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忽略的人生秘诀:断舍离
泰戈尔说:
“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生而为人,想拥有高质量的一生,最重要的,是懂得给生命做减法——
1
断
断掉过去,重新开始
“断”——断掉过去的羁绊。
人生到了某个阶段,一定要学会和过去挥别,否则就将陷入泥淖难以自拔。生活中的很多苦恼在于我们与过去纠缠不清。当断不断,则必反受其乱。
主人公小枫,一位已经离异7年的女性,7年来她一直活在压抑和苦闷之中,每天回到家,看到前夫留下来的物件,沙发、衣架、照片……睹物思人,那些过去快乐、悲伤交织的回忆,每每折磨得她彻夜难眠。
从小被灌输的观念是“离婚是不对的”,让她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犯错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隐瞒自己已经离婚的消息,任何事情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最后,小枫终于下定决心从这样的生活中抽离。
她用的方法是:将前夫留在家里的物件全部一一丢弃,一件也不剩,一件也不留。
照片——收起来;
家具——丢弃;
物件——收到抽屉里。
当所有物品已然清空后,看着整洁的房间,小枫第一次感到释怀。不久后,她终于走出阴霾,开始享受真正的单身生活。
很多时候,过去对我们而言就像毒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容易让我们沉溺,来回拉扯,喋喋不休。在某个重要的时刻突然就跑出来给我们一记重击。
大多数人说:“当然不注销了!那可是青春啊!”
可有人却偏偏特立独行,在知乎上,一个女孩自爆注销了使用15年的QQ号码,许多人表示不解,这怎么舍得呢?
女孩说:
“QQ里有我的青春,那些曾经开心的、疼痛的、歇斯底里的、迷茫不解的,都在我的空间里一一记录,可我希望以后的生活是崭新的,人不能一直活在对过去的念想里,当我发现我对翻看那些纪录的瘾有多重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一定要结束它。”
2
舍
“舍”——舍弃过度的欲望。
《菜根谭》中说: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一个人若是被物欲所困,那便千头万绪、百爪挠心,惟有舍去多余的物欲,方可心境澄明,宁和如初。
毕业后,他很快就拿到了5万年薪,可他马上发现在他的圈子里,5万年薪根本就不算什么,他要8万、9万、10万,很快他也如愿以偿。
他业绩过人,银行卡上的金额也与日俱增,同事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金钱到了一定程度只是个数字,于是他购置名车,名表,豪宅,让自己的“门面”越来越光鲜。
得陇望蜀,收入的一次次增长,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贝克尔却越来越不快乐。
他常年要靠安眠药来入睡,妻子埋怨他不关心家庭,孩子说他不是个称职的老爸。母亲指责他不够体贴。
他看似亮眼的外表之后,已经是伤痕累累、千疮百孔,只要一根稻草就会彻底崩溃。
最终,母亲离世,妻子跟他提出离婚,一系列事情终于击垮了他。这个多年来一直强悍的男人,终于觉得自己的生活出了巨大的问题。
舍下过度的物欲,开始极简的生活。
他丢掉了家里90%的物品,只留下最后288件生活必须品。
两年后,贝克尔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收获了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平静。
生活中许多人鼓吹奋力追求,越多越好,却没有人告诉你,得到之后会是怎样。
一瞬间的满足后,便又坠入无限的空虚之中。这样无穷无尽地与欲望周旋,真的有意思么?
舍下过度的物欲,给自己的心灵留出更多的空间,我们才能去接纳新的东西。
很多时候放下了,才能看见新的路,一切原来使你百爪挠心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行至难处,不妨舍下,古人说“舍得”,通常有“舍”才会有“得”。
3
离
“离”——离开不适合自己的人生角色。
在《这!就是原创》的舞台上,音乐剧王子郑云龙的一首《婚约》直接惊艳了全场。
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可以瞬间将听众带入歌曲故事里。深厚的唱功,让在场的萧敬腾和陈粒都赞叹不已。
遥想自《声入人心》以来,越来越多人喜欢郑云龙这位音乐剧小王子。他谦和平易,但一上舞台,立马成了最闪亮的那颗明星。
但很多人都想不到,当年这位音乐剧王子险些转行和自己的理想擦肩而过。
2013年,郑云龙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毕业后,他和许多学音乐剧的学生一样,没有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为了留在北京,郑云龙在母亲的安排下,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担任文员。
结果一入职场,郑云龙马上就发现自己跟眼前的这个大环境格格不入。
连Word文档都不会用,什么东西都要从头学起,更要应付职场上的客套寒暄。
朝九晚五的日子,郑云龙度日如年,在这期间,惟有听音乐剧,方能使他从眼前的窘境中脱离,寻得片刻愉悦。
“我要一直坐在这里吗?”
“3个月,3年,30年,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
“我的人生不能止于此!”
深刻地思索加上对这3个月以来的回顾和反省,他毅然辞职,抛下了这份“收入稳定”的工作,离开了不适合自己的“文员”角色,回归了音乐剧的舞台。
一步一步,身为音乐剧演员的他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成为了后来的“音乐剧王子”。
很多时候,人就该勇于离开不适合自己的人生角色:
如果张德芬一直做风光无限的台视主播,那她永远也写不出《遇见未知的自己》;
如果悉达多一直当锦衣玉食的迦比罗卫国王子,那便不可能有后来的“佛陀”。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说:“沉溺与不适合自己的人生角色,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世上许多角色都可以给你带来光环、高收入、稳定和安全感,但却并不一定适合你,与其藕断丝连屡受其害,不如当机立断,勇敢地离开,然后去走那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曾有人问米开朗琪罗:“你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样的伟大雕像的?”
米开朗琪罗说:“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大卫就诞生了。”
去掉生命中的冗余我们才能够看见真理,感受到最真实质朴的快乐。
给生命多做减法,勇敢地断舍离,减掉看得见的牵绊,才能把握看不见的人生。
共勉之。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作者:犬儒
选稿:石头姐姐
编辑:三梅呀()
犬儒热文阅读90后还过“五四”吗:那些年,谁不曾疯狂一把......木心《从前慢》:那些走丢的时光,不如慢慢来
每天与你真心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