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的脚步越来越近?作为颜控的我其实更关心...
近日,据外媒披露,加拿大的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了来自外星的神秘信号。
本来,接收到来自宇宙背景中的不明电磁信号是件稀松平常的事,这些信号大多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但这一次不同寻常。
天文研究人员在3周时间里侦测到约13次快速无线电爆发(Fast Radio Burst),简称FRB,发现其中有两次讯号几乎一模一样,它们来自距地球约15亿光年的同一信号源。
这件事猛然勾起了科学家的回忆。把目光转向2012年,在那一年,科学家们捕捉到了首例来自同一源头的FRB信号——FRB 121102,当时的信号源距离地球约60亿光年。
要知道,单独的FRB信号可能是由于宇宙天体碰撞或喷发产生的,但重复的信号该怎么解释呢?中子星和黑洞在同一个地方碰撞两次?超新星原地爆发了两次?不可能呀。
2012年的那次还没研究明白呢,同样的事又再次发生了,而且是离地球更近的地方...
2012年,信号源距离地球60亿光年,频率1400MHz左右,这一般是地面塔台发出的波段频率。
2018年,信号源距离地球15亿光年,频率降低至400-800MHz,这普遍被认为是飞行器发出的波段范围。
这不禁让人产生了一些联想:难道外星文明在几年前发现了地球的存在,并派出飞船前来探测?
当一个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好奇心促使他们飞向宇宙,探索未知,这也实属正常。
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具有极高智慧的哺乳类生物,我们有时候也会好奇地球之外是否存在同样的智慧生物。
人类一直没有放弃过对外星的探索,早在1977年,美国航天局就发射过一个名叫“旅行者”的太空探测器,试图与外星人取得联系。很多科学家也坚信外星人的存在,甚至对他们的外貌做出了推测?
推测一
他们有可能跟人类长得很像哦!因为自然界有一种叫做趋同进化的机制。
▼
They may be s in appearance to us because there is a mechanism in nature known as convergent evolution.
这种机制告诉我们,大自然喜欢给相似环境下的生物安排比较类似的进化方向。
比如在水中需要有较快的游泳速度才能生存下来,因此海洋生物的身材大多呈流线型。
如果像有些科学家设想的那样,能够孕育出智慧生命的星球必须具备与地球类似的环境,那么外星人的样貌很有可能与地球人相仿。
看来,有生之年遇到一个像都教授那样的外星帅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推测二
外星人的大小和形状将由重力、环境密度和能源来决定。但不管怎么样,他们是不可能长得像植物的。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英文翻译例句
▼
The size an of aliens would be by gravity, ambient , an of energy, but plantlike aliens are unlikely.
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以碳元素为基本构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外星生命也这样,宇宙中完全可能存在超出人类想象的生命形式。
他们还认为外星人不会像某些科幻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具有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的能力,因为光合作用决定了这种生物需要稳定地接受阳光照射,因而难以发展出复杂的生存方式。
推测三
那些围绕着红矮星运行的行星,是宇宙中最有可能存在智慧生物的星球,在这些星球上生存的外星人类很有可能已经进化出“龟壳”来保护自己了!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英文翻译例句
▼
lanets orbiting re stars may be the most common hab worlds in the un, alien beings in those worlds may have evolved to the point where they have a turtle-like shell on their back.
红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一种恒星,它们比太阳的体积小,温度低,也更加暗淡。
围绕着红矮星的行星环境将不会像地球那么宜人,生存在那里的外星人为了适应这些星球上恶劣的环境,将进化出更完善的自我保护系统。
比如说,为了抵挡宇宙射线的直射和风中刮起的碎石,他们会在背上进化出一层保护壳。
无论前方潜伏着多少未知的危险,我们人类都不应停止探索宇宙的步伐。
国内首档太空探索生存挑战类综艺节目《挑战吧!太空》正在热播,观众们通过节目体会到了太空拟真环境下人类的生存状态——超重力挑战、长时间睡眠剥夺、眩晕对抗等等。
作为该节目的行业合作伙伴,TutorABC也推出了太空主题免费公开课。
每周四晚8:30,让我们的资深外籍顾问带领你一起感受外太空的广阔与神秘,重拾勇气与梦想。
勇敢转发点好看,人生烦恼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