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只生不养,你凭什么敢叫父母?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只生不养,你凭什么敢叫父母?

2019-06-29 01:01:05 作者:大亨 来源:用屁股思考 阅读:载入中…

只生不养,你凭什么敢叫父母?

  我的日记—第1715天

  第二次陪着巴金去上亲子课。

  近1个小时课程,他全程表现的都特好,我在教室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孩子被别人关注的那种自豪感

  回家,媳妇问我,他今天乖吗?

  我说,超级棒!

  她说,他喜欢你陪着他去上课,上次你陪着他,他就很开心,还说喜欢爸爸去上课。

  我说,以后如果我没什么特殊的事,一周两节课,周四我去,周日你去,我真的挺喜欢陪着他上课的,因为在这1个小时里,我能够感受到他发自内心快乐明白他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看到他的变化

  媳妇说,好啊好啊,这样我也能轻松点。

  这两次陪着巴金去上课给我的感触挺深,因为这让我看到了家庭之外的巴金,在众人面前的他,是如此的自信阳光,看着他做自我介绍表演节目时,我就觉得这个小家伙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打心里感叹我和媳妇两年多的辛苦真的没有白费,所有抱头痛哭付出都是值得的。

  曾经一段时间,在陪伴孩子这件事上我是没有想明白的,总觉得有些时候白天在家陪着孩子玩的这段时间我可以用来干更多工作,赚更多钱,做更多其它“更有意义”的事。。

  所以,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我觉得在条件适当准许的前提下,能够多全身心的陪陪孩子,就是最有意义的事。因为只要你有能力,钱随时可以再赚,可你能够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就那么几年,转瞬即逝

  现在我和媳妇已经慢慢开始在巴金的身上看到我们陪伴养育结果

  不说知识学了多少,首先在很多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上,他就已经很让我们很惊喜了。

  和他约定好的事情,他真的会按照承诺去履行,比如看完这集动画片,我们就关掉电视。比如你只能吃2个奶片。东西从哪拿放哪去。买东西要排队有秩序等等等等。

  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看似很小,但不正是塑造个人性格特点的开始么。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肥城一中出了个高考牛人,张圣一,笔试分713分,如果加上北大额外给他加的40分,那他就是753分,高考满分750分。而他其中的一个好习惯就是,从小就酷爱读书,而至于说游戏上网,他是不感兴趣的。

  与其说他是神通,我更愿意相信是他日复一日努力和付出的结果,而这些努力和付出,离不开优秀的习惯做基石

  我曾不止一次提过尹建莉说过的一句话父母在孩子身上的付出和陪伴,绝对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你现在苦一分,未来也许就会笑十年,毫不夸张。

  媳妇说那晚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了养育孩子,她的那个朋友说,见过了太多只管生不管养的父母,到最后,孩子长成了一颗歪脖树,父母却再也无力去修复

  这不是个例,是当今社会年轻人养育孩子的一个共性

  以为把孩子扔给了双方老人自己和媳妇就可以落得个逍遥快活吃喝玩乐不耽误,甚至连养育孩子的钱都让老人出。

  殊不知,苦日子焦急的在后面向他们招手呢。

  等孩子到了十多岁的叛逆期,想管管不了,想说不敢说,想打不能打,又不知道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学习生活一团糟,那个时候的父母,才真的会明白什么叫绝望吧。

  能陪着孩子一直长大的人,只能是父母,而非老人。

  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迦百农》,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奖。影片围绕着一个12岁的孩子展开,他将自己的亲生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却是——他们生了我。

  不过多剧透,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又或者说你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童年或是美好的未来,就去看一下这部电影。

  看看一个被父母只生不养的孩子在这个世上活的有多么艰辛

  对孩子只生不养,你凭什么敢叫父母?

  上文:2019年6月27日,巴金2岁8个月整的日子

  推荐:济南一日游,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自由和陪伴更珍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