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冰山上的来客》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冰山上的来客》经典观后感集

2018-09-16 02:1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冰山上的来客》经典观后感集

  《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由赵心水执导,梁音 / 谷毓英 / 恩和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一):革命浪漫主义

  应该算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了。有那个年代少有传奇爱情”,片子里的少数民族风情战友情,革命浪漫主义,都让人怀念大概和我出生在新疆有关吧。雷振邦的配乐也为电影增色不少,或者说,是使得这部电影成为经典重要因素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每当想起这部电影,脑海里就会回想起这首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纯洁友谊和爱情”。这首歌,透出了青梅竹马的一对青年纯洁的爱情,这首歌打动了我,这么多年。

  整部电影,具有浓郁民族风情,杨排长的睿智,真古兰丹姆的纯情,阿米尔的憨厚,尤其是最后杨排长的那一句“阿米尔,冲”,感动了多少人啊,又使多少人笑中带着泪。

  这部电影,我看了好几遍。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三):60年代的精致遗憾

  人物塑造有型并且细节到位,叙事精致,杨排的形象带点匪气,排长的笛子传声也到让子弹飞中变得更神乎其神。最后放信号弹那一段是用了布景吧。

  但是,最后一段不连贯啊,运动中的情节展示的不充分啊,还有那个小纸条是什么时候塞进琴里去的?

  lus

  在60年代以人为中心的镜语中,人的塑造细致却不全面,但对人的关照充满热情却又一厢情愿,如果没有坏人出现,电影将情何以堪,但似乎还没这情况,假想敌始终存在……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四):冰山上的来客

  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由赵心水执导,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

  影片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斗智斗勇,最终胜利的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该片描绘了边疆地区军民惊险的反特斗争生活

  该片曾获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

  片中最著名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塔吉克民歌,通过影片传遍中国大地,经久传唱。

  雷振邦谱曲的三首插曲《冰山上的雪莲》《高原之歌》《怀念战友》,以其浪漫动听旋律赢得广大观众喜爱

  电影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色彩,是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唯美结合之作。片中歌颂的真挚爱情和战友之情令人动容,在当时受到极大关注。 在中国影坛流行四十年,成为经典电影。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经典电影,同时也是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唯美结合之作,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象征着阿米尔和古兰丹姆浪漫的爱情,是高山雪原上盛开的雪胆量,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阿米尔和古兰丹姆,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古兰丹姆因为家里穷而被卖到了一户地主家里,两小无猜的两个人终究还是分开了。而剧情也就从这里展开……

  该片融入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抒情调子,运用镜头画面音乐音响等各种视听手段,抒情而传神地再现了祖国西北边疆的绮丽风光和塔吉克族人民的风情民俗。片中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浓重的抒情韵味征服观众,为大众所喜爱。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六):宣传艺术

  古兰丹姆、阿米尔,是经历了60年代人们集体记忆……对于一部社会主义宣传片而言,这部电影的感染力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果是清朝的宣传考得是宗教和谐,那么新中国依靠的就是电影,同时,电影取得的成功要更多的归功于音乐歌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首少数民族的风格歌曲脍炙人口,其感染力不仅给电影加分,其传唱度更是可以将宣传效果几何级的增长,由此,电影中花这个道具贯穿了始终,杨排长还特别或者说刻意送给了真古兰丹姆一盆花,由此引发了爱情,当然这里的做作是叙事中的一个刻意的遗憾……电影无时无刻不在做解放军的宣传,不仅在台词上,大力重复,还在镜头中,将解放普遍以仰角拍摄,违背美学的顶天不留白,这一做法也成了那个年代的程式化设计……电影的卖点是谍战,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电影除了插入几段闪回,基本上是顺序简单叙事,对真假古兰丹姆做了女性的二元对立,于是善恶区分,善的获得爱情,恶的遭遇死亡,但她们无论真假,在表象上,都对阿米尔迷恋,这是一种对解放军的比喻展现了解放军的人格魅力,这种潜台词实在高明的宣传,但无论如何,那个时代拍摄政治电影还穿插爱情题材都是十分大胆的,因此这部电影是具有突破意义的,尽管这种爱情的描写有些没来由,很刻意,假的古兰丹姆是为了制造矛盾、真的古兰丹姆是为了完成结局,但是这简短的爱情叙事已经让当时的观众,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963年年底,那时“困难时期”刚过去,这本电影,象是久旱后的一场阵雨,也滋润了大家的心田。看了这本电影,大家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中,边防线上的各族军民,在那种荒凉严酷环境里,以大无畏,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粉碎了境内外敌人破坏活动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可歌可泣。而影片里自始至终的天山风光和充满异乡情调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雷振邦的大名早有所闻。后来我们几个爱好音乐的朋友谈起,大家一致认为,影片的作曲太精彩了,似乎也只有雷振邦,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乐曲来。此外,在早前一年前,我曾读过电影剧本原著,记得里面古兰丹姆,牧民新娘子和女间谍是三个人,后影片拿掉了一个,总感有点不妥,因那女间谍和古兰丹姆在年龄上当差一截。另外影片中还有好几处不够完美,有漏洞,如排长一声枪响后,那雪山轰然倒下来,那雪山完全是个模型,太不象了;排长对阿米尔说“冲”的时候,古兰丹姆是在房子里的,她是推开窗户,前面有窗下墙档着,但两人一下就拥在一起了。古兰丹姆是从门里绕出来的?还是直接翻窗出来的?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大家一直在传唱,还有那首“怀念战友”,也将永远会传下去的,

  也就在这捕电影最早放映的时候,戚本禹的评李秀成的文章发表了,再过一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都不准唱了。现在想,那时雷振邦先生日子恐非常不好过,现在想到这些,虽还不至于“不寒而栗”,总有点凉意。好在影片是在1963年拍的,如过放到那十年中,会成为什么样?虽因年代不对,还不至于人人手捧红宝书,遇到大小事,先翻开唸两段语录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八):毕竟,那也是他的青春

  阿米儿,冲!

  想起杨排长只需要这么一句话

  其实我最喜欢看的抗日游击队电影还不是 平原游击队,而是三进山城,那种偏向虎山行的拽劲我只有多年之后看白面包龙兴的时候才有,当然,那个是方塘镜:我过来了,我又过来了,我又过来了

  还好鬼子比包龙兴善良,一次次被耍得团团转,汉奸更是在裤腰带上被别上了手榴弹。记得那小子片刻前还那么嚣张:想出城,没有问题兄弟我……我们的梁音同志斩钉截铁回答:我们今天进来了,就没有那么容易出去。

  我多年以后总觉得正是由于当年任务完成得太出色了,“杨排长”才这么给派到了边疆。

  整个电影里的杨排长动人的并不是对敌人的洞若观火,而是对战友的温暖呵护小伙子谈个恋爱啊,同事出个勤,他总微笑着站在后面都照料妥贴,唯独出了一次茬子就是暴风雪那次,当看见一班长等人冻僵在暴风雪里的时候,他的心情可以说首先是自责,其次还是自责,最后还是自责。他马上抓捕假古兰丹姆但又出于任务要强摁心中的怒火,这个时候的杨排长犹如冰雪直接压在了心头,他自然没有眼泪,因为他的胸中燃烧着怒火,在炙烤着他,在警醒着他。

  这个电影雷振邦的音乐可以说功不可没,可以说那个年代他诠释了真正的异国情调。譬如目睹战友牺牲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音乐没有第一次出现的那么悠扬,而变得深沉苍凉,让人感觉怒火和冰雪同时在杨排长的心头激战,稍纵即逝,却深深腐蚀。

  电影的最后自然守得云开见月明,但战友的牺牲却如消逝的冰雪一去不回。

  在一次回忆当年影片的见面上,老演员梁音说到很多这个电影的演员去世的时候老泪纵横,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纪律岁月也早已松开了缰绳:我们的杨排长也早已没有当年的干练精明,也许这样的怀念才能让他再勃发出一点回忆吧。

  毕竟,那也是他的青春。

  守在边疆的日子,还是多一点特务抓抓可以少一点寂寞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九):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首出色的主题歌,它在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出现了三次,三次重复各自呈现着不同含义,对人物故事、情节的进展起着一定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影片的情节线。

  第一次,阿米尔刚到哨所向班长汇报了路上所遇到的送亲队里的新娘酷似自己小时候女友古兰丹姆,因此引起一段难忘往事的回忆。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女声独唱的形式轻唱起,将人们带入阿米尔和古兰丹姆那青梅竹马却又悲惨少年时代。

  第二次,主题歌已成为故事的一个重要环节。假古兰丹姆为刺探边防军情报,厚颜无耻地来纠缠阿米尔。阿米尔按杨排长的计划,以放羊为名和她周旋。假古兰丹姆看到阿米尔和杨排长在一起,欲进不敢,欲退不甘,离他们一段距离圈子。这时,阿米尔唱起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唱得是那么深情,那么忧伤,他真的沉湎于对往事追忆中了。然而,假古兰丹姆不仅没有反应,反而悻悻地走开了。可见,她并不知道这首歌,假古兰丹姆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在这里人们在歌声中知道了许多,想到了许多,感觉到一种谜底就要被揭穿的紧张意识到将要面临的激烈的搏斗。

  第三次出现的时候,其作用就更深入、更有力了。阿米尔与古兰丹姆在边防军的哨所里见面了,他又充满激情地唱起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古兰丹姆噙着泪水和唱起来,歌声中他们团聚了。而假古兰丹姆的真面目暴露无遗,同时引出了一连串的情节:假古兰丹姆被杀,从而暴露了伴随真古兰丹姆而来并以她的救命恩人身份为掩护的阿曼巴依的真实身份及他的整个阴谋

  插曲不是可有可无,不是影片主题和情节的附属物,而是情节结构中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十):爱情啊,战友啊,情调啊~

  【对于周末的美好期待——比如去电影院赶一部早场的老电影。】

  才发现,之前已经在豆瓣标记看过这部电影了。我把四星改成了五星,多那一颗,给今天影院里银幕的胶片。

  一直对这部电影有偏爱。有太多我喜欢元素统统集合这电影里。一种爱情,一种友情,一种表达方式,一个小配角

  爱情。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反正我羡慕的,都是我永远也得不到的东西。呵。很喜欢看那些始于青梅竹马又终成眷属的爱情。当小小的阿米尔捧着钱币去给还是小女孩儿的古兰丹姆赎身的时候,你不能说那不是破土而出之前的爱情。

  友情。战友情。杨排长的笛子,这联络方式本身就够情调的了。一班长牺牲之后,杨排长在窗边又习惯地拿起笛子,要吹起的时候,才想起一班长已经不在了。这时候《怀念战友》的旋律又想起来,暗示想念。而一旁的二班长早已了解杨排长的心思,走过来说,排长,有什么任务您就下命令吧。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虽然您失去了一个战友,但还有我们。我喜欢电影这种小细节的处理手法,战友,男人之间兄弟般的小默契,用语言表达才是下策

  表达方式。这纯属个人喜好。我无比热爱比喻句。我发现少数民族的人们总是更爱用打比方的方式表达。今天看电影的时候,非常留意了一下,真是一种美妙的表达,我都想做个笔记了。擅长这么表达的人,我想,除了想象力丰富,一定也热爱生活。连歌儿里都尽是这种智慧

  煽得我眼泪都出来的《怀念战友》: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家乡

  当我离开他的时候

  好象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当我和她分别后

  好象那都它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它尔还会再响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

  好象那雪崩飞滚万丈……”

  还有卡拉和古兰丹姆的对歌《冰山上的雪莲》:

  “你的友情像白云一样深远

  你的关怀透明的冰山

  我是戈壁滩上的流沙

  任凭风暴啊把我带到地角天边……”

  小配角。我总爱上小配角,真没辙。就是喜欢卡拉。从第一次看这电影就喜欢。善良,正直,热情,聪明,勇敢还能歌善舞。这怎么说也应该比阿米尔招人喜欢吧。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好男人也并不一定都在演主角,需要格外留意才能有大发现……好姑娘也一样。嘿嘿。

  老电影沙龙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13993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