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看戏】也许千里之外会出现一位伊诺克•阿登先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看戏】也许千里之外会出现一位伊诺克•阿登先生。

2019-02-14 22:00:16 作者:贺朗年 来源:女报 阅读:载入中…

【看戏】也许千里之外会出现一位伊诺克•阿登先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女报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喜爱的《哈利·波特》电影系列里,第七部有一个特别催泪的开头:

  黑云压城,魔法部长誓言邪恶势力决一死战。麻瓜纷纷

  走避,哈利站在房前目送姑父一家收拾行李开车远去,赫敏的父母电视节目对澳大利亚的介绍决定去往澳洲定居。

  赫敏在父母身后掏出魔杖,念出一句咒语。赫敏消失在家庭合影中。婴儿赫敏、童年赫敏、少女赫敏……一个接一个,尽数消失。澳洲蓝天白云下的父母将不再记得,在阴霾密布的伦敦,他们有一个叫赫敏的女儿

  看完电影,我问很多人: “如果有一支魔杖,你最想抹去什么?”

  答案各色各样。然而现实却是,我们是麻瓜,手里没有魔杖。

  更多的时候,我们站在魔杖的另一端,毫无预兆,突如其来,眼睁睁看见了消失。

  小说《无声告白》有一段写到玛丽琳的母亲去世了,玛丽琳让房屋清理公司来人搬走了母亲的遗物后,抱着教家政课的母亲生前最珍视的一本烹饪书,想到了消失。

  “它们要去哪里呢?”玛丽琳怀抱着烹饪书想,“那些床垫照片、清空了的书架?”去人死后去的地方,一切都将归向那里,远去,消失,离开你的生活

  死亡就是从人间消失。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致命遗产》,一开场就是前驻印度军官波特少校在俱乐部里跟人讲八卦,说前不久一个叫戈登·克洛德的富绅在一场诡异爆炸中身亡,而他的年轻妻子罗莎琳已经是第二次做寡妇。罗莎琳的第一任丈夫罗伯特·安得海曾任尼日利亚的地方行政官,在开普敦遇到“一副命运不济模样”的罗莎琳,后者为摆脱当时的处境嫁给了他。

  可是,婚后的罗莎琳在尼日利亚住不惯,她讨厌丛林害怕土著百无聊赖——她原本理想的生活是周游各地,结交名流,和圈内人士明星秘闻。

  安得海在这时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同意罗莎琳离婚要求,给她自由。可他是天主教徒,不能离婚,他就想了个办法,“如果有我的死讯传回来,罗莎琳就会变成寡妇,如此就可以遂了她的心愿。”至于他自己,“也许远在一千英里之外的地方会出现一位伊诺克·阿登先生改头换面开始新生活。”

  果然,六个月后,安得海在某处丛林得热病发高烧去世。这场“死亡”埋下的千里伏线,在数年后的1946 年,变成了赫尔克里·波洛手中的一个案件

  “为爱消失”的罗伯特·安得海,穿越尼日利亚丛林辗转来到东方,在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里改名浅居忠雄:为让女儿博美能好好活下去,父亲忠雄隐姓埋名几十年,最终一把火烧死了自己。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作品中,也有不少的“为爱消失”。很多感情受挫的人恰逢闯深圳下海南的浪潮,于是顺应时势去往他方,决意在异乡改头换面再活一世。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做到了。

  还有一种被强加的消失,叫做“最好的前任应该像死人一样”:你消失后,我才能放心过生活,所以你必须消失。然而“像死人”毕竟只是“像”,与真正的死翘翘还有很大差距——要是哪天突然诈尸,黑驴蹄子有没有备好一只先?

  回到《哈7》的开头,赫敏念出的那句咒语叫“一忘皆空”。

  遗忘即是消失,这个道理后来被《寻梦环游记》的小男孩米格穿越两界再度证明:“死亡不会让人从这个世界消失,当一个人被活着的人忘记时,他才算真正死亡。”

  被遗忘,才是终极的、不可撤销的消失。

  所以“对一个人最好的爱就是记住”。所以小男孩米格会唱“在爱的记忆消失之前记住我”。被铭记的人永不消失,就像《哈7》中邓布利多问斯内普“这么多年后你是否还爱着莉莉”时,斯内普的回答

  “Always。”

  本文摘录于《女报》杂志

  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