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杀瓜》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杀瓜》影评精选10篇

2018-09-20 01:0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杀瓜》影评精选10篇

  《杀瓜》是一部由高则豪执导,董勇 / 刘桦 / 胡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杀瓜》影评(一):杀瓜

  不知为何都给一两颗星,故事结构更像话剧小品电影,简单的故事架构,简单的人物性格伏笔,简单的事故明理,但骨子里透露出一种莫名讽刺,“我们是裂口瓜,刘红国是野生瓜”教条主义眷顾在这里试图萌芽,是是非非,对对错错,这里的《杀瓜》更带有一种“傻瓜”的意味。2星演2星故事1星对冲低分。

  《杀瓜》影评(二):一个特立独行西瓜

  #first竞赛入围片#《杀瓜》5.5分: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式的黑色寓言,刀落瓜开、少年意气缺点明显

  1.剧本改编失败,照搬原著小说格局台词

  2. 选角失误,京剧武生出身的董勇演瓜农很尬好不,而导演显然也缺乏调教表演经验

  3. 跳帧、字幕等影节片常见问题就不说了,后期肯定改善,但视听语言还停留在学院短片水平,别的不说,单就转场,黑幕转场什么时候成了独立电影的标签了?空镜或遮挡转场不行?想说表达已经够直白了,真的不需要再用拉幕留思考时间了,和谐社会早没有小白兔式的农民啦~

  《杀瓜》影评(三):如果光乱七八糟说话就是一部电影,我一天能拍几部

  就100块的小事儿可以扯成一部电影,也是不得不服导演,不然我就得去扶墙了。

  这戏拍的时候,白天温度应该不到30度。看演员的着装,老婆长衣长裤,老公还加一麻布褂子,也完全看不到汗水,从演员的神态动作也看不出热的感觉,真超过30度,人的状态绝对不会那样。连风扇都没有开。逃犯也穿长衣服,还两件上衣

  这卖瓜的还戴个手串,油腻中年呢,后面骑自行车换的衣服和鞋子压根儿不像老实巴交的农民。然后这个人还会跟西瓜谈人生道理哲学,却又不懂什么三纲五常(搞不懂导演编剧要这三纲五常的桥段是什么意思),可是他读信报却又顺溜得不行。感觉编剧写这个人物时是精神分裂的。

  演员的化妆造型真太不讲究了,导演是没去过乡下吧?这对夫妇包括村长,这装束,这谈吐,这肤色,这发型,哪点像农村的?

  最接受不了的是“两年后”,棚屋、男主装束没一点变化就算了,可庄稼田都一模一样的,导演你不能有诚意点吗?

  《杀瓜》影评(四):一种双标

  看这个片子评论远远比这个片子本身有意思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通常,我们本能厌倦了领导讲话、央视春晚还有报菜名演讲稿。为什么呢?因为语言空洞乏味照本宣科。我们会把很刻意的内容称作是“宣传”。更进一步,我们还会把“宣传”和“体制联系起来,一起批判一番。对于敢于站在人前大声批评的人,我想大家心底还是对他们或多或少存有敬佩之情,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买《杀瓜》立意的账。

  但是“宣传”也有高下之分的,抗战时期国统区《新华日报》靠着大声疾呼自由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可是收买了不少精英分子人心的。这是高级的宣传,一般情况下大家直接就相信了。真正让大家忿忿不平的宣传类型,是上一段提到的那种低级宣传,不光宣传内容没有说服力,就连宣传的形式简陋不堪。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批判上述“宣传”所采用的形式本身和被批判对象一样低级,我们究竟该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呢?给予《杀瓜》好评的诸位多是基于本片批判的立场。这是一种目的论的逻辑,直白一点说,只要能够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也是可以被接受的。这种逻辑套用到《杀瓜》评价之上就是:就算这片子以电影的各种技术标准衡量都是烂片(选角、人设、台词和画面),但他批判体制了所以就是牛逼

  双标无疑。

  双标的后果无疑是可怕的,就瓜论瓜,这是一种裂口瓜驱除大甜瓜和野生瓜的过程:给《杀瓜》一个好评,首先降低了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标准,而后又降低了批判之所以为批判的标准。我想导演远没有到了资金不足还非要拍一部长才能表达自己思考的地步,这种矛盾荒唐可笑的。把领导报菜名式的阅读书目罗列改成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原文节选朗诵,也并没有显得更高尚或者更正义

  没有钱有没有钱的做法,长片经费不足就拍短片,拍片经验不足就写文章文章也写不好就敲敲键盘发条微博。但是本来只有发条微博的能力,偏偏要拍一部电影长片出来,这个账我是不买的。

  《杀瓜》影评(五):我们看的《杀瓜》,很可能不一样

  《杀瓜》最早出现在去年的FIRST青年电影节,入围“最佳剧情片”、“最佳艺术探索奖”、“一种立场”三个奖项,最终拿到了“一种立场”奖。去年我也去了西宁,看了一些电影,《杀瓜》是当时没看到的几部电影之一。

  电影节结束后,翻看朋友们对《杀瓜》的评论,多是挖苦之声,甚少好评。没看上《杀瓜》,倒也不觉得可惜了。但能拿到即便是个小奖的“一种立场”,大概也绝非凭空而来。暗地里,还是期待着哪天能看到,至少想看看到底“烂”到啥样子了。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结束后,紧接着是连着两周、每日放映三部电影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展映中的大部分作品已经提前在院线上映过,或通过其他途径已经看过,也有几部电影是我比较想看的,再加上免费入场加资料馆的大银幕,即便去一趟资料馆颇费周折,还是相当诱人

  《杀瓜》正是其中之一。前面已经说了,《杀瓜》在FIRST首映后收获的评论大部分是差评,因此我观影前的预期调得很低,无非抱着“反正有空,不如就去看看吧”这样一种心态。再加上近来对中国独立电影不知从何处涌起的热情,不再想错过任何一部。即便看完觉得是烂片,也会安慰自己权且算扩充片单吧。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坐在资料馆六百人的大厅看完了《杀瓜》。现场时不时地响起阵阵欢快笑声,要知道现场坐的观众中大半都是附近的大爷大妈,这多少出乎我的意料。不仅是一次愉快的观影经历,《杀瓜》也是一部值得肯定的用心之作。

  因此,我很怀疑在FIRST现场看《杀瓜》的观众与我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我在重新翻看评论的时候,注意到了诸如“王小波”“特立独行的猪”“没有试听“等评语,但我在看的时候,不仅没有注意到,反而觉得电影通过奇怪的形式组合给人奇妙的感觉。

  电影节放映的电影和最终投向市场放映的电影存在差别,也不算什么秘密了。许多电影为了赶上电影节,往往还没彻底制作完毕就匆匆送到了现场。听说,戛纳电影节大半竞赛片都是未完成状态。事实到底如此,恐怕得有人做个统计才知道吧。

  电影在电影节首映后,无论出于电影确实还在制作中,因此急需完成后续工作,还是因为收到了现场观众和媒体的评论,进而做些修改。最后成型的定品与电影节观众首映现场看到的片子,多少是会有出入的。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比如我后来在电影院看公映版的《米花之味》时,所看到的与在FIRS现场看到的那般就有明显差别,现场那版可能还在调色和混音中。还有对于《暴裂无声》的误判,在FIRST看到的那版未完成残片,确实让人觉得毫无可取,但后来看公映版,觉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因此,媒体在电影节现场发回的评论在两方面可能误导翘首期盼的观众:一者自然是他们在现场看到的还是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样片,这可能将评价调低,比如《杀瓜》这部电影;另一者则是因为首映现场加在电影上的额外光韵,会让媒体给出更高的评价。

  扯得似乎远了。想说明的无非是真实的《杀瓜》应该不太是观众在西宁现场看到的那样,而是有它的创新之处。这种创新,我觉得是电影调用了不同叙事艺术的形式,将其揉杂在一起,转换为电影自身的东西

  比如《杀瓜》的故事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也就几千字;影像呈现形式又类似戏剧舞台,瓜棚如同搭建起来让演员活动的舞台;因为形式是戏剧式的,选用的演员就不再能是非职业原因,必须得优秀专业演员才能抗拒舞台空间凝聚的强力。

  电影最后呈现出来的既非小说式的,也非完全戏剧式的,但一定是电影的。有时候,我感觉这比较像是一种对“小品”的影像化呈现,但差别也很大。小品其实是非常虚假的,几乎建立在语言上,《杀瓜》的影像质感很真实,无论是环境声还是场景本身的真实感。

  所以,我觉得感觉很奇妙。整个故事其实源自非常中国化的乡土小说那种荒诞模式,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简单明确,最后演变为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它不走“新现实路线(反现实吗?),从戏剧中寻得滋养,最后变出来的又是很电影化的东西。对此,我是非常认可的。至于隐喻过于直白,我倒没怎么看出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