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悔过的女人》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悔过的女人》的观后感10篇

2018-10-10 01:3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悔过的女人》的观后感10篇

  《悔过的女人》是一部由Laetitia Masson执导,伊莎贝尔·阿佳妮 / 萨米·纳塞利 / 凯瑟琳·蒙切特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一):爱与流浪故事

  看过阿佳妮的第10部电影. 息影六年后在新世纪来临时又出演了一部伤心爱情故事. 电影其实根本需要任何的台词,两位主演的表演力量能解说一切. 快50岁的阿佳妮在镜头里却仍是不逊于年轻时的容颜气质. 只有阿佳妮,能把脆弱与放生这张牌打的如此婀娜多姿,将出逃与游离,心碎执着演绎得如此动情,坦荡,又欲盖弥彰. “一个世纪只出一个阿佳妮”这句话是有理由的. 玛戈皇后里的每一个眼神都是为自己提前锁定世界影史上的绝对位置.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二):一个黑色印象

  女主角长得像苏菲玛索,镜头拉近又不像,看豆友评论才知也是法国著名演员脑海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女人影子,是应该一身黑,但剧中服装却又太丑,还是最后一套袍子比较飘逸感觉女演员一直游离在角色之外,直至在大街上看见姐姐背影,一路尾随,情感随着眼泪释放,才稍觉演员的功力总体来说,女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还是相去甚远可能这样题材的电影,对于每个女性观者来讲,都有千万种挑剔。不知电影法文名何意思,总之中文译名悔过的女人却是不知所云,这个年轻女人无需任何悔过!女人与老人的故事,类似喜宝,相似情节,拍得却比电影版喜宝好千倍,从这个角度讲,倒也不失为一部好电影,给四星。最后的最后,不知他等得了她,抑或她等到了他。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三):浪得过火

  我的存在虚无飘渺的一瞬

  我的迷恋历久弥新永恒

  阿佳妮,如果不是一个问题引起的迷恋

  “我还要有多久才能恋爱?”

  这之后的动听沉默

  都努力想象

  骄傲的抬头,

  任性的凝望了

  阿佳妮

  你叫她的名字,阿佳妮

  梦变得深沉

  黑色的双眼

  吟唱神秘的往昔

  黑色的长发

  缠绕着迷蒙的夜,如海浪流徙

  黑色的身姿

  摇摆着寂寞,成一首挽歌,叫嚷着时光风暴带走

  时而温柔时而狂野的荡妇

  偷东西和撒谎的时候

  是迷人的流浪女

  我叫让娜戴尚

  我叫克里斯蒂娜德拉古

  我叫夏尔杜波拉

  我叫LILY ROSE,我想找一份工作,修理,清洁顾客服务,什么都行

  不,我们不缺人

  让我问一个问题,

  我还要多久才能恋爱?

  我不清楚

  你喜欢我温柔而疯癫

  你喜欢美丽迷惑

  我喜欢阿佳妮,天生多情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四):永远的迷恋与玛戈

  蓝灰色眼睛,微微下撇带着冷傲的双唇,沉默的历经波折表情,当她圆睁双眼,流下两行清澈的眼泪,抑或是额头上密密的汗珠了红栗色的刘海,抑或是她疯狂挣扎,忘情的舞蹈,抑或她层雾蒙蒙空洞的凝望,或是闪亮如星一般的凝望,你怎么能够忘记这样的眼睛,这样的女人呢?伊莎贝拉演绎的所有形象,是那么的相似,那么的绝望痛苦凄美绝大多数女演员区分开来。

  我不知道伊莎贝拉这样的秉赋对她而言到底是好还是坏。她所有的光彩在《迷恋》里面熠熠发光,在《玛戈皇后》,《罗丹的情人》里更加明媚耀人。但我们都看到了她饰演角色的相似性,而且越到后来越有遇不到好剧本,遇不到好导演悲哀,因为她那么的不同一般,任何一个平庸的角色似乎都不适合她。于是96年,她和沙朗.斯通共同主演的Diabolique就被认为是当年最差电影。

  然后是这一部,《悔过的女人》,她一如既往的哀婉动人,电影一如既往的法国式缓慢。镜头在有节奏绿色壁纸上流淌过,来到演员如雕刻一般的脸上。在对话中慢慢讲述出的故事,那突然奏响的音乐,美国,英国的流行乐曲,美国,法国的爵士,还有一些阿拉伯的民乐。这些柔和在一起后给人异样的感觉,一种不很纯正“法国”的感觉。整部电影其实就是伊莎贝拉的独舞,却播错了舞曲

  所以伊莎贝拉的神韵,就止于1994年的玛戈了。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五):悔过的女人

  阿佳妮是个相当迷人的女子。她与茱莉亚比诺什那种沉静知性的美不同;与苏菲玛索那种端然柔媚的美不同;她是迷乱任性极神经质的美。她灰蓝色眼眸,像极即将下暴雨前的天空颜色,沉静中自有一种凛冽味道

  《悔过的女人》中的角色并不是她最出色的表演。片中,阿佳妮仍是一贯慑人的美。她墨黑色的长卷发,苍白面容娇嫩红唇,一袭合身脚踝的漆黑长裙,赤足在尼斯的河堤广场上跳舞。她带着可遮住半张脸庞的粗框墨镜,开着收音机贴在耳畔。旁若无人,腰肢款摆,脚步轻巧。大街上人流如织。

  阿佳妮隐秘的天份在这一段独舞中显现,将她明显的与其它女星区分开来。

  影片情节简单片子的节奏略为拖沓,故事的叙述方式相当法国。导演喜欢控制受众,玩弄一点小聪明。前半段只是故事的缓慢展开,原因不明男女主角相互对峙试探,感情收敛不甘示弱表现出一种对手式的关系

  男人身穿黑色西装不言不语,没有笑容。独自住在海滨酒店身份不明。鹰一样的眼眸,眉梢嘴角总是不自觉向下拖延,法令纹很深,额头还有深刻沟壑,梳一丝不苟的中分发式,有一张非常沉郁的脸。动作经过压抑的迟缓和过份拘谨举止

  阿佳妮饰演的她是迷一样的女子。出狱不久,身无分文,偷盗癖,推着手提箱流浪,到处应征工作未遂。却又如落魄天使一样的高贵

  他和她的感情在中段缓慢的浮现。他因妻子自杀而自我放逐;她抛弃家庭男人私奔因抢劫杀人被投入监狱。各自都是带着过去伤口的人,故在人群中都显得落寞格格不入

  因着这特质而相互吸引,并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彼此对峙;

  因着过去,在面对彼此过份想要并珍视的感情中,显得相当退让踌躇,尝试逃避

  最终在异国小镇旅馆里,他们望着窗外暮色荒芜,他们犹豫且艰难的递给对方感情。

  非常喜欢的一段高潮男子站在窗边,沉默着走向女子。收音机里的JAZZ老歌低沉插入。他们紧贴在一起跳舞,缓慢抱紧,把脸颊靠近彼此方向。抱紧一会又再度分开,彼此张望。她的眼睛瞬间濡湿,是确认一份感情明确走向的欣喜表情。他们随即都笑了,握着手认真投入跳舞,拥着在阳台等待落日全程没有一句对白。通过肢体语言坦承各自压抑的感情。

  看的时候眼眶湿润明白这对他们是艰难的决定开始崭新的时日

  导演最终仍旧让他们分开,她因替他顶罪而再度被抓。他安静的在小旅馆的台阶等她回来。他说:“我必须在这,我等人。”影片完。

  他们从未亲吻过,由始至终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六):还能是谁,唯独你。

  (很早前看过一张借来的dvd,归还后到处找寻未果。现在终于属于了自己。)

  她因为男人的追杀而逃,无处可去。尽管16年来从来飘零。偷盗癖,对物质和享乐的狂热,在她清亮如水的眼底根本看不出毫厘。唯独从她婀娜丰腴腰身可以。

  在尼斯美丽的海滨,她赤脚独自跳舞,疯狂地燃烧寂寞与绝望之力。

  天使脸庞,魔鬼身材——此话已被用得俗烂,而真正担当者寥寥。伊沙贝尔阿佳妮确是当之无愧。如落魄天使,她着紧身黑裙,托着唯一的行李箱潮湿疲惫地走进一家奢侈品商店谋生,又一家家被拒绝

  而终于当她在catier里看见他。最初,随着她的眼睛,镜头也是在不经意间掠过那个本是背景中的男人——而男人的气度却终于让它再度转回来,继而便给了近景。意料之中

  看清楚吧,摄影机说。这安静而高贵的男人,即是我们那悲伤的主角。

  他拥有大笔资产。因为爱妻的自杀,无法面对昔日那幢山顶爱巢,独居在海边旅馆,寡言,不露一丝笑意

  花白鬓发,衣着高贵。鹰样的眼睛却沉郁落寞。

  她许找爱情结束寂寞。

  他寻找寄托。结束寂寞。

  两个人的故事开始后,有一种惊异慢慢浮现:他和她,这二人,无论在哪里出现,都与环境不调。后才明白——是寂寞让这两个人与那美丽海景格格不入。只有缺少期待生命,才与这热浪尘嚣冰火不容。

  无处可走的人们身上会散发出一种绝望的气体。这种气味将他们与尘世隔离。于是无论身处哪里,华丽宴会还是北非的民族区,柔软潮湿的海滩边还是干燥荒芜的沙砾郊野,深色衣着的两个人永远从空气中剥落出来。

  他们都沉默,他们都知道彼此的绝境。于是寂寞和绝望把他们捆绑。是彼此的唯一。他们早就爱上了。

  寂寞将你我吸引 不知道相处后的结局,也不去想,因为自知无缘相守

  他们甚至从未真正地亲吻过,自始至终。

  朋友虽然也喜爱阿佳妮,但却表示无法忍耐此片的枯燥冗长。的确——重新想来,这是一个多么平淡而无起伏的情节:男人和女人,因寂寞与绝望相遇,盘旋,相爱,分离。枯燥在于没有悬念,没有波荡。有的只是大段的无对白。动作。长时间人物特写,甚至是环境。

  可就是这样的表面的空洞,实际细节充斥。情绪一丝一毫的波动都给你想像。任何一条神经的抽搐都被你捕捉,任何一种神情转瞬即逝,都为你心悸——如果这些你都能注意到。

  尤其心动的是一些微小的,暴露那沉默男子心情的动作。摄影机仿佛都忽略了:

  他们并肩而立,他双手插袋,右臂微动——如果他抽出手臂,应该会挽住她的;

  他们相对而坐,他双手绕杯轻握,左手微松,手指想向前探——距离15公分处就是她的手指。

  这些细节是如此淡漠地转瞬及逝,可知摄影机并非故意无视,而是是真的没能觉察。我相信这是男演员的下意识的自发冲动

  抑或是我的自作多情。

  那将是首多么浅显直白情歌——

  我只要你。我只能爱你

  此时此刻,还有谁能代替。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七):Fallin’·过眼云烟

  Fallin’是曾被叫做“黑马”的Alicia Keys的歌,她长得像一缕阳光,可是她的声音却让我Falling,keep on falling……

  我屈着手指计算着,一个星期,七天,我算不算尽了力?是不是快乐的时间已经到了尽头,我即将陷入悲伤中去?我坐在朋友干净明亮书桌前,听着那首曾被我视为天籁的《The Diva Dance》,也听那首《take me with you》。然后我给天外的人打字,我说,我想哭。他匆匆抱了我一下便消失不见。站在我身边的朋友,在下午的光线中,看上去柔软干净清新得像我即将滴下的泪珠

  我庆幸我有这样的朋友,他爱快节奏的后半段,我爱慢节奏的前半段。

  前半段仿若浩瀚星空广阔无边,后半段的节奏却漂亮得穿破云霄。

  我keep on falling,我深深沉入到那种欢娱之后的思念的悲伤中去,我在黑夜里看着那个黑衣的女人拖着衣箱孤独的走在走在任何的地方。《悔过的女人》(la repentie),这不是Isabelle Adjani最好的一部电影,却是让我在深夜里深深感动的电影。当她坐在火车上,手里举着一只小小的收音机,窗外掠过的风景让她的脸色更显苍白寂寞。想哭的感觉再一次让我悲伤起来,我相信,短暂欢乐之后便是长久的悲伤。而我,即将再次悲伤。

  此时,便是这一首《Fallin’》。

  我听到了她的悲伤她的寂寞,我随她在湛蓝的大海边沉沉睡去。

  Isabelle有一种很高贵的美丽,就如同那个追寻她要杀死他的男人所说的那样“像一个公主”。黑色的卷发,苍白的面容,鲜艳嘴唇,和她那一身永远的黑色长裙,仿佛置身是外,仿佛漫不经心。她像一个寂寞的精灵,一个高贵的鬼魂。尼斯,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也不是安息她灵魂的地方,她沉重行李如同她沉重的过去被她拖在身后,似乎她这一生便将这样走下去,走到世界的尽头。她不快乐,她几乎不笑,她半抬起头,紧紧抿着嘴唇,她不笑。就连在爱上那个沉郁的男人之后,她也不笑。她没有快乐,她falling ,keep on falling。

  她褪下太阳镜,直直的眼神问着酒店的经理:“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再恋爱?我已经五年零三个月没有恋爱了。”

  然后,她便遇上了那个沉郁的男人。他也不笑,他也永远都不笑,他也一身黑衣,与她撑着黑色的伞坐在海边沙滩上,坐在那么多轻松快乐的人中间。他们不快乐,他们都不快乐。她是一个喜欢吃鱼,喜欢喝奶油咖啡的,喜欢逛超市的女人;他不喜欢吃鱼,他不喜欢和奶油咖啡,他不喜欢逛超市,他有一幢四面玻璃的房子,他有一个他不爱的妻子……他们都不快乐,他们却相爱了。

  他差一点就吻到她了,玻璃外是浩瀚的青山蓝天。

  无论如何,他终会跟了她去,所有的电影里所有的故事里都不需要没有结局的爱情。毕竟电影只是电影,那里再美也不是我的生活,无论我多么想听到天外的人的呼唤,我们都只能在错过之后永远分开,然后不见。我们不是他们,我们只能在自己的自以为是中错过错过反反复复的错过。他们却能重逢。她回过头来,没有看到他。顿时她绝望到近于虚脱,他离开了,他永远离开没有留下一个音节的道别。她又拖着衣箱孤独的离开,这次这里不是尼斯,这里没有大海,她跌倒在荒漠中。幸亏,这是电影,他失落了她便会寻找。这或许也是一种爱的确信?总之他寻找,他总能找到她,他总能让她扔掉一切的沉重。

  她摸着深蓝色长袍,说:“我要它,很柔软!”他走过去,拿了白色衬衣:“我以为是市场,没想到还是超市。”

  这里不是世界尽头,就算母亲站在门口说:“你们找错了!”这里也不是世界尽头,有爱人在的地方永远是绿洲。他们共舞,他们终于笑了。我看到了她蓝色眼睛中无尽的满足无尽的爱,她揽着他的手越来越用力,那是爱。那就是让人心痛让人快乐悲伤,这样那样都可以的爱。无论爱情是单恋还是相爱,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爱情就是爱情,真正的爱的时候,那种疼痛的感觉便会溢出来浸袭任何一个脆弱的灵魂。在这样巨大的爱的面前,我欲哭无泪。

  爱是相信,爱是持久忍耐,爱是……任何任何的一切,爱就是最后能够坐在台阶上说一声:“我在等人,我必须要等到她!”

  只是,无奈,电影永远都是一双煽动我脆弱心灵的柔软双手。它永远都不能替代我的生活,甚至都无法影响我的生命。天外的人不需要我,一切快乐、悲伤皆是过眼云烟。有人对我说,那安坐栖息的人将得到爱。

  于是,我falling,keep on falling,我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着悲伤与快乐统统过去。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八):无魔力的外星人

  前半段简直紧张,分分钟都算计着。而一旦有了着落,日子反而过得没有意思。这才是所谓的强烈的生活吗,就像《金瓶梅》里第三个元宵后,都说西门庆是在扳着指头过日子,简直可怜,不,简直是惊心动魄。这时候最怕有人在头顶来一声:列位看官!

  有一个人说阿佳妮是:低靡的热情,这个词语真好。

  然而你们永远都不知道,这个悔过的女人,她的过错是什么。她的过错是她不快乐。

  或者如她所说:我只是害怕寂寞……

  有什么可寂寞的呢?寻常人也会寂寞,但还不至于害怕,只是随便地排遣它,哦,从来不会失败,生活没有给予我们这种可能性。

  但电影里有,应该说,法国电影,尤其热爱给出它,给出这种空无,给出那种所谓的人生如寄。

  他们都很怪,都有自己的怪癖。有的人厌烦享受,有的人热爱劳动,有一个富商的妻子总想自杀,有一个害怕寂寞的人她想去跳舞和娱乐却每天在痛苦里煎熬,她不能忍受老年人,一个富商的父母却住在破旧的老家,一个人很爱那个公主,却假装恨她,只能杀死她。一个沧桑的女人陪着一个从不肯开口说话的男人,傍晚时她在音乐声里跳舞,白天时她出去无所事事地散步。

  沉默是法国电影的特长,不连贯的叙事风格、可怕的沉默、一切的不确定,意识到的和意识不到的,都在阻止她的脚步。对于我这样的小胆鬼来说,走路时的一次停顿也成为一个悬念。但导演真是喜欢那种恐怖的长镜头,从这里,到那里,不长的一段距离偏要缓缓地划过来给出一段空白:等待阻却事由的出现。等于大考前的心情,毫无道理地时不时就要让你重温一遍。我渐渐意识到对于法国片来说,重要的不是把时间都塞满,而是努力地留出空白。印象中,他们很喜欢拍一个人的身影,就是慢慢慢慢地走下去,有一天,也许我也会变得那样地犹豫。哦,其实我已经是了……虽然我走得很快。但我,是犹豫的。有谁可以在意识到自己的脚步的时候,还每时每刻都感到自信吗?

  为了留出空白,他们在不停地剥夺她的生活。不停地剥夺,从一无所有,到无处可去。(同时,也是无处可逃。)当她误杀人时就已经被夺走了一切。那是她演得最好的一段,彷徨无措悔恨痛苦,苍白的脸,双手上是干枯的血,当她终于把满是血污的手放到脸上时,我几乎能闻到那血的腥气。而妻子的自杀对他来说,也同样如此吧……但故事太单调了,我几乎可以看到符号漂浮在他们的头上。

  她曾经快乐过吗,一定是有过的,我要假装她的气度不凡就是那段生活的遗产。一个阿拉伯女人,很难面对生活的贫瘠,于是她跟随一个男人浪迹天涯,以偷窃的方式过了16年。但总有什么,在强烈的反面,与它对峙。——用我的话来说,那是一种不健康的幸福啊。没有希望, 没有一点希望。然而一旦用别的方式尝过了那种滋味,便很难忘记了吧。人一旦明白了自己的置身事外,置身于所规定的方法和手段之外,也就无可无不可了。她只专注地寻找那种能被体验到的极致的片刻。唯一的坏处是,这些拼命争取到的东西,这些不健康的幸福,我们随时可以将它夺走。以便看她又该如何。就像电影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紧张地为她算计着,怎么才能有一个着落。

  所以说,不能让一个人的内心成为荒漠,不能让她一无所有,要给她快乐,给她幸福,让她知道她可以拥有什么。人是这样一种动物,只要给他一点快乐,一点好的东西,他就会自己跑来跑去,不断地去找来更多的快乐,堆积起来。满意自足。喜欢唱歌的人就一辈子唱歌,喜欢画画的人就一辈子画画,有支配欲的人就一生都去争取支配权,追求知识的人总可以找到无穷无尽的知识,甚至可以给她痛苦,告诉她你有罪,那么她可以依靠赎罪过完一辈子。这就是所谓的充实啊。不懂得这种快乐的人不是人……他们是外星人。

  就像我和小白,我时常听着它在笼子里跑来跑去的声音,它喜欢跑步。但我没有理解它,我没有给它赞同。我不赞同也不反对就是我的赞同。然而我选择了最坏的一种,我竟然敢于评价它。那一刻,我也成了它的外星人。

  故事最好是在沙漠里结束。无限的贫瘠就是他们,但他们已经拥有了彼此,虽然是贫瘠但也有了一点点真实。话说,整个故事都不像是真的,只是给出那种虚假的真实。一切都是假的,却好像一切都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但其实也是假的。……所以旅馆里的那个结尾,算什么结尾,画蛇添足,又不是哈代。逻辑一点都不及格的。嗯,没有头脑,也不讲道理。生活被抽空了会怎么样?它其实整个地是在遮遮掩掩地思考生命的意义,但又抗拒解释。但它也没有遮遮掩掩,是我自己在这里遮遮掩掩。但这个故事真是不合理。是的,有的时候我很爱看这种撒娇似的无理取闹,虽然看着看着又要走神发作多动症。

  有一天下午,我独自坐在房间里,忽然听到妈妈大声喊我的声音,但其实没有人在喊我。我整个人都听见那个声音,拖得长长的,我的姓氏,是一个后鼻音,我的名字,要用舌尖软软地滑过上牙,它就在后鼻腔里久久地颤动着,慢慢地划过咽喉,向下,停留在腹中,也许是传说中气沉丹田的地方。那个声音,从此它就在我的生命里,我知道我从那里来。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九):绝处逢生,余生浩劫

  发现自己最近眼泪有点多。笑。

  阿佳妮出狱后流落他乡,希望找份工作,屡次被拒。突然在街头停下,不管不顾地舞起来,手臂、腰肢、头发、裙角,美到不行。

  她说自己是要娱乐、跳舞的女子。她过去什么都没有,但她什么都想要。

  接着,她就遇上了那个鬓角发白、身着黑色西装、不苟言笑、生活在上流社会的男人。她就这么一直跟在他身后。

  男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她将手放在脑后,或者伏在床上,或许天真幻想着什么。

  男人说要晚些回来。她对男人说,她可不是什么乖顺忠诚的女人。她抬起手,无所谓地提着手提包的带子,把包甩到身后,孤身上街。

  经过一个小酒吧,走进去。里面跳着舞的、喝着酒的,她简直太熟悉了,那几乎就是她以前成长的环境——底层、放肆。就像她后来遇到那个收拾房间的女服务员所描述的生活——

忙碌却有快乐汽车对我来说没什么用

  但她已经不是那个灰姑娘了,从她知道自己风情万种的那一天开始,她就知道自己可以端庄高贵、轻佻下贱。

  所以,就算她能和小酒馆里的男人共舞一曲,她还是要走掉的。

  男人在她不见的时候,惴惴不安。等到她回来,也不过是把水端过去,很快离开。

  他带她去逛超市,看着她一脸欢快、天真,问她是否喜欢。她说自己喜欢鱼、奶油冰咖啡。

  男人却说,但我是不喜欢鱼和奶油冰咖啡的人。

  她又要扭头走掉了。男人拉住她,将她拉进怀里,喃喃告白。

  她有些慌了,另一个人的爱,形如神迹。

  阿佳妮总能突然就笑起来。像是从阴霾天中,突然就走到阳光底下,稍微对抗一下这沉重的世事。

  他们一人穿着一身黑,走在街头,走向大海,走在贫瘠而崎岖的土地上。不断地想,这是要奔赴一场葬礼吗。

  这是一个情绪无常的年轻女子。但是,无论她内心承担着如何的地动山摇,总是独自拎着一只旅行箱,一往无前。

  她会颓唐地痛哭一阵,接着就立马戴上墨镜,神情淡漠。

  父亲不原谅她,路上被人一路追杀,躺在床上,枕着男人送她的一袭红裙,孤独绝望到要死。

  如此困境,有什么法子呢,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去面对呢?

  追杀她的人上门来了,男人也找到她了。结果,男人在无意中失手杀死了追杀她的人。

  终于有人由衷去捍卫她了,却又该亡命天涯了。

  这次,换男人跟在她身后了。但他们无处可去。

  她敲开母亲的家门,母亲说,你找错了。她怔住,而后说,对不起,我找错了。背过身,离开。

  她和男人坐在餐馆里,趁着男人不注意,再度出走了。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儿跟着踉踉跄跄的她。最后,她没力气了,睡在广袤的荒地上。

  (这一幕让我想起前阵子看《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头的英熙。她睡在冬天的海边沙滩上,想念着求而不得的男人。)

  男人牵着小女孩,终于找到她。

  心内冰山都快被撞碎了,她问他,你没走?你没走?

  两个内心都不快乐的人,他们终于可以互相搀扶了。

  任过的性,撒过的娇,不是每次都有人买单的。

  女人屡屡出走,来源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全。与其承受对方离开,还不如先行告退。

  突然想起好些王家卫的台本:

从小我就懂得保护自己,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东邪西毒虽然我很喜欢她,但始终没有告诉她。因为我知道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东邪西毒我很快就适应了这种生活,虽然有时只是逢场作戏,虽然有许多只是雾水情缘,不过没关系了,哪来那么多一生一世。——2046

  但女人自己就没有为此买单吗?

  不,她买了的,她有好几次真的可以说走就走。因为对方是个不吃鱼、不爱奶油冰咖啡、没时间跳舞和娱乐、有着恩爱双亲的男人,而自己是个乡下来的、偷过东西、杀过人、一无所有的落魄女人。

  浪荡之下,是她一心回到对方身边的克制;

  压抑之中,是他不愿对方离开自己的狂热。

  她每次出走后,还是回到男人的身边。对他说,我要走了。男人每次都问,你要去哪?你在哪?

  他说,只是因为爱啊。

  哪怕其中一方无法接受岁月和命运划下的鸿沟,无法平复此间的激越,二人关系,悬于一线。

  但,岌岌可危之处,才有相守的乐趣吧。

  怎么办呢?

  跳舞吧,跳舞好了。

  他们在房间里,终于把自己交给对方,深情舞蹈,她把头埋在他的肩头。从夜晚跳到天光。嘴角终于有笑容。

  一生中,值得交付的时光,实在太少了。

  生命中贮藏着不堪过往,灵魂因而生出羁绊。绝境处,总觉着,就这样了,人生索性就这样了。相信千疮百孔,却无法说服自己假装真的相信,太阳会从缝中照射进来。

  曾经以为,此身越重洋,说到底是自己的事,没有奢望过任何拯救。但对方循着因缘而来,猝不及防地从人群中把她认出,将她带走,惶惶的、怯怯的、亦步亦趋的;追随她,天涯海角都要去。

  警察上门来了。

  阿佳妮说,人是我杀的。她决意救他,哪怕再度回到监狱。穿着他送的柔软的裙子,一路都回头看他那张微微沧桑的面孔,走下楼道,坐进警车里,依然仰头追寻他的目光。

  毕竟那是一辈子不曾有过的热望。他是她的太阳啊。

  她在他耳边说,我会回来的。

  男人等在警局门口,有人说,你不该坐在这里。

  他说,不,我得在这里,我在等人。

  真巧啊,阿佳妮第一次走进酒店大堂的时候,看到男人,她也跟服务员说,我在等人。

  这些年,我逡巡在人世中。不见得太认真,但也不能说是苟活。真的,大部分时候,活着就很好了——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

  但,你是我等来的人。

  本质上,我对是否能够等到你,不抱任何希望。没想到,最终——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其实,根本不是说,等到了谁,余生就真的能与之如何了。

  有些千山万水,可能最后真的就是为了街巷中匆匆一瞥。

  那些无法置放的感情,才让人难以安生。

  这一生无论(曾经)去守护谁,或者(曾经)被谁守护,心里多少会有种戚戚然的惶惑,但却也会有深入骨髓、叫人感动的欣喜。这两种情绪,交织起来,汇成一种怅然若失的自怜。

  余生没有你,应该怎么过呢?我应该假装没见过大海吗?

  真是,不知道呢。

  讲真,不大喜欢“悔过的女人”这个翻译。

  后哪门子悔呢?

  哪怕赌上余生浩劫,却绝处逢生。

  不过,很喜欢这部片子里头的曲子。那就是法国酒的味道。

  细想一下,编剧是好编剧: )

  《悔过的女人》观后感(十):《悔过的女人》——昨日重现,记忆回光

  *记忆的回光:

  2002年,阔别银幕整整六年的伊莎贝拉•阿佳妮选择用一部充满放逐和流浪意味的电影作为回归。虽然已经作了母亲,她仍旧是人们记忆中那个任性、自我的女人,不顾世俗的眼光,带着令人战栗的美景侵入人们的心灵。

  在这部节奏缓慢的影片中,回忆的伤痕一一浮现,阿佳妮在逃避的过程中不断陷入时光的追逐,一切就像那个心怀爱与恨的男人手中的利刃一样恍如昨日。很多时候,阿佳妮是夏洛特也是蕾拉,最后这便成了阿佳妮的电影,人们看着她不堪回首的过去,不知所措的逃离,桀骜不驯的脸庞,渴望关怀的眼神——已经很难分清角色和她之间的距离。阿佳妮不再为爱疯狂,正如当年她为了丹尼尔•戴•刘易斯一样心碎,但那些疯狂的回忆仍对她紧追不舍,她只能拖着这些沉重的行李走到天涯海角,直到有个人帮她远离这些纷争,脱下这身枷锁,转身飞翔。

  * 悔过的女人

  “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

  尽管你从未说过什么。”

  这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那些浓烈、感伤的英文和法文歌曲,从头到尾弥漫着,一直浸入我的心里,再从眼眶中溢出来。

  伊莎贝拉•阿佳妮饰演了一个刚从狱中出来的落寞的女人,拖着承载沉重回忆的皮箱走在陌生的城市。一个脸上有着刀疤的男人,一路追逐监视她。

  阿佳妮的眼神已经没有了“罗丹的情人”中的那种如蓝宝石般顾盼流转的光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游离、混沌的暗蓝色。在电影中她是一个被黑色包围的女人,黑色的皮箱、黑色的遮阳伞、黑色的发带、黑色的衣裙、黑色的高跟鞋和那些不堪回首的黑色记忆。

  她坐上了开往尼斯的火车,靠在玻璃窗上。

  我一直很喜欢火车,喜欢听着有节奏的颠簸声,看不到终点,像是一场不负责任的流浪,可以毫无顾忌的做梦,像睡在摇篮中,回忆那些不想追忆的时光也不会太伤心,仿佛火车带我远离了它们。

  “每当面对你设下的情网

  我总是无法自拔

  从未曾刻骨铭心的爱过什么人

  像爱你一样”

  收音机里播放着艾莉西亚•凯斯的“深陷情网”(Fallen),也许阿佳妮就是曾经陷入这样的爱太深而无法自拔,不停坠落。

  在尼斯,她没有简历、没有证件、没有真正的名字,找不到工作。在湖边她伴着J.Buckley的“最后的告别”(Last Goodbye)赤脚起舞,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告别从最后一个拥抱到最后一个吻,却无法摆脱那濒死的爱情。也许,她从来就不认识那个监狱中的男人,可是谁又真的认识谁。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同样被黑色围困的中年男人保罗。黑色的西服,黑色的领带,浓浓的眉毛即使在阴影下都会微微蹙起好像躲避阳光,墨绿色的眼睛像黑暗中慢慢烧灼记忆的幽火,总在寻觅、等待。

  保罗说,他可以帮助她,只要她能和他在一起。

  她说,她已经五年零三个月没有谈过恋爱。她疯狂的青春早在狱中死去。于是,她住进了她的隔壁——那个有着海蓝色墙壁和纯白色窗帘的房间,好像她冰冷脆弱的回忆,让人抱紧自己都不住颤抖。金色镶上他华丽的房间。他在深红色的床上独坐,看着地面,想着远方。都说自己深爱的人总会在你不经意间滑落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但是生与死的距离让人连守望的力气都没有。

  阿佳妮和保罗在一起的时候总像个娇纵的孩子,斜着大大的眼睛却没有媚惑,把头偏向一边却仔细听着他的话。他们的交谈总是小心翼翼,仿佛有什么一触即发。他喜欢大自然和散步,她不喜欢,她喜欢的逛街他却不屑一顾,他们没有任何共同点,但是距离却奇妙的在这种隔阂中一点点的拉近。

  那天晚上,她去参加保罗出席的一个名流聚会,在卡尔•沃林格“她是唯一” (She’s the one)的歌声中步入会场。那身酒红色的曳地连衣裙点燃了那片死气沉沉的夜空,阿佳妮像一个吸血的精灵,不用诱惑的眼神就让人倾倒。他却无法鼓起勇气接近她。她遇到了她过去的回忆,一个微醺的男人竟然叫出了她的名字,她的心像只被猎人射中的小鸟,一路下坠,仓皇而逃。

  “现在你尝到了嫉妒的滋味

  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孤独

  等待,就像我在那些没有你的日子

  只要你要求,我会为你义无反顾地等待

  ……

  我无法原谅自己

  为了你付出一切只为了忘记你

  但是我不该如此寂寞

  只因为我爱你”

  辛尼•奥康纳孤傲的声音追随着她逃逸的身影消失在大海的尽头。而保罗则像个做错事情的孩子,坐在房间里手足无措。他可以应付最狡诈的生意对手,却在这个女人的娇纵、任性与脆弱中无能为力。

  在与服务生的一次谈话中,阿佳妮知道了他割颈自杀的妻子,知道了他悲伤的原因。于是,她戴着墨镜,告诉他,“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尽管你从来不说。”

  他的心在这句话中收缩着。

  后来,保罗在超市中紧紧抱住了要逃走的她,好像一松手她就会消失一样。他终于带她去了他一直没有回去的家,那是个四面用大片的玻璃做的别墅,四周是山峦和悬崖,让人有惊恐的感觉。阿佳妮渐渐明白了他妻子自杀的原因。他总是那么忙,放她在这个地方等待,于是她用最残忍的报复让他尝到了等待的滋味。

  他似乎看透了她的想法,沉吟了许久说:“只是为了爱,什么都可以不顾。”

  在这间屋子里,他们有了第一次真正地拥抱,在比利•普莱斯顿温柔低徊的“你是如此美丽”(You’re So Beautiful)中,他们眼含泪光,谁都不清楚自己抱着的到底是自己心中不能忘怀的那个人,还是怀中的这个人。

  当时,我想,也许他们可以一起生活,就算只是互相拥抱也好。

  这个拥抱让我想到了“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不同于“悔过的女人”,比尔和斯佳丽是两个迷失在异乡的人,在电梯中相遇,似乎是上帝赐给对方的一个心灵驿站,每次交谈都充满了一种淡淡的甜蜜与温暖。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结尾他们离别的拥抱被人潮冲散,而是他们共同躺在一张洁白的大床上聊天时的拥抱。他们谈论生活的目标、婚姻还有孩子,最后斯佳丽眼皮渐渐沉下来,蜷成一个小团,只是将双脚抵在比尔•莫瑞的腿上,比尔温柔的揉着她受伤的脚。就好像两个沉睡在母亲身体中的婴儿,不会靠得太近,也不是抱得太紧,只是相互拥抱着对方的失措与慌张,那是个只属于东京式的拥抱,只属于两个共同落寞尴尬的旅人。

  “你是如此美丽是的对于我来说

  你是如此美丽对于我来说

  难道你没发现?

  你是我的美梦成真 我的一切

  你是如此美丽对于我来说”

  拥抱那一刻的感动并不能抚平现实生活的差异,阿佳妮想依靠眼前的这个男人,却无法面对保罗父母的盘问,无法面对偷窃的过去。于是,她拿走了保罗的钱和珠宝,再次坐上了逃离的火车,这一次她在火车上哭泣。

  那个中年男人没有惊慌失措,只是默默的像个游魂,去他们曾去过的地方,坐在她曾做过的对面,面对一个空荡荡的座位,留给画面一个消瘦的背影。他爱的女人总留给他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座位,他就像守夜的人,每晚点亮灯塔等待那些杳无归期的船只,在心中唱一首被海风侵蚀变调的歌曲。

  不过,这一次保罗找到了她,并失手杀了那个脸上有着刀疤的男人。阿佳妮在探访过多年未曾谋面的母亲后,在弗兰克•辛纳塔的“如此美好的一年” (ITWASAVERYGOODYEAR)的音乐声中扔掉了那个盛满过去的皮箱,扔掉了那些也许美好短暂,也许荒唐羞耻的时光,倒在茫茫的黄沙中。

  在集市中,阿佳妮想买那件蓝色的衣服,保罗说不好看,但还是买给了她。她终于换下了那身黑色的衣裙。两个人依偎在大海染成的绿色房间中,再一次拥抱,这一次他们紧紧拥抱的就是眼前的这个人了吧。

  “如果你现在无法理解我

  将永远无法走入我的世界

  当我们一起经历过那么多事情

  你应当了解我像我了解你那么深”

  模糊不清的广播声在清晨的上空回荡,听不懂在说什么,有着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他们第一次有了共同的喜好,就是都爱上了这个荒漠一般的城镇。人都会爱上这个镇子,就像爱上“中央车站”中朵拉与约书亚停靠的那些驿站,那些陌生的习俗、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让人们有了重新活过一次的感觉。

  这个电影没有童话般的结局。影片的最后警察把阿佳妮抓走,她临走前在保罗耳边念了咒语:

  “等着我,我会回来。”

  于是,保罗的坐在旅馆的台阶上,等待她回来。

  他必须一直在这里为她守候。

  天黑下来。

  “她的离去带走我的阳光

  她转身的瞬间让我陷入绝望

  她的离去带走我的阳光

  而她总是走向遥远的异乡

  从不和我告别。”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本文曾发表于《电影世界》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56357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