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成长应该学会的一课:与儿子和解
做一个父亲,过去是要理解父亲,唯有与父亲合解,才能真正长大。而现在却是要学着与儿子合解,或许与儿子和解,与他的环境合解,与他的发展变化合解了,才是一个父亲真正成熟的第一步。
文/于凡诺
最近抖音上有一段视频,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一个父亲,十个月没有见儿子,当妈妈告诉几岁大的儿子,“这是爸爸,是爸爸”时,儿子却有点害羞、有点胆怯、往后连退了几步。一边摇头一边带着哭腔说:“没有,骗人骗人……”
当时,我的眼泪就出来了。大约千千万万个刚刚从异地他乡回到孩子身边的父亲母亲,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没有谁愿意抛家离舍,没有谁愿意离开自己刚刚出生或者几岁大的儿子女儿去外边,更没有谁真能悄悄地做到常年不闻不见……
“看,儿子对你有多好。”妻子哽咽着说。“你回来了,就从家里翻箱倒柜,把最好吃的东西都给你送来了。‘爸爸,吃开心果。’‘爸爸,吃巧克力。’‘爸爸吃橘子。’……就连你去上厕所了,也守住你的门边……”儿子刚刚两岁多,这次没有见我也已经超过了八个月。我刚推开家门的那一刹那,儿子一个劲躲在姥爷身后,大家让他叫爸爸,他怎么也没叫……
深夜,妻子对我说:“要不,我们把孩子带在身边吧。”我刚准备说话,妻子又轻轻叹了口气,我没有话可说,只是翻了一下身。半响,妻子见我不回应,不知道嘀咕了一声什么,接着也就默不作声了了。
“带在身边,且未说住房的条件,还有环境,恐怕都要变化。还有工作那么繁忙,究竟还想不想要这份工作?再说我老爸去世的早,单单是乡下的老妈她身边不好,也从未去过这么复杂的闹市,看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孩,能照顾得过来吗?而且弟弟家一个孩子还牵挂着她的心。我的孩子两岁多了,在乡下姥姥家习惯了,动作麻利爱跑爱跳,一会儿就不见了,事实上姥姥、姥爷两个人照顾都已然非常费心。还有,孩子会习惯钢筋水泥高墙院落的城市吗?……担心的地方很多,或许这些慢慢地都会习惯,毕竟很多人的孩子还是带在父母身边的。”一个晚上,我一直在纠结。
“我在家里看孩子吧。”清晨,妻子对我说道,显然已经下了一个最大的决心。我更无语,“显然凭我的能力,我甚至都无法还清房贷,不用说还有一家人的开支,更不用说还能带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当然,面对一道难解的题,我心惊胆战的不是一种解法。而是我一夜未眠想到了另一个或许更严重的问题。
问题的另一种实质是,或许,无论我和儿子什么时间在不在一起,除了陪伴之外,应该还有一种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我与儿子之间应该如何建立起一种正常的有益于他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换句话说如何与他和解?
我想起了当年我和父亲的关系。我们那个年代,我和几个兄弟姐妹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父亲总是很威严的,神圣不可侵犯。因而很长时间里,我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事实上,我们之间的交流极其少。可以说非常罕见,大概父亲为了保持父亲的尊严,在我所有的记忆中,我们一起放松心情做过的游戏,一共加起来也就那么一两回。更不用说别的了。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都不敢正眼看他,以至于当我觉得有些理解他的时候,他却已经去世了。
直到我自己也已经做了父亲,我才多了一些领悟,现在,可是什么才是这条成长路径的坦途呢?
也许在孩子小小的心里,仍然会有对我的畏惧和陌生,但是在一起的日子,我尽我所能。我从儿子的生活开始,儿子喜欢听故事,我就跟他一个接着一个讲开去。儿子愿意跑,我就跟他一起游戏,儿子喜欢东跑西跑,我就带着他到草地里平地上,任他奔跑。几天的日子过去,我一直就在后边跟着跑。突然跑着跑着,儿子回过头来,喊一声“爸爸。”
刹那间,我突然有所明白,或许做一个父亲,过去是要理解父亲,唯有与父亲合解,才能真正长大。而现在却是要学着与儿子合解,或许与儿子和解,与他的环境合解,与他的发展变化合解了,才是一个父亲真正成熟的第一步。
我故意停下来,再次听到了不远处儿子传来的稚嫩一声“爸爸。”
(如喜欢,请,备注入群交流 )
1、世上最孤独的是<em>父</em><em>亲</em>
2、一个人真正理解了<em>父</em><em>亲</em>,才算是真正成熟
4、那一年的<em>爱</em><em>恨</em><em>情</em><em>仇</em>
5、女人一做了<em>母</em><em>亲</em>,就无药可救了
6、这十万八千里的修行路,才是你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