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重间谍》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三重间谍》的影评10篇

2018-09-19 01:2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重间谍》的影评10篇

  《三重间谍》是一部由埃里克·侯麦执导,Serge Renko / Katerina Didaskalou / 谢丽埃勒·克莱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三重间谍》影评(一):间谍,在优雅中消失

  Eric Rohmer的片子,没想到一上来就看了这部最新的。新浪潮中的电影作者至今仍活跃着,看这部《三重间谍》就跟几年前看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一般的静心与屏息。

  巴黎,俄国白军的退役军官,他那美丽的希腊画家妻子,两个人的法语都有口音,但都让人心生缅怀,俄国式的深邃沉静演绎得极具宫廷遗韵。

  一个基本是公开承认自己身份的间谍,立场却显得不再重要,只记得那些睿智对话、回旋的思路二战之前的纷乱局势中,再精英头脑显山露水,然后就是政治机器转动中的暗哑火星

  一杆干涩画笔,一个下楼时摇曳的丝制裙摆,一场夫妻间的言语角力...流淌再流淌,优雅之泻,将间谍与他的妻子涤荡的再无痕迹

  《三重间谍》影评(二):Rohmer的电影

  对我来说,Rohmer的电影每一部都是一样的。每部都有一两个角色,而镜头都好像是架在这些角色的头上。好像上帝无辜地在看犯罪的人。Rohmer像上帝一样非常耐心记录这些人在公开和私人情景下的所有表现,当然有他做的说的,还包括“想的“,很多对话听起来都像是角色的思考过程。可是,可是,问题就在于即使这样盯着看,你还是会对角色所做的这个或那个抉择感到无法理解。并不是这个抉择本身有任何不合理地方,只是在我看来这个抉择和之前我看到的听到的之间是断裂的。电影里的角色之前的思考和讨论好像都没有对这个抉择有任何帮助。他只是随便(随机)地做了一个决定。也可能观众(上帝)之前看到的听到的不过是障眼的手法,是"犯罪前的扭捏",尤其是思考。

  据说这和Rohmer的宗教信仰有关。我没有研究大概总和人的free will和神的存在这些命题有关。我感兴趣的是Rohmer对细节分析式的呈现已经到了炉火纯青地步,他是觉得如此的有趣味,一步步的一历历的把这些概念化的细节重新拼成一副“真实”的画面,一段“真实琐碎”的生活

  这样的“真实琐碎”和东方的大师如候孝贤和小津是不太一样的。东方大师的角色跟”真实琐碎“的生活是和谐的,这样的生活好像dictates这样的人,可是每个细节都告诉你这个角色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自由,只是这样选择的那一个被导演选中。而选择的理由可能就是作者的价值判断。而在Rohmer那里是这样的人dictates这样的生活,所以这样的生活到底是哪样的会因人而异。当然前提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而这一点我想Rohmer是怀疑的。因为人是上帝造的。

  《三重间谍》影评(三):间谍的爱情

  男主角是被苏俄红色政权流放的“前白俄政府将军”,女主角是一个半职业画家,希腊人。

  和所有夫妻一样,男人和女人过着看似平静的生活,只是和清闲的画家相比,男人工作看似比较忙些罢了(表面身份:服务于一个为前白俄军人提供福利保障机构

  但女人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伴侣在从事着某种危险行当,却又不敢直说(或许,“神秘”也是男性的某种魅力标签)。只是暗暗的寻求真相,直到有一天,男人觉得再也瞒不下去了,自己说出了真相。

  值得玩味的是,男人说出真相的过程,一种无法找人诉说秘密,终于一吐为快后的不可抑制的快感爆发。他终于可以告诉自己心爱的人,自己担负着如此多的秘密!(追求刺激本就是人类本性之一)如此重大的责任!(男人都有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可笑自负)。自己是多么伟大!(只是“伟大”两字没出口而已)

  自此,他们更相爱了。

  男人甚至愿意为了女人看病(当然,也为回去见见自己久未谋面的儿子计划重回对他来说,危险重重的祖国

  但是悲剧突然发生了! 男人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危险事业”而神秘失踪(估计是丢了性命),女人稀里糊涂的成了“间谍的帮凶”,悲惨的死在了牢狱里。

  所谓“爱情”,本就应该如此。当一个女人真正爱上一个男人时候,她就决定将自己毕生的命运对方牢牢的绑定在一起(反之亦然),愿天下有情人”,俱能珍爱“枕边人”。

  《三重间谍》影评(四):《三重间谍》:谎言背叛

  文/故城

  很多人都说侯麦(Eric Rohmer)的电影是爱情的浪漫现实残酷结合体,这倒未必是真。在我看来,简约才是侯麦始终如一特质。安德烈•巴赞说过,“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侯麦也不自觉地遵循这种气质,这是一种宁静而致远的调子。在他的片子中,生活的平淡会折射出斑斓而激烈心灵共鸣,与他温厚的电影手法相比是这么的格格不入,又是这么的相得益彰

  文学与电影之间似乎存在某种默契暧昧。文学的闪烁其辞与飘忽不定被电影继承和窃取了下来,而后者又以一种欺世盗名客观与冷峻制造谎言。侯麦在电影手法上避免欺骗低调逼真反映生活与社会,然而他的电影主题无一例外地撰写着世界上的真实与谎言、纯真诱惑坦诚与欺骗。2004年,侯麦的一部新片依然延续了同样的手法和同样的主题,[三重间谍](Triple Agent)里这位吟游诗人用看似散淡而简练的笔调讲述了一个政治间谍背后谎言与背叛的故事

  本片取材于1936年政治活动纷繁复杂的巴黎,开片昭示了故事的虚构性。然而这种貌似的虚构和荒诞并没有让影片脱离现实的真实而坠入生硬繁琐哗众取宠,侯麦用一个徘徊于道德诚实利益忠贞的男人和妻子的命运映射了政治生活的残酷与无奈。影片的大部分剧情发生在室内,伴随妻子的绘画生活与跟邻居的意外邂逅,影片旁敲侧击的吐露了男人暧昧而神秘的身份。夫妻看似和睦融洽的生活背后是狐疑与解释、将信与将疑,这种隔阂并不会轻易的曝露,一旦暴露,丈夫谨慎精明迅速转化为喋喋不休强词夺理,并从妻子给予的线索中找到自圆其说依据。“愚民”与“愚人”有时候并不矛盾政客的身份就是这两个身份的杂糅,在公众面前鱼肉百姓,在家庭里面愚弄亲人。而且,女人毕竟也还是感性动物,妻子辨别力有限,推理过程只维持少许几步便方寸大乱,于是信誓旦旦接受了解释,这和女人在爱情面前接受花言巧语如出一辙天真迂腐

  与戈达尔崇尚女性的背叛与男性的被动地位不同,侯麦在本片中延续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一贯孤独无助境地。妻子虽然对政治饶有兴趣,然而对于丈夫的行为她却一无所知。当邻居探问他丈夫的一切的时候,她只能用“我不知道”之类的话搪塞,一方面掩盖内心的无助,一方面也在逃避残酷的现实。然而就是这种昏昏不知天日状态,让她最终沦为政治斗争的踏脚石和牺牲品

  如果到这一层次,我们只能说[三重间谍]是一个女人版的[筋疲力尽](A Bout De Soufflé)。侯麦从更深层次用间谍的悲剧隐喻了男人世界的尔虞我诈,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实这个社会的欺骗与反欺骗、背叛与反背叛从人类褪下乳臭就已无处不在了,当我窥探到冰山一角时已经恍惚不能自拔了。

  04/11/19 23:20 发表于1月19日[广州新娱乐]

  《三重间谍》影评(五):花都无间

  无意解读侯麦,而且也无力解读。这部电影在观看过程中,夹杂了听惯法语后不觉间半个小时的甜睡。就1936年至1940年巴黎的动荡,得以管中窥豹

  艺术品

  移居巴黎的前沙俄将军费奥多的妻子阿茜诺是位业余画家,她每天只在蜗居中闭门造车似的追忆街头风俗。说她闭门造车,是因为她的绘画习惯是先写生造型,再室内创作。手法沿袭了印象派之前的传统,但风格却肖似高更。题材涉及市场、街隅、海滨,而人物也几乎就是丈夫、楼上邻居的女儿稀松平常普通人。她的画作有一种不合时宜的安适感。对于画家来说,往往在作品中倾注自己所缺失的或渴望拥有的。

  楼上邻居是法国共产党收藏了一幅毕加索的习作,而且言谈中表明,似乎欣赏毕加索,就是旗帜鲜明表达自己拥护共产党的态度。毕加索在1937年世界博览会上展览了《格尔尼卡》,控诉纳粹德国轰炸他的家乡小城。另一逸事是,他的一幅立体派作品被当作军事基地的绝密地图而扣押。毕加索是西班牙共产党,就像影片中提到,斯大林因为毕加索这个“最杰出艺术家”加入了无产阶级阵营兴奋不已。

  康定斯基却被苏联驱逐,他那床单花布似的色彩分割惹恼了当权,因为严重“不符合无产阶级审美”。

  1937年的世界博览会,在德国展区和苏联展区,分别放置了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大型雕塑。德国的雅利安精英和苏联的斯拉夫儿女,从体态、造型到表现手法,如出一辙——大肆张扬的雄健和恢弘端庄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和艺术品都被打上烙印手足无措无可奈何等待政治阉割。

  古希腊语

  阿茜诺是希腊人,或者说是现代希腊人。作为拥有古老文明的一分子血液必然有一种无可替代骄傲因素。当她得知楼上邻居的妻子研究古希腊语时,定是五味杂陈。就像我们面对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日本人一样。阿茜诺自己对古希腊语倒“不是很肯定”了。自公元前成为罗马的附属后,两千余年希腊都像一个深宅大院文化幽灵,她更多的是历史地理甚至是心理上的意义,而不是明确的国家形态。作为文明源头,她的种子在四围播洒,而当文明源头在历经震荡后失落、隔断,反倒是外围更多地保持原始形态。

  费奥多说了一个古希腊字眼“用辞藻修饰”,阿茜诺附和。费奥多想说,这个词被“情报”所转义,而“间谍”也由此而生。

  人们欣赏古代语言优美落寞,并试图用它来医治战争创伤

  谎言与背叛

  影片伊始,收音机里就在播报大选票数,左、中、右翼甚至还有中左、中右之分。人们习惯于壁垒森严非此即彼

  而混淆了身份的费奥多,他首先是沙俄的将军,流亡至欧洲,为“老兵协会”服务;在“社会主义”字眼最时髦的时候,还同时为苏联红军工作,他几次提到被处决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他的同学,并说自己要是当时也“投靠到敌军”必定也位尊权重。在大战前夕,他“无意识地”把白俄的多布林斯基将军出卖给德国纳粹,而那时苏德正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他并不是被动的一步步卷入时局旋涡,每当妻子对他的作为提出疑问,他总是用一堆事实来澄清,并且申明自己爱“俄国”的立场。他说谎言要比真话容易。如果抛开主义和阵营,其实可以发现,一直用谎言堆砌事实的费奥多,的确是为了“俄罗斯”这个宏大主题而服务,他的三重间谍身份最终得以统一

  影片基于这样的背景:由海德里希的帝国保安总局插手,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斯大林以莫须有的叛国罪处决。费奥多的原型据说正是出卖情报给德国的白俄将军。事实上,图哈切夫斯基也好,海德里希也好,都是被第三者提及的名称而已。他们的历史是被转述的历史,而他们本人,也成为某一类情形代名词

  费奥多丢下患病的阿茜诺潜逃,他没有背叛头脑,却背叛了良心;没有背叛祖国,却背叛了爱情。

  影片最后,旁白补述:费奥多不得善终,因为“间谍的身份一旦公开将不再有价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