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死官》影评10篇
《审死官》是一部由杜琪峰执导,周星驰 / 梅艳芳 / 吴家丽主演的一部喜剧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审死官》影评(一):(四百九十三)荒诞大于喜剧
没有很典型的周星驰的风格,喜剧成分也不是很多,也没看出来对几个官的刻画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除了那个山西知县,其它三个官都是前后矛盾,特别是八府巡按,登场的时候自带bgm的那种,为什么最后落得个官官相护我也是很费解,看起来全都是软蛋才是真的形象吧。梅艳芳好评。
——2017.10.07 10时,知春路,北京
帖子中就拿审死官这部电影举例,电影中富商的儿子打死人,受害者是第二天才死,宋世杰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为其辩护。他当堂踢打凶手,凶手没死,几年后如果凶手死了,那宋世杰是无罪的。因此,受害者没有当场死也说明凶手无罪。我想问的是这个逻辑有什么问题?
《审死官》影评(三):观点
《第10放映室》2012-08-17播出《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周星驰列传(2)》 节目评为“年度最重要影片”和“最卖座影片”,是“1992年周奉献给电影观众的最精致的礼物”。 这部电影之所以对周非常重要,关键在于这部影片为周带来了梦寐以求的突破性。以前周主演的角色,基本上履行着一个剧情公式,一开始是一个默默无闻被人欺负的小人物,而后因机缘巧合功成名就。
《审死官》影评(四):2017.02.08(春节篇 ) 《审死官》
无意间逛A站看到的星爷的佳作,虽然之前有看过但是不够完整,春节在大舅家实实在在的看完了,超级不错。确实有一些桥段在当时年少的时候看起来比较搞笑,但是长大后再看感觉就不一样了,看到了很多背后关于人性的东西。让我来评价这一部作品感觉中间有些地方链接得确实是无厘头呀,前文不搭后话,就是一些很搞笑的桥段,感觉很唐突,不过毕竟不是专业的,可能这样做有星爷的想法在里面吧。
《审死官》影评(五):审死官
不评分。
如果这片这剧情换到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来看,可以说是烂片一部,各种装怪各种无脑各种奇葩。
但毕竟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东西,是星爷创造的无厘头风格,才有了后边的很多抄袭和模仿,所以用现在的标准去评断过去是不对的。
以前我看的时候可是开怀大笑了,多少看也都笑了。
只能说,杜琪峰再次用功过度,同被香港影评人评为用功过度的还有<济公>,都认为导演过于想要表达政治喻言而忽略了电影的娱乐目的,周星驰的特点没有被充分挖掘,至少对比起<赌>系列,<逃>系统,大话,唐伯虎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充满了对司法公正的不切实际的意淫.这种逻辑不自洽,并没有因为周星驰的无厘头夸大风而掩盖,根本原因是法律本身是严明的,逻辑要求确切的.
《审死官》影评(七):我长大要做一个清官
主角是一名律师,经常打赢官司所以收入很高。但是他的儿女却经常早夭。主角的老婆认为这一定是报应,逼迫主角以后不得再帮人打官司。天底下人渣那么多,如果报应果真的那么灵验谁还敢胡作非为。
主角后来又去打官司了,这一次是为民申冤。但对手却势力很大。因为对手都是当官的。民告官是不可能赢的,甚至官府根本就不会受理。电影里的主角被打的很惨,还有人追杀。没有办法只能装疯。在现实中估计他早就被打死了。连装疯的机会都没有。
《审死官》影评(八):论审死官与九品芝麻官
我个人觉得审死官拍的比九品芝麻官要好 九品芝麻官主要是突出搞笑无厘头 而审死官突出现实与生活 我记得我看过一个报道 这两个片子同时在香港上映的时候 香港片友一致认为九品芝麻官根本不可能与审死官相比 我认为可能是因为当时香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还有一点就是香港相比于内地 观影文化程度要高一些 在这里我不是说内地的人不会看电影 而是由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 所以当我们都看懂这两部电影的时候 希望能认真思考一下当代的电影文化
《审死官》影评(九):一个好汉三个帮
话说之前一段时间,关于周星星同学的负面消息那可真是甚嚣尘上。说他耍大牌,说他眼里只有钱……一副众叛亲离的样子!之所以想到这个,是因为小样看的《审死官》刚好是粤语配音的。没有了石斑鱼的声音,感觉搞笑系数明显下降。就像没有了吴孟达的《长江七号》,总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
就算你是天才,你也终归只是一个演员。哪怕你自编自导自演,电影的拍摄总还需要其他人吧?脱离了人民群众,那你也就离平庸不远。
9.6.24下写于402
《审死官》影评(十):他的心酸
这个电影,让我见识到了笑的另一面,还有人世间的丑恶! 周星星在里面是个状师,但是他不是一个好状师,他为了钱,可以昧着良心告黑状,唉,不过也有了报应,他没有孩子,准确来说,他的孩子都死了,因为他坐了太多的亏心事! 有搞笑,有心酸,特别是他昧着良心,告赢了之后,流下的那滴泪,真的让我感受到了震撼,原来,他也是有心的人,不过,时事如此,他也无奈!
不过,最后,他变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