):凤凰渣男的逆袭故事实在明白为什么这有什么经典?

  原本打算看书的,但是书太厚了而且由于社会习俗与现在的社会差距过大,读起来索然无味,读不下去。但这本书也是我那书单中间的一本,一直想把这本书单中的50本书尽快的读掉,所以这周我就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从头看到尾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像一部简单的爱情小说,或者说是一部吊丝逆袭的小说。因为野心勃勃,不愿意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不甘心待在下层社会里挣扎,于连靠着自己俊俏的外表、充满知识大脑以及豪赌的勇气,迷倒了市长的夫人,傍上了贵族家的小姐,一步步改变了自己命运,最后的却因为自己自卑的心理,在市长夫人揭穿了自己的虚伪面目后,冲动的跑去杀人,并在法庭上面羞辱了一帮贵族(他这段羞辱贵族的文字一直被奉为经典,但是我看来有些莫名其妙,为什么要这么找死?),被送上了断头台。简而言之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叙述完上面一段以后,是不是感觉像现在的狗血青春小说或者是意淫官场小说?反正我是不明白经典在哪?是不是原著里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十分的打动人,而电影里却没有办法镜头语言表现?反正我打算再看一下原著的文字内容,否则我不能明白这部小说到底有什么好的。唯独能够打动我的地方可能也就是于连这种人物奋勇拼搏改变自己命运的过程吧!最后看一下在之前影评里看的一段话,好像是摘抄自这部小说里面。社会好像一根竹竿,他是一节一节的,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就是从他自己这一阶层拼命地爬上了上面的阶层,而在这过程中上面一个阶层的人会千方百计的阻止你来到这一阶层。

  社会好比一根竹竿,分成若干节。一个人的伟大事业就是爬上比他自己的阶级更高的阶级去,而那个阶级则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爬上去。 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 难道我是懦夫吗?拿起武器来。 我是个小人物,但我并不卑贱

  《红与黑》观后感(三):卑微的爱

  看了的人都感动于于连和德瑞拉夫人之间深厚真挚的爱情。但马蒂尔德才是剧中最悲剧的人物,她对爱情执着单纯,她永远忠于自己内心情感。就像她自己所说的,第一次就委身于他。她疯狂的爱着于连,可于连只是利用,玩弄她,她忠于自己的情感,可这样也没有换来一份真挚的爱。即使她知道于连仍然是爱着德瑞拉夫人,她也从未悔恨自己被欺骗的感情,只能卑微的爱。马蒂尔德一生只爱过一个人,但她的爱没有回应。于连与德瑞拉夫人相爱,却因世事而无法相守,但至少他们都钟情于彼此,他们的爱得到了回应。可马蒂尔德,那个单纯的傻女人,她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为了这个他可以抛弃一切,可没想到一切都并非她的想象。如何承受这愚蠢的自我讽刺。我以为我拥有了,可是原来我什么的都没有,只是被开了一个恶意玩笑。直至最后,她发现自己只是这场情感中的局外人,她也甘心于被愚弄。于连被送上断头台是最好的结局,这是他罪有应得。即使这样,也不足以向一份真挚的爱赎罪。

  《红与黑》观后感(四):后拿破仑时代的于连

  如何解读于连?这是读过《红与黑》的人们,所碰到的首要问题。当然,评论家早已提供一些答案,比如,一个向上爬的野心家、阴谋家,一个拉斯蒂涅式的人物……这些说法肯定是对的。但我觉得,更应把于连放到所处的年代里,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即把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或是更可取的做法,可望得出更切实际结论。定下《后拿破仑时代的于连》这个题目,原因便在此了。

  何谓“后拿破仑时代”?《红与黑》有一个副标题:“一八三O纪事”。这之前,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年-1794年)、拿破仑执掌法国时期(1799年-1815年),和王政复辟时期(1815年-1830年)。小说中,于连感叹“拿破仑啊!在你的时代……”,鉴于此,将前两个时期合称为“拿破仑时代”,将之后的王政复辟时期称为“后拿破仑时代”。关于这段时期,人民文学版《红与黑》译者张冠尧在该书《前言》中说:“波旁王朝的复辟使被打倒的贵族卷土重来,他们和教会沆瀣一气,把法国又拉回到大革命前的黑暗年月。随着大革命而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尤其是小资产阶级遭到压制”,“平民青年没有任何出路,只能以教士职业为晋身之阶”。这是“后拿破仑时代”的基本特征。两个时代是如此不同,小说中,连瓦匠都看出来了:“换了‘那一位’的时代,就有意思了!瓦匠能当上军官、将军,这都是见过的事!”

  木匠的儿子于连登场时只有18岁,到1830年死时也只22岁,终其一生,拿破仑的影响无时不在。小说中写到一老外科军医,此人堪称于连的教父。他曾随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既是雅各宾党人,又是波拿巴分子”,“甚至站在帝国一边签名反对王政复辟”。老军医退役后来到维里业,教于连学会拉丁文,向他讲述大革命的有关历史,临终前还把一大批书留给他。后来,于连学了三年神学,成为一名年轻的教士。

  在老军医的影响下,于连成为拿破仑的狂热崇拜者,最喜欢的书是《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此书为拿破仑侍从所撰,记录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流放生活,还记下拿破仑口述的一生事迹。于连在德·雷纳家当教师时,悄悄将拿破仑的肖像,藏在住处的床垫下。更重要的是,于连决计仿效拿破仑建功立业梦想像后者那样,“仅凭手中一把长剑便成为天下主人”。这是可以理解的:大革命就在不远处,前辈在回忆当年,后辈则歆羡不已,并起了模仿之意。然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时过境迁,以前可以得到的东西,现在虽然可望,却不可及。于连必须改弦更张了。

  小时候,于连看见身着战袍的龙骑兵,“便发疯了似地想当兵”,及年稍长,却改主意当教士。原因何在?后拿破仑时代,法国社会不再崇尚武功,不再可能“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相反,“有的神甫四十多岁便拿到十万法郎的年薪,三倍于拿破仑麾下名将的薪俸”。穿红色军服?还是穿黑色教士服?从收益上看,二者早已此消彼长,最终造成于连的舍“红”就“黑”。“红”与“黑”,说的其实是于连人生道路的选择。

  必须看到,于连是迫于现实作出选择的。即便当了教士,仍怀着一颗出人头地的心,其征服欲和对胜利渴望,并不因穿了教士服而稍减。如有的评论说,于连是把“情场当作战场”,所作所为,仍是一副军人姿态。我以为,于连征战的不只是情场,还有上流社会;他是把真实的战场,转移到女人的床笫和上流社会的客厅,变征服将士为征服女人、征服上流社会而已。

  先说情场之战。于连先后征服两个女人:德·雷纳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前者是市长太太,后者是德·拉摩尔侯爵家的千金。于连是作为家庭教师进入市长家的,给其三个儿子教授拉丁文。虽对上流社会抱着仇恨和厌倦,却不妨碍他决心要将德·雷纳夫人“弄到手”。于连征服德·雷纳夫人,采用的是一种蛮不讲理的打法,利用住在主人家的便利,半夜去敲主妇的门。于连能够得手,与他18岁的年纪漂亮面孔、横溢的才华有关,也与德·雷纳夫人的淳朴、母性,和缺乏爱情有关。她“十六岁便嫁到大户人家,一生之中,对爱情没有任何体验”。这是一场遭遇战,并无多少战术含量,适合于连莽撞少年身份

  征服玛蒂尔德小姐之战则不一样了。于连这次是德·拉摩尔侯爵的秘书,协助后者处理文件,甚至管理田产。之前,已在市长家和神学院历练,感情生活上,也有与德·雷纳夫人的“姐弟恋”,是一个更为成熟的于连。对手玛蒂尔德小姐更非同一般:生于巴黎显贵之家,是个漂亮的金发女郎,身边有三个追求者:克罗兹诺瓦侯爵、凯律伯爵、吕兹子爵,清一色的名门子弟。更要命的是,玛蒂尔德对他们不屑一顾,于连这个外省的木匠之子,能让她正眼相看已属不易,更遑论其他?

  所以,这绝对是一场苦战。于连能够一战,固然因自身实力聪明有才华,谈吐和见识皆不凡,办事能力极强,为此,德·拉摩尔授给他一枚勋章。玛蒂尔德的崇拜英雄情结,也助了于连一臂之力。她认定于连是个丹东式的人物,敢作敢为有魄力,唯一不足的是出身低微。但她马上想到:“敢于爱一个社会地位与我有霄壤之别的人,这已经是伟大果敢的举动。”两人一番亲密接触后,率先表白的居然是玛蒂尔德,用的是书信方式;第三封信,竟邀于连半夜去她的闺房!

  但此战的难度,是于连占领几个高地后,仍难言有胜算。那天夜里,于连架着梯子爬进玛蒂尔德闺房,让后者委身于他。第二天,玛蒂尔德却冷若冰霜,对于连爱理不理,而此时,于连疯狂地爱上玛蒂尔德,“玛蒂尔德知道他爱自己,反倒瞧不起他了”。失意痛苦,让于连铤而走险,一天夜里,他主动架起梯子再进闺房,两人共度春宵。玛蒂尔德似乎又被征服,她说:“我太高傲,太狠心,你惩罚我吧。”又说:“你是我的主人,我是你的女奴,我想违抗你的命令,应该跪下请求你的宽恕。”甚至剪下一缕头发给于连,作为永远顺从的表示。可是再过一天,玛蒂尔德剪下头发的地方掩盖起来,言语态度复如从前:她“对爱情感到腻烦了”。面对两度委身的玛蒂尔德,于连竟无计可施,心里痛苦极了。

  恰在这时,德·拉摩尔给于连派了一个活:跟随自己参加一秘密会议,作好会议记录之后,将记录压缩成四页,然后背下来,通报给一位公爵。之所以用脑而不是用纸,是因去往公爵府沿途的驿站,都有敌对方设置的检查岗。借着这份信使工作,于连暂时摆脱对玛蒂尔德的苦恋。藏身斯特拉斯堡时,于连巧遇熟人俄国克拉索夫王子,后者得知于连的苦闷,授给他三个锦囊妙计。俄王子的计策,说起来就两点:一是再见玛蒂尔德时,一定要“绷着”,谁“绷”不住谁输;二是声东击西,假装移情寡居的元帅夫人,激起玛蒂尔德的妒忌心。

  自此,征服玛蒂尔德之战开打下半场:再回德·拉摩尔府上,玛蒂尔德去花园,于连不跟着去;玛蒂尔德坐到元帅夫人旁,于连就在一侧也不看她,反而向元帅夫人大献殷勤;又将俄王子交给的信,一封封抄给这位夫人。玛蒂尔德也没闲着,答应了克罗兹诺瓦侯爵的求婚,以致后者一天跑两次德·拉摩尔府上。两人就这么交战着,就于连来说,这场“艰苦表演”竟长达六个星期

  一天早上,于连在图书室看元帅夫人的回信,玛蒂尔德来了,一把抢过信,说:“我受不了……我是您的妻子,您却把我忘个一干二净。您这样很不像话,先生。”说完眼泪汪汪,扑到于连的怀里。于连不敢松懈,想起俄王子的的告诫:“一字之差功亏一篑。”便仍然“绷着”,直到玛蒂尔德跪倒到在面前:“没有你的爱,我再也活不下去了。”

  即便如此,于连仍认为,大战只是“赢了一半”,坚持去元帅夫人的包厢看戏,以此来折磨玛蒂尔德。他发誓:“要她害怕!”当玛蒂尔德说要与他私奔时,于连仍装作不愿拥抱她。最终,玛蒂尔德发现自己怀孕了,高兴地告诉于连,并决定给德·拉摩尔写信,告诉父亲“是我首先爱上了他,诱使他也爱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想,这就是被追的穷寇,被痛打的残敌吧?

  我读于连征服玛蒂尔德之战,感觉前半场是拉锯战:于连胜一场,玛蒂尔德必扳回一场;于连两度得手,都只获得身体,未俘获其心。后半场是攻坚战:于连一点点进攻,玛蒂尔德一点点退却,退守中又有还击;于连不敢半点懈怠,因稍有松懈,必招致反攻,致前功尽弃。所以一直强迫自己“绷着”,终让“绷”不住的玛蒂尔德认输。这场交战,比之征服德·雷纳夫人的兵不血刃,可谓艰苦卓绝。我读这段,仿佛看到刀光剑影,听到金戈铁马!简直太刺激、太过瘾了。

  有意思的是,小说本来就将于连的情事,当作战事来写,一直用“第一次决斗”、“我打赢了一仗,但必须乘胜追击”、“苦战得胜”……等等来描述。特别是写玛蒂尔德的这段:“在即将进行的这场战斗中,因出身而产生的骄傲就像一座高山,横亘在她与我之间的一个碉堡。必须在此部署兵力。”这哪里像是谈恋爱?分明就是战争了。如此看来,身着黑教士服的于连,依然是个红衣将军。

  再来说上流社会之战。在德·雷纳市长家,于连不但是拉丁文专家,还可将整本《圣经》背下;他的优异表现,总让市长疑心他另谋高就,不断给他加薪。在德·拉摩尔侯爵府上,于连处理往来信件,根据侯爵批语草拟复信,后者几乎都签字照发。同时,还管理两地田产,经常要去巡视。跟随侯爵参与秘密会议那次,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将会议内容装进脑海,转达给公爵。完成使命归来,侯爵夫妇真心称赞他、祝贺他。他的出色才干,获得王公贵族的首肯,克拉索夫王子、阿塔米拉伯爵成了他的好友,元帅夫人甚至爱上他。

  但于连终归是个悲剧人物。他赢了德·拉摩尔家的小姐,却输给德·拉摩尔本人。侯爵力阻女儿嫁给于连。他可以给于连金钱、地产、甚至贵族头衔,就是不允诺婚事。一方面,他安排于连做轻骑兵中尉,一方面,暗中派人调查于连,以致发现后者与德·雷纳夫人的私情。待德·雷纳夫人受人蒙骗,写信控诉于连,于连见信大怒,疯狂中枪杀德·雷纳夫人,终于铸成大错。

  系狱之后的于连,只求一死。其实,他可以不判死刑的。其一,德·雷纳夫人只受轻伤,醒悟后非常后悔,亲笔给陪审员写信求情,说于连是“精神忧郁症发作”。其二,玛蒂尔德亲自找到弗里莱神甫,这位可对于连案施加影响的人,与之私下达成交易:如神甫能让于连免死,她将设法让他当上主教。神甫甚至夸下海口:“小姐,我要使一个人被判无罪不费吹灰之力……”

  但于连决意赴死。审判前再三说自己是谋杀,被判死刑后又不肯上诉。为什么?于连的梦想是当大人物,不甘于仅仅是活着,过庸常人的生活。来德·拉摩尔侯爵家之前,他本有两次过平静而富贵生活的机会:一是娶德·雷纳夫人的侍女,后者刚得了一笔遗产;一是与发小富凯合伙做生意,每年有四千法郎的收入。于连都拒绝了。顺便说一句,正因为拒绝疯狂爱着自己的侍女,于连才被后者告发,以致与德·雷纳夫人的恋情败露。

  小说中写到,于连三次用梯子爬进女人卧室,最先一次是德·雷纳家。梯子是一个隐喻,是“向上爬”的最好诠释。于连出道以来,每遇贵人,一直顺风顺水,征服玛蒂尔德,更让他看到实现梦想的希望。当上轻骑兵中尉后,于连不知是计,“心里已在盘算,要想最迟三十岁便成为司令官,像所有伟大的将领一样,二十三岁的官阶就必须在中尉以上”。哪知道,一直往上爬着,爬着……接近顶端时却摔下来!于连怎么甘心?在他看来,不英雄,毋宁死啊!

  判决于连死刑的是华勒诺,德·雷纳夫人的追求者,于连的情敌。此人口袋里揣着省长委任状,敢把弗里莱神甫不放在眼里。华勒诺确有携私报复之嫌,也遂了大部分贵族的心愿。于连崇拜拿破仑,几乎人尽皆知。德·拉摩尔尽管赏识于连,却也感觉到,“在他的性格里,我发现隐藏着某些可怕的东西”。玛蒂尔德的哥哥干脆说:“如果再发生革命,他会把我们都送上断头台的。”

  1830年,是法国7月革命爆发的那一年。这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身处外省的德·雷纳夫人也能感知:“与她来往的人都一再说,罗伯斯庇尔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刚到巴黎的德·拉摩尔府,于连就感到:“他们太害怕雅各宾党人了!在每道篱笆后面仿佛都看见罗伯斯庇尔带着囚车来,惊恐之状令人捧腹”。前述于连参加的秘密会议,就是贵族们讨论“在各省建立起一支由五百死党组成的队伍”,以“打败雅各宾派动员起来的青年队伍”。

  在法庭上,于连有一番告别演说,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死因:“即使我罪不该死,我看到有些人,他们并不认为我还年轻而值得同情,反而想杀一儆百,通过惩罚我来吓唬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出身下层阶级,备受贫穷的煎熬,却又有幸受到良好教育,敢于混迹于有钱人引以自豪的上流社会。先生们,这就是我的罪行……”很明显,于连不见容于封建贵族,不见容于这复辟的时代,真的是“生不逢时”!

  塑造于连这个人物,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司汤达出生于一个非贵族家庭,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17岁便投笔从戎,随军远征意大利,尔后又转战各地,横扫欧洲各国封建王朝。波旁王朝复辟后,他一度苦闷、彷徨、消极。我猜想,司汤达一方面对现实强烈不满,一方面无比怀念过去。写下《红与黑》,是将两个时代作比较,并以于连的遭际,来否定后一个时代。于连是一粒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就会长成大树;种在贫瘠的土地,只能长出歪脖子树。换句话说,于连就是拿破仑,区别只在是否生错时代:身在1815年以前,他就是拿破仑;身在1815年以后,他就只能是于连。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从来需凭借时势。有了特定的时势,于连可能成为拿破仑;没有特定的时势,拿破仑也只能是于连。总之,于连的命运告诉我们:在后拿破仑时代,是出不了拿破仑的!

  也许,置身后拿破仑时代,回望辉煌而英雄遍地的往昔,于连们只能感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前朝。

  可扫码关注公众号,还有更多书评、影评哟~

  《红与黑》观后感(五):得不到的方才爱得牙痒

  红与黑,小时候念过原著,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会看也只是因为Kim Rossi Stuart.

  年轻的于连是很容易激发女人的母性的,

  我就是边看边担心他.

  而那位夫人自然是不能不爱他的.

  印象中法国人是热衷于偷情的,

  丈夫妻子面对这档子事都是心照不宣的.

  似乎那个年代最在意的还是偷情对象的阶级问题.

  我觉得于连似乎不爱任何一个,

  不管是市长夫人,还是侯爵女儿.

  他沉迷于得到的快感.

  侯爵女儿似乎也不爱于连.

  她只是热爱玛戈皇后那样的爱情故事.

  而于连给了她机会.

  她实在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女人,

  所以于连需要用欲擒故纵的阴谋去俘获她.

  夫人应该是爱于连的吧.

  她很早就嫁人生子,

  没爱就婚,

  是残缺的.

  于连这样的美少年一出现,

  自然是春心萌动呀.

  可能于连也是有那么一点爱夫人的.

  不过,

  他爱,

  是因为他没光明正大地得到过夫人的爱.

  在他成功与侯爵之女成婚,名利双收后,

  他还是惦念着夫人.

  他是那么那么贪心的孩子.

  要也要不够.

  所以他开枪去射杀又爱又恨的夫人.

  上帝.

  只猜测爱与不爱,多么肤浅.

  可我就一肤浅的人.

  于连对拿破仑的那种狂热崇拜让人害怕,

  也只有上断头台才能浇灭他的崇拜.

  老神父说于连既看不起穷人的尖酸,又受不了富人的傲慢.

  他实在是个矛盾的小孩.

  有些人,

  天生应该得不到俗人的幸福.

  就应该让他在高潮和低潮间游走,

  让他一直享受深刻的痛苦.

  《红与黑》观后感(六):爱恨纠结,难分难解

  红与黑,名著改编,所以故事的质量都是有保障的。男主角是拿破仑的崇拜者,不满上层社会的傲慢和下层社会的尖刻,一个改革者,一个坚信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进取者。看似利用爱情,却又为爱着迷的痴情浪子。为了爱情为了理想敢于牺牲的勇敢着。表面上他爱她,却又爱着她,但是他自己都不知道其实他一直只爱着她,心里其实只有的那个她,他的那个她心里一直也只有他。他爱她爱的可以杀死她,爱的死去活来,爱的不愿失去,却又为了理想不得不失去......其实爱可以很简单,只是剧中人不甘于简单。等到很复杂的时候,又领悟到人其实最想要的就是这种简单的爱。但当你领悟到的时候,往往留下的只是追悔......但是不经历这样的复杂,又怎会有这样的领悟......

  《红与黑》观后感(七):于连的迷茫与醒悟

  《红与黑》展现了一个贫民青年于连的形象,他羸弱腼腆,却聪明、干练、敏感、倔强,具有火一样的炽烈的性格、奔放的热情、高傲的脾气和强烈的自尊心。他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经历了浮沉升降、兴衰荣辱。

  于连在短短的一生中,扮演了许多角色:从家庭教师、主教,直到私人秘书、风月老手。为了演好这些角色,他虚伪、装假,甚至做出违心之举。而这一切都戴上了“为了幸福”这个堂皇的冠冕。

  的确,人来到世上,没有不追求幸福的,贵为帝王,贱为囚徒,概莫能外。整天忙于政治的德•拉莫尔侯爵,也是把享乐看作高于一切的事情。然而,幸福是金银财宝、高官厚禄、醇酒美人,千钟黍、黄金屋、颜如玉;还是与世无争,清心寡欲,难得糊涂?我们说了几千年,但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仍然是令许多人至今感到困惑的问题。于连的“迷”与“悟”,正是在对这个问题的不断反思和回答之中。

  他把社会和他人的标准作为自己获得幸福的标准,追求所谓社会成功和他人承认。他的虚伪,他的心计,以及他的警觉,他的作战计划,他的种种防范措施,无一不是为了在社会上发迹、出人头地。他与欲望的魔鬼签下了契约,在满足无休止欲望的过程中,爱情、事业和真我都渐渐远去,甚至在命运的天平上献出了生命的筹码。

  当于连艰难地在上流社会爬上了一定的位置、踏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时,谁知德•莱纳夫人的一封信打碎了他上升的梦想,让他明白他仍然是汝拉山区的一个穷乡下人。而已经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走入歧途的于连用两记枪响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在狱中,于连曾说:“盛夏,一只蜉蝣早晨九点钟生,傍晚五点钟死,它如何能理解夜这个字呢?让它再活五个钟头,它就能看见和理解什么是夜了。”

  他在快19岁时到德•莱纳先生家当家庭教师;21岁左右进德•拉莫尔府作秘书;23岁前后左右入狱,两个月后死。这样年轻的生命,正午时光尚未完全领略,又何谈理解“夜”这个字呢?

  还好,最终他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角色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获得了自由;慢慢褪去了那份汲汲渴求名誉、地位的激情,冷静、客观地剖析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在一切平息后,完成了对自己心灵的救赎。

  他意识到,一直以来他所追求的一切,竟与他的内心的呼唤有如此多的矛盾和冲突。其实他总是处在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紧张状态。虽然,实际上他确实马到成功,步步高升,但却不曾品尝到片刻的欢乐。即便他在巴黎节节胜利,每每感到快乐到了极点,也常常是一种野心实现后的狂喜。于连回忆起:他的伪装总是露出马脚,他的计划总是漏洞百出,他的做作也总是泄露真情,他的奉承总是引起怀疑,使他永远被视为异类。他并没有真正感到幸福,反而淹没了他的真实自我,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之中。

  死亡的逼近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卸去一切伪装和面具,露出一个真实而美好的自己。他睡得着觉,内心是那样的平静;他还有心欣赏监狱内建筑的“优雅和动人的轻盈”;他还注意到两道高墙之间有一片极美的风景,坦然地等着死。他拒绝上诉,他开始反思。往日的野心、幻想、奋斗以及为此而设立的种种伪装,通通失去了迷人的光彩,于连终于在死亡面前知道了什么是幸福。

  想到自己的爱情,他感到万分悔恨,因为他终于发现自己的最爱是德•莱纳夫人。令于连感到奇怪的是,原以为那封信永远地毁了他未来的幸福,没想到竟使他在15天里认识到那个曾经深爱的女人究竟给他带来了什么。

  卸下了所有的伪装,于连终于用一颗真诚的心向她说出了真话:“从前我们在维尔吉的树林里散步的时候,我本来可以多么地幸福啊,可是一种强烈的野心却把我带到虚幻之国去了。不是把这近在唇边的可爱的胳膊紧抱在胸前,却让未来的幻想给夺去了;我为了建立巨大的财富,不得不进行数不清的战斗……不,如果您不来监狱看我,我死了还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呢。”

  “你要知道,我一直爱着你,我只爱你一个人。”听到于连这句发自心底的呼唤,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于连终于懂得了享受生活的真谛,此时的他是真正幸福的。那是疯狂的内心趋于平静后的忏悔——对“放弃了朴实平凡的品德去追逐荣华富贵”的忏悔。我本以为生命将尽的于连什么也没有得到,现在却高兴地看到,他得到了一段短暂但却真诚的爱情。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中说:“既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正是于连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一个孤独的前行者,在追求中误入歧途,在奋斗中历尽艰辛,曾经迷茫,也曾经困惑,在最后时刻终于醒悟,并得到了平凡却珍贵的幸福。

  于连是平凡的,但却并不卑微。当头颅在坟墓中安息,与虚伪的自我彻底决裂,他终于可以去追求他的幸福了。因为,死亡结束了身体,真爱得到了回归。

  《红与黑》观后感(八):不懂大爱——看《红与黑》有感

  看完电影《红与黑》

  心中感慨良多

  于连 年轻 所以冲动

  他太年轻了 除了年轻 才华 一无所有

  他甚至不懂得什么是爱 怎么去爱 直到最后当他得知雷纳尔夫人没有死时

  他才明白什么是真爱

  他太年轻了 冲动时的他犹如魔鬼一般

  雷纳尔夫人和马蒂尔德都傻傻地被他欺骗

  女子第一次投入全部感情去恋爱 大都容易被骗

  尤其是思考不够时

  于连来自法国社会的最底层 有野心 想进入上流社会

  所以想方设法为之付出一切

  哪怕是爱情

  因为只要能帮他实现目的

  但这不能全认为是他个人品质卑鄙

  当时法国社会阶级等级太森严

  想要从底层进入上流社会,过上贵族的生活

  很难

  但是人最重要的东西 我认为是爱

  是感情

  功名利禄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唯有深深去爱值得爱的人

  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才不枉此生

  在此基础上 能让更多的人也过上幸福的生活更好

  这 就是大爱 博爱!

  于连明白这点太晚了

  我认为 这就是导致他一生悲剧的主观原因

  但是对于连这样一个出生在当时法国最底层的人来说

  生存 也是一种需要费劲脑汁才能做到的事

  矛盾

  历史社会才是一切的根结……

  《红与黑》观后感(九):死在唯美激情的骄傲里

  上专业课的时候,读名著是老师布置下来必须做的功课,那时也忙着从图书馆借了不少的大部头抱到教学楼的阶梯教室去读。但那个时候的读书,和高中时代囫囵吞枣跟着感觉走的走马观花没什么不同,所以到现在好像哪本书都看过,但哪本书也不知道看的都是些啥。人的记忆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在看这部97版的经典原著改编的电影的时候,关于书里描写的于连·索雷尔我便一点记忆也打捞不起来了,除了清楚地记得它描写的是关于一个木匠之子试图向上层阶级攀爬的遭遇。

  看完97分的上集甚至下集又演了35分钟,剧情一直未脱离丑闻、忤逆的阴影,直到玛蒂尔德尾随索雷尔来到墓园,可能是因为在家庭教师和神学院的经历使于连的思想和行动更有了背景一些,但也可能是因为侯爵女儿的哗然出众,刺激于连躲躲藏藏的个性变得锋利精彩起来。

  玛蒂尔德:没人告诉你我那天为什么穿校服吗?我是为了爱情,一种不复存在的爱情,我的先祖拉莫尔和玛戈王后敢于冲破世俗约束真情相爱,玛戈情愿冒着名誉扫地的风险,当众宣布她自己有多么爱他,最后拉莫尔被送上了断头台。当时她才二十岁,他们一见钟情。拉莫尔知道玛戈是他唯一的爱,他愿意为她献出生命,高贵而美丽的玛戈觉得自己幸福无比.也就在丑闻暴露以后,国王疯了。拉莫尔死后,她去了断头台,手捧着情人的头颅把他埋葬在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每年在四月的最后一天,她都会去那里祭奠直到死。我欣赏他们的爱情,大胆、冒险充满激情,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你是来看你爱的人吗?

  我喜欢来这里。看到这些人民,生卒和墓志铭,可以产生许多联想。

  说吧,你还爱着她吗?

  不,我是祭奠麦奕元帅的。

  麦奕时代,人们为理想而献身?

  可是我只会为希望而献身。

  当玛蒂尔德抛弃贵族的犹豫,她对于连·索雷尔表述她的决心:

  “我决定爱你, 因为你与众不同。”

  这时候的于连,他的挑战里不完全是预谋和措败,已经流露出了两个阶层都不能相容的骄傲:

  “什么您决定爱我 您想去爱,可你只爱你自己,......看到了吧,这些碎片就像我对你的感情......”

  故事真正的高潮是在于连枪杀市长夫人之后,出席法庭的审判,形形色色的人物为这个令舆论哗然的年轻人在交头接耳,包括主审管和法官颤抖的眼神,听众席上女人们的低呼......只有于连·索雷尔在滔滔不绝于自我失败的忏悔和激情里似乎完成了审判者而不是被审判的英雄理念:

  “法官先生们,我很荣幸不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你们中既没有手艺人也没有工人,更不用说农民。也就是说我将不能受到同阶级人的审判,审判我所犯下的罪行,我不抱有任何的幻想,我也不要求任何的怜悯,我的罪行是残忍的,是预谋杀人。我伤害了一位值得尊敬 纯洁的女性,我是那么的爱她,就像爱自己的母亲。她也是唯一 让我知道了 在这个世界上 还存在着温存 和慷慨的女性,她也是唯一让我在人世间体会到了幸福的人, 我死有余辜 我死有余辜 , 我应当受到惩罚, 为我所犯下的罪行,!

  我在法庭上还看到一些人, 他们想让我为利益之罪受到惩罚,一种他们认为更加严重的罪行, 我还看到一些人 ,我还看到一些人 , 他们想通过这种罪行来压制年轻一代 , 出现于底层的年轻一代 , 他们受到压迫因为受蔑视,而奋起反抗,他们敢于要求受教育的权利,他们想在你们这些富人之间获得一席之地,也就是在你们所谓的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这就是你们认为的第一桩罪行, 看看吧,你们的恐惧写在脸上,你们害怕自己的利益和财产再一次被剥夺,你们害怕了,害怕! 对,这再正常不过了,对,因为革命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它已经快来到了,你们不愿意听到,你们不愿意听到 , 它来了 ,革命来了 , 什么都不能阻止团结的力量, 平等的力量!”

  当玛蒂尔德让他在请愿书上签字,他还陶醉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里:

  “你不喜欢我的辩护吗? 很遗憾,这是我第一次真诚的即兴演讲,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法语的Rouge、noir,英语里是胭脂和红茶的意思,黑代表着黑暗、消失和死亡,这个什么都不怕甚至不敬畏上帝的于连,应该不是一个魔鬼,他宁可年轻时死去, 去尝试一个人的冒险 。

  “我想立刻死去,趁着我还有勇气。”

  如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依然徘徊着这样高傲、热情、自私、多疑、野心、虚荣与自尊交织的于连存在。那些从底层向上努力的人,从乡下到都市、从贫穷到富有的人,或多或少身上都有着于连的影子。这些影子们和于连一样无知者无畏,胆小鬼才害怕了呢,他们也个个都曾拥有一个和“东邪”“西毒”们一样的绰号。

  “在我出道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人,因为他喜欢在 东边出没,所以很多年后,他有个绰号叫东邪。”

  “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 做嫉妒。”

  同样,于连们要经过《天下无贼》的奈何桥上的喟叹:“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像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

  但于连们都没听见西霞仙子最后说的那句话“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

  当然,崇尚一种不复存在的爱情的玛蒂尔德小姐,最后也像她的先祖一样,亲手捧着情人的头颅,把他埋葬了。德林纳尔夫人忠于自己的誓言,没有以任何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是,在于连死后三天,她也在儿子的怀抱中死去。

  在天涯看到有人这样回帖《红与黑》的经典台词,超强:

  于连: 后娘般的苍天,把我抛到了这个社会的最底层,给了我一颗高贵的心,却没给我一千法郎的年金,也就是说没给我面包,不折不扣的没给我面包......

  于连: 当我再次投胎时,我将出生在中国,那时我的名字叫金三。

  玛蒂尔德: 我会砍下那位被处死的丈夫的脑袋,除非他是金三。

  玛蒂尔德的父亲: 幸好金三没有出生在18世纪,否则我们别想再当贵族,上帝保佑。

  市长夫人: 我也许会和他离婚,然后和你在一起,只可惜你不是金三。

  市长的儿女: 金三老师来,亲一亲,摸一摸。

  神父: 以前我崇拜上帝,现在我崇拜金三。

  流亡犯: 你(金三)不出生在西班牙,是整个伊利亚特半岛的悲剧。

  不管怎样,我同意于连·索雷尔死得其所,死得正当其时。他不死,对不起司汤达刻画这个人物的初衷。至于德林纳尔夫人,我更愿意相信她死于羞耻、悲哀的高贵里,一切都是不能安分造成的孽。但是,玛蒂尔德,她怀着一种追随了先祖爱情一样的激情,带着索雷尔的骨肉,可以多一些平静吗?

  《红与黑》观后感(十):这是个畸形的社会,所以每个人不得不变得病态才能在社会里存活。

  在观看之前,我真的没想到国语配音会这么棒。尤其是台词的翻译,在对比了几句郭宏安的译本之后,我觉得电影的翻译在文辞优美与流畅度上甚至要比小说翻译更胜一筹,不得不佩服这些电影译制前辈所付出的心血。相信有如此人才济济的翻译和配音工作者群体,如果广电总局不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剪切违规镜头和查禁题材敏感影片上的话,我们应该能看到更多与此片一样优秀的译制片或者国产电影。

  回到电影上来,其实碍于本身学识和电影专业知识方面的修养有限,我能谈的有营养的东西很少,只能随便发些自己的胡言乱语。

  最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Rênal夫人,她美丽,温和,平易近人,完美得几乎像是女神,估计可以成为所有情窦初开的异性恋男生所难以抗拒的那种女性形象(可能对很多同性恋男生也是可以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的)。但是她又纯洁,虔诚得令人产生恐惧心理。这也是为什么于连几次三番与之分分合合却又始终倾心于她的原因。对于于连来说,她和于连所追求的名是一样的,纯粹,完美,可望而不可即,却因此而永远在心中撩拨,挥之不去。最终要导致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人最为危险的时候就是当我们追求一些理想化的纯粹。

  要说我对于连比较认同的方面,恐怕就是他的尊严感和他的惊世骇俗的判断:鄙视穷人的尖刻和富人的傲慢。如果说无论出身如何,面对任何人都要保持一个人的尊严感尚且是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品德,那么对穷人和富人的卑劣一面看得如此透彻确实算是于连(或者斯丹达尔)的一个创举。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思考但直到看了这部电影才真正感觉茅塞顿开的问题:富人与穷人并不存在谁绝对地站在正义一面的二元分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亦是如此。尽管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无产阶级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无产阶级将引导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事实的情况如何,我想我们每个普通人也都有自己的见解。我才疏学浅,对于政治哲学和经济学都没有什么研究,就不混淆视听了。

  但是作为一个稍微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公民,我觉得我还是有做出一些浅显的思考的权利。譬如说,什么叫不遵守等级制度?什么叫僵化的社会体制?什么叫社会的不公?我觉得无论是什么经历长时期(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政治相对稳定发展的社会都会出现既得利益阶层,而与此对应也都会出现被剥夺阶层。如此,这个社会就形成了两个如果当前体制持续下去将会逐渐固化的阶层,两个阶层新出生的年轻人虽然生活在同样的社会,但他们却可以像是两条平行直线一样永不交集。有一部分人,生来就坐拥亿万家产,可以无所事事地了却一生却从来不用担心坐吃山空。可是他们从来不曾思考,也不知道他们父辈所遗留下的万贯家财里塞满了无数个普通人的血和汗。就像片中的玛蒂尔德所说的:“对我来说,枯燥才是最大的痛苦。”

  而另一些年轻人呢?他们用尽了年轻生命的力量(所幸的是他们还年轻,健康)去读书,工作,谄媚,逢迎,甚至低声下气地哀求,尊严逐渐丧失殆尽,一步步地被社会所腐蚀,成为人人抨击、讽刺的社会败类,可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只是为了维持自己和最多几个人的正常生活。而这一切的不同,仅仅只是因为出身的差异所决定的。如若有异议,就要受到社会制度的打击。这就是赤裸裸的社会不公!

  于连一个出身社会底层的年轻人,他一心想要脱离自己阶层。所以他就触犯了社会既定的规则,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是那么孤独,所有人都觉得他是那么与众不同。因为他不属于自己出身的阶级,而既得利益阶级也并没有做好准备接受他。他是被悬置在社会制度之外的一个局外人。当下的中国,很多出身农民阶级却想要在大城市中谋得一席之地的大学生又何尝不是身处一种如此尴尬的境地。而且很多情况下,他们为了能够留在自己渴望的地位上,只能使出一些所谓的下三滥的手段,与人同流合污。而这一切,不都是社会教给他们的吗?反观这些上层社会的笼中的女人,她们又是那么得渴望真正的自由爱情,那么容易被引诱,年介花甲还几乎像少女一样天真,甚至可以说无知。

  这是个畸形的社会,所以每个人不得不变得病态才能在社会里存活。

  于连自始至终希望得到的还是他反复说过的“我不在乎钱,我想要名。”但哪怕这不名一文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上层社会也还是不想它与一个木匠的儿子产生半点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