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等待黎明》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等待黎明》影评10篇

2018-10-11 01:2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等待黎明》影评10篇

  《等待黎明》是一部由梁普智执导,周发 / 万梓良 / 叶童主演的一部动作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等待黎明》影评(一):视角

  本片通过3个年轻人恋爱关系描述出1941年的香港那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苦力强与米商

  本地人与外省

  大乱前的警察变身为流氓带头打砸抢

  国民日军

  走私佬对汉奸

  看米商对日军的低姿态

  想当年情形应大致如是

  诸般苦难中,若不是有发哥那般精明

  便只能在冷漠里等待黎明

  《等待黎明》影评(二):年轻真好,和平万岁

  男女主角都是青涩年代。万梓良那时候还没有登上事业高峰,周润发亦然。叶童倒是正当红(83年刚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国难当天,沦陷岁月。有人选择了做汉奸,有人趁机作恶,浑水摸鱼老百姓想过平常日子天难万难。还是和平可贵,纵然和平的时候可能要被迫嫁给不情愿的人,也总比战争年代被人强暴好很多。

  发哥和午马唱戏一段很有劲头

  最后炸船一幕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回的悲壮

  导演梁普智,最近看了他的《唐人街1871》,太像外国人华人了,话说他就是英国华侨,黄皮白心。

  《等待黎明》影评(三):明亮青春

  其实整个片子都很平实,没有繁复镜头语言,没有故作深沉台词乱世中的青春,罢工,城市的沦陷,遭遇强暴,三角恋,逃亡,放到今天这情节绝对被整的无比的故做沧桑不知所云,可是导演只是就这么娓娓道来,只用几组简单的镜头就把青春的明亮与无畏表达了出来。

  最喜欢的一个是阿强和阿飞在屋里讨论去旧金山,外面是大雨,阿兰靠着墙壁在门外悄悄地听,会意地笑,最后三个人一起在大笑着淋雨,阿兰抬起头对着满天的雨说我才十八岁,我的人生才刚开始!;一个是最后阿飞放弃回内地跳进海里,三个人在码头边的水里,我们三个在一起,不分开!夕阳映的一片金黄,明亮的笑声.....

  《等待黎明》影评(四):以暴制暴

  周润发大多电影都宣扬一种以暴制暴的美学。周润发总是扮演在一个弱者,受尽世事折磨,在不公平世界中最终靠自己的拼搏赢得了尊严。不论是《英雄本色》中瘸了腿的阿Mark,《赌神》中失忆的高进,《阿郎的故事》中退役的赛车手阿郎,《和平饭店》中被世人遗弃的杀人王,还是《等待黎明》中的阿飞。都是这样的人物

  同时影片还从配角经历反衬出在这种社会下,弱者如不能反抗,则只能忍受折磨。好比《英雄本色II》中的疯了的龙四,《和平饭店》中的房客,《喋血双雄》里被黑帮老大欺辱的阿叔,《等待黎明》中被强暴的阿男……

  在这个公平公正仍然还只是美好愿望的社会里,比如八十年代的香港,当今的大陆,周润发的电影给了我们更大的启示。虽仍不提倡暴力,就好像周润发的饰演的角色从不会主动卖弄自己能力,但是,拥有以暴制暴的能力,或许才是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生存下去的本钱

  《等待黎明》影评(五):等待黎明

  20180831,是我看过发哥主演电影里最好的一部,只是不知道为何有点生僻,以前没有听说过。是好剧本成就演员,我们今天的电影电视宣传总是过分夸大主演发挥作用。这部电影的厉害处即便不大篇幅镜头表现日本人的残忍,只通过小孩模仿的镜头,主演们的眼角神情便可体会到那种压抑的可怖。哪怕是那穿一身写满字的破布乞丐皇帝,了了几个镜头也把一个傻子对日本人的恐惧展现出来了。也讲点爱情时代背景太平洋战争后,一个是富商的大小姐,一个唱大戏的,一个有点流气的卖苦力的,看似好像是时代把他们绑在了一起,实则又像是性格吸引。让我想到一个电影祖与鸠,但又全然不像,这里有成全和牺牲,也有委屈求全和奋起反抗,其实阿飞和阿男的爱情基调跟时代基调是一致的。绝望吗,是!有希望吗,有!三人最终坐上船,那一幕最美的夕阳寓意着希望吧,可是残忍的是夕阳,等待黎明,因为不是黎明的朝阳,所以最终阿飞的牺牲才换来等待的希望!最终,三人都没去成金山,三人也没有像开始那样走在一起后一直在一起,阿飞阿强相继离开,只有阿男还记着他们三人的故事,疯疯癫癫恶人自有恶人磨,时间才是希望

  《等待黎明》影评(六):评论

  可能因为是深夜看的缘故,我被感动一塌糊涂。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香港,正是二战时香港快要沦陷的时候。故事拍的很悲壮。虽然大多数港片的娱乐性很强,但这部电影的确可以用“悲壮”来形容(个人感受)。

  其实最让我感到悲伤的是片中阿飞(周润发)和阿男(叶童)之间。阿男本来是和阿强(万梓良)在一起的,但是飞的无意出现,却使她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可是动乱的时局朋友爱人,这已经注定了结果。两人都深深感到无奈,可是他们都不能抛下有情有义的阿强。或许为了能成全阿强,或许也为了使自己能找一个理由,找一个机会能见到阿男,阿飞作了汉奸。逃避的他一见到她,他便要匆匆离去。电影中唯一的无奈机会就是阿飞和阿男在昏迷的阿强面前拥抱。最后故事以阿飞和日本人同归于尽,阿男和阿强成功出逃为结尾。

  我一直在想如果阿飞没有认识阿男或阿强,那么他是最有可能成功出逃的人。他自己就一个人,走到哪里不是走,为什么非要留在动乱的香港。如果说阿飞的第一次留下是为了友谊,那么第二次就是为了爱情。爱情真的可以这么伟大吗,甚至于牺牲掉自己的性命?人生的沧桑剧变,难道仅仅是因为爱情?

  应该是时代让他们爱的如此悲哀

  《等待黎明》影评(七):《等待黎明》:黎明前的黑暗凄凉

  香港沦陷前夜,曾誓言保卫香港的英国人,在战争打响第一枪后,瞬间消失于无形。日本人一边大肆屠杀着香港的妇女儿童,一边勾结当地商绅,甜言蜜语要搞什么亚洲人联合起来驱赶白种人的鬼话。在如此大时代的背景之下,小人物们的命运也是几经波折颠沛流离生离死别。有的人投靠了日军,有的人誓死为家,还有的人为了爱人生死两相许。

  影片由执导过1976年的《跳灰》,开启香港警匪片先河的梁普智执导,周润发、万梓良、叶童、秦沛、午马,无不青春亮相。在1985年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8项提名,由于敌不过润物细无声包揽无数奖项的《似水流年》,最终只获得个最佳摄影奖。尽管如此,周润发凭借高超演技,却一举夺得平生两个奖项,成为第2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和第30届亚太影展的双料影帝,由此开始了《英雄本色》的大时代。

  其实,万梓良和叶童的演技也不是盖的,只是当年高手如林,他俩没获得任何提名实属无奈。《省港旗兵》中有沈威,《似水流年》中有斯琴高娃,PK斯琴高娃,连《上海之夜》中的张艾嘉和《行错姻缘路》叶德娴都不是对手,就更别提稚气未脱的叶童了。不得不提到周润发,尽管在当年金像奖上没有敌过《公仆》中的李修贤,但同样爆发出了非同凡响实力派演技,不说后来在《赌神》中被发扬光大的狠呆呆眼神,单是与午马的一场对手戏,就已经完成了20多年后在《让子弹飞》中黄四郎那上下有余的多面性格。

  《等待黎明》影评(八):等待黎明

  影片阵容强劲,周润发,万梓良,叶童,石坚,秦沛,午马。这是发哥演的电影中第一部成功之作,也凭此片中的角色拿到了他演艺生涯中的第一和第二个影帝头衔

  1984年,发哥、万子正年轻,当时处于冉冉上升的时候,光了膀子都有一身精壮的肌肉。我惊奇发现这两个八十年代香港影视圈最红的演员,那种坏坏的笑容竟有几分神似,或许从他们演艺生涯的得意之作中也可以看出两人气质上的某种相近。万梓良九十年代发福后就堕落了,尽出些负面新闻,当年可是仅次于发哥的电视剧之王,力压声名赫赫的五虎将而高踞无线一哥之位多年。这部片里万子隐藏起了他的奸猾,或者是他那时还没有积累到《江湖情》、《流氓大亨》里的深度,演的是毛头小子形象,讲义气,敢拼命,没心机,我觉得他更适合《上海滩》里的丁力的角色,吕良伟在戏的后半段的表现总感觉力度

  奇怪二十年前的片子怎么能拍的那么好,我不相信这是自己对老港片的偏爱带来的错觉。这个不太出名的导演梁普智手法真是不错,三个主角之间的微妙感情,乱世中的种种动荡艰辛都表现的很生动依稀让我想起《美国往事》之类的风格。墙外孩子们在模仿日本兵砍人的游戏,墙内美丽花园里是真的日本兵在屠杀,片中随处可见这类很让人震撼情景,虽然有的地方设计粗糙仓促了一些。

  发哥和万子两个都是能疯的人,半夜拎着抢来的米,喝得醉醺醺的沿街撒尿,一路嚎着“恶人自有恶人磨”,一直闹到叶童的家外面,高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好姑娘”。我最喜欢看这样的情节,艰难困苦生活中年轻人寻找着简单的快乐,纵情的欢笑,让人感受到黑暗中暖暖的希望之光。还有叶童在万子的门外偷看自己喜欢的两个男人说话,看着发哥拿着咸鱼篮子比划着憧憬去旧金山淘金,屋里屋外的人眼睛都在闪闪发亮,还有三人在码头边游泳嬉戏波光粼粼,以及结尾时并肩站在船头迎接日出东升的朝霞的情景,都让人感动温暖

  《等待黎明》影评(九):活在梦里的4个人,不要醒来

  在一个普通不长不短的下午,想找个老电影打发时间。一部84年的电影引起了我的注意。万梓良,发哥,叶梓童主演的<等待黎明》,却给我带来了惊喜。战争题材的电影视角可大可小,我认为导演把握恰到好处。通过3个年轻人贯穿影片的友情爱情展现了在40年代的香港混乱背景的光辉人性。这里爱情和友情一样伟大。万梓良饰演的黄克强很市井,非常仗义,挺正直,却有点莽撞,在爱情面前显得有点稚嫩不够勇敢。叶梓童演的大小姐非常大气,非常勇敢,在爱情与友情面前犹豫不决。发哥演的叶剑飞勇敢,睿智隐忍,为了友情可以牺牲爱情,甚至生命,是个完美的人的化身。3个人物都刻画的非常成功。美中不足的是我认为结尾处在3人在船桅处迎接黎明结局意境画面都非常美。最后发哥和日本人同归于尽有点狗尾续貂。是的,发哥的出现,让大小姐明白了爱情,如若不出现相信大小姐会和黄克强在一起,但没必要最后让发哥消失再一次去加工和美化他的人设。就算他们3人一起去了金山,阿飞和大小姐也会发乎于情而止于礼。在逃离香港的黑夜里的船上阿飞把睡梦中的大小姐推向啊强的肢体语言说明了一切。

  电影中最经典也附有争议的一幕发生在阿飞把阿强救回来,大小姐用烟来帮阿强止痛的时候。在烟雾迷离里,大小姐用嘴巴把烟吹入阿强的嘴里,发哥把阿飞矛盾的心情刻画的十分成功。既难过欣慰的心情。在迷离的梦境里,阿强感觉到了大小姐在他身边,在苦难煎熬的日子里感到幸福而不愿醒来。同样不愿醒来的还有大小姐与阿飞,这里把他们的隐晦的爱变成画面,在阿飞拒而相拥后的两人紧紧的热吻在一起。黄克强在梦里喃喃道出;不要那么快醒来。令人动容而唯美。在乐视看电影的时候,屏幕弹幕弹出的字眼有意思;我不喜欢这个女的`~太贱了,这个女人诸如此类的话。我想说发出这样字眼的朋友们你们的生活体验可能不够。你们只看出了发哥对爱情的割舍,却没看出大小姐对爱情与友情的权衡。退一万步说,就算大小姐选择了爱情,又有谁能说她是错呢。

  另外电影里的小人物的刻画也是非常成功的,甚至值得深思。石坚演大小姐的父亲代表了攀炎附势那一类人,在依附强权鱼肉百姓,嫁女考虑的不是女儿幸福而是自己的利益警长更是衣冠禽兽的代表,在没有法制的时候比侵略者更懂得吃人。午马的乡绅更以吃人为乐。外省人头子表现了有血有肉的,重情重义的中国人。里面的小人物真实反应了当年战争年代各色人的样貌

  里面的电影语言也挺耐人寻味。‘穷就穷啊,顶硬上啊。’‘恶人自有恶人磨啊’。包括喝醉酒了阿飞与阿强穷开心唱着戏曲,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好姑娘都非常让人动容。

  很高兴在当年港片里,这部电影没有过多的娱乐的拍。虽然有些地方略显粗糙,可拍出的效果却非常美妙。相比如今动不动就大制作没有内涵的片子,等待黎明取胜不少。在如今电影市场火爆却佳片难求的时代,我更愿意活在那个年代的梦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