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创业在路上》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创业在路上》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9-14 03:0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创业在路上》读后感精选10篇

  《创业在路上》是一本由罗永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 元,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创业在路上》读后感(一):罗氏的未来

  《创业在路上》没有高深理论,也没有枯燥说教,只有直率分享,是一位创业者历经千难万苦之后对于商业本质思考,从书中的每一个汉字都能发现作者良苦用心。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生来即富的时代,而我们所需要的任何物品都需要奋斗而获得。罗永浩,作为这个时代的符号,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我们所熟悉的都是他成名之后的光茫,而不是成名之前的无人知状态,我们曾经与他一样,是个平常人平凡中总希望有伟大发生,但是我们并不能够度过成功成名之前的那段黑暗。 对于人生,罗永浩并没有以过来人身份教导我们,因为他相信自己是一个善于有梦、勤于追梦的人,因为心态年轻,所以他看待人与事的视角都是独特的,辩证的,客观的,而没有一丝一毫的遮掩,在与我们侃侃而谈同时,他也经历内心的煎熬,他所担忧的并不是教会徒弟就饿死了师傅,而是担忧自己功力不够担心徒弟学而不深,以至走火入魔,所以我们很清醒地发现外面的天空很蓝,虽然偶尔也会有风有云有雨有雷。 舍弃了功名利禄,我们才能直视内心,奋斗的结果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是以人生作为工具,去实现内心的超然,这对于罗永浩并不平淡的过去是一种历练,对于他之外的人何止不是一种向上的动力呢? 创业的过程不需要大书特书,在罗永浩看来这是一种脱敏的过程,是不断与过去告别,与挫折作战,在 一个个坑与坟之间去寻求平稳,更多的时候风雨同舟,而不是有险无夷,因为他在一阵阵反对声中找到了自己的立场,别人即使尝试千次万次,如果自己没有去实践,那无论是认识还是结局都是未知的,你不可能逃离一个不由你作主的时代! 创业不等同于做科研,只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自觉就可以了,相反地你需要不断地与客户打交道,通过听取客户的建议意见去寻求自己的态度角度,你才会发现创业就是不停地与客户互动的结果,也许结果是互赢,也许是两败俱伤,但是你不去互动,哪里有客户的金钱选票。对于罗永浩而言,金钱不仅是一个结果,而且是一个刻度,你可以今天许下赚了千百万的愿望,但是不保证明天你可以靠天吃饭,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要与客户搞好关系,而且要与内心的纠结保持一种冷静,有时你的一意孤行,对于自己是一种安慰,对于客户就是无形的伤害。 爱我所爱,选择你擅长的,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当你找到感觉之前,你所要经历的是重重考验,处处打击,这不是简单的舍与得的关系,而是你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有意识地让自己与众不同,每天一次又一次地面对内心,才能真正地发现从优秀卓越的晋级之道。

  《创业在路上》读后感(二):创业之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每个人胸怀创业的梦想,并积极地作为,希冀可以在全球经济发展之下分得一杯羹。 我们总是羡慕光鲜亮丽的台前,却忽视在幕后的付出,总是膜拜大神轻松样子,却忽视大神微笑背后的泪水。回首从年,不知何时,那些不如我们的人都已经创业成功了,我们还在原地踏步。戴蒙德•约翰凭借《创智赢家节目在美国家喻户晓,他的成功曾经告诉我们,纵然人生艰难,也要放手一搏,跳出传统思维框架,用绝望催生创新,用绝地反击带来重生。从一开始仅有的四十美元到创立自己的品牌帝国,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更能充满希望,充满无穷的创意力量,对失败无所畏惧,用独特的创意白手起家,实现突破

  这个世界残酷温柔,我们处于这个最好的时代也处于这个最坏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下,我们追逐自由个性奋不顾身一往直前,也会体味失败和挫折。曾记得保尔•柯察金说过的最经典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人生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怎样度过我们的人生,是年少轻狂和韧劲,还是生活的迷茫和徘徊,是激流勇进开拓进取,还是奋力一搏,追求极致

  创业的路上,通往成功的是一道狭窄的门,只留给努力的人。怎么的人适合创业,怎样走一条坚定的创业之路,创业之路需要怎样处理产品、与用户、与投资人、与高管、与自己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每一个创业者跟前,在这本图书中罗永浩以自己的创业人生为读者一一解答。图书凝聚了罗永浩半生创业经验之谈,集结了罗振宇与罗永浩的8小时对谈内容,在罗永浩创业过程中的精华呈现出来,感受真实最前沿和当下的创业态度和决策场景

  每一个真心英雄都不会是轻轻松松随便成功,那是一往无前的拼搏,那是在永无止境的突破之后的成果,认清现实,不放弃,不低头,向着正确方向努力,死磕到底。人都是不断成长,不断前进的,不要让短暂迷失束缚住前进的脚步,世界上原本就没有轻松的工作,三百六十行的每一个行业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人们在整个社会的运转中,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劳动,如一颗螺丝钉,在不停的旋转,以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图书中七个维度涵盖创业之路的方方面面拥有归零心态,破除自己原有固化的思维,看待问题从多角度、对元化的视角去分析,跳出思维的局限,我们心胸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在细节上下功夫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不论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是职场事业的每一步,都需要认真谨慎尽善尽美。勇于创新,发现创意,用创新来引领思维和实践,在人无我有的境地实现突破和反击,创造自我的成功。

  《创业在路上》读后感(三):你适合创业么?

  每个人在某个时期都会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功创业。创业想着容易,但是真真正正的做起来太难了!除了资金人脉、你还要考虑你创业的这个项目有何价值?又有何优势直白了说,谁创业都不想赔钱,但是怎样赚钱却是一大难题!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更是一大难题!

  罗永浩,锤子科技创始人。曾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极富感染力和煽动力的授课方式受到学生热烈推崇,“老罗语录”曾经对当时的年轻人形成极为强烈三观轰炸。后来创办过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并著有《我的奋斗》一书。在2012年开始创业,进入手机行业,成为锤子科技的创始人,也成为无数年轻人心目中的创业标杆

  说实话,在没看这本《创业在路上》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只是听说过坚果手机而已,但也仅限于听说过。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呢,真心觉得罗永浩真是一个大胆有想法的人!

  这本书中,集结了2017年超长对话栏目《长谈》、罗永浩的创业分享课的精华内容,凝结了罗永浩、罗振宇两位对话人睿智有趣的思考方式,首度公开更多幕后花絮和创业心得

  书中共分为七部分,分别为“我与企业的关系”、“我与产品的关系”、“我与用户的关系”、“我与投资人的关系”、“我与高管的关系”、“我与员工的关系”、“我与自己的关系”,书的最后还附上了罗振宇、罗永浩二人关于创业的65个极致问答

  看完七部分与问答,感觉罗永浩在创业最初真的是很不容易。最开始的时候朋友没有几个支持他的,觉得他的想法就是不切实际的,可是即使只有一个人赞同他,罗永浩也坚持下来了。而且伴随着精英员工的增多,锤子科技也慢慢的走向正轨...

  对于创业,罗永浩在书中提到了“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并且给出了两类人更适合创业的答案。一类人就是:简单、直白、渴望发大财、赚大钱的人。因为这是多数创业者能够走出第一步的基本动力,通过赚钱来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没有什么不好的。第二类人就是:不甘于平凡,需要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成就感的人。同样的罗永浩也提出了六类不适合创业的人:特别怕累、怕麻烦的人;做事情没长性、容易放弃的人;抗压能力差的人;对创业这件事犹豫困惑很久的人;希望自由,不想打工委屈的人;对和家人相处时长很在意的人。

  我在很久之前就有和三五好友一起创业的想法,最开始我们是想开一间咖啡馆,怎么说呢,就是觉得逼格很高,而且很奇怪的是很多人提到创业的想法都是开一间咖啡馆。后来我们就分析城市里的咖啡馆,然后对比每家的特色价格经过很长时间研究,我们决定转战其他店铺,因为城市里的咖啡馆已经很饱和了。总之研究了很久很久,我们决定先把创业的事情放下,开始赚创业资金,等有了足够的资金再来结合当时的环境选择适宜的店铺。

  整本书里,罗永浩的文字流露出了很多真情实感,许多语言也很朴实,分享的创业心路对于大家来说,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但仍然需结合我们自身的情况来自我判断,毕竟我们的朋友中没有陌陌总裁那样的存在

  如果你打算创业,那么这本《创业在路上》值得一看~

  《创业在路上》读后感(四):饱受争议的人,历经磨难公司

  在知道这本书之前,其实我并不知道两个罗胖子进行了一次6个多小时的谈话,这两个人我都认识,但只是表面上的知道而已。虽然我是比较懂手机的,但罗永浩个人和锤子公司的发展其实我并不了解,所以我很有兴趣看一看,听一听。而事实上收获是挺大的。

  整个8.5小时的长谈,这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一个人的成长和转变,以及创业公司的艰辛发展历程。罗振宇说这是世界电视谈话节目的历史记录,的确是很长了,我觉得这一场下来一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我在最近也有过两次谈话,是和我的生涯规划师聊我的职场经历,当然我也会主动的聊到我的生活,我的个人成长,我的性格特征等等。而“二罗“的谈话会丰富很多,一方面是这两个人很有意思,其次是锤子科技这样半路杀出来的公司饱经风霜

  我是在看了视频后才看书的,书的装帧是挺好的,精装版,而且有蓝色的彩印,中信出版,相对我那一堆平装书来说已经很好的,而且我有一本2011年新浪微博送的第一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后来中信又发了新版,我很喜欢 收藏名人自传类型书籍

  对于罗振宇,我第一次知道是在朋友那里,原因是他说林海川的公众号每天60秒的语音模仿罗振宇的做法,我当时还反驳他,我说业内讲师互相借鉴是很寻常的啊,谁先开始的还说不准,现在我知道一定是罗振宇更早,因为他2012年就已经开始了。但罗振宇这个人也同样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具体情况我也还没去了解。

  罗永浩呢,是他开始做手机我才知道的,因为他“锤子”这个名字表面上来看是一个名词而已,一个工具,一件物品,其实在四川话中就很有意思了。我不太了解他的新东方历史,我只知道他这个人爱吹牛,一次又一次地被打脸,很多人都知道。外号“罗锤子”、“罗胖”、“公孙永浩”,好听一点的当然是“罗老师”、“老罗”,这是对他的尊重。他是被大家经常嘲讽对象,这其中有恶意的,也有被误会的,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决心。他号称要做东半球最好的手机,他要去的方向是科技领域领袖位置。对,他就是那个极端的人。有人喜欢罗永浩喜欢的不得了,俗称脑残粉,有人讨厌他甚至恨他,现在都能看到在这本书的短评区有很多的人对他进行攻击,从未间断。

  他这几年的创业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挫折,包括公司运营方面的资金危机,产品设计供应生产人员招募,以及媒体的负面报道,“锤黑“的恶意骚扰,被人误会,被贴标签等等,但他都挺过来了。

  很多名人,传奇人物,或者知名公司都是曾被误解过的,被不看好,比如乔布斯就两次“被离开苹果公司,稻盛和夫也被认为是吹牛,黄章要从MP3转向手机市场被不看好,刘强东要把线下连锁搞到线上去迎来大波辞职等等。其实要了解一个人,一家公司,岂是一次PPT演讲就能看出来的。尤其是外行人,总是以为自己懂很多,说三道四的,你有资格吗你?

  每个公司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大部分公司都会经历不好的阶段,比如苹果公司,前期也出现过很多产品问题,直到iPhone4开始才有人愿意买单。小米也不是第一代手机就卖的特别好,虽然他是做MIUI系统起来的,有大批粉丝。OPPO VIVO也不是一开始就卖出成就了,他们线下铺货,传统门店大力宣传综艺节目明星代言的方式带来的销量,用砸钱的方式,病毒式的宣称方式取得的地位。所以,懂的人都知道蓝绿兄弟高价低配,不会去为帮他们给代言费。成功的例子,简单说几个,因为篇幅比较长了,今天也主要不是来讨论手机的。三星从Galaxy S旗舰第一代就有很大销量,摩托罗拉是从传奇机型DEFY就开始了,LG是从G2开始的,HTC更不用说,SONY曾经也有很大一部分粉丝。所以,不要老是看着人家的缺点说事,就拿大家喜欢喷的锤子手机,说又出什么问题了,试问哪个品牌没出过问题,尤其是一个外行,从零开始,完全自主设计研发。就拿巨头苹果 三星来说,这两年没少出问题吗?拿国产小米 华为 魅族来说,哪个又没出过问题,尤其是系统问题,我经常更新系统,或者刷机,总会看到有很多问题不断地解决,又有新问题或者老问题继续出现,一直循环。

  你可以不认同,你也可以不买单是吧,我就还不会去买单,但我会继续观察。我不会无端的发动攻击,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个人,就去讨厌他的所有,去恶意诋毁。要知道你自己知道的你,和公众眼里的你是不一样的,是可能不符合真相的。如果你观察事物缺少一个维度是看不透的,在信息量不够多的情况下,你会很难去做一个公正的判断。请允许任何一个人犯错的机会,中国共产党不也犯过很多错误吗,而且建政都快70年了。

  还是说说罗振宇他们穷尽想到的所有问题这次谈话吧,所以都问题都很细致入微,罗永浩也很能说,加上节目“让人把话说完”的宗旨,产生了这么长一段对话,我选择我观察到的部分重点来说。也可能是锤子公司员工都没听过的内容,毕竟平时罗永浩在公司也没深入到那个层次。

  他的创业过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次脱敏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担心 焦虑,那种对不可预见性的害怕,但克服重重困难后,越到后面越有信心。就像他说的,哪怕公司明天倒闭,今天的他也能正常工作。通过视频观察,我认为他这绝不是吹牛,而是骨子里的坚韧。

  罗永浩对想做手机的相声演员王自健说:“创业有两种,一种是为金钱,一种是为理想。”那他自己显然就是为了理想,他在身边99%的人持着“善意的打击”这种意见的状况,还是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创业之路。当时支持他的只有搜狐一位朋友,和一个永远支持他的“傻老婆”,那个不管什么事都会说“你一定行”的那个“坚强后宫“。

  锤子科技提倡“工匠精神”,这来源于罗永浩1994 1995在韩国的经历,他在那边做蓝领的时候就经常听到他们说“匠人精神”。而且他还坚信有些方面老板不懂是做不走的,所有他有研究过人机交互5年,工业设计10年,又经过4年的实践,才有了2017年他给锤子科技给分70+。

  创业者期间,他有过很多次决策、判断的失误,比如对某个细节 某个功能的不够重视,引起的用户的强烈不满。又比如对销量的预估不准,或销量过低,或销量产量不足,因为早期锤子科技是没有生产线全局把控的概念,没有一套评估换算的标准,不懂风险系数,所以出了问题。

  罗永浩一开始在擅长和不足方面的投入是相同的,后来他领悟到:一定不要去自己去补不擅长的事,刻意补足是死路一条。找人 找钱 找战略方向,找人把短板补足,才是应该走的方向,引进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他最费周折请到的人才是前荣耀产品副总裁吴德周,他7个月时间里花了好几次谈话才迎来吴德周的加盟。最后一次让吴下决定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他本打算9点和吴德周的五六个共同朋友一起去到上海,结果某个重要的关键角色临时开会,要到0点才能完会,可那时就没有飞机过去了,于是他找秘书租了一架私人飞机,花了16万,自己掏腰包。而且很少得赶到机场去,没有人来接你,去了后在一个没有空调的小厅冻了一段时间,又让一辆破面包车开了半小时才最终坐上飞机,而且飞机还很挤,简直是遭罪。好在吴德周被老罗诚意打动,到锤子科技后给老罗解决了很大的一部分问题,比如他不需要在每周一参加两三次产品研发和技术方面的讨论会了,包括之后公司面临危机的解决,产品线的管理,让罗有精力去做更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

  不止是招聘人才麻烦,裁员也会是一种纠结的事情,有一次锤子科技内部就花了两三个月的思想斗争,把挖来的人,培育起来的人给遣散了,都是些能力也很好的人,但由于公司发展线路 方针问题,不得不做出那样的决定。

  要知道在一个洗牌完成的行业里,还有人转型去做,是有很大风险的。当时罗永浩只有900万做手机的启动资金,在业内专业人士看来就是去圈钱,去忽悠的。没人相信老罗,认为他是在扯淡,是在吹牛。包括第一代手机上市后,这种状况也持续了一段时间,不管是个人还是媒体,但其实那部分时期内行人反而开始不把他们当外人了。

  要成功创业,要么有成熟的管理经验,要么得会搞钱,要么本来是行业的行家,但罗永浩他一个都套不上,他是靠产品成功的,所以他是产品经理型的,就像乔布斯那样。他最崇拜的人就是乔布斯、盛天昭夫和博朗兄弟,而者几个人都是创业的神级人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还有稻盛和夫、贝佐斯等人。

  别看罗永浩在台上能感染很多人,其实他是有社交恐惧症的,电梯里有一个认识的员工都会紧张,也不太愿意在员工目前演讲。最开始的大半年时间,他都是拒绝去谈合作,拒绝与代理商合作的,直到确实撑不下去的时候,直到发现战略有问题的时候,他才开始克服恐惧去和重要的人物聊。当然,也有很多人不愿意见他,不相信他,对他印象不好,但实际接触下来发现,罗永浩并不是不踏实做事、惹是生非的人,和传闻不一样。

  而“锤友”却不一样,用罗永浩的话来说,他们是在他信念、在价值观、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认可的粉丝,恰好他这几样都符合了,又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他只是把这些执行的一位代言人,而不是偶像明星。所以,锤友会因企业的赚钱而欢呼雀跃,这是违背商业理论的,就像有供应商调侃老罗:你给这些人分红了吗,你赚了他们钱他们还要替你高兴!!!

  别看罗永浩那么高傲,他其实也会不耻下问,老罗不明白的时候就去问过他的天使投资人,他口中的“贵人”唐岩(陌陌的创始人),他有一种智力优越感,非故意的强烈不耐烦,每次谈话经常性的口头禅就是“你怎样怎样不就完了吗?”,这让老罗很有挫败感,感觉自己这么简单的事都没搞明白。但每次他都会“犯贱”一样再去咨询,因为确实很有必要,很奏效。

  在手机界里,三星是硬件创新研发的巨头,苹果是系统交互的王者,锤子号称其系统可以让销售人员给你讲半小时的差异性。理想主义是锤子科技不能变的宗旨,但理想主义是飘渺的事物,是那种因为相信而看见的东西,而不是看见才能相信的。而投资人看重的,正是罗永浩这种创业精神,这种理想主义,因为当时的他并没有强大的团队去说服投资人,还有就是投资人并不懂产品。他们认为只要创始人想要继续做,一般是不会倒闭的,除非不要钱不要人,怎么都不做了,精神崩溃了。所以,风投有一种对“再创业者“的偏好。

  通过这些年的过程,罗永浩少了一些锋芒,变得更加的从容淡定,格局也更大了。罗永浩在2012年接受《创业邦》采访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通过干干净净的赚钱让人相信干干净净赚钱是可能的,通过实现理想让人相信实现理想是可能的,通过改变世界让人相信改变世界是可能的。“

  如果看过视频的人会发现,书的整体内容和视频原版重合度大概80%,书籍里面去掉了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方面内容。书籍不是简单的整理成文字那么简单,而是穿插了一些给打算创业人士的一些能起到实质性帮助的内容。比如如何写企划书,如何取得投资方的信任,如何快速融资,如何招募难搞的人才等等。所以,这本书叫《创业在路上》是很贴切的。我也确定了书评区有一个喷子,他是没深入研究过内容的,或者他根本没看过视频和书籍。至少来说,他的人品并不好,他没有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去肯定一个人好的品质,而是一味地否定一切,我只想说人家都懒得搭理你这样的,只会觉得你很可笑。

  每个人的生活中,如果狂放一点点,那这样一个人的生命就会被照亮一点点。祝福准备创业或者创业路上的人,祝你们成功。

  《创业在路上》读后感(五):大部分内容是去年的8小时对话中的,信息浓度偏低:3星|罗永浩《创业在路上》

  读的过程中感觉信息不够及时,另外比较口语化,像是根据演讲整理出来的。最新的内容是2017年的。跟其他创始人写的书比较,信息浓度偏低。

  看到书后附录的去年罗振宇和罗永浩8小时长谈的主要问答内容,才明白主要内容是从这个长谈中概括摘抄出来的。书的扉页介绍说:《创业在路上》集结了2017年超长对话栏目《长谈》、罗永浩的创业分享课的精华内容。也就是说主要内容是依据《长谈》和罗永浩的创业分享课整理出来的。

  内容涉及到罗永浩创办锤子手机公司以来,在融资、管理、产品、招聘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融资方面,罗永浩遇到的大部分人都不支持他做手机,后来拿了900万要做手机,业内人认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管理方面,前期罗永浩亲自做了关了许多产品方面的细节,后期吸取经验教训,主要做找人,找钱,定战略三件事。

  产品方面罗永浩最大的经验教训就是要专注,不能在无关的事情上耽误时间。比如他曾经拉上工程师花一周时间琢磨优化空气净化器加水的细节。

  招聘上,罗永浩前期亲自招工程师,效率很低,后来招了专职的人事,效率提升了很多。如何挖人,有一些小技巧。对流失的高质量员工,加入清单,定期沟通,回流率能达到80%。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中是我根据上下文补充的信息:

  1:有些企业虽然非常成功,但是它成功的原因中值得夸耀的东西并不多,比如说它可能不是靠产品,而是靠某些与产品无关的东西成功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渠道为王”,手机行业每进人一个创新的匮乏期或平台期,都会强调“渠道为王”。P9

  2:第一,关于软件的人机交互,这是门很枯燥的学问,但我却依据个人兴趣研究了五六年,到2012年创业前,我从事工业设计差不多有10年了。第二,对于品牌营销,我之前做培训学校时做过一些,其实就是常规的营销,但业界公认我们做品牌营销和“病毒性”传播是很成功的。P11

  3:我做了一个好东西,并且能让那么多人知道。这件事就有了60分。所以比起别的创业公司来,我做手机的风险是很小的,我的起步就是60分。我要补剩下的40分,也就是我的那些短板。P12

  4:另外,在公司创立初期,在产品的判断和决策方面,我个人意见占的比重特别大。这点带来的问题是,我在意的东西就会做得特别好,我不在意的东西就会做得比较差。 P15

  5:等到2018年盈利后,我会过得相对舒服点儿。 但做了很多年企业的人都会对我说: 如果老板觉得舒服,那就是企业危险的开始。有可能企业就要出事了,也有可能企业进人了一个平台期,不发展了.P19

  6:注意,我说的不是过分高估自身优点。这两者是有差别的。我们怎么高估自己的优点都不为过,但高估这些优点在成就一个企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结果是可怕的。P24

  7:但当时我们并不了解,一个正常运作的电商网站,需要的是一年365天的流量;而一个擅长做演讲,开发布会之后会在未来几周内形成全民讨论的一个网红,只能解决一场活动之后自然产生和短期内迅速衰减的一个阶段性的流量,而非全年流量。P31

  8:还有,刚开始启动网上销售的时候,由于自信自带流量的优势,我们没有和京东、天猫、 淘宝或者其他任何一个主流电商合作。 P31

  9:我想解决这个【加湿器注水的】问题,花了一星期的时间和工程师研究,琢磨了3种从上面直接加水的不同方案,比较其优劣。 那一个星期里,我正经的工作全都被耽误了。P35

  10:有些人之所以走上创业这条路,是因为觉得自己性格上不适合给别人打工,觉得自己受不得委屈,不喜欢被老板、上司安排自己的时间,希望能自由一些。如果基于这种理由去创业,是非常不提倡的。P41

  11:即使做山寨手机的硬件,也要1亿元以上的启动资金,而我们只拿着900万元人民币做手机。所以圈里人听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是个骗子,捣乱的忽悠,或者是个傻子,基本都是这样的共识.P51

  12:这样说来,科技公司与“文青”创业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是这3家传奇的科技巨头公司【博朗、索尼、苹果】为什么不一样呢?是因为它的创始人或整个创业团队兼具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智慧, P52

  13:假设有机会可以再见到乔布斯,我应该没什么想问他的,因为我已经从掌握的那些资料里学到了够用的东西。 对于与商业偶像共进午餐的活动,我是没有兴趣参加的。 P53

  14:但在早期,我们定义的产品常常一开始胸有成竹,之后在实际操作中又发现做不了。做到一半改方案的话,代价不是亏损,而是直接倒闭。P55

  15:我们以前做的产品,无论在研发还是生产上,平均时间比竞品上市晚了4~6个月。所以大家一定会认为:其他公司厚道,用最新的芯片做了这个机器;老罗不厚道,用去年的芯片做了2017年的机器。P55

  16:这个产品比原计划早上市了。所以这些人认为我厚道了,其实是我用废掉一整条产品线的惨重代价,换来了这个产品的如期发布。P56

  17:所以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Phone出金色版之前,国内只有深圳的山寨机厂商敢做金色手机,主流大厂没有一家敢做金色的。 因为大面积的金色(小的装饰块不算)显得土,这是人们的共识。 P62

  18:我的思路和方向非常清晰,没有动摇过,所以不会考虑转型。在这个时代要做软硬件结合的平台产品,就是指手机和触控设备。P69

  19:另外,我想借这个机会再澄清一下,粉丝经济的载体通常是一个20美元左石的东西,这是全世界通行的商业规律.。你注意看,从粉丝身上挣钱的明星,都是通过卖一本书,一张光盘,一张电影票,这种是单价20美元左右的东西。如果他卖上千元的东西,在商业上成功的案例几乎是没有的。P81

  20:另外,在同一轮的投资者中,愿意出最高价格的人,通常意味着他对公司业绩的期望也最高。 所以如果企业拿了最高估值机构的钱,通常意味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这也不利于创业公司的正常发展.P88

  21:事必躬亲型的创始人,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在具体业务上投人精力过多,在找人,找钱的事情上投人的精力严重不足。 这是我的血泪教训,希望读者不要犯一样的错误。 P93

  22:不要指望投资者什么都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懂“两个半”:一个是大趋势,一个是运营数据和财务数据,还有半个就是看人。看人为什么只能算半个呢?因为他们看人的时候,心里也是没有把握的。P97

  23:关于处理商业计划书,基本可以归纳总结出这10条注意事项.1:准备两个版本的商业计划书,给人看的和给人讲的。P102

  24:有些人是基于对我的错误认识想投资,比如他认为无论做什么产品,哪怕很烂,只要由我替他开发布会,忽悠一圈,初期传播效果都会惊人地好。 但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P113

  25:你把这些燃不起来的人拉到这样的地方,晚上点一些酒(最好适当喝一点儿),他坐在那里,面对着窗户看到的就是下面汹涌的人流、车流和灯光,你在一栋几十层的高楼上和他讲一些创业打天下的事情,整个气氛就对了。 P129

  26:当这个优柔寡断的人是一个大企业的人,而你是家创业公司时,索性破罐子破摔,尝试去刺激他一下,说一些难听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说,像你这么优柔寡断的人是成不了什么事的,就在大企业里混吃等死算了,永远没有机会享受到创业公司打天下,将来享受革命成果的成就感。P131

  27:我过去的经历是,长期搞不定的人才中,如果经历了一次演讲洗礼的话,当天夜里就给我发短信表示同意加人的不在少数。如果你在发布会结束后的几天密集地和他们约饭,约茶去谈这件事情的话,大多数都是能搞定的。P133

  28:我们过去几年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好的是,当公司内部的人才流失的时候,如果他在绩效考评上是A或A+这种最优秀的员工,我,人力资源主管和我的助理3个人通常会一起商讨做出一个名单,这个就是所谓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名单。我会长期有意识地和名单里的人保持联系, P146

  29:如果企业倒闭了,我就去做平台;做平台如果倒闭了,我就去做智能硬件。我要用两三年的时间在智能硬件领域挣钱,融资,以证明我在做硬件盈利这件事上没问题。融资后,我再重回手机行业。P155

  30: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理论:做大众消费品的企业家,整体道德水准是低于常人的。我做了几年企业之后便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因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会额外遭受很多污蔑,委屈被泼脏水,当他总被冤枉时,容易人格扭曲,道德水准变得比普通人低。P160

  31:我在公司组织了一个年轻人学习小组,我们把所有推荐的商业管理书籍(包括营销类)做完标注,在Kindle里一次整理出来,将其做一个PPT,集体讨论交流。如果在实战中遇到类似情况,互相提醒要用哪招。P165

  32:我讲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差异化”和“创新点”,“未来要做成的东西”,以及我们在未来8~10年能够掀起多大的波澜。在现有的投资人和股东中,能清楚理解我们在干什么,并且坚信我们会成功的人,只有1/3, P194

  更多良心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