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碎片》的影评10篇
《四月碎片》是一部由皮特·海格斯执导,凯蒂·霍尔姆斯 / 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 德里克·卢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温馨小品,可以被感动到鼻子发酸的COMEDY。 用细节来打动人。 10万美元的低成本,16天的拍摄,其实很多人能做到,生活太匆忙,我们总是错过很多美好,回头在品味,却早已物是人非
《四月碎片》影评(二):悲哀的PIECES
uch kind of people
uch kind of family
uch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uch kind of world
what is this fucking hell
我想该片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醒
也许夸大,
让我们观众感受这一幕
《四月碎片》影评(三):叫四月的女孩
主人公是个叫作四月的女孩。
善良的女孩,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父母生活了,似乎是父亲有了新的家庭了,容不了她吧。反正是她一个人生活,在有一年她忽然想念他的家人了,而的的爸爸一家也说要来看她。她很激动,这样他就整天在忙着准备食物,准备接待他爸爸的一家,而她是从来没作过这些的,很笨拙,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所谓碎片就是些生活琐事吧。不过其意义就在这里,你能很好的了解到美国生活的普通人的生活,亲情,邻居感情等等。电影中基本上全是日常生活的画面,真实,四月的琐事正是我们感兴趣的。
《四月碎片》影评(四):庞克不是无情物
这是一个讲述庞克女孩做感恩节大餐的故事。窃以为“潮女私房菜”这个译名喜感中又很精准。
像所有庞克一样,april住在治安混乱的街区,顶着黑色眼妆,手上戴满戒指,着皮靴,行事诡异……不过她最近换了一个貌似比较靠谱的男友,是个黑人。
然而母亲患上癌症,虽然april和她的关系不堪回首:她用叛逆伤害,她用冷漠隔绝她,然而面对可能是母亲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感恩节,april邀请家人来她小小的公寓里过圣诞节。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父亲是典型的沉默男人,但是在一家人几乎对april绝望时,父亲是那个给予大家力量去相信april的人;
母亲是一个神经质的女人,在这一家五口赴约的路上,对april叛逆的可怕回忆与病痛折磨得她一度想放弃赴约,在父亲的劝诫下,他们努力回想april曾经带给他们的美好记忆,最后,竟然是年幼april安详的睡着的时候。
妹妹beth是个淳朴的女孩,有一把好嗓子,家里出了april这样的“坏女孩儿”,beth的存在是一个安慰;
哥哥timmy热爱摄影,用相机记录生活,包括母亲乳癌手术后空荡荡的胸部!
祖母似乎患有眼疾,但是会在拍全家福时安详的微笑,也会对母亲因疾病产生的偏执和刻薄进行指责。
当这几人在路上的时候,那边,april一个人开始忙活火鸡大餐,她拒绝了男友bobby的帮忙,跟路上赶来的家人一样,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笨手笨脚地捣鼓一堆罐头食品,几度想放弃,烤箱坏了,端着一只硕大的火鸡挨个敲邻居家的门,经历了一连串的碰壁后,一对黑人夫妇和一家中国人帮助了她,不会讲英文的中国老人还为她那缺了一只胳膊的火鸡安上了一条豆腐做的素鸡腿!!!
“白人来到这里,杀死印第安人,他们才意识到大家应该互相帮助……”在中国人的家里,这个“坏女孩”竟然和这家人聊起了天。人们总是在最紧急的关头才意识到要彼此相爱?所幸还不算晚,虽然有些风波,最后一家人还是相聚了,挤在april小小的公寓里分享火鸡大餐,结局用照片的形式定格了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瞬间。
《四月碎片》影评(五):美国人的家长里短,他们不只是乐观开朗
昨天看了《四月碎片》(2004美),导演很巧妙,以美国人的感恩节作为小切口,折射美国人家族观念、亲情间的淡漠,仿佛也在对老美提倡中国人的家族观念。
故事开头,在感恩节——白人女孩April和男友在租住的房间忙碌着,为迎接她父母家人的到来准备丰盛的感恩节晚宴,在此次晚宴上,她将把自己的新男友、黑人鲍比介绍给父母。其间,烤箱坏了,April辗转向邻居借烤箱烤火鸡,先后敲了多家门,或者不借、不开门;或者开了门也涮她,其间,只有一对黑人夫妇和一户中国居民比较友好。。
历经磨难,女孩的饭菜终于做好,可是,已然到了楼下的父母见到和别人群架的黑人鲍比,选择掉转车头,离开。april雀跃飞到楼下的脚步变得沉重,镀着步回到楼上,将从一楼到高层布置的彩带、气球全打掉。。。
但故事的结尾是,其母不忍,一家人仍然又回到女儿家中,和那户中国人 一起过感恩节——类似中国的新年。幸好之前dell的scott老师讲过,美国人家族观念一向淡薄,四世同堂的局面几乎不可想象,顶多在感恩节一起聚聚。
故事对美国人淡漠的家庭观念是个反讽,其实对眼下中国一些家庭不断瓦解的“和合”信念也是提醒,看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觉,超级温馨啊。。。。。
又想起白天陪80岁的宋老太太去昌平法院打官司(顺带采访),孤单的她被三个女儿遗弃,之前被女儿“合伙”以精神病为由“扭送”到回龙观精神病院,今天庭审的过程极复杂,结果仍然不明,排除老太太是否有精神病不说,她的三个女儿为何竟会这样!!!
人难道不是更应该对有病的老妈好一些吗??现而今,三人都不给她们老娘生活费了,在北京的蓝色天空下,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想起来,影片对jank food(垃圾食品)也做了嘲讽,很有意思。。少见的美国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导演,呵呵
《四月碎片》影评(六):四月碎片
它讲的是一个小女孩从家庭中脱离出来因为母亲的即将逝去又融合进去的家庭情感故事。影片流露出的情感氛围在悲伤和幸福之间摇摇摆摆,伤感和温馨交织一起,分不清到底是喜是悲,它不会让你觉得沉重,也不会让你突然兴奋,它涉及到了死亡,还有热门的青少年话题,所以它的基调大体是灰暗的,但灰暗是跳跃的,青春的气质不时涌现出来,影片又经常闪现明媚,比如可爱的姑娘,热恋中的情侣,还有和蔼的中国邻居的活泼的小兄妹。我得承认人生就是痛并快乐着,苦闷中因为幸福才会哭泣,两种情绪相互映衬,任何事物在阳光的背面都不可避免的藏着一道阴影。从一开始,那个叫“April”的女孩张罗开来的期待同她家人中有人面临长途奔波的反感和无奈就形成强烈的反差,身患绝症的母亲免不了要在旅途的颠簸中饱受一番折磨,有点尖酸刻薄的妹妹始终理解不了姐姐的性情转变而显得烦闷。这个家庭最后的一次团聚,因为“April”的若有若无而显得格外难堪,不久于人世的母亲更是倍受煎熬,她无法忘记“april”曾给她带来的创痛,而生命的最后一刻又无法拒绝对亲生骨肉的最后一份留恋。毕竟他们满怀希望上路了,他们要同“April”过一个感恩节,这是母亲的最后一个感恩节。
“April”是父母眼中的问题少女,文身,挂环,交过贩毒的男友,甚至对兄妹做过龌龊的恶作剧,狠狠地伤了家人的心。她没有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和现在的黑人男朋友住在市内的一栋破旧公寓里,生活凌乱,但幸福甜蜜。我们可以从她父母关于她的少得可怜的回忆中得知,她一直被家庭放弃,她给家人留下的回忆充斥着不和谐的碎片,曾经年少无知的冲动叛逆一直停留在家人的脑海里,家人搜索枯肠,居然找不到任何关于她的美好回忆。成人世界因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心和理解而显得悲哀,歧路上的迷惘心灵因遭受冷漠和有意的忽视而显得悲哀。悲哀的人在伤心,伤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残心,无心,最后死心,一相情愿的绝望,绝望得彻彻底底。
抱着合家团聚的希望前来共度感恩节的一家人在“April”破旧不堪的楼道前,遇到了满脸淤血的“April”男友,他刚被情敌狠狠地揍了一顿,血腥的场景让“April”家人惊惶不已,混乱,落败,嘈杂的生存环境,他们想象中“April”继续与暴力,犯罪等堕落行经纠缠在一起,他们再一次失望透顶,车子掉头离去。此时的“April”还在精心地布置感恩节大餐,等待着亲人们的到来,等待着同他们之间的冰释前嫌,等待着以后的相亲相爱,等待着给不久于人世的母亲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等待一次久违的天伦之乐,然而不知道是谁开了谁一个玩笑,等待瞬间成了泡影。
影片平淡得几乎不近人情,“April”跑下楼去迎接到家人,却不见他们人影,失望之下爬在床上失声大哭,这个剧情发展的高潮时段都被处理地冷静而克制,直到母亲突然而至,母女相见一时诧然,一会儿过后,两人相拥喜极而泣,平静舒缓的音乐响起,而之前影片没用到任何音乐背景,积压已久的情绪在这一刻骤然迸发,融融亲情催人泪下,这时父亲,兄妹,奶奶相继出现,定格镜头记下每一张欢快甜蜜的笑脸,“April”一家终于融洽地在一起,给每人留下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人生总是被一些与我们擦肩而过的细微事件改变着,或许那就是生活给我们的提示。“April”的母亲在餐厅的卫生间目睹了一对母女的争吵而猛然意识到自己在“April”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一味的厌恶和拒绝下同时也忽略了做母亲的责任,而从来没给过重新接纳“April”的机会。最后的愧疚,最后一次弥补的机会,也给了影片最后才冉冉升起的一屡直暖人心的亮色。影碟封面的影片简介上写着这是部让人流着泪笑着品味的电影,真的是这样。
《四月碎片》影评(七):四月的碎片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少女April Burns的家庭来说,April就是不幸。
这个染着火红头发,画着粗黑眼圈的庞克少女,似乎从来和美好的家庭回忆无关。她纹身,她不停的在身体上打洞穿环,在厨房烧弟弟的头发,和不良青年交际,离家出走……
April从来没有给家人带来过欢笑关怀,这个家,没有人有关于April的一项美好记忆,哪怕是小小的碎片。
April是一场灾难。
April是这个家庭不愿提及不想回忆尽量避免的伤疤。
April的童年。
“April你怎么能够这样?”
“April你疯了吗?”
“……”
如果不是因为妈妈得了癌症,就要死去,也许April和这个家庭将不再有交集。这个感恩节,很可能就是妈妈最后的感恩节。
爸爸强迫全家人,包括得了老年痴呆症记忆几乎丧失住在老年公寓的外祖母去April在纽约和男友Bobby一起居住的公寓共度感恩节。
家庭,再多的苦难,再多的痛苦回忆,在死亡面前都不得不放下彼此的骄傲,向生命妥协。
爸爸是唯一一个对April的感恩大餐抱有希望的人,因为他觉得April的新男友,Bobby,有一颗温暖的心,就象自己。
纽约一个破败的居民区,灰暗的公寓楼的水泥墙上满是肮脏的涂鸦。
April在忙碌的准备要烤一只火鸡。
这是她第一次烤火鸡,第一次准备正式的晚饭。April的心里充满了不愿,不满。“他们不配……”April这样对Bobby说。
obby只是温柔的笑笑,帮助April填充火鸡内腔,偷偷的在门外贴上“欢迎”的装饰。然后出门去找一件体面的西服,正式见这个自己深爱的女孩的父母。
烤箱坏了!Bobby不在。
April端着有10磅重的火鸡在纽约这个冷漠的公寓离挨家敲门,请求人们在感恩节这一天把烤箱借给自己使用。
黑人夫妇……
独身女人……
不说英文的中国老夫妇……
obby在朋友的旧衣店试穿西服。对朋友说自己童年的一段往事。
“爱,是那么强大。”
“爱,让母亲在车祸后用受伤的躯体撑起了整辆汽车,把我从车身下拯救出来。”
“爱,让人心甘情愿改变,让人去做自己觉得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
“爱,是一个奇迹。”
开向纽约的汽车,开向矛盾的边缘……
没有烤箱的火鸡,没有归属的晚餐……
爱,能够成为这个家庭的最终救渎吗?
Oh, Pieces of April ……
eter Hedges绝对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和导演。整部电影的风格和一般的美国teenager电影风格截然不同,写实的画面效果让人在初看的前两分钟还以为是欧洲哪位导演的试验性电影。
整部电影语言幽默,充满生活气息。April找烤箱和全家开往纽约这两条线索交相辉映,有痛有泪有笑有思索。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导演对与画面的处理干净利索,没有罗嗦的细节,渐渐的将小小的矛盾逐步升级,将人物的性格逐步加深刻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妈妈的Patricia Clarkson。在这部片子里,她将一个身患癌症,饱受化疗痛苦,神经质,过分抑郁的母亲刻画得入木三分,是影片最大的亮点。无数影迷都认为Patricia没有因为这部片子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实在是不公平。小柯还看过Patricia在Station Agent里的精彩表演,她特别善于通过表情和不多的语言,有些压抑的动作来体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当人物内心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而爆发的时候,Patricia可以在短时间内脱胎换骨,一扫先前压抑的表演风格,如火山爆发般将激情托盘而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演技派实力女将。
Katie Holmes就是现在频频登上杂志封面的Thomas Cruise的新女友。在这部片子里,Katie的表现不错,基本完成了对April的内心刻画,不单纯的是动作表演。不过在Patricia如此精彩的演技面前,仍然有些黯然失色。
影片的结尾是非常具有点睛效果,可以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小柯个人认为结尾是电影处理最成功的一个场景,完美的把整个影片的气氛托向最高潮。当然,这个结尾离不开前面不遗余力的细节刻画和气氛烘托。所有的线索,矛盾交织的时机都掌握的非常娴熟。
eter Hedges说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的电影,一个充满问题的家庭,在伤害和亲情之间必须做出选择。小柯认为这更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爱的力量,爱的缺陷,爱的奇怪的表现形式……
如果你对生活感到失望,感到不满,那么,Pieces of April是一部很好的影片。它让人重新审视亲情,重新寻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