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优秀的人,2019年这样出发!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优秀的人,2019年这样出发!

2019-01-12 17:00:40 作者:下雪天 来源:剽悍江湖 阅读:载入中…

优秀的人,2019年这样出发!

   ◆ ◆

  文 | 下雪天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说最近太苦恼了。

  工作很多年,她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激情不喜欢,却不得不靠它谋生。

  她开始副业尝试微商。到年底一盘算,发现投入不少,却没赚多少。工作加副业,很忙很累,感觉啥也没忙出来。

  我问她,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她说,公司机会太少,很难有上升空间。而且氛围太差,同事推诿,领导靠谱

  “每个月,总有一些时候,不想工作。”

  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时刻?如果是,也许是遭遇职场倦怠期。

  怎样安全度过职场甚至是人生倦怠期?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45岁时,我在干什么?

  我是一个挺有危机感的人,从刚工作的那一年开始,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在国企工作,但我从不觉得进了国企,就能安稳地过一辈子。各行各业风水流转,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任何一个平台上——因为那是你不可掌控的。我讲个真实事儿,是关于我妈的。

  我妈很年轻时就进了电信,那时候还叫邮电局。她做了一辈子营业员,做得挺不错的,我记得我们家柜子里堆满了那些红色荣誉证书

  但是,她并不是正式职工,在体制内被称为外包工,做了二十几年也没机会转正。45岁那年,公司搞内退,她也属于被劝退者之一。因为年纪太大,没办法继续待在柜台了。

  就这么下岗了,怎么办呢?她咬咬牙,出去开了个公司,开始创业结果,做得还不错,几年下来,修炼得颇有女强人风范

  我曾经问她:都45岁了,你哪来的勇气重新开始?她说:你当我二十多年在电信是白混的啊。

  此话不假。有着二十多年的积累,她懂业务,懂服务人缘好。出去以后,她做了电信的合作商,驾轻就熟。再加上那股拼劲儿自然差不了。

  她这段经历对我的影响挺大。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人只能向内——也就是从自己身上寻找安全感。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底气说:我饿不死的。任何时候,我都会活得很好。

  这种底气从何而来?我的理解是,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有积累。

  带着这个初心,我就是在为自己工作。我所待过的每一个岗位、我的每一年、每一天,都必须要有所收获

  这种收获,也许是外界给予的奖励--升职加薪,但更是自己能力的积累和提升,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年轻人不要在乎平台如何,要学会如何利用平台。千万不要被周围负能量的人所干扰。要学会独立思考属于个人利益,他们的利益需求可能和你不同

  2、我是不是真的牛?

  去年,公司想进入一个新领域老板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和丹,让我们带着团队各自负责一个产品线。

  上半年,我的业绩高歌猛进,丹则稍逊一筹。后来,她的产品被定位为公司的战略产品,被投入大量资源推广。结果,我的合作商全都转投她的产品。

  半年后,她的业绩是我的数倍。因为业绩突出,她被提拔为副总。我落寞了很久。

  人在职场,总需要借势。如果你处于最核心的岗位,做最核心的事,你的“势”就会比别人高,你才会更容易脱颖而出。我自诩为实力派,可总等不到我的“势”。

  丹被提拔后,她原来的团队和业务都移交给我接管。这段时间,我跟她交接工作,她对待工作的方式,让我反思了很久。

  我发现,同样是管渠道,她的基础管理比我更牢固、更细致。她熟悉每一个流程,懂每一项成本,会去算每一项收支,会去监控每一笔业务的质态。她会去关注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会随时了解合作商的动态

  这些底层的东西,没有人要求你每天都得做,做了也不一定有人看得到。所以,我的管理更粗放,我只抓我认为的重点执着制造亮点

  但是,只有沉下心去做,才会根基稳,才能跑得快。从这个时候起,我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牛。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里提到一个词“工匠思维”。这个词,我很早就听过,但没认真想过。

  所谓工匠思维,它要求你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去担心工作是不是“刚好合适”,而是要俯下身子努力让自己真正优秀起来。它不是关注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是关注自己能给世界、给这份工作带来什么。

  我一直将业绩下滑归咎为政策影响,其实也因为我的基础管理薄弱。我没有丹的工匠精神,同样做一年,各自的积累千差万别

  我并不是输给了“势”,只是输给了自己。哪有什么等机会,机会永远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其实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牛。唯有保持一种“工匠精神”,不断寻找标杆,才能不断褪去自满骄傲

  在工作里,更多的是需要一颗“纯粹”的心。

  3、有没有比别人承担更多?

  前段时间,领导交给我一个项目。严格论职责范围,其实应该给另一个团队。但跟我们团队负责的业务也有关联,所以我二话不说接了下来。

  在团队内部分解工作时,有个同事非常抵触。她说,我已经很忙了,我是肯定不会做的……

  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事。

  上个月,年底有大量需要上报和规划的东西,还要迎接上级单位的各种检查。各种事情都是时间紧、任务急。

  那段时间,正好我家人要动手术,我在医院守着,每隔一会就出来打个电话沟通这些工作。我记得有天晚上10点多,在经理群里,我们几个人在对接这些事情。

  弄完以后,我才知道。小刘的家人也住院了,她一个人帮忙带着几个孩子;小何的宝宝发烧了,她一只手抱着宝宝,一只手打字回复信息;小林说,她家娃也发烧了,她都两天没合眼了……

  其实,带团队并没有那么光鲜,相反,你必须学会承担。你要懂得解读领导的指令,要知道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要不断与团队成员沟通和指导,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并不是说管理人员就比普通员工更优秀,但所有能脱颖而出的人,必定懂得比别人承担更多。

  因为承担得更多,所以,才能成长得更快。向前,还是向后,你的姿态决定你的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

  利用平台,为自己积累;运用工匠思维,褪去自满;向前一步,主动承担。

  换个角度看待工作,你对工作的感受就会截然不同

  2019,想清楚了,就出发!你终会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作者-

  下雪天,剽悍品牌特训营老铁,剽悍写作特训班冠军学员,入围2018年剽悍江湖牛人榜,世界500强企业中层管理。专注写身边的职场故事

  剽悍一只猫和他的朋友

  在一起就是剽悍江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