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该避孕的父母:生而为女,我做错了什么!
每晚十点十五分不见不散
文 ✎ 故姐
不公平的爱,畸形的家庭氛围,毁掉的不仅仅是女孩。有时候,谁得到的爱越多,反而受荼毒越深。
1
最近,被正午阳光出品的新剧《都挺好》刷屏了,姐看了几集真是让人心头一紧。
这部剧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5,讲述了母亲去世后,三个子女围绕父亲的赡养问题,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从小她就是被忽视和不被爱的那一个,母亲重男轻女且强势,父亲懦弱又胆小自私,这个家没人待见她。
每次吃早餐的时候,两个哥哥碗里都是火腿加鸡蛋,明玉只能吃泡饭;
不过,这些小事积攒的委屈还算不了什么,为了供大哥出国读书,苏母更是自作主张把明玉的房间给卖了。
后来二哥工作和结婚又卖了两间房子,到最后明玉连住的地方都没了。
最最最令人心寒的是,明玉学习成绩优异,本能上清华,却被苏母无情的阻止,甚至拒绝给她交1000块的补习班费用。
明玉高考,为了读书不花钱,苏母四处求人争取到一个免费师范生名额,活生生的斩断了她的清华梦。
就是这不公平的待遇,让明玉委屈至极,她想不明白为何都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差别会这么大,她的委屈和不甘终于爆发了。
“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我们只负责养你到十八岁,你以后还要嫁人,到老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养。”
这句话,彻底让明玉寒了心,自此她便跟父母决裂,靠着一股狠劲半工半读上完了大学。
尽管离家以后的明玉努力生活,拼命工作,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可现在的她却不经意间活成了让人最讨厌的模样。
成年后的明玉,在旁人眼中,浑身是刺,冷漠又强硬,心狠手辣,丝毫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更是为达目的誓不罢休。
就连苏母意外去世也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没流露出一丝悲伤的神情。可家人毕竟是家人,她还是拿出了40万给母亲办了场豪华葬礼。
只是没人知道,曾经父母带给她的创伤有多么严重,她至今依然耿耿于怀,成为她唯一的软肋,一碰就疼,这辈子都难痊愈。
2
在网上,很多追剧的网友觉得不可思议,认为剧情很夸张,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父母和家庭。
可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中重男轻女的家庭不计其数,更有亲身经历的人表示:
记得有一次吵架,我妈说:“你以为我想看到你?看到你我就恶心。”
我妈跟我说,你要是小姐就多拿点钱回家。
我们都要老的,他以后就是你的责任。”
这部剧算好的了,现实里更惨,
大多数女孩除了剧里演的这些以外,还得遭受虐打。
剧中不服输不认命的苏明玉,为了自己的未来,不惜斩断和家庭的关系,自力更生最终拼成了女强人。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女生有苏明玉的前半生,却没法活出自带光环的后半生。
对于她们而言,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太难了,家是港湾也可能是牢笼,你痛恨它,却没有办法逃离它。
更甚的是,有些女生逆来顺受惯了,被洗脑到不会反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一生被毁掉。
有人说:每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是女儿的“隐形监狱”;每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都给女儿判了“无期徒刑”。
这些父母没有给自己的女儿带来自信和希望,而是无尽的自卑和恐惧,让她们丧失对生活的热情。
陷入渴望爱与被爱的漩涡中苦苦挣扎,不断自我否定,变得不敢爱,不会爱甚至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
自暴自弃的过着后半生,时刻都能感受到心口插着一把尖刀,扯一下就生疼。
3
此外,长期在重男轻女家庭中长大的女生,不仅会变得没有尊严和底气,还可能会让她们滋生出仇恨的心理。
去年,安康市就有名14岁女生刀砍11岁弟弟,并将其从桥上丢下摔死。
起因竟然是姐姐躲在被子里玩手机被弟弟发现,害怕弟弟向爸妈告状,恐惧之下,便起了杀心。
一个才十几岁的女孩如此残忍的杀害自己的亲弟弟,动机竟这般的荒谬,简直匪夷所思。
在法庭上女孩说,爸妈一直偏爱弟弟,弟弟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而她和妹妹不过是陪衬,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她心生不满,一直怀恨在心。
父母长期重男轻女的做法,让她一肚子的不满,这种不满不断的积压,让她变得冷血,最终酿成了悲剧。
正是在这种畸形的家庭中长大,不知道毁掉了多少中国女孩。
因为在重男轻女家庭中长大的男孩,通常因为被溺爱长大以后,要么被控制成为妈宝男,要么被惯成废物,不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平等。
《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哥哥就是典型的例子,长大后的他一无是处,赌债满天飞,在债主面前下跪哀求,却在自己妹妹面前飞扬跋扈,要钱更是脸皮厚到连眼睛都不眨。
不努力上进,只会好吃懒做,想着怎么把自己的亲妹妹榨干,这样的男人一生也被自己的父母亲手给摧毁了。
《都挺好》里,苏明玉的两个哥哥同样特别自私。
大哥好面子,认为混得好,赚得多就是老大,至于亲情一点都不重要。母亲去世只会推卸责任,远程尽孝,理所当然的当个甩手掌柜。
二哥不仅啃老还妈宝男,母亲的葬礼一分钱不想出,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自己的妹妹没良心,不要脸至极。
从樊胜美到苏明玉,不公平的爱,毁掉的不仅仅是女孩。有时候,谁得到的爱越多,反而受荼毒越深。4
罗素曾说,重男轻女家庭中,父母之爱被利禄之心污染,早已变质。他们的爱从一开始就不单纯,生养孩子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
虽然现在已经是9102年了,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可依然有很多人坚定的认为“养儿防老”,女儿不过是赔钱货,必须有个儿子继承皇位。
前不久,“寄血验子”的新闻上了热搜,很多人为了查出肚子里的孩子性别,不惜花重金去香港验子。
大部分人查出性别以后,如果是男孩,便皆大欢喜,可如果是女孩便会选择流掉,直到是男孩为止。
可能你会觉得“寄血验子”已经够疯狂了,但类似的新闻不过是冰山一角。
“女子一心求男孩,连生8个女儿,困在产床15年”,甚至,肚子“越生越薄”,皮肤被衣服擦过都觉得疼,只因女子认为男孩才是继承香火之人。“
“安徽一位男子,为了让妻子生儿子,每次妻子怀孕后都带着她去做性别鉴定,是女儿就做人流,结果一年内做了好几次人流,拖垮了身体。男方以妻子难以生育为由逼其离婚,同时计划再娶新人,导致妻子身亡。”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令人唏嘘不已,现代人对于生儿子的执念依然很深。
为了能有儿子,不惜一生再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而女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沦为了生育的机器。
就在有些人通过人工手段,对下一代性别过度干预还沾沾自喜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为人口性别比例的加速失衡带来了多大的隐患。
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男女人口性别比率是118.06,就是每出生100个女孩,就有118个男孩降生。
虽然这个数据一直在降低,但到了2015年,比率还是在113.51,远高于联合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中国将会产生3000万个单身男光棍,正是由于这种性别的失衡,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
有时候,为了生儿子而生儿子,反而到头来害了儿子,这种恶果都是当初那些重男轻女的人亲手种下的。
更可笑的是,那些受传统思想影响最深的偏偏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他们将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不生儿子誓不罢休,将自己活生生的变成生育的工具。
印度宝莱坞著名导演阿米尔汗在《真相访谈》里访问了一个印度女人,她因为生不出儿子8年被迫流产6次,还经常遭受丈夫的毒打。
她说:“他说要继承香火,可他根本没什么值得子孙后代继承和骄傲的,他是个苦力,却一心想要个儿子。”
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思想,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可笑,要想彻底根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到底,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最终毁掉的不止有女儿还有儿子,从他们有这种思想开始,也间接残害了自己。
姐真心希望“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标语宣扬了这么多年,不止是一句口号,而是扎根于每个人的心里,真情实意的认为女儿跟儿子一样好。
父母对子女的爱,本就应该无关性别和大小,没有偏爱,才能让家庭幸福,孩子们和睦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