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7匹狼》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7匹狼》的观后感10篇

2018-10-15 01:2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7匹狼》的观后感10篇

  《7匹狼》是一部由朱延平执导,王杰 / 庹宗华 / 马萃如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7匹狼》观后感(一):骨灰经典歌手们的大串烧

  在土豆在线看的,很不错,可以看到很多以前想看的片子

  比如这个,比如报告班长

  感觉看的时候,如同补课

  看到很多骨灰级的人物

  张雨生就是那么一副学生样子,嫩嫩的,一副暗恋漂亮女生的样子

  庹宗华真年轻,瘦瘦的,年轻真好啊,想起来我也曾经瘦过啊!呵呵

  王杰果然落拓骆驼?)

  东方快车好年轻,唱歌真的好听

  那时候流行乎乎脸蛋的女生?

  这电影本来就是唱片公司宣传片,呵呵,看来真是给我们后来者一点慰藉了!

  《7匹狼》观后感(二):《七匹狼》:爱情万岁

  很难评价这部电影。

  不好看?挺好看的,爱情和友情主题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其中一些对白还非常幽默演员也都很漂亮、青春

  不难看?也不对情节俗套场景单一,感觉就是一部电视剧。何况其中情节设置还有很多漏洞

  看片的过程明显感觉到,这是一部给那几位刚出道的明星做宣传的一部应景电影。为了演员量身定做的一部电影。

  在我来看,主角自然是张雨生和王杰了。女演员一个也不认识,她们拍了这个片子也没红过。其他演员只是配角。我看庹宗华都只能算配角。

  这部影片现在能带给我的只有感慨怀念了。

  看看哪个时候的张雨生、王杰、邰正宵、庹宗华、姚可杰,还有那一帮女演员,比如星星太阳月亮等等。他们那时候多年轻,才二十岁出头。那时候的歌也很好听,很阳光,很青春。那时候的台湾也没那么繁华完全的八十年代风格

  二十年的变化,真的如此之大,物是人非了。人的生命时间长河里显得如此渺小

  2010-11-04

  [七匹狼1].Seven.Foxes.1.1985.SUBBED.DVD.X264.AAC.HALFCD-NORM

  《7匹狼》观后感(三):爱打架的闽南人

  中国有句老话,“天高皇帝远”。除去政治彪悍的西北之外,在大一统民族表面之下,若论文化上最不逊的恐怕要算是东南,广东作为造反的发源地早已名闻遐迩,相比之下,福建作为影响台湾文化很深的源头却很少被人所注意

  在这一代青年哈韩哈日之前,作为拒绝成人社会到来的青春影视文艺,很大一部分来自港台,正如香港与广东的亲密关系一样,台湾和福建同样有着不可断绝的联系。而相比大陆传统文化的中庸和香港商业理性,台湾的文艺圈思想界在许多历史时期的同一时段,显得更加理想,更加真性情,从人类意义上的历史看,更像年轻人

  这部青春片与《悲情城市》一样上映于1 989年,在场景上却更接近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庹宗华在酒吧里单挑十几个黑衣摩托青年流氓的场景和牯岭街展现社会形态极像,但流行文化导演终究和大师差距颇大,同样的意象,风格就等而下之,王杰是天生的忧郁歌王,但在电影里就是个跳梁小丑,张雨生带个眼镜真是傻乎乎的,这些日后让我们无限怀念的当时却只是十足的青春元素(其实流行导演也是什么都知道,理想啊,情怀啊,知识对人脑带来的冲击普遍性的,只不过商业文化的逻辑让他们选择了迎合大众最快速的需求)。

  打架是青春不可缺少的,我生活的闽东地区受到浙南的影响很大,从闽南迁移到浙南的先民天生携带着年轻的冲动,后来直接在闽南生活了四年,所以我很了解同样受到闽南文化影响的生活在台湾的精力过剩的青年男人需要宣泄的暴力畅快和暴力过后长达数十年的后悔,女人们对堕落青春的无奈和堕落之后长达数十年的坚持

  我到底在说什么?谁知道我在说什么?

  《7匹狼》观后感(四):七匹狼

  《七匹狼》是我小时候喜欢看的电影,一共两部。最喜欢看的是第一部。这是由朱延平指导的90年代末期的一部以青春为主题的,表现爱情,友情,社会,生活,现实等,以小清新方式,幽默风趣的方式,励志的方式诠释的90年代台湾当时的年轻人所处的社会形式,生活方式等。小时候爱看,是因为毕竟里面都是俊男美女嘛!很青春靓丽!当时就很喜欢张雨生,王杰等人。还产生了一个非常流行的歌曲《永远不回头》。至今我还喜欢听。曲调优美旋律动听,也方便传唱,还特别的励志!但那时候毕竟还小,第二部就感觉有点黑暗,有点害怕,后来又因为剧中王杰的死而难过好几天。小时候懂得不多,看过了也就过了,后来长大以后,又因为看了《我们台湾这些年》这本书,又想起了这两部电影,随后就又搜来看。过了这么多年以后再看这两部电影,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那时候的电影是那么的单纯简单淳朴。故事情节也很简单,甚至连贯的也不顺畅,比如歌曲《永远不回头》出来的场景就很突兀,但小时候看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呵呵!但即便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也依然爱看,而且又看了好几遍。另外也看到当时的台湾就是那样一种社会状态,吸毒,斗殴,摩托车队等,其实那时候的台湾就是那样的乱。但也有发达一面,比如90年代台湾就有了像seven eleven 这样的便利店,公共电话亭等等比大陆先进事物。不过我们大陆这些年的发展,很多方面都已经赶超了台湾地区。这也是我们作为大陆人应该骄傲地方。再说人物,再看这部电影才知道里面那个丢下女盆友去香港发展的那个人原来就是邰正宵扮演的,那个特别帅气的能打的人是庹宗华,那个被人甩了好几次的女孩子是叶全真,那个可爱又漂亮的姐姐是马翠茹。呵呵!太有意思了。当然,让我对这部电影更加珍惜的是因为,张雨生的车祸身亡,王杰的遭遇等很多人物事故变故!还因为里面有我对那小时候的偶像回忆,有我对年少无知年代的经历,还有我对台湾的向往。有机会一定去台湾看看。当然,王杰至今为止依然是我的偶像。他的歌曲我也都特别爱听!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7匹狼》观后感(五):愛情與傷害:《七匹狼》裡的人設

  1989年,電影《七匹狼》(Seven Foxes,1989)在台灣上映。同年,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1989)亦在台灣正式發行。作為一部在解嚴後初期拍攝、反映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二二八事件」的電影,單是在這個意義上而言,《悲情城市》在台灣電影史注定有著獨特的且不可動搖的地位。 由朱延平執導的《七匹狼》與《悲情城市》雖有著不一樣的題材和拍攝風格,但毋庸諱言的是,這兩部電影皆是當年話題性最高作品。而前者更是當年台灣其中一部最成功的商業片。《七匹狼》的監製是飛碟唱片的老闆彭國華,主角由王傑、庹宗華、張雨生等「當紅炸子雞」所出演,而後來在台灣有「本土劇一姐」之美譽的葉全真亦在該片中擔任戲份最多的女角。值得一提的是,該片也是張雨生唯一一部出演的電影。 據廖信忠《我們台灣這些年》一書所記載:「內容描述一群年輕人的故事。因為總是『不打不相識』,因此劇情也稍顯火爆,在追星效應以及劇情所呈現的年輕人『反社會叛逆』情緒的雙重鼓舞下,受到大批年輕人的瘋狂喜愛。整部片可說是一氣呵成,再穿插好幾首熱血的插曲,成為當年的經典電影。沙來這幾個主要演員也以『七匹狼』的名稱上遍各大綜藝節目。……就連小朋友們也為這部電影瘋狂。全班至少四份之三的人有買電影原聲帶,掃地時間大家索性不掃了,就拿著掃把一起大唱〈永遠不回頭〉。」作者在書中所說的,顯是電影上映後初期的事。 無獨有偶,在該片上映二十年後,筆者知道《七匹狼》,也是因為〈永遠不回頭〉這首歌曲,以及觀看台灣的綜藝節目。一是曾經很常聽張雨生的音樂,故知道了〈永遠不回頭〉是《七匹狼》的電影主題曲;二是曾經有一段時候,常看台灣的綜藝節目。雖時隔二十年,但在那些談話性節目裡,還是不時會有主持或嘉賓提起這部電影。 在電影開場之初,該片透過由張雨生飾演的角色的讀白,向觀眾介紹了戲中幾位主要的角色。張雨生、庹宗華和王傑等五人本感情要好朋友,但因為其中一位女生跟黑道中人黑鷹一起了,就開始和大家疏遠。在這裡也出現了邰正宵和葉全真分別的片段,我們後來當然知道,這是為王傑和葉全真的感情線作出鋪墊。較真一點去說,這個片段的出現是有問題的,既然導演是以張雨生的角色為敘事點,那麼在這個時候,張對邰葉二人的分別,應是在「未知」的狀態才對的。這也許不是一個大問題,但經過這些介紹的畫面和讀白之後,就是葉全真流淚的畫面。在這一幕的處理上,導演絕對可以做得更好。 其次的就是,雖說是商業片、有其「劇情稍顯火爆」之處,但葉全真這個在電影之初頗為無理取鬧的角色,可說是略帶「漫畫化」,她所擁有的野蠻和天真,與常人頗有不同之處。而在戲中,王傑的武力之高,又恐怕是個不合理的地方。片末加油站混戰爆炸的片段,也非僅是火爆了,這段編劇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必要。但如果說這是部要顯示大製作和火爆場面的商業片,這段劇情,或許也可以理解。 拋開上述幾點不說,《七匹狼》其實也有個頗為有趣的地方。這不是指電影中的喜劇成份,而是當中的人設部份。 觀眾們或許能留意到,劇本對戲中幾個重要的角色的描述,幾乎都是側重於愛情、放大了角色在愛情中受到傷害的那一部份。譬如說,葉全真飾演的角色,一開始先是與愛人分離、後來才知道自己被騙,後來編劇又告訴我們原來她之前已受到兩次這樣的傷害;由張雨生所飾演的角色也是一樣,他愛著一個女生,但女生一直喜歡著庹宗華,但庹宗華又一直喜歡著他以前的女朋友董婷;庹宗華的前女友董婷其實還喜歡著庹宗華,所以她的男朋友黑鷹也常叨唸著這一點。可以說,在這幾個主要的角色裡,隨了王傑所飾的角色和董婷這個角色以外,劇本對他們的描述,幾乎就是如何在追逐愛情、及如何堅持或放下這份讓自己受傷的愛情。但他們都是快樂著的。 就像我們不能說該片編劇完全沒有考慮過人設,只不過他們只將他們覺得所需要描述出來的那一面所描述出來而已,有如雖不精巧但卻是個精準的設定一樣。

  *原文發佈於「電影語言 Film Language」專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