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再逼婚我就不回家过年了”| 那些害怕回家的90后
星期二
配乐 | 窦靖童《My Day》
配图 | Anya K
又到了90后回家过劫的时刻。
手册详细介绍了90后在春节期间的喜好、习惯、操作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90后回家是休假。
首先请明确一点,90后回家不是为了过春节,而是休假。
如果春节期间,90后需要起得比上班还早,必须出门拜年,必须应酬亲戚,必须按时吃饭,必须早点睡觉……
那他们宁愿留在大城市加班!!
三倍工资不说,晚上还能在出租房自由自在追剧,嗨到凌晨,睡到下午。
不逼婚催生,我们还是一家人。
90后最烦逼婚催生,很多90后过年之所以抗拒回家,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这个。
平日隔着几千公里,电话催婚,90后还应付得过来,打打马虎眼就过去了。
现在回到家,七大姑八大姨就在对面坐着,联合爸妈左右开弓,抛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有对象了吗?要不给你介绍一个?“
的确,问这些问题不是害他们,当然可以问,但千万不要在后面加上“必须”的字眼。
在90后的字典里,没有什么是“必须”的。
在90后看来,谈恋爱啊结婚啊生小孩啊,都只是人生的选项之一。
他们不抗拒,但也不会因为年纪到了,为了结婚而结婚。
有了喜欢的人,到了合适的时机,不用您催,他们都会着急给自己张罗。
是的,他们大多讨厌应酬。
毕业后进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就是灌酒陪聊、点头哈腰、深夜应酬。
一个柔柔弱弱小姑娘,非要被逼着端茶倒水,听领导掰扯荤段子和酒桌文化……
谁受得了这种狗奴文化?
没过半年,朋友就辞职了。
我们90后真的特别讨厌应酬。
小时候,我们讨厌爸爸在席间和大伯二叔猛烈摄入酒精,醉得不省人事。
长大后,我们讨厌被逼着给长辈送礼、敬酒、说着违心谄媚的话。
毕竟,在外面已经装够孙子了,回家我们就想当个被爱的孩子。
被盘了十几年,好不容易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谁成想前面还有更大的一座山——
工资!!!
“在哪儿工作?工资多少?什么时候升职?“
……
实话告诉各位长辈,交手这么多年,从前做小伏低,默默接受盘问的90后,已经死了。
现在的90后,是钮钴禄·90后。
他们有人工资过万,您问了是打自己的脸。
不信您看:
被问到工资时,钮钴禄·90后处变不惊,果断转移话题,并扔出了灵魂拷问三连:
嗨,工资也就那样呗,不如您家孩子……
您女儿工资多少啊?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呀?
话音未落,您就已经被K.O在地。
不要对他们的人生指手画脚。
很多长辈都爱在席间教90后做人,说别再外面瞎闯了,回来好好在家乡找个事业单位,离家近事又少,多安稳。
外人看着90后是瞎闯,没想法,但事实上他们是最有想法的一代。
尽管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他们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那些“瞎闯“只是试错,一个一个试过去,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比如,我们公司有个93年的妹子,做过行政,干过销售,当过产品经理,兜兜转转好几年,现在投入新媒体行业半年,10W+的爆文随手就来。
当长辈们忙着追求安稳吹牛逼指导晚辈时,90后真的闷声闯出一番事业了好吗。
他们要么是无敌破坏王,四处打闹尖叫,在90后的房间表演哥斯拉大卸城市八块戏码。
只要他们看上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
但凡没有合其心意,熊孩子便会立刻装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倒地大哭,嗷嗷乱叫。
戏精程度不亚于碰瓷老头。
你说直接佛山无影脚,以刚克刚,90后还真没在怕的。
脸都是互相给的。
千万不要去哥哥姐姐的房间捣乱。否则,妈妈就会打断你的腿哦(摸摸头。
别看他们平时印贼作父,喊着马云爸爸,客户爸爸,但最爱的还是家里两位。
但在朋友面前,一提起爸妈对自己有多好,两行热泪说来就来,挡都挡不住。
他们的爱都藏在行动里。
平时自己买个包,6个App18个代购,来回比价,现在给父母买礼物根本不看价格。
花了大价钱,但父母一问,全都少报个零。
别管他们平时怎么吐槽自己的父母,你千万不能说一句他父母的坏话。
就算你是长辈,一旦让他父母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
就等着被怼得怀疑人生吧。
最后我想说,不要再拿上一年的问题盘问90后了,真的很无聊好吗。
时代不同了,不要总想着让晚辈难堪,除了事后被90后发到网上吐槽,还有什么好处吗。
好好关心关心他们,让他们节后能够披甲再上阵吧。
往 · 期 · 精 ·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