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沦》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沉沦》经典影评集

2018-10-13 02:4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沦》经典影评集

  《沉沦》是一部由卢基诺·维斯康蒂执导,马西莫·吉洛蒂 / Clara Calamai / Dhia Cristiani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沉沦》影评(一):冤家

  电影的取景非常棒,特别是它的特写镜头,把所有人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充满了背叛痛楚,但是在爱情面前,这些都是渺小的。只有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能帮我们战胜一切。

  这部电影让我感慨颇多,特别是结尾,总是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有个大家出乎意料的结尾,恰恰能够体现编剧能力

  感觉这部电影的色调看起来非常舒服,一点也不花哨,特别的平静而又舒缓。

  故事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

  《沉沦》影评(二):维斯康蒂的老片子

  维斯康蒂的老片子,《邮差总按两遍铃》首次改编成电影的作品,不过情节做了简化,没有“两次”的设计暗示。比起来原作,悬念张力不那么充分,可人物表演,尤其是眼神,又仿佛传达出原作也不曾表达情感欲望。黑白老片,声音不够清楚,中文字配合得好像也有些问题,但靠人物的肢体语言理解起来也没有障碍。这大概是老片最不同于今天的地方了吧?

  情节也许有些阴暗宿命结果也许有些令人窒息,正如《偷自行车的人》等意大利现实主义风格的一贯,可那一声声远远传来的教堂钟声,震聋发聩,命运吗?还是其他?

  《沉沦》影评(三):来自伍迪艾伦与黛安基顿的一段话

  leeper,

  Luna Schlosser: Sex is different now. There are no problems. Everyone is frigid now.

  Miles Monroe: So all the men are impotent.

  Luna Schlosser: Pretty much, except for those whose ancestors were Italian.

  Miles Monroe: I knew there was something in that pasta.

  所以说当girotti穿着汗衫一亮相,所有关于凯恩原著情欲动物本能便得以重现,这只属于意大利。

  沉沦,厮混,私奔。

  《沉沦》影评(四):无根基的人啊,就是什么都不可靠

  暴风雨来临前猫会叫。

  女人嫁给了落难时收留她的胖老男人,可是爱上流浪机械师时就有了抉择。机械师基诺要带她走,她走到一半回去了,因为她不想找个没依靠的流浪汉,爱情不是面包

  基诺混上火车,没钱买票,打算被下一站赶出去,但有一个“到哪里都有工作”的四方艺人斯巴诺帮他买票。

  街头艺人做的是卖艺,卖雨伞,以及“只要五毛钱,你就可以知道你的未来”。

  基诺碰到了那个女人和丈夫,还是跟他们走了,但路上谋杀了那个丈夫,有了负罪感,想离开那个女人和他丈夫原来居住的老地方。艺人找到他,劝他一起走。基诺厌倦了流浪,想安定。艺人说他本性是旅行,各地去。

  流浪还是居家,从来是个矛盾

  基诺没跟艺人走,但是跟女的还是有问题,女的丈夫死的保险金他不肯要,两个闹翻,基诺跟其他女的去了,但后来还是因警察跟踪而跑回女人那里,两人骑车驾驶逃命,被警车跟时,开得太快,翻车,女的死了。悲剧

  无根基的人啊,就是什么都不可靠。

  《沉沦》影评(五):为谁沉沦

  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维斯康蒂改变自詹姆斯凯恩的黑色小说《邮差总按两次铃》。有意思的是,维斯康蒂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向凯恩购买拍摄权,换句话说,这部电影是《邮差》改编三部曲里的最没有法律效力的一部,命运捉人,作为原著的“私生子”,它确是名声最大的一部。

  维斯康蒂放弃原著小说的名字,给予作品再命名的机会,名为"沉沦",改动看似虽小,也有避嫌动机,但也有更深的寓意原本《邮差总按两次铃》这个标题具有比喻意味的标题,却和电影内容完全无关,且作为解释,意为:一般邮差送信时总会住户门前按两次铃以防住户开始没有听到门铃声,这种具有美国特色行为,在意大利的本土上,定会让不少人产生误解的。维斯康蒂取名《沉沦》,从字面意义上看,意思就是沉入水中,沦陷到水底。在电影里,维斯康蒂衍生了这个词语的能指范畴。首先,故事中的两次谋杀现场,都是跌入河道里的汽车下残破的人,两次谋杀都用同样的手段实施,这就是所谓的“邮差总按两次铃”技法。再而,电影里人的沉沦,无论是为了利益,还是为了爱欲的驱使结局下,事件中的人没有一个能遭到幸免。最后,是社会的沉沦,造就着人苦难环境,正因为贫瘠,所以人才不择手段的活下去,活的更好,并为此愿意牺牲一切。这就解释了维斯康蒂的改编是突破性质的,原著更多的侧重于伦理批判上,而到了维斯康蒂手里,他把母题给扩大化了,两者在于母题设问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电影和小说有着很大的的差别,也许,这就是维斯康蒂没有向凯恩就改编权交涉的缘故,在他看来,我的电影,和凯恩的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作品。

  说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体现在整部电影中,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脏”,这可不是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脏”,这种“脏”是无处不在的。对于街头巷尾展示,对墨索里尼政权人民大众劳苦,是具有非常强烈政治指涉意味的,但他不脱离剧情,而是由同样作为工人阶级底层人士,基诺所带出的。在电影里所展示的城镇也因基诺迷茫心态主观加强了百姓的贫瘠。但这不是单方面的,在此之中,苦中作乐是展示百姓坚韧性格的好办法生活也绝不是单方面的,载歌载舞是对于未来的希望,作品也不至于因了一个单调情绪失去真实性。百姓是能艰难过活的,城镇也是“脏”的。同时,在主要人物中,着重体现的是人的沉沦,沉沦在于对应于欲望的追求上,为此不择手段,从流浪儿和酒吧老板娘的相遇伊始,因为这层关系,两者将对方拖入万劫不复境地,这不仅关乎两者“卑贱”的身份有着能把任何人脱下马的气势,还关乎对于经典“蛇蝎美人”的特别设置上。若只看结果,老板娘定是十恶不赦的女魔头,可过程的纠结和她对于爱的追求,冲淡了她的恶,结局也让人唏嘘不已。流浪儿基诺看似是被无意卷进来的人物,但她可以调开老板而为了酒吧女老板调情,始终干净的手乘机揩着身边人的油(小偷惯例),使他从来不是什么善类,只是本身的小恶在“蛇蝎美人”的推动下,促成了他的“大恶”,由伦理上的不道德,进而成了触犯法律的杀人罪。一次谋杀(有意)是因女主角,二次谋杀(意外)是因男主角,“邮差总按两次铃”完美被构建起来。只不过,在结局末尾,犯罪现场上,应该给基诺更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得加强作品的抒情意味,可惜,也许是受于当时“白色电话片”所影响,放不开手脚,导致了结局的仓促处理人性的“脏”接受了法律的制裁,想来也觉得不妥。电影里的主要人物,三人关系,第三者被抓,夫妻先后被谋杀,这一切缘由在于丈夫觉得浪荡儿能干物美价廉而挽留,妻子因丈夫的钱财而和丈夫艰难相处,丈夫常常殴打妻子,只为发泄生活的不满。浪荡儿留下是因爱欲驱使,本性如此。 三者关系具有很强烈的需求关系,这种清晰可见的利益关系,凸显人物关系下的“脏”。

  说回来,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就不能不提当时“扛着摄像机街道”的宣言作用于本片,就是对于环境的抒情展示了。在继承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后期里的人物心理和环境表达的契合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本片里,也有着类似的处理方法。在城市马戏团刻画上,有着许多的游吟音乐,意大利歌剧爵士小调做为现场的背景音乐,剖析开来,游吟音乐可代表基诺的浪荡;意大利歌剧可看做是酒吧老板的传统主义,大男子主义的体现;爵士小调来自美国,那么老板娘的“蛇蝎美人”属性也因此音乐得到升华。但这三段音乐都置于现场音中,也不突兀,维斯康蒂只是在作品的过程中,用音乐承担人物刻画的功能潜意识的影响观众给角色有更好的定型。再说到场景,作品里的公众场景都是热闹非凡的。这强调了意大利百姓苦中作乐的本事上文已提及),且在全景构图上的杂乱(前中后景挤下无数的人脸)加强了这一概念,但他们都是围观者,而非事件的涉及者,这是否能作为批判来看,这就仁者见仁了。最棒的环境处理,还是在老板娘基娜和基诺相互告白片段里,广阔沙滩荒野告示着他们的未来一片开阔放下了过去的自私的行为和误解,为爱私奔。可惜,他们都忘了他们是被逼的走投无路,最终才去选择彼此。最后的“上帝之手”造就了意外的“谋杀”,打破了这个美好而又虚假梦想

  维斯康蒂的《沉沦》发人肺腑,让人感慨。在作品契合了“街头上的摄像机”这一特征后,加上对于詹姆斯凯恩的黑色小说再创作;虽并未完全摆脱文学电影的性质,但在大刀阔斧的改编力度下,也消匿了文学电影的一些缺陷。在给予大量抒情意味的篇幅下,电影的叙事并没有受到一丝影响,在单线叙事结构环境下,叙事和抒情,两者紧密的结合到一起。若说电影像一曲叙事长诗,我想维斯康蒂的《沉沦》,大抵能做到起到一个定性的作用。

  《沉沦》影评(六):导演

  《沉沦》是维斯康蒂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在此之前,他任法国导演让·雷诺阿的助手,历时四年,耳濡目染,难免在他的处女作中对雷诺阿的风格有所模仿。《沉沦》中有大量在实景中拍摄的镜头,摄影机经常处在不断游动之中并在游动中注意捕捉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以及环境与人物的动作密切关系(一对情人在做爱时衣橱的门敞开着让人看到勃拉迦纳的漂亮衣服、受别情困扰的情人在喧嚣闹市上意外地重逢、借酒浇愁的奇诺被淹没在生意兴隆的店堂的喧闹声中、阒无人迹的荒野与人物心灵的“荒野”的重合等等),这一切无疑都暴露了雷诺阿对他的影响。雷诺阿的诗意现实主义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先导作用是众所公认的,因此,《沉沦》在风格和人物刻画手法上的师承现象便导使某些评论家根据一些缺乏确凿证据传闻,把《沉沦》列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

  当维斯康蒂着手拍摄《沉沦》时,意大利正处在政治动荡之中。法西斯军队在地中海地区开始溃败。影片刚停机,盟军已在西西里岛登陆,接踵而至的进军罗马的战役旷日持久,使《沉沦》的最终完成和公映变得遥遥无期,直到战争结束后若干年才得以问世。

  当维斯康蒂终于得到独立拍片的机会时,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改编维尔加的短篇小说纠缠不休的情人》,但法西斯检查机关禁止了他的计划,这可能真实主义大师维尔加当时作为意大利国内“文学抵抗运动”的精神领袖地位有关。维斯康蒂于是接受了雷诺阿的建议,改编美国侦探小说家坎恩的《邮差总按两次铃》。这部小说在1939年已在法国被改编过一次,1946年(当时《沉沦》尚未公映)好莱坞又把它搬上银幕(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曾上映此片,译名为《荡妇怨》)。一则流传很广但缺乏证据的传闻是,维斯康蒂选择这个题材是为了骗过法西斯检查机关,而到影片完成送审时,检察官对这部内容已完全意大利化的影片大为震怒,下令禁映此片,只是由于墨索里尼的亲自干预才得以解禁云云。这个双刃的传闻既把维斯康蒂抬高成新现实主义的开路人,同时又微妙地揭露了这位贵族后裔同意大利法西斯政府高层人物的特殊关系。事实上墨索里尼既未解禁过《沉沦》,影片的麻烦也没有随着法西斯的覆亡而结束。据马赛尔·马尔丹在1959年发表的一篇记述《沉沦》的摄制经过的考证文章透露,影片之所以在战后公映时会被剪得面目全非,是由于它的道德内容遭到了教会、卫道和公众舆论反对,甚至“受到了美国占领军当局的非难”。所以,一味强调影片内容的意大利化及其写实风格的“政治意义”,不仅会简单化而且还会歪曲维斯康蒂的艺术意图。何况这种“政治意义”是否存在也大可怀疑,因为无论是由于法西斯当局禁映也罢,影片由于战火而未能完成也罢,它事实上从未在战争结束前公映过。

  《沉沦》的写实风格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固然不容忽视,然而它绝不是一部因政治和历史的厚度价值倍增的作品。《沉沦》甚至应当说是一部缺乏政治和历史透视的作品。被意大利化的只是故事发生地点,而影片中的意大利社会则显然是中性的,丝毫没有法西斯统治的半点痕迹。在描绘意大利法西斯统治时期(包括战前和战时)平民生活现实的新现实主义影片中必然可见的政治和历史标志在《沉沦》中尽付阙如。仅此一点便足以把《沉沦》既与维斯康蒂此后的全部影片(它们都以某种历史判断作为影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罗科和他的兄弟们》、《豹》等),同时也与新现实主义电影区别开来。《沉沦》归根结底是一部人性主题的影片,一部揭示情欲的毁灭性力量的影片。它只想告诉他们,这股毁灭性的力量无时无刻在任何地方都制造着可怕的悲剧。

  这一点在把《沉沦》同坎恩的原著小说和好莱坞的同名影片进行比较之后便更显突出了。一些研究维斯康蒂影片的专家就作过这种比较。例如诺威尔·史密斯曾指出:在原小说和好莱坞的忠实改编中,存在大量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元素,并以可笑的因果报应来结束故事(奇诺并没有被发现是杀人凶手,但终因车祸而被判刑)。“维斯康蒂彻底摒弃了这一切。在他的影片里,悲剧绝不是上天给人开的一个玩笑,悲惨的结局乃是由人物的处境的必然逻辑所决定的。”

  作为悲剧发生基础的是奇诺和奇奥瓦娜与社会的关系。奇诺是一个流浪汉,习惯于过居无定所的生活而不甘受制于他人的束缚——一种为绝大多数所难以摆脱的社会性束缚。他去勾引奇奥瓦娜只是出于性欲的驱使,而不具有任何改变生活方式的目的。当他好不容易摆脱了女人的束缚,重新回到自由生活中去之后,情欲的力量却使他重新跌进更为可怕的社会性樊笼——谋杀、不得不与共谋者结婚的前景并在小酒店里谋生的庸碌结局。奇诺在杀人后始终与新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心理上始终无法归于宁静,实际上是由于他既无力摆脱社会束缚又无力适应社会需要的结果。他和安妮塔的邂逅和恋爱,不仅是对奇奥瓦娜的报复,而且更是一种摆脱罪恶、回复纯情的尝试。然而情欲酿成的苦果——奇奥瓦娜怀孕了——最后还是毁灭了他。

  奇奥瓦娜同样也是既无力摆脱社会束缚又无力适应社会需要的悲剧人物。她的委婉自白“我不得不指望有男人请我去吃晚饭”明显表明了她的社会地位,而她的婚姻则使她一方面摆脱了娼妓的生活,在另一方面却处在受奴役的痛苦境遇。奇诺满足了她的情欲,但同又向她提出她无法接受的条件。和奇诺恰恰相反,奇奥瓦娜需要的是摆脱贫困而宁愿放弃自由。她为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金而欢欣鼓舞,对奇诺的愤怒反应感到完全无法理解。为了把奇诺拉回到她设置的樊笼里来,她不惜使用威胁恐吓的手段。这对情人的相互要求代表了人和社会的两种对立的关系形式。由于影片插入了西班牙人这一全然不想适应社会需要的“正面人物”,维斯康蒂对超然于社会要求之上的(也显然是不现实的)生活方式的赞许是明白无误的。然而,情欲打乱了生活的秩序,把这对情人彻底抛到了一切社会关系之外,然后毁灭了他们。

  《沉沦》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维斯康蒂在这里第一次触及了他在后来的影片里以不同的方式一再表现的主题:背叛的主题。这里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维斯康蒂似乎想告诉人们,背叛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一种关系形式。在《沉沦》中,通奸和谋杀无疑是广义上的背叛。以奇奥瓦娜为中心,又形成了某种背叛的循环。奇诺出于情欲的驱使,背叛了他和勃拉迦纳的友谊(尽管这种友谊只是来自勃拉迦纳一方);他为了奇奥瓦娜,背叛了西班牙人。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未经剪删的版本中,是西班牙人最后向警方告了奇诺,从而完成了背叛的循环。勃拉迦纳对奇奥瓦娜的奴役是对正常婚姻的背叛,奇奥瓦娜的背叛便是一种正当的报复。奇奥瓦娜几次拒绝奇诺要她离开酒店的要求也是一种背叛。在这里,背叛和道德判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维斯康蒂看来,背叛毋宁是意味着个人对某种义务或责任的无力承担,而背叛的结束却反而会是悲剧的开始。

  对《沉沦》作出人性的和社会性的而不是政治性的和历史性的阐释,我认为并不会因此降低它的价值。在维斯康蒂的全部影片中,《沉沦》也是唯一排斥政治性和历史性阐释的作品。这一创作进程似乎与某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如罗西里尼)恰好相逆,这实在是十分意味深长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