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武士》经典观后感10篇
《第一武士》是一部由杰瑞·扎克执导,肖恩·康纳利 / 理查·基尔 / 朱莉娅·奥蒙德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个人觉得作为一部成功的史诗片,最重要的是要拍出那种气势,那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能让你觉得看完之后,心中沉甸甸的感觉。很遗憾,这部片没有做到这点。虽然片中的城堡以及景色很漂亮,但这都掩盖不了本质的问题,它所缺少的一种该有的气势磅礴的感觉。
《第一武士》观后感(二):初中时看的!
大家留下来看到6点多才回家,真的很开心!
后来看的电影多了,发现这样的男明星真多~~感觉发现了新大陆~
正如影片介绍说得那样,该片用现代人的观念去诠释古老的骑士传说,亚瑟王和兰斯洛特以及王后的三角恋也可以如此的让人理解。片中的城堡异常美丽,兰斯洛特也很帅,虽然不符合某些人心目中的兰斯洛特形象,但至少完全符合我的心目中的形象,高大金色长发。唯一的败笔是那些不伦不类的盔甲,完全不是中世纪的风格。
《第一武士》观后感(四):骗人的吧,看不了啊
豆瓣骗子,怎么没办法看,晕!!!!!!!!!!!!!!!!!!!!!!!!!!!!!!!!!!!!!!!!!!!!!!!!!!!!!!!!!!!!!!!!!!!!!!!!!!!!!!!!!!!!!!!!!!!!!!!!!!!!!!!!!!!!!!!!!!!!!!!!!!!!!!!!!!!!!!!!!!!!!!!!!!!!!!!!!!!!!!!!!!!!!!!!
《第一武士》观后感(五):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们
Lancelot与Guinevere的爱情可能在多数人眼里是对King Arthur的背叛,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生在乱世的女人在自己的心和责任之间的动摇。
当一个女人身上肩负了众多人民的期望时,她能做什么?弱小的国家只有通过与强大王国的联姻来保护自己,这也是一个女人所能做的最大的牺牲。在自己一个人得幸福和国家众多臣民的幸福中,Guinevere毅然选择了后者,选择成为King ArtLancelot的出现。
Lancelot的出现只是上帝对Guinevere的一种仁慈,让她能够体会到身为女人的幸福,让她体会到了真正的爱情。
但是对于她来说比起自己的心来,还是自己的意志更为重要。虽然她的心是属于Lancelot的,但是她的意志却是属于King Arthur的。这样的一个女人难道她的一次小小的私心都不能容许吗?
电影的最后是临死的King Arthur将Guinevere托付给了Lancelot,这也算是导演对Guinevere的一种祝福吧。
《第一武士》观后感(六):骑士时代
在盗版DVD时代之前,这部电影的片段在某地方有线电影频道作为片头反复播放,启蒙了我对中世纪电影的念想。
国王,古装,骑士时代,这些关键词勾勒出的最理想形象就是白胡须的肖恩康纳利。理查德基尔的完美身材也相得益彰,要是吹毛求疵一下, 他不够精致的五官可能表现兰斯洛会稍欠一点。再联想到其他同期男演员,人见人爱的布拉德皮特因其金发碧眼更适合亚瑟王一角,但皮特的声线又不够君王范。因此是一个带让步的选择。至于汤姆克鲁斯演骑士,恐怕很糟糕。后者也够明智,从未涉及此类电影。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的南欧血统的相貌,恐怕始终进不了骑士类电影的一线角色,扮演中亚北非人士就足够好了。裘德洛过于现代化的俊美,也难胜任。
看到中世纪电影能想到谁?我的第一反应只能是肖恩康纳利。哦,我还忘了英国人克里夫欧文,他的《亚瑟王》前半部确实非常血脉贲张,气场无比强大。这是部很糟糕的电影(亏了还是我娘给我祝生在影院请我看的),但那前半部分足够证明欧文可以成为康纳利的接班人了。
...................................
茱莉亚 奥蒙德,成名于那部。。人见人爱的。。《秋日传奇》(即 燃情岁月)。如果我对她一直有特殊念想,是因为她的笑声,笑容,像极了我大学时念想的姑娘。恍惚中有时间错位之感。
........................
也许是2000年左右,电视偶然调到香港明珠台时,看到《剑侠风流》中的端庄女主被英俊男主 从一次被掳掠为质的追杀中救出,两人一马奔逃后来一起避雨小憩时,男主用树叶接龙流下泉水给女主接饮,女主虽然衣衫尽湿,但仪态娴雅,开怀大笑并与男主展开身世交流,实际上两人已经不可遏制地一见钟情,但女主此次获救乃在前往与亚瑟王成婚途中,为保卫家国的联姻使她不得不拒绝了男主的索爱之吻。。。。
昨天在爱奇艺又重看了这部又名《第一武士》制作于1995年的好莱坞大片。关于剧情,百度百科如此介绍 :圆桌武士兰思洛一次在森林中意外营救了亚瑟王的未婚妻Guinevere,两人虽一见钟情,但碍于Guinevere早已是亚瑟王的未婚妻,所以只好无奈地将他婉拒。后来亚瑟王揭发了他们两人的恋情,在痛心之余,亚瑟王决定要公审他们,不过此时亚瑟王却受到敌人的大举入侵,全国人民束手无策,兰思洛见势立刻拔刀相助,拯救亚瑟王于危难中。
这种介绍并不出彩,但在当下眼花缭乱的商业大制作和特技泛滥而内容贫乏之时代,此剧 作为一部集爱情,战争,人性为一体的电影, 将皇宫的壮丽和英雄美人的爱恨情仇交缠表现得相当精彩。康纳利和奥蒙德的老少配搭档令人眼前一亮,但基尔扮演多情武士如同现代美国情人被空降到古代的英国。同时影片在视听效果亦表现不俗,非常打动人心。值得特别推荐一观。
影片开始在甘美洛王国陷入分裂马拉勤王子四处掠夺的背景下,男主兰斯洛,一个擅长用剑的游侠在某个村庄挑落对手之剑后说怎样赢得比剑就是成为唯一拿剑的人。在赢第二位挑战者之后更是道出夺剑三法:A研究对手的打法可以先发制敌;B打斗中赢输是一瞬间的,伺机取胜:C你要不在乎是死是活(勇者胜)。 此中真意,值得期货人玩味!
《第一武士》观后感(八):武夫与国王
武士与国王是不同的,国王深谋远虑站在更高的高度考量大局力挽狂澜,武士勇猛而不畏牺牲。格局决定了人的层次,武夫永远是星星而不是太阳。片中黑衣大反派走的是统治者路线,原始的兽性用猴王统治猴群的方式统治下属,残酷而无法持久。亚瑟国王以开明法制统治国家,正义在邪恶面前总是弱势的,群众渴望正义却总是屈服于恶霸的淫威,所以人民渴望一个正义理智优秀的王者来领导他们,带领他们获得胜利建立并守护美好生活。老亚瑟也曾因为面子而试图惩罚这对小情人,但最终他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因为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亚瑟作为最高长官是要把责任放在首位的,君主统治一个国家必须要修帝王之术,同情对统治是有害的,当一个暴君容易当一个无愧于心的明君却很难,因为身处那个位置就必须要面对各种挑战,甚至是面对两难的选择。西方人总喜欢公主与王子的童话,但公主从出生的一刻就不是自由的,看似拥有一切却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宫廷的繁文缛节、权力斗争、为政治联姻而牺牲自我牺牲幸福。无法捍卫自己的人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只有足够强大才能战胜困难获得自由选择的权利。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世界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每个齿轮都互相作用即使是强大的齿轮也是会受到种种制约的。不服输的精神是宝贵的,2选1,人的本能是选择简单的那条路,所以弱者就这样一步步走入了敌人精心布下的陷阱,当发现时一切都已太晚了,所以永不投降是人的剑与骨骼,不服输才能带着自由、带着尊严的活着。
《第一武士》观后感(九):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剑侠风流》绝对不是一部流芳百世的电影,有理查·基尔不行,有肖恩·康纳利也不行,不行就是不行,没有轰轰烈烈的打斗,也没有激情燃烧爱恨缠绵,没去奇幻,没有冒险,有一点点三角恋,而三角的怨念也不够深,不够跌宕起伏,一切都在控制范围之内,一切又仅仅只是在范围之内。
这部电影上映的时间是1995年,比尔・克林顿掌权,正是美国的全盛时期,没有金融危机,没有恐怖主义,一切欣欣向荣,那时候的美国,喜欢个人英雄主义,施瓦·辛格、尚格·云顿、布鲁斯·威利斯,一批又一批的钢铁肌肉男,理查·基尔所演的剑士就是这样的人,孤胆英雄,身手矫捷,还为爱痴狂,爱上国王的女人,而且深信人家也爱她。虽然我喜欢他英雄坦荡荡的表白和自信。但说实话,这也就天真烂漫的美国人才说的出、做的出。你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光棍,凭什么跟一国之王抢女人?就算你长得帅点,身手好点,按现在的标准看了不起是一个高级技工,灰姑娘的故事不会发生在你身上的。当然,我说的是现实,2011年的现实,与情节无关,如果都按照我这种灰暗沉闷的写实主义去拍电影,好莱坞早倒闭了。说实话,我是喜欢这部电影的,那是一个没有3D的年代,没有宏大的特效,电影在中央二台就可以看到,不会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片勾引你去电影院。不会用Bt,不会下电驴,没有Iphone、ipod、ipad也不可耻。在那两栋楼倒掉之前,一切感觉都很好,世界没有想象的变化那么快。
我是鄙视怀旧的,鄙视软弱,鄙视那些无病呻吟萎萎弱弱,其实我就是在鄙视我自己。一边向往剑士一样的浪漫风流,一边现实主义的告诉自己,算了吧人生没有那么浪漫,于是在不断的矛盾中错失人生。
有时候浪漫并不是一定要你屠龙斩荆救出城堡里的公主,还是说克林顿的例子,希拉里自传里提及当年在耶鲁是这样遇见克林顿的:当时我(希拉里)在图书馆学习,“我注意到他不断回头朝我这边看,事实上他常这么干。于是我起身走到他面前说:“如果你一直盯着我不放,我也会一直回瞪你,与其这样,不如相互介绍一下,我是希拉里·罗德姆。”
你可以想象吗? 当年的耶鲁校花,一点不矫情,不做作,甚至都不废话,想和谁认识就和谁认识,我都怀疑她是不是狮子座的,受不了一点暧昧关系。
也许这就是浪漫,它并不那么好笑,不一定真的就会失败,就是真的失败了,也不会那么失望,汪祺曾说”过错是暂时的错,错过是永远的错“,《剑侠风流》也许并不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但是它至少是一半童话故事,人要活在现实里,相信童话,不然浪漫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喜欢皇后对亚瑟说的那句话”感觉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意志却让人坚守一生。”
《第一武士》观后感(十):有俩魅力无穷的绝世大叔还要啥自行车?!
这么好看的片子豆瓣居然只有6.6分,只好亲自卷起袖子怒刷一篇了。
影片以亚瑟王、王后桂妮维亚及第一圆桌骑士兰斯洛特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通俗地说就是个三角恋的故事,这是个俗气到不行的题材,但是,我为什么觉得很好看呢(我花痴两位男演员啊,李察基尔和肖恩康奈利好么?!一个一笑倾城,一个气质感人好么!任何一个主演一部片子我都星星眼,放光芒好么,两个人聚在一部片子里还需要剧情么?需要么?!)呃,原因是全片将女主角桂妮维亚置于三个冲突之中,左右摇摆难以抉择的同时,顺利推进了剧情(特有代入感啊有没有!分分钟想自己当女主角啊有没有!!)好,正经点,全片设置的冲突主要有三:
第一,将桂妮维亚置于男性的凡俗魅力与神性敬仰的冲突之中。桂妮维亚在遇到兰斯洛特之前,已经收到亚瑟王的婚约,其在前往不列颠履行婚约的途中,受到攻击差点被掳劫,被路过的兰斯洛特所救。得知桂妮维亚将赴婚约后,兰斯洛特言语调戏了桂妮维亚,称会在桂妮维亚结婚前日的黎明让桂妮维亚自愿亲吻他。桂妮维亚并不相信,且有些讨厌兰斯洛特的自负。
见到年长于桂妮维亚很多(年龄差看起来可以做父女)的亚瑟王,桂妮维亚被亚瑟王宽厚、沉稳的气质所吸引,其领略到了国王的风范,对亚瑟王产生崇拜和敬仰。而同时,兰斯洛特阴差阳错再次出现在不列颠为庆祝亚瑟王迎娶桂妮维亚的聚会上,并以出众的技艺,在没有任何护具的情况下通过了从未有人可以完成的机关阵,令亚瑟王对其赞赏有加,桂妮维亚也被其技艺折服。
至此,桂妮维亚一方面面对着兰斯洛特表现出的过人技艺和男性魅力,另一方面面对着亚瑟王的国王风范,其在男性原初的凡俗魅力和对国王的神性敬仰中摇摆不定起来。
第二,将桂妮维亚置于个人选择与命运安排的冲突之中。原本桂妮维亚可以安心做皇后,可惜坏人为了让剧情再度发展下去,挟持了桂妮维亚企图以此要挟亚瑟王。亚瑟王听闻此事的反应既表现出一个陷入爱情中的男人,又是一个成熟的领导者。他说,我可以为桂妮维亚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我害怕的是,他们挟持她是为了逼迫我答应我无法让步的事情(分裂国土,划区而治什么的)。此时,国王的责任和心爱的女人之间让亚瑟王难以果断采取行动,而兰斯洛特则不然,其孤身犯险,一个人救出了桂妮维亚(话说坏人也太弱了),两人在森林里躲雨的场景活脱脱就是亚当夏娃啊,纯净到此时恨不得召唤按头小分队,让他俩憋说话,吻!最终桂妮维亚又回到了亚瑟王的怀抱,当桂妮维亚披着白袍,在教堂里扑入亚瑟王的怀抱并与亚瑟王激吻时,我觉得这是桂妮维亚对自己心底已经爱上兰斯洛特而对亚瑟王心怀歉疚所进行的补偿。而亚瑟王颤抖着说,Thank you God! 这个身经百战的沉稳国王,此时那种向神祈祷的无助,那种对桂妮维亚的珍爱与怜惜,让人觉得心都化了。
第三,将桂妮维亚置于意志与情感的冲突之中。经过上面的事件,桂妮维亚已对兰斯洛特心生爱慕,然而其又折服和景仰亚瑟王的国王魅力,兰斯洛特看到桂妮维亚的为难,决意离开,告别之际,两人终于忍不住激吻起来,正好被亚瑟王看见。亚瑟王拂袖而去,桂妮维亚向国王道歉,并称其与兰斯洛特是一瞬间的感情,而其对于亚瑟王是一生贯穿的意志,意志必将战胜情感。而亚瑟王则表示,他并不希望桂妮维亚把他当作国王,他只希望得到桂妮维亚对他像一个普通的恋人一般的爱,显然他没有得到。
这三种冲突的交织,凸显了这段三角恋的难以取舍(哪个正常女人碰到这俩魅力值爆表的男人,都会纠结死好么!),影片就顺理成章吸引人看下去(希望播个一百多集三角恋的日常)。结局是个悲剧,亚瑟王乘着孤舟在夕阳中远去,然后在水波中火化的场景简直让人心碎的稀巴烂啊!
其实最大的悲剧是桂妮维亚面对的两个选项,选择任何一方都不会开心,都会抱憾终身,这才是命运设置的劫数。选择国王,就意味着了结尘世不羁的爱恋;选择兰斯洛特,意味着放弃了职责所在。这种冲突和两难,就是影片的亮点(大误!亮点明明是两个魅力老男人!)。
好吧,我说完了,我不管,我就是要打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