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怪谈》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美国怪谈》观后感10篇

2018-09-06 01:1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怪谈》观后感10篇

  《美国怪谈》是一部由科特尼·所罗门执导,唐纳德·萨瑟兰 / 茜茜·斯派塞克 / 詹姆斯·达西主演的一部恐怖 / 悬疑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怪谈》观后感(一):自作孽

  缺少了血腥暴力的西方恐怖片

  想从精神上压倒观众

  但是总赶不上日本那种心灵上的恐惧

  据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到最后,揭晓谜底

  原来所有的根源还是人为造成

  《美国怪谈》观后感(二):迷茫

  也许是大脑太笨了,或者导演水平太高了,所以导致很迷茫,没有看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这个怨灵是什么??结尾小女孩父亲喂的毒药,如果按这个说的话那么鬼又是什么?怎么又成了鬼杀人了?实在难以理解。。。。。

  《美国怪谈》观后感(三):人伦悲剧

  人伦悲剧。父亲的污秽女儿凄惨。我觉得那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我无法想象我的女儿遭遇这样的事。太恶心呢。妈的!什么男人嘛。难道男人真的就只会用下半身思考吗?难道他们只要有洞就行呢吗?靠!!妈的!贱!!

  那男人还贼贱。明知道是自己种的恶果。还在装傻!!靠!!贱!!

  女儿摆明不愿意。竟然还可以一而再再而三。Asshole!Dame it!如果愿意我也没话说拉!但是真的是愿意也不会拍出来。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新闻报道。父亲将女儿玷污后,并生下孩子。有一天,那男人发疯,将一家九口,最小的才几个月,全部杀了,自己后来有没有自杀倒不知道。人伦悲剧。

  《美国怪谈》观后感(四):鬼~

  超自然事件永远能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和恐惧,一个如此蹩脚故事,就只是因为它是真实事件改编就能一下子吊起人们的胃口

  田纳西州红河畔,恶灵将Bell一家搅得鸡犬不宁,任何的能人异士都拿它没有办法,而它的影响力甚至使当时还是将军未来美国总统Andrew Jackson都对这个地方忌惮不已,甚至说出了“我宁愿面对整个大英帝国舰队,也不愿意在Bell家的房子里呆上一夜。”(I would rather take on the entire English Fleet than stay one night at the Bell House.)的话语。而美国官方唯一承认的鬼魂索命致人死亡的案件的名头,也令人们更加不寒而栗

  事件的确是这样,但编剧为了加强故事性,强加了罪名在John Bell身上,真是对这个已经很不幸的人又一次鞭尸。所以要小心第二件鬼魂索命事件哟。

  《美国怪谈》观后感(五):悲从中来

  这部打着恐怖片的影片毋宁说是一步披着灵异外衣的悲剧。它象是暗红的花朵盛开在灰色天地唯美诗意,却又充满痛苦悲伤

  在有关这部影片的说明中,都不忘提及这是一件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电影,并且这也是美国历史唯一一起官方承认的冤魂索命致人死亡的事件。尽管这个事件的确让人匪夷所思,但我们仍应该将眼光投向影片。很多人说看了这部影片之后不知所云。其实在影片的后段已经使用较为间接的方式为我们描述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父亲对女儿犯下可怕罪行身心遭受巨创的女儿灵魂的一部分死亡而变为幽灵,要对父亲进行报复。所以,我们在影片里,只看到幽灵伤害摧残父亲和女儿,其他人虽然经受恐惧却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有人问,为什么幽灵报复父亲却要伤害自己?其实我们有没有仔细看,幽灵对于女儿的伤害都是在重演父亲的,她向人们倾诉自己的痛苦。

  影片的气氛营造的很好,不到最后关口,包括观众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一旦迷题解开,不禁悲从中来:

  原来如此。

  -------------------------------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Betsy的女主角Rachel Hurd-Wood,这个英国女孩美丽的简直就是天上的天使,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她就是《彼得·潘》里的女孩Wendy——那个充满了梦幻童话故事里的“妈妈”. So sweet!

  《美国怪谈》观后感(六):恐惧源于未知

  本片最令人恐怖之处便是,这是一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恐怖影片,而作为改编原材料的这个田纳西的案件,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起官方承认的冤鬼索命致人死亡的案件,至今市面上已经有超过二十本书专门描述此事。并且至今,发生惨案的小镇上的居民生活在恐怖的阴影当中,居民们都担心怪事会再次重演。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得到美国如此严谨法律体系承认的鬼魂杀人案……

  起初我以为上述介绍文字只是一个噱头,而且本片的北美票房也不甚理想,想来应该是拍的比较烂。长期以来一直对美国的恐怖片不以为然,觉得其特技滥用,过于血腥,纯粹靠恐怖的怪物形象吓人,恶心大过恐怖,跟日本的着重心理恐惧的片子不好比。可是,看完本片之后,我真的被吓到了!我发现好莱坞也学会拍这种心理恐怖片了!想来好莱坞一定从“午夜凶铃”,“咒怨”等片子中学了不少伎俩。本片没有像大多数美国恐怖片一样直接刻画怨灵的形象如何如何恐怖,而是通过其凄厉叫声,其他人惊恐表情女主角痛苦的挣扎表现其恐怖的一面,这正抓住了人类恐怖的根源——未知。当你知道你周围有一个怨灵,但是你又看不见摸不到它,你不知道它何时来何时去,不知道它想干什么,这才是最恐怖的。影片的最后,编剧和导演为这个历史上并没有合理解释的事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也是恐怖电影的通病了,一定要让观众看个明白。在我看来,这纯属画蛇添足,用宣传中的“至今,发生惨案的小镇上的居民还生活在恐怖的阴影当中”来作结尾显然更震撼

  《美国怪谈》观后感(七):这个世界上本没有鬼……装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装神弄鬼

  之前看了故事简介,觉得这个故事确实是灰常好的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乱伦,关于报复,甚至有一点救赎味道的故事。再看看演出阵容,从大腕到嘉丽到蕾切尔哈伍德。相当之期待

  看后却无比的失望。整个片子我感觉就是装神弄鬼。

  导演莫名其妙的吧故事讲得极其隐晦,电影最后的几个闪回完全没有说清楚事,而且谁知道床上有几滴血就意味着乱伦?到最后仍然有很多人完全没有看懂父亲强奸了女儿这一故事主线(P;S一个电影连主线都没说清楚……。)这让我非常郁闷。女儿的心魔出来自己折磨自己也颇为牵强……怎么不去折磨父亲,难道就是因为懦弱?既然是鬼,那还怕什么?

  本来还勉强说得通,但片子在于还打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旗帜……感觉完全不可信

  看起来就是一场装神弄鬼的闹剧类似于我们的跳大神。

  整个叙事也颇为平淡。90多分钟的片子,感觉没有在行进,到了电影中段就成了女儿自我折磨的无限重复。一遍又一遍,一遍再一遍……昏昏欲睡

  画面漂亮,蕾切尔哈伍德很漂亮,老师很帅……可更给人一种金玉其外的感觉。

  现在很多导演都不满足于拍以个简单的恐怖片,总想为恐怖片增加多一点的内涵。也有《灵异孤儿院》这样的佳作出现。但是吧,还是先把恐怖拍好,再想其他为好。

  好题材可惜

  《美国怪谈》观后感(八):走出《驱魔人》的阴影和恐怖电影中的“性”

  据说,自从《驱魔人》里面的那个小女孩把绿色液体吐到神父的身上,就打开了美国恐怖片的先河。显然美国版的The Ring更是肩负起美国恐怖片的革新。恐怖片不再是满荧幕乱飞的血浆,番茄酱,各种器官(Peter Jackson的《群尸玩过界》为典范中的典范),以及任何过于绚丽色彩(比如呕吐物)。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驱魔人》和《午夜凶灵》对《美国怪谈》的深远影响。比如故事开始的小女孩跑进房间,那个贞子一样穿睡衣的女鬼的出现;还有贝蒂在床上,地上,半空中被恶鬼折腾,是不是过于类似于驱魔人?

  但是,你也完全不用皱眉头谴责编剧,导演缺乏创新性,只要你慢慢看下去,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同样被凶灵折腾的七倒八歪,《美国怪谈》却有更好的理由,那就是导演在暗示你,贝蒂正在被性侵害。同样,我们再回忆一下《驱魔人》吧。恶魔进入到小女孩的身体内,他最喜欢干的无耻事情就是让女孩子自己拿刀捅下体。

  我想,除了情色性质的低廉“恐怖片”外,对性的暗示也就止于斯了。性会是恐怖片的主题,但不会是表现方法。在很多恐怖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影总是以迫害女性为主线,除了精神折磨(现在恐怖片的卖点)更是肉体折磨。你完全可以说,是的,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容易被吓倒,这样拍出的电影更吸引人。但是,你忘记了一点,那就是这种在恐怖片中的性别倾斜是和女性更容易受到性侵犯有直接联系的。于是,《美国怪谈》这部以“唯一官方承认冤鬼杀人案”就浮上了水面,那就是遭受性迫害后的压抑以及复仇心理,让这个恶鬼杀人。以及《驱魔人》中的那个无聊的恶魔通过小女孩自残来享受快感

  多么一个邪恶的世界啊。我们暂且先不论你是否是有神论者宗教来自对大自然崇拜,那么对神一样虚无的鬼怪的恐惧是来自自然世界的弱肉强食了,自此,从恐怖片中我们可以窥见,至少,在现在这样一个非自然的世界里,什么是弱肉,什么强食了!

  《美国怪谈》观后感(九):来自内心的恶魔

  一直比较喜欢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因为故事本身更具真实性感染力。只是改编成功的影片不多。

  影片以追溯的手法来解释现代贝尔家的女儿怪异行为和遭到不明生物攻击原因

  贝尔家最小的女儿Betsy,非常漂亮和单纯,就像落在人间的天使一般,她安静圣洁,带着淡淡的忧郁看着小伙伴们在不远处玩耍。原本美好的画面,但她的父亲John Bell出现后,影片的基调就变了。从人物形象上看,这位父亲以上了年纪,且满脸的沧桑皱纹,让人看了有些不太舒服。再看看Lucy(贝尔夫人),不好看但较为本分典型田纳西州农村妇女外形,很难想象这样的父母可以生出Betsy这样美丽的女儿。这就是所谓的,歹竹出好笋吗?

  其实看过影片的人大都已经知道,Betsy之所以会受到恶灵的攻击,源自于他父亲违背道德伦理,QJ了自己的女儿。Betsy痛苦但又无法提出控诉,有谁会相信父亲QJ女儿呢?母亲作为见证人,也因看到那事件的发生,选择性的不愿想起此事。所以Betsy将自己的怨念化做恶灵,不断的攻击自己。

  etsy是整个事件的受害者,对于恶灵的袭击对象为什么是Betsy,我一直不能理解。如果说美貌就是她唯一的过错,那生养的父母就是始作俑者,冤有头债有主,按道理都不应该让Betsy遭受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值得欣慰的是,学校的男老师一直在保护她,或许是Betsy的美丽吸引了她,或许是Betsy遭受的痛苦是他怜悯,又或许是Lucy(贝尔夫人)苦苦的哀求,求他带着Betsy离开着个家。离开也许是逃避最差的方式。但Betsy自己创造的恶灵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她呢,只有罪恶源头毁灭才能化解。看到Betsy给她父亲喂食毒药的Lucy(贝尔夫人),一脸的冷漠茫然,John Bell的死亡是最好的结局

  最后的最后,Betsy嫁给了那位男老师。这是往事追溯的结束,但现代中的贝尔家的女儿,也遭受到同样的伤害。开片出现的母亲,看完这本记事后,追了出去,至于她有没有成功阻止她女儿随他父亲开车离去,就不得而知了~~~

  .S. 男老师很帅,是个大帅锅~~~就是他和Betsy的结合,让偶心里有些疙瘩(绝不承认是因为和帅锅在一起不是自己!NO WAY!)

  《美国怪谈》观后感(十):很鬼

  《美国怪谈》据说是根据真是事件改变,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承认的灵异杀人事件。。

  看了半个小时,依然无法吸引我的注意力,虽然看在中间屋里的门不知道怎么开了,并且还有股嗖嗖的凉风,按照第六感来说就是有那个什么在身边,可是根本无法吓住人,当时就想,这个属于看完就删掉的电影,然后心里对好莱坞骗人的本事又多了一份“崇拜”,拿真人真事当噱头,真要有这件事,那也太对不起死去的人啦。

  出于看电影的基本原则,依然要看完。好在电影并不长,不到一个半小时,到快要结束的时候,谜底终于解开,鬼的确是鬼,而人也的确不是什么好人,最后由装神弄鬼,笔头一挥,直接转到家庭伦理道德上,而这最后的一转,使这部怪谈电影由一部鬼片,变为伦理片,同时这一挥,也挽救了好莱坞的名声,甚至呼我们还可以说这是一部比较有新意的鬼电影,而同时又不得不佩服好莱坞的用心良苦啊,伦理道德加上恶鬼缠身,这种组合才算是本片最大的看点

  电影最有新意的地方就是谁都没有想到鬼是从被鬼缠着的人心里分离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鬼就是本人。不由想起中国的老话,魔由心生。小女孩因为受到父亲的强奸,心理受到伤害,可以说已经算是死亡了,而这个“鬼”就是由“死去”的心分离出来的。说道这里,感觉电影的创意还是换汤不换药,这其实不就是所谓的人格分裂吗?因为受到刺激,产生多重人格?再次向好莱坞致敬,原来好莱坞也一直遵守着“一鸡多吃”的基本原则,人格分裂不流行了,我就玩人鬼分裂。

  电影同时反映了家庭道德规范,这同时也是电影值得一看的地方。其实在正常来讲,父亲对女儿的爱,母亲对儿子的爱,如果超过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恋子女情节。这也是为什么当父亲的会对女儿的男朋友产生敌意,总感觉男朋友是想要把女儿从自己的身边抢走。但是在西方国家,处于对宗教的信仰,以及对于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很多人其实已经超越了对于自己子女的爱,而变换成为一种极端的行为,于是就会出现强奸自己女儿的事情了。而这部电影直到最后,才让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同时电影中母亲的角色,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保守,忍耐,遵从,一些旧时代女性的“优点”,到了最后在沉默中爆发了,看着自己的女儿毒死自己的丈夫。同样也是到了最后,才知道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鬼片,同时,也起了一种警世以及呼唤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把电影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上,由商业鬼片,上升到伦理道德电影的层次。

  虽说好莱坞越来越鬼了,也知道了纯粹的鬼电影没有市场了,所以这部电影的出现也算是给鬼电影开辟了新的市场,就象是the others跟风sixth一样,闹鬼也变得厚道了,留给大家一些思考的空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