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湘女萧萧》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湘女萧萧》影评10篇

2022-03-11 12:28: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湘女萧萧》影评10篇

  《湘女萧萧》是一部由谢飞 / 乌兰执导,娜仁花 / 邓晓光 / 张愚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湘女萧萧》影评(一):那山,那水,那人

  在回家的动车上看了沈从文的萧萧,浓浓的沈从文味道,笔触上、细节上、态度上,但在情感上,相比边城,似乎多了一层灰蒙蒙的网笼罩在上面,看不清、冲不破,似一个轮回,解不开斩不断。电影湘女萧萧将后者得情绪扩大到极致,尤其是极其戏剧化的结尾,以春官男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个与影片开头一模一样的过程,萧萧放弃了她曾经追求的自由,仿佛在死里逃生之后就忘记了曾经的自己,明明很悲哀很无奈很让人叹息的一件事情,小说里却似乎全然感觉不到这种氛围,只有在电影里,这种情绪被放大到让人窒息,以及小说中一笔带过的沉潭,电影里被浓墨重彩地描写,压抑和恐惧感被放大,封建礼教的迂腐顽昧彻底盖过了杨家坳山清水秀的美景,淳朴被邪恶代替,朴素炙热的民风此刻尽显迂腐。

  《湘女萧萧》影评(二):在比利时大学放映《湘女萧萧》

  3月10号下午,谢飞电影回顾展最后一部电影《湘女萧萧》在比利时自由大学ULB翻译学院放映,近百名学习中文的学生热情的与我讨论电影和作家沈从文。学生们问到如何把“萧萧”和“巧秀娘的故事”两个短篇合为一个电影;童养媳风俗发生在什么时代;原著“田园诗”式的结尾为什么改成批判性的提问,等等,很深入、有趣。更惊喜的是请到了已经居住在比利时多年的、扮演小丈夫春官的张愚全家到场交流。他现在做银行金融工作,那时5岁,现在37岁,两个5岁、3岁的儿子长得和当年的春官一个模样!这次活动显示了“经典影片进课堂”的价值。

  《湘女萧萧》影评(三):一点感想

  《湘女萧萧》86年上映,影片改编自沈从文先生1929年发表的同名小说《萧萧》。

  电影按照线性叙事讲述了湘西小镇一个十五六岁少女的性启蒙,性发展,性压抑的轮回过程,整个影片站在一种对于历史的反思层面上批判了传统道德教化对于女性性本能和对外界自由世界向往的压抑。

  很多评论从集体无意识的层面解读影片,对于该片,或者是谢飞导演女性三部曲的另外两部作品《香魂女》和《黑骏马》来说,影片所处的外部环境空间对于影片整体意义表达非常重要。女主角萧萧正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受到来自外界的显性或是隐性的指控将自身作为女性的本能欲望屈服在理性,或是社会教条之下,最终沦为封建男权社会中又一个沉默的牺牲品。

  《湘女萧萧》影评(四):谢飞镜头下的乡土与欲望

  80年代的启蒙/乡土电影。说起来,比那部享誉世界的《红高粱》还早一年。《红高粱》改的是当代小说,《萧萧》是现代小说。沈从文与莫言之间的距离,差不多也是现当代的沟壑。当然,最终要评价的还是是电影,作者是谢飞和张艺谋。相比于“青年”张艺谋电影中那极尽张扬的大写意镜头,身为第四代的导演谢飞无疑更内敛而蕴藉。

  沈从文的小说极好,他是素不肯以戏剧性、感官性哗众取宠的。谢飞的镜头也诗意毕现,鸡犬之声,水田屋檐,是我们这代人耳熟能详的乡土世界。两相结合,便在情节中添了分宁静,不躁亦不俗。估计是技术所限,镜头虽糙了些,然而有神,水磨的写意极好,可媲美国师的红高粱。如今特效满屏,却失了灵魂与真意,反而不如。

  《湘女潇潇》视野中的乡土真实得近乎残酷,后半段却保留了沈从文式的温情。这样启蒙范式的乡土叙事,在五四一代是太过温和了,在80年代则是知识分子的主流腔调,讽刺的是,到当代却格格不入了。如今文化舞台上,多是些打着国学、传统旗号,贩卖“爱国主义”的神棍之流。从五四极左的一极,又流入当下民族民粹的一极。时代如此。

  :结尾的力道还差些。潇潇闭门之际,便浮现字幕恐怕更好。导演用几个空镜头,来表示对这一乡土社会的逃离,只怕不是从文原意。不过这也无关紧要了。谢飞有谢飞的想法,电影也并非小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话要讲。

  《湘女萧萧》影评(五):【42】《湘女萧萧》:远山的呼唤——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远山的呼唤

  《湘女萧萧》 年代:1986年 / 国家:中国 / 导演:谢飞、乌兰 / 主演:娜仁花、邓晓光、倪美玲

  湘西是个很神秘的地方,也吸引着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憧憬那里的民风民情,渴望能一探究竟。沈从文1929年创作的《萧萧》,则把静谧又原始的湘西展示在世人面前。在那片大山环绕之地,女人要遵从传统礼教,像萧萧那样还未成年就得嫁到别人家当童养媳,而更离奇的是,萧萧的新郎竟然是个两岁的孩子。如果女孩要像女学生那样上学、不留辫子,就被村里人指指点点“祖宗的礼法都不要了”。这也许在我们看来会不可思议,但是对于那个远山里的人们来说,这就是年复一年都要遵循的规则。

  在电影一开始就出现了沈从文的原话“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人性就是这部电影所要表现的根本所在。被族规束缚的萧萧也曾想挣脱,她跟花狗的自由恋爱,以及到后来她怀孕生子,都是在违反原有族群认定的社会规则之上进行的,只是她的自由最终还是沉溺在了封闭压抑的生活中。守寡的巧秀娘找了汉子,结果惨遭沉塘,她的下场也给萧萧的反抗意识以致命打击。当结尾,萧萧的孩子也像她年轻时一样,早早嫁做人妇,继续过着麻木又压抑人性的日子,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人性为何要如此沉沦?愚昧的人们何时才能觉醒呢?

  雷点

  第8分钟,萧萧的婚礼上,新郎春官哭个不停,毕竟他才两岁,但婚礼这仪式还得进行,于是春官的母亲让一只大公鸡来代替新郎。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少女跟一个公鸡拜堂的荒诞场面。

  《湘女萧萧》影评(六):2009年12月底CCTV6看了这部影片,很好

  湘女潇潇,看名字就知道是沈老先生的原著拍的电影,马上有一股欣喜,毫不犹豫看了,演员表现的很不错,虽然没看到开头,还是不影响我欣赏,因为我看过原著,脉络清晰......我想看的是电影如何表现,会和原著有哪些不同

  婆婆选择再度用一块裹胸布,将萧萧裹成一个类似于自己的角色。我没看到,是从其他的影评人的贴里看到的,相对于大众都知道的裹脚布,用裹胸布来表现封建桎梏,角度更新颖,方式更清晰,着眼点更为独特。

  这薄薄的一片裹胸布,如何遮的住萧萧的青春,身体的发育,思想的成熟,对于外界新潮的好奇,向往,喷薄的激情终于爆发,同样成熟,有如火的身体和爱美的心思的花狗,每天都有机会接触潇潇,和小丈夫相比,男人花狗,会唱情歌,会开玩笑的他,更有新鲜感,更有吸引力,于是终有一天,让她成了妇人。

  女人的肚子是掩饰不住的,肚子大了,婆婆发现了,把出走的潇潇追回以后,气愤之极,通知潇潇唯一的长辈,懦弱的伯父很没有颜面地被叫来,当面说处置方案(是处置),浸猪笼,还是再转嫁出去........

  请了媒婆说媒,一直没有人来领走大肚子的潇潇,最终,潇潇无处可去,

  因为肚子里的可能是儿子,从而母凭子留,留在这个家,继续照顾他,自己带大的小丈夫,离不开自己的小丈夫。

  岁月如水车,不停循环,反复,潇潇的儿子出生,长大,如同小丈夫一样,潇潇如同她的婆婆,也给儿子娶了个童养媳。一个不知道几十年还是几百年的循环.......

  记得电影和原著的结尾有所不同,电影中小丈夫去外面上学了,慢慢和潇潇疏远了,认识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有童养媳很不好意思,很惭愧,认识了自由,民主,对于家里的封建,逐渐无法接受,因为无法改变,只有离开........

  而这个封建,落后闭塞的家庭,仍然是女人做主,儿子为尊,屋子仍旧是那屋子......10多年一代,一个循环......

  《湘女萧萧》影评(七):光影书香的碰撞

  当光与影的传奇展现在我的眼前时,老实说,自己不是没有过动摇,一度怀疑自己对于书卷清香的信仰是否过于纯粹,抑或只是没找到一种更好的介质。在我把沈从文的《萧萧》同谢飞、乌兰导演,娜仁花主演的电影《湘女萧萧》做了一个横向的比照后,才意识到这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融通与悖逆。

  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同原著不一样的情节。电影中的桥段是萧萧迫于风俗习惯,而选择在花轿中解手的场景,这是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镜头捕捉,这也掩盖了原著中对于迎亲场景概述的遗憾。

  本人特别喜欢电影中关于萧萧裹胸布的场景。当然她婆婆处于湘西一个闭塞的环境中,处于被封建思想压榨多年的民国初年的时代,处于七大姑的口、八大婶的眼的“监督”之下……所以,婆婆绝对地站在一个曾经是“受害者”的角度,而选择再度用一块裹胸布,将萧萧裹成一个类似于自己的角色。裹胸布的涵义与裹脚布如出一辙,不过角度更新,着眼点更为独到。遗憾的是,薄薄一片裹胸布,遮不住萧萧喷薄的激情,挡不了萧萧如火的青春。这是一种令文字汗颜的诉说。我承认在这一点上,影象把抽象的东西给具象化,使我收获更为直观的气氛,这是文字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是,在花狗和萧萧偷尝禁果的那场戏上,我丝毫没办法领略影象所应带给我的美感。或许,一切将含蓄赤裸化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留待我们参看原著中的那一笔——终于有一天,萧萧就给花狗变成了妇人了。只此一笔便足矣,因为它省略了花狗贪婪的眼神,因为它概括了萧萧的蒙昧,因为它将想象的主权赋予给了读者自己。在这一点上,小说逾越了光影的表述,用寥寥数字,直扣我的心扉。

  其实无非是一个挺老的故事,若非说花狗对萧萧有爱的话,那也是一份粗鄙的爱,而留给萧萧的则只是怅然怅然还是怅然;若非说萧萧希望去追求那种女学生的生活,那也只是一种狭隘的求索,而这才叫血淋淋的生活。

  特别无奈的是萧萧的后代牛儿,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同样迎娶了年长数年的媳妇。可见儿媳妇便是萧萧的轮回,当然沈从文笔致从容,着墨不多,但我们仍可以依稀猜想,儿媳妇会不会重蹈萧萧的覆辙,甚至会否陷入更为悲苦的命运之中。许是她们都无法逃脱这社会与时代强加给她们的不幸,许是她们已弥足在那种宿命景象中了。

  诚然,在电影中对湘西世界的刻画,无疑给沈从文的《萧萧》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那里的确相对闭塞,但又有谁可以否认那夜对孤灯、晨读鸟声的生涯是沈从文一生所珍惜并将摩挲不辍的过往。

  在光影与书香中,冲突,赢了人的泪!

  《湘女萧萧》影评(八):无助轮回

  一顶花轿,穿过萧萧熟悉的街道,穿过滔滔的江水,穿过崎岖的山路,她悄然地走进了这个轮回……

  十二岁的萧萧怎会想到,她将被她所熟知的生活一步一步的推向深渊,起初她还会觉得痛苦,她还会哭泣还会挣扎,然而封建的礼教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她的自由的灵魂掐死,最后她就这样好无知觉的受着封建礼教的欺凌,慢慢合上了她纯真的眼睛,最后红色跳跃的血液变成了黑色,美丽机灵的眼睛变得空洞,丰腴的双胸,变成了被紧紧平平的裹胸布,最后她成了礼教的一部分,她和这个魔鬼一同呼吸。

  萧萧其实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善角儿,她拥有那个时代不具备的灵动,与骚动。荒山野岭时的那泡憋不住的尿,对于成熟男人掩饰不住的情欲,想要逃跑的念头都是她对这个魔鬼的宣战,也许她并没有注意到,然而对于封建礼教往往最纯真的,最天然的东西才是最锋利的剑。就像黑暗中陡然亮起的明灯,虽然微弱,但足以威慑黑暗,然而最后灯还是熄灭了。

  村中寡妇巧秀娘与铁匠相好被人捉了奸。按照族规铁匠被打断双腿,巧秀娘被沉了潭。渔船从河岸向湖中央划,女人痛哭划破了寂静的天,仿佛那才是唯一活着的东西,我想她不是后悔自己随了自己的心,破了祖宗的规矩,而是感到无助,为混沌的世人感到凄凉,为没能苟且于世照顾她可怜的儿女感到遗憾。然而什么是活着,难道除了吃喝拉撒,就没有别的了吗?在我看来,活着是为了真正的活着,是为了去创造,去体会,而完成这些的前提则是吃喝拉撒,那时的人或者是现在的人往往都和我有不同的观点。看到巧绣娘被沉河的那一刻,我想了很多,这个女人只不过是追求原始的快乐,只不过是更贴近了人的本性,只不过是在经过了孤苦伶仃的日子,希望能够有个男人来和他一起分担生活的苦涩。然而礼教却要了她太多的东西,不仅仅是她已经没有权利,没有机会抚养她的孩子,她还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往往没有说的才是最重要的,她最痛苦的应该是日后他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被人家指着鼻子羞辱的时候,说他娘不是个正经人的时候,她的孩子怨恨她。

  萧萧曾经为自己,为自由奋斗过,她享受过其中难以言喻的快乐。但是她懦弱,胆小。当看到巧秀娘被沉河,她退缩了,就算是两个年轻生命激烈碰撞的快乐也不能让她勇敢起来,没有人告诉过她应该为什么而勇敢起来。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这个魔鬼掐住了喉咙,已经没有了回击的余地,于是她开始阿谀奉承,她开始媚态百出,为的就是可以保住一条性命。随着那个男婴的哭声,魔鬼松开了手,他轻轻亲吻萧萧的额头说:“来吧,你已经是我的人了。”

  当萧萧吃着那个奖励她的鸡蛋的时候,她快乐为她还活着,可以吃,同时她忘了,她的心已经死了,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了,这个曾照亮一片黑暗的蜡烛,摇曳的灯光就此熄灭。

  十年后,萧萧又看到大红轿,有一次轮回在鞭炮声中开始了……或许根本没有什么开始,因为他不曾结束。

  《湘女萧萧》影评(九):第14名:《湘女萧萧》——影史50部平民史诗

  沉默的远山

  《湘女萧萧》 年代:1986年 / 国家:中国 / 导演:谢飞、乌兰 / 主演:娜仁花、林清、张愚

  沈从文笔下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比如视爱如命的翠翠、调皮伶俐的三三、不甘沦落的夭妹、为爱献身的媚金等等。湘西地区的女子以特有的柔情似水,背负卑微的身世,勇敢憧憬自由和爱情,但也难逃悲剧命运。其中,《萧萧》里的萧萧,则是最典型的一个。

  民国初年,在湘西的农村有一个习俗,家里有男孩子的话,家里人就要在他小时候给他娶亲,取回来的女孩都比男孩大好几岁,然后留在家里当童养媳。萧萧就是这么被嫁出去的,那年她才12岁,她的丈夫名叫春官,年仅两岁。出嫁时,春官还在逗狗玩,哭了闹了,妈妈还得给他喂奶,而萧萧是跟一只公鸡拜堂的,这荒诞的婚姻在乡亲们的眼中却再正常不过,这样的习俗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

  孩子哪里懂什么结婚,甚至萧萧连什么是“圆房”都不知道。她每天就是陪着小丈夫玩,教他学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月亮里面有条狗。”在片中,歌声成为了村里人抒发情感的方式。影片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飘来了极具民族韵味的歌声。歌声能逃出群山的束缚,但人本身却无法飞越环抱的藩篱。生活在其中的人以不自知的态度,淡漠着。

  歌声也带来了感情。村里有个叫花狗的小伙子,膀子很结实,平时也喜欢唱歌,还教给春官好多歌。在沈从文的笔下,花狗的着墨并不多,但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会唱很多“黄色歌曲”,歌词里总是充满着性暗示。正是在以歌传情的过程中,情窦初开的萧萧逐渐和花狗走到了一起。

  爱情来得迅猛而炽烈,如干柴烈火。在那个封闭的年代,表现性爱通常都是用很隐晦的方式,就像《红高粱》里那随风摇曳的高粱叶一样,萧萧和花狗的激情,也用倒塌的草垛、旋转的草磨、哗啦啦的流水等视觉化的方式处理,让人不禁想到影片一开场那上下起伏的水窖,极具地方特色。水象征着欲望,被水包围着的两人,如同海上扁舟,有着片刻的自由,但这自由随即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萧萧怀孕了。

  原著中并没有巧秀娘这个角色,但在影片里,她作为一个反叛者的形象出现。由于丈夫死了,她本该按照族规安安分分地守寡,但她却跟一个汉子追求起了自由恋爱。被发现之后,惨遭沉塘示众(就是挂上秤砣沉入湖底)。巧秀娘临死前那一声惨叫如刺刀扎进萧萧的心里,也许她和花狗偷情怀孕的事情败露之后,下一个陈塘的就是她了。

  某种程度上说,萧萧也有着反叛意识。在第一时间她就要跟花狗私奔,但花狗不肯,反倒自己先收拾东西溜了,留下萧萧一个人面对未知的恐惧。为了打掉肚子里那块肉,她偷偷吃下香灰,最后干脆也逃走了。可是生命就是这么顽强,就算如此折腾,萧萧也还是没流产,到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原本她也应该沉塘示众,但既然给春官家留了个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影片中出现的沈从文的这句话,“人性”二字直戳关键部位。萧萧跟花狗恋爱,就像巧秀娘一样,都是对森严的族规的一次挑战。可是当萧萧的二字两岁的时候,萧萧还是继续按照族规,给他找了个大好几岁的女孩当老婆,继续着那个荒诞的婚姻。又一个“萧萧”重演着她曾经的悲剧,然而从萧萧的眼中你看不到任何反抗的意识,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同样是女人,女学生却是另一种人。村里人说她们不留辫子,像尼姑,上学花的钱能买十几头水牛。村里的女人聊到女学生都是唏嘘不已,认为她们“伤风败俗”、“造孽”、“祖宗的礼法都不要了”。原著中写道:“从乡下人眼中看来,这些人都近于另一世界中活下的人,装扮奇奇怪怪,行为更不可思议。”每当女学生出现在城里,大家都像看西洋景一样,仿佛她们的“自由”是有那么不合时宜似的。相比之下,像萧萧这样的女孩则沉溺在传统压抑的生活中,对进步思想抱着怀疑和嘲讽的态度,鲁迅笔下的“吃人的封建礼教”已将她们打磨得麻木不仁,毫无抵抗的意识,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这正是萧萧悲剧命运的根源。

  当长大后的春官站在大山面前,如同在向这个世界发问:这个愚昧的民族到底何时才能觉醒呢?

  《湘女萧萧》影评(十):导演说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其短篇小说《萧萧》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名篇。在电影界的“文化反思热”中,小说经谢飞、乌兰两位导演之手搬上银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影片开头以沈从文的一段话为题记,明白了当地告诉观众,它的创作动因在于,通过对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下人性压抑的深刻表现,揭示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中的种种弊端,起到警世醒民的作用。

  改编的创造性,是《湘女萧萧》成功的主要原因。动用电影语言把“美文学”《萧萧》再创造为“美电影”《湘女萧萧》时,导演以现代意识为价值尺度,既保持了原著“平淡中寓深意,静谧中显激越”的艺术风格,又学习借鉴了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解剖和批判,从而达到了文化反思的哲学高度。服务于思想批判的主题,与原著相比,影片在三个方面作了较大改动:巧秀娘形象的设置,萧萧与花狗的关系以及结局。

  巧秀娘是《湘女萧萧》增置的一个女性,她作为萧萧认识世界(尤其是女性世界)的一扇窗口而存在,与萧萧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互补形象体系。巧秀娘出场三次,虽并非都是浓墨重彩,对萧萧的心理与行动却均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哭坟”里的凄凄惨惨戚戚之情,让她形象地感知了守寡女人的悲哀;“偶遇”中的“爹娘死了戴孝三年,男人死了要戴一辈子”的寥寥数语,使她领教到“三从四德”的威严;而“沉潭”一场戏,更是印证了宗法礼教的残酷本性,令萧萧和花狗为自己的命运担心不已。同样是犯了失贞的罪过,萧萧却由于“大胖小子”的神秘力量,获得了乡情民俗的宽容。两个迥异结局(被沉潭/被宽容)交相辉映,揭露了封建礼教镇压和怀柔的两种功能。这软硬两手的互补性,造成了一种巨大的张力,以个体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泯灭为代价,换取了封建社会2000余年的长久不衰。

  原著的结尾是这样的:

  “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年纪10岁,有了半劳动力,能看牛割草,成为家中生产者一员了。平时喊萧萧丈夫作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

  这儿子名叫牛儿。牛儿12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6岁。媳妇年纪大,才能诸事做帮手,对家中有帮助。唢呐吹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

  这一天,萧萧抱着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不难看出,其间洋溢着对大叔宽容牛儿、牛儿娶了个大媳妇、萧萧抱着新生的儿子看热闹这一幅温情脉脉的生活图景的欣赏和礼赞。然而,正是在这种欣赏和礼赞中,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的血淋淋现实被冲淡和淹没了。这不能不说是原著在文化意识上的局限。

  在银幕上,“模样已经进入中年”的萧萧似乎早已忘却了封建习俗给自己带来的情感悲剧,她自觉地担当起春官娘当年扮演的角色,兴高采烈地忙碌着为自己年幼的儿子娶大媳妇。

  萧萧叫着“牛儿”出门,在墙角处发现牛儿和大黄狗:“牛儿,新娘子都来了,你跑什么?”

  牛儿:“我不去,我不要新娘子!”

  萧萧:“傻儿子,男人终归要成亲的,你叔叔成亲的时候正吃奶呢!”

  牛儿听着。

  萧萧:“快走,一会儿你叔叔回来了,看到你接了媳妇,多高兴啊!”

  春官娘找来:“萧萧,快去,新娘子来了!”

  萧萧:“娘,您去迎吧!”

  春官娘:“你也去,要去的!这是规矩,从今天起,你就做婆婆了……春官今天也要回来了。刚才他爷爷说,今天也给你们圆房,凑个双喜临门!”

  凌空越过若干年,牛儿与春官娶亲的情景竟是惊人的一致,莫非是历史正在重演?!这种前后呼应的重复蒙太奇,带给人强烈鲜明的情绪冲击力,把深邃含蓄的文化底蕴推至镜前:封建文化不仅作为一种制约性的外部规范而存在,而且通过人们的自觉认同,在灵魂深处化为一种潜意识的内在规范。“同质性”的内外规范协同运作,不仅能够消融和分解一切外来的和内在的可变因素,而且实现了主客体的“同构性”:社会系统和个体性格的超稳定封闭结构。这正是造成中国社会循环往复、停滞不前的重要文化因素。在此文化背景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被动规范/主动规范(他律/自律)消融个体的过程。萧萧本是渴求自由和幸福的,她曾经希望做个“女学生”,也曾经与花狗一道挥洒过青春激情。然而,生活中并没有出现“奇点效应”,生存状态也没有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她抗争了,也失败了。失败之后,便是认同。她学会了以自己的命运为榜样来安排后代的命运,接受灾难并传递灾难,俨然是一个封建礼教和民情乡俗的卫道士。在萧萧对于自己悲剧命运的自然亲切的顺应性描写中,渗透着电影艺术家激越的批判精神。

  《湘女萧萧》充分调动了声、光、彩色等电影元素的“积极性”,在象征物、画面、场景的营造上精耕细作,浓烈的文化气息弥漫在影片的各个角落,取得了形象生动、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影片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巧妙选择象征物。碾坊中的“石磨”是个意指性很强的象征物,它不紧不慢转动的镜头,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以说,它既象征着传统社会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封闭性,又指证了宗法礼教“佛法无边”的存在状态。“石磨”常常维系在关键性段落之后,生发出各不相同的意义。例如,“碾坊相遇”之后,它预示了萧萧和花狗悲剧性的结局;“萧萧生子”之后,则折射了封建文化对异己力量的巨大吞噬力。“出逃”一场戏里,“船”也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意象。在人与“船”的搏斗中,萧萧的身影显得越来越渺小,“船”的形象却越发膨胀起来,观众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活动随之奔向高潮。

  善于运用隐喻。萧萧一边劳动一边照料春官,这情景如果用来表现姐弟之情,该是十分动人的,可用来表现夫妻之情时,给人的感觉就不再富于诗意了。影片“以乐景写哀”,姐弟之情被编、导、演、摄处理得异常纯真、浓郁,从而强烈地喻示了封建道德对人性的扭曲、摧残和扼杀。此外,“萧萧怀孕”和“沉潭”两场戏的组接,也具有一定的隐喻性。

  气氛营造有深意。“碾坊相遇”一场戏,影片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感觉。用沉闷的雷雨、轰响的石磨、激涌的水流,渲染出焦灼、烦闷、躁动不宁的气氛。透过这一气氛,我们似乎听到了花狗“一朵鲜花,硬要等枯了”的揪心呼声。人物怀古的奔涌起伏,因之获得了必要的铺垫。影片对“沉潭”的场面作了震撼人心的视觉表现——漆黑的夜空、莫测的深潭、明亮的火把、冷漠的族长、全裸的巧秀娘、虔诚的村民,在这与巫术仪式无异的氛围里,充斥着庄严、神圣和神秘感。传统的封建礼教不正是凭借这庄严的神圣的外衣,产生一种无法回避也无法抗拒的威慑力量,从而迫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认同的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