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穷是正常的
他还在实习的时候,因为工作上的意见分歧和台里最知名的主持人发生了分歧,后来这个主持人直接选择了孤立他。
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敏感的实习生来说,无疑是会造成深深的恐惧。
所以当后来的他成为了节目制作人,机缘巧合对这位主持人的采用与否拥有话语权。
做了管理之后,他常常把这段经历拿出来和其它做管理的同事分享。
告诉他们:
每个人都有惶恐、惊慌的日子,你做不到保护,也不要欺负,谁也不能保证这个世界的话语权永远在自己手上。
走上坡的时候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为下坡时会遇见他们。
宁欺老年白,不欺少年穷
这不免让我想起表妹的故事:
那年她领回了男朋友,一个清瘦的小伙。一家人旁敲侧击问了下情况,马上就不乐意了:
但是表妹执拗,心甘情愿跟着他摆地摊,跑业务,晒到脸上蜕层皮。
家里规劝她时,她一根筋坚持到底。
家人见两人执着,如果硬是阻拦倒显得做长辈的自己迂腐,索性随他们去了。
小伙子其实不错,性格耿直,为人沉稳、仗义。听说毕业后来了深圳,前年因为自己的好朋友生了重病,就把所有的存款都用去给对方治病了。
也胜在为人靠谱,在多方朋友的帮助下,去年小伙子的公司挂牌开张了。
因为赶上风口,公司的盈利逐年渐长。倒是有一年,常年炒股的老丈人,因为行情不好亏了不少,差点把住房搭进去了,他伸手拉了一把。
今年年底分红可观,他给老丈人提去了几壶好酒,老人家感慨万千。
就像老周经常说的:
“看人,还是要眼光放长远。”
他算是个很成功的商人。在闽南这一带,很多商人是靠做建材发的家,包括老周也是。
那个男孩清瘦,脚上一双鞋底都快磨出洞来。或许是长身体的阶段,身上的校服有点小了,但倒也算干净整洁,礼貌周到但话不多。
到家后听孩子介绍这个同学,说他是他村子里第一个考到县城上中学的,每天的饭钱只够吃一份炒饭。
次日,孩子跑来对老周说,那个同学给自己买了汉堡,感谢他们昨天送他一程到车站。
在别人的富有面前,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贫穷而觉得矮人几分。不胆怯不莽撞,不卑不亢,感恩刻苦,这样的人将来差不到哪里去的。
老周常常告诫儿子:
老周是无意想从当年那个孩子身上获取什么,要说有什么,更多的是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影子吧。
他认为,这些东西就是人身上的主心骨,这根骨头正的人,将来都不会太差,即便当下一无所有。
老周和时间赌这点,几乎没输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千万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
命运这东西,你还真说不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每到这时候,他的孩子就会来家里借煤救急。
两个小孩眼神里藏着胆怯和羞涩,但是装好了会很真诚地说谢谢,家里收了应季时蔬,也会欢快地拿来,进门放桌上就开心地跑掉。
那时候家里也不阔绰,但我妈会大方地让他们自己取,说“改日还便是”。
她常说:
现在他们的日子早就顺风顺水,孩子也很争气,两家关系这么多年一直很融洽。
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所以,在生命的前半场,有很多人,其实是在暗自蓄力。
年少时的他们,正分布在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咬着牙关暗自努力,不卑不亢,谦卑又刻苦。
或许有时候显得莽撞和寒酸,但希望这个世界,能给与足够的尊重和耐心,要允许有些人,暂时不那么成功。
只要世界给他们一点尊重,一点时间,将来的他们,会实力诠释什么叫做:
“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如果做不来慷慨相助,至少我们能做到不轻视不贬低不嘲笑。
给每一个当下不那么“闪亮”的人留一丝尊重,也是给将来跌落低潮的自己留一丝希望。
一如刘同所说:
是遮雨,还是遭雷劈,只取决于我们当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