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跟这个无聊的世界,决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跟这个无聊的世界,决裂

2019-01-05 00:46:00 作者:报大人 来源:好报 阅读:载入中…

跟这个无聊的世界,决裂

  鸡汤满天飞的时代,不会有让人放松大笑

  1

  在清理关注公众号时,才发现好多公众号在热议罗胖的跨年演讲

  可能是我住在村子里,不怎么关心世界了,竟然忘了罗胖跨年演讲这个事。这可是每年有许多人花几千上万元门票机票住宿费去参与的“盛事”,为了现场一睹罗胖的风采

  这是罗胖跨年演讲的第4个年头。他曾宣布要连续举办20年。他大概没想到,这么快,网上“倒罗”声音就如此强烈

  不仅“倒罗”,公号上还出现爆款文章,将其它几个超级大号,“咪蒙”啊,“吴晓波”啊等等,集中在一起怒怼,还给扣上顶“伪宗教”的大帽子,分别指出这些大号的“忽悠本质”和“恶劣影响”。

  虽然这些大号从来都不乏一些狂批怒怼者——其中相当多一部分,不说你也清楚,为了制造话题吸引眼球。但大号们像今年这么集中地遭到狂轰滥炸,似乎还不多见。

  我关注的一个叫做“她生活”的号,就直接叫板超级大号视觉志,怒斥其旗下公号“她刊”抄袭和侵占其商标

  虽然外人难以搞清内幕真相,但这些公开叫板撕逼给人的感觉是:贵圈真乱。

  2

  打开微信,很热闹

  微信就像一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每一个大号和小号,都在奋力争夺你的注意力,让你点进去。

  其实很多时候,你已经分不清,那些发出响亮的或怒吼或悲悯声音的,到底是真地为了你好,还只是一种吸引你的套路,至于套路的目的,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就像前些时,一篇“那个辞职隐居的终南山姑娘,付不起房租回来了”的文章,突然引爆几大平台。里面提到一位因失恋而跑到终南山隐居的90后女摄影师,如何因为终南山变得太拥挤,导致房价暴涨,她交不起房租了,又回到城市工作。文章结尾,作者还以一副上帝好心肠写道:“也许,从小楠决心选择下山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成功了一大步。”

  文中还提到了我。然而提到我的方式令人啼笑皆非。作者猜测我是不是嫌终南山不太安静,或者房租太高,跑到福建一个山村隐居去了。

  这篇文章击中了许多都市青年焦虑,让人喝下了一剂安魂好鸡汤,“哪有什么诗与远方,都是用钱堆出来的”。然而,却是一剂捕风捉影的毒鸡汤。对我生活方式的猜测还可以说是“不准确”,对文中女主角的“交不起房租、回到城市找工作”情节,则纯属捏造。这令文中被影射到的当事人——在终南山生活的90后女摄影师祥子,瞬间被大量谣言包围,不胜其扰。

  在大致了解了这篇爆款文与真实情况巨大落差后,我有感于如今一些爆款文的乱象,写了篇文章,对自媒体人制造“隐居”热点话题时产生误区发表了我的看法。(参阅:对不起,我不是那个交不起房租的隐居者)

  “隐居终南山的姑娘交不起房租”话题的始作俑者,恰好是我认识一位朋友。说来跟我还算有师生之谊,因为她是我的某几期写作营的参与者。看了我发表的观点后,她起初还算镇定,认为我批评有理。很快她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我在针对她,并且质问我为什么要针对她来批评,“是想红吗?”她说话越来越难听了,最后,她甚至认定,大家都是在外面混的,都是带着想红的动机在搞事。“你就不要做伪君子了。”

  你看,一个拼命在策划鸡汤文章、制造爆款潜力话题的写作者,她已经无法相信别人跟她有什么不同了。她认为所有人写文章都奔着一样的目的:想红。她也认为,自己文章用了个化名“小楠”,就可以不用再对给现实中的人造成的伤害去负什么责任了。

  我的这位前学员后来一语不合,拉黑了我。我看过她的朋友圈,她最近多篇写作都是有着耸人听闻标题典型鸡汤套路文。其实她的写作状态已经揭示出了她的生存焦虑。她寄希望于用收效更快的鸡汤套路文,杀出一条血路来。

  3

  在微信的世界,大量的鸡汤文字,其实正是这种带有生存焦虑的人炮制出来的。

  三年前我遇到过一位年轻女孩,从三线城市来到北京,在一次公号行业聚会上,她来到我身边,以求教的姿势问我:“报老师,我是你的粉丝。我想运营自己的公众号,你看我该写什么呢?”在我还没想好怎么回答时,她又问:“你觉得写鸡汤文怎么样?”

  是的,她就是这么直接地,将自己想写的东西称作“鸡汤文”。后来,她果然每天在勤奋地炮制鸡汤文,一篇篇地还发给我看,求我指点。在一些公号互推的群里,我也见到她的身影,她总是非积极地往群里发送她文章的链接,请大家帮忙转载。

  她文章的言论,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做人道理,然而,靠着这种勤奋,她的进步也挺明显。只过了几个月,她的鸡汤文写作就越来越有章法了,阅读量也开始上千,甚至有的达到两三千了。

  无数的鸡汤文,正是由这样的“新手”熬制出来的。有的人找到门道了,慢慢从小号做成了中号,从中号做成了大号。

  他们抓住了大众的“需求”,知道大众的“软弱”。一个大师级的鸡汤作者,是最知道怎么样撩拨大众神经的。

  他们的文章有用吗?你不能说一点用也没有。鸡汤文往往在传递着一些听起来蛮有道理的生活常识和道理。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观点,往往被鸡汤文作者融进自己的文章中,成为点拨读者金句”。

  然而,总是喝这样的鸡汤,称不上是一种学习

  看鸡汤太多反而让人迷失。我们恰恰看得太多,真正投入生活中时刻却太少。

  手机,或更具体地说,“微信”,就是一个超级舞台,它日夜不休,吸引我们的眼球。我们渐渐成为他人观点和故事观众,却忘记了做自己生活里的主角。原因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充满着焦虑,看鸡汤文似乎能缓解一下焦虑——以比较轻松的方式。

  我们成为了他人的观众,以各种方式争夺注意力的人的观众,而丧失了自己真正的生活。

  何况,鸡汤文为了达到吸引住你的目的,会不断激起你的焦虑情绪,让你“跟他走”。比如我今天在清理和删除公众号时就看到不少的这种文章标题,随便举两三个待删还没删的公众号上的文章标题:

  39岁朱雨辰恋情曝光:多少人的爱情,都藏着这个“第三者

  “住院72天,我卖了2套房”:没病没灾,就是最大的不动产

  “莫文蔚的腿、杨丽萍的背、许晴的臀刷屏过后:永远别小看一个自律的人”

  怎么样,上面这些标题是不是就出现在你的手机屏幕上过?

  你点进去看过吗?

  其实他人的恋情,他人的腿呀背呀屁股呀,关我鸟事。但鸡汤套路文作者就是善于激发你的焦虑感,让你点进去看看,帮他增加阅读量和关注量。

  其实,我们需要看到这些才意识身体健康重要性吗?才领悟爱情的真相吗?如果靠这些来领悟,也活得太不明白了吧?

  然而,每天有这种标题出现时,你又忍不住点进去看,这就是人性弱点呀。

  每天大量这种标题出现在你的公众号待阅页面里,你不停地点进去,点进去,然后,你的时间被剥夺了,一天到晚,你觉得自己累极了,无所收获。你甚至掌握了大量的鸡汤金句和道理,自己都可以当个鸡汤贩子了,然而,生活还是一成不变……

  4

  文前提到的罗胖也好,咪蒙也好,吴晓波也好,他们都不是纯然的垃圾制造者,他们都是极度聪明之人,提供着让你感觉有收获的东西。然而,如果你忠实地跟着他们的观点亦步亦趋,恐怕也是个悲剧

  我算是罗胖的“得到”APP的中度用户,在上面听了上百本书的解读音频,和一些专家录的音频课,我确实因此扩大了知识眼界,然而,如果说听“得到”因此能够替代阅读,那也是鬼扯。在阅读过程思想产生的复杂激荡,和心智因此获得的提升,不是听“得到”能取代的。

  至于咪蒙、吴晓波等公众号,我早就取关了。其实关注和追逐这种超级大号讲了些什么,更像是在追逐流行事物,甚至是在“追星”。很多时候,我们恰恰是因为一个人、一篇文章被传得很火,才去关注的。这是我们害怕落单、害怕孤独的心理在作祟。越是缺乏独立思考的人,越是害怕落单、害怕孤独。

  与这些大号比起来,倒是一些小号更能显示出某个微小领域里的真知灼见,更值得被我关注。

  而且,小号没有名利负担,更能显得真诚

  这个世界上,套路太多,真诚太少。

  因为套路意味着直接获利,真诚往往面临着风险

  那些闪亮的大号,往往都是励志明星,是粉丝们心中追随的榜样,是各方面让人想要跟他一样的“强者”,至少,他们要看起来像“强者”,像“智者”,像“成功者”,要不然,如何赢得众多追随者?

  如此一来,他们就是戴上了坚硬躯壳,你不要指望能够看到他们多么真诚地显示自己。他们只会打造迷人的“人设”,努力保持自己的“人设”不崩蹋。否则对他们就是悲剧。

  真诚,早已让位于这种更实用性的目的。

  我与这些鸡汤号决裂之时就在于我从那时想明白了,我开个公众号,只想展示真实的自己,包括自己的困惑脆弱,哪怕是又老又丑的容颜,我不想努力去维持一个“伟光正”的公号形象,和一个迷人却虚假外表

  哪怕我因此掉粉掉得厉害,从一个大号沦落为一个小号。但从此我每一天过得安心踏实。我真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说不违心的话。我想,没有哪种快乐,能够与做真实的自己相比。

  5

  我希望我活在真实的感受之中。拥有真正的生活。不要整天被手机上那些五花八门信息占据太多的注意力,最终陷入某种迷茫困顿之中。

  我宁愿面对生活中真实的困顿。也不指望从鸡汤里或其他人活得很精彩的故事里去获取什么能量

  我只愿意听到真实的声音,真诚的话语。让那些看起来暖乎乎却充满套路的鸡汤,从我的生活里消失。

  在鸡汤满天飞的时代,不会有让人放松的大笑。

  而我们要想活得更加生动,就得下决心跟那些代表无聊的东西,决裂。

  所以,今天花了不少时间,清理、删除那些不会再看的公众号,以及那些通篇泛着鸡汤味的公众号。

  如果这篇文章看完后你醒悟了,觉得可以取关这个号了,我也不会觉得遗憾。它也实现了它的某种价值

  我能促使你的世界里少了一个无聊的噪音,这也很好。

  屏蔽掉无聊的那一部分世界,将精力更多专注在那些真正对“自我”有帮助、或者让你真正感到快乐的事情上去吧。

  本文插图为报大人手机拍摄作品

  你也许还感兴趣的文章有:

  套路与真诚

  新年梦想清单是个坑

  2019任 性生活指南

  洗肛门之诗和微笑蔬菜之歌

  我为何离开北京,在福建深山中领了栋破房子

  我如何将一栋农民废弃的破房子,改造我的梦想天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