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纪念我与杜甫的塑料兄弟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纪念我与杜甫的塑料兄弟情

2019-01-18 08:28:54 作者: 朱小猪zzy 来源:个人图书馆 阅读:载入中…

 纪念我与杜甫的塑料兄弟情

  纪念我与杜甫的塑料兄弟

  朱小猪zzy

  一

  杜甫,著名的唐朝诗人,一心忧国忧民,满脸苦大「愁」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去世四十年后,靠着元稹写的墓志铭,才以蜗牛速度出名,到了明代,终被尊为「诗圣」。

  但他不知道的是,除了诗歌影响力与日俱增,他还以另外两种方式,爆红于21世纪网络

  先是「杜甫很忙」,教材里的诗圣画像,被一些非主流灵魂画手,演绎成了吉他手、赛车手甚至坦克手。

  图片来自网络

  后是「杜甫很忧伤」,有人用一张图片,总结了他与李白的过往

  图片来自网络

  杜甫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

  没想到,堂堂的诗仙李白,竟如此不近人情,这份塑料兄弟情,让后世的杜粉,一直愤愤不平

  但真相是什么?

  真相一般不在网络,而在历史的某个角落

  二

  李白与杜甫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公元744年。

  此时的李白,正当壮年,在诗坛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

  两年前,他应诏入京,玄宗皇帝很是兴奋,专门从辇中走下,捧着大腹,迈着小碎步,一路笑脸相迎

  然后赐座、上菜、敬酒,并亲手调拌羹汤,送与太白品尝。

  皇帝老儿的这番操作,让在场的文武百官,全都瞠目结舌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高高在上天子,也会变成屁颠屁颠的粉丝

  接下来,传奇还在继续

  为了让李白趁着酒兴,写出精品,玄宗特意喊出最宠爱妃子,和帝国最著名的艺伶,进行歌舞表演,还让杨国忠和高力士,为诗人脱靴捧砚。

  这一刻的李白,如王者荣耀

  此后,他被任命为翰林供奉,经常出入宫中,和皇帝贵妃一起,写诗聊天,喝酒撸串。

  虽然蜜月期过后,玄宗开始变脸,李白无法实现「济苍生、安黎元」的宏愿,但终究还是被「赐金放还」,替盛唐的书生文人,赚足了面儿。

  天赋异禀才华超群,又有天子站台背书,无人能及的李白,鲜衣怒马文体两开花,一时名动天下

  而这时候的杜甫,还只是尘世间一个迷途的老书童。

  已过而立之年,却家中没矿,手里没钱,作品几乎没人看,功名依旧很遥远

  对红透半边天的李白,他是打心眼里膜拜。

  终于,在东都洛阳,杜甫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

  三

  这是一场伟大的相遇。

  闻一多先生甚至认为,于中国历史而言,这场会面意义,仅次于孔子见老子

  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

  那天,李白正坐在酒楼,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时不时地还会来上一句:“啊,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

  杜甫则在餐厅一角,皱着眉头,嗑着茴香豆,不停地思考人生民生和天下苍生,偶尔还会长叹一声。

  时间开始静止空气仿佛凝固。一场历史性的会面,即将拉开帷幕

  作为诗仙,李白走到哪里,自然都是焦点

  他旁若无人言行举止,还有卓尔不群神态气质,很快就引起了杜甫的注意

  仔细打量一番之后,杜甫的心脏开始砰砰跳。

  莫非、难道、果真?

  他连忙走到李白身边,躬身行礼:“敢问阁下,可是翰林供奉李大学士?”

  李白面表情,抬起头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冷冷地回了两个字:“正是”。

  杜甫强掩心中狂喜,反复练习了几次呼吸,再次作揖:“在下中原杜子美,著作郎杜审言之孙。”

  李白瞬间来了兴趣:“‘文章四友’的杜审言?想必你也懂点诗词歌赋?”

  “那是自然”,杜甫挺直腰杆,朗声回应,“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

  说完,便呈上了几首新作

  “哎呦,不错哦”,李白看了之后,连连点头,然后邀请杜甫入座,两人煮酒论诗,大醉方休,从此成为挚友

  但这一时期的李、杜,不仅气质不同名气不同,追求更是不同。

  刚从巅峰滑落的李白,已经彻底摆脱了名利羁绊,此刻只想着访仙问道,以求自在逍遥

  吾将营丹砂,永世与人别。

  《古风

  杜甫却依然壮志在胸,渴望有一天能科举及第,功成名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生活真是残酷有趣,你苦苦追求的,只不过是他人已经放弃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杜甫,也适用于鸡汤文里的所有人物

  三

  永远不要忽视偶像的力量,有些时候,他甚至能改变你的思想

  在李白的耳濡目染之下,杜甫开始对道家产生兴趣。两人约定,年底再到梁宋,一起修道成仙。

  几个月后,李白、杜甫如期而至,再加上一个高适,三位大诗人,便在开封、商丘一带,组团「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找是肯定没找到的,一辈子都没有找到。

  第二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又重逢于山东,白天登高抒怀,骑马射猎,晚上吟诗赴宴,指点江山

  醉了一床睡,醒了手牵手,两个人在一起,又快活了很久。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专注且执着,他的一生,无论是对国家、对妻子还是对友人,向来用情很深。

  作为李白的死忠粉,他把未见时的崇拜相聚时的欢快,还有离别后的思念,全都写进了字里行间

  流传下来的杜诗中,有近二十首是写给太白的,标题中直接点出诗仙大名的,就达十余首。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春日忆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饮中八仙歌》

  这是崇拜李白的才情羡慕李白的洒脱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不见》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梦李白其一》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梦李白其二》

  这是李白因「附逆」获罪之后,杜甫流露出的同情牵挂担心

  所以杜甫的日常,除了写诗,便是相思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天末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冬日有怀李白》

  即便到了晚年,杜甫贫病交加,但只要忆起当年,与李白交游的场景,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

  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昔游》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遣怀》

  杜甫果然深情,这些诗歌,若是配上现代音乐,那就是一首神曲啊:

  往后余生,冬雪是你,春花是你,夏雨也是你,秋黄是你,四季冷暖是你,目光所致,也是你……

  四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当然不瞎,杜甫的这份友情,他了然于心,也曾写诗回赠。

  山东重逢,他调侃戏虐: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戏赠杜甫》

  举杯送别,他又怅然若失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天各一方,他依旧情真意切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沙丘城下寄杜甫》

  满打满算,李白总共给杜甫写了四首诗,其中两首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这样看来,李白与杜甫的感情,确实不对等。

  老杜,扎心了!

  但有些事情,不能以常理而论,尤其是李白,他生来就不是凡人

  他的每一段人生,都是一篇无法复制的传奇。

  从「少任侠,手刃数人」,到「醉草吓蛮书」,再到天子「降辇步迎」「亲手调羹」,然后「赐金放还」「千金散尽」,直至传说中的「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我们这些伪文青,根本无法想象,诗仙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的世界够大、够辽阔,既胸怀社稷江山,也向往九天飞仙,既渴望建功立业,又贪恋明月清泉

  显贵时与帝王同饮,落魄后「独酌无相亲」,写诗无数,醉酒无数,阅人更是无数。

  他深受道家影响,崇尚清静无为、率性而为,任何一段交情,于他而言,不过是苍茫的天海间,偶尔飞过的一只海燕,掠过无痕,波澜不惊

  更何况文人、士大夫,本就是李白最不待见的群体

  他的朋友圈里,不是东岩子、元丹丘般的方外高人,就是汪伦、纪叟这样的乡野村夫,除了孟浩然、贺知章和王昌龄,应该数不出十个文化人,而且前两个,还属于自带仙气出场的类型

  这样一个牛人狂人,就算皇帝给他发微信,他未必都会一一回应。

  对于杜甫这个小迷弟,他能在百忙之余,写诗回赠,已经是高看一格,厚爱三分。

  如此说来,李白对杜甫,不存在虚情假意,更不是传言中的无情又无义。

  试想,如果真的视杜甫为空气,他又岂能写出「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这般深情款款的诗句

  O,那些用《赠汪伦》,来调侃李、杜「塑料兄弟情」的人,莫非是杨国忠和高力士雇来的水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