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的意义上,人应当过一种无目的的生活
既然生命无意义,人就不必设定目标。无论是具体的目标还是抽象的目标,世俗的目标还是虚幻的目标。从哲学的意义上,人应当过一种无目的的生活。
如果不为自己设定目标,人生不会有效率,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人生就会随遇而安,不会抵达任何目的地,因此成功的人生总是要为自己设定大大小小的目标,还要严格考核自己有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实现既定的目标。正因如此,很少有人能够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不为自己设定任何目标,至少要考个全班前十名吧,至少要上个大学吧,至少要有个职称吧,至少要挣点够糊口的钱吧,至少要结个婚吧,至少要生个孩子吧。就这样,一来二去,一辈子就过去了。这样的生活是现实的,但缺少哲学的考量。
过无目的的生活是人在哲学的维度思考人生之后会十分自然得出的结论:从宏观角度看,生命不过是一粒宇宙尘埃,它的出现和消失都是偶然的,既然是偶然的,当然不可能有何意义了。既然无意义,当然也就不会有何目的。人所能够拥有的只是自己的一点感观和情绪罢了。
所谓无目的生活在我看来有三种形态:一种是只是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他说的是人到七十岁时应当达到的境界,而我想,如果能提前到达也很好。
无目的生活的第二种形态是去尽情享用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美好事物,物质的和精神的,徜徉在美好的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之中,让这些超凡脱俗之物照亮自己的琐碎平庸的生命。
无目的生活的最终形态是完全彻底的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做,以一种一生死的状态等待生命的离去和消失。说它是最终形态,原因在于,这种状态和生活方式才是参透人生无意义这个大道理的最合乎逻辑的选择,也是最具哲学彻底性的选择。
也许你还想看:
最重要的是选择
何谓参透
生命的享用
远离虚荣,过本真的生活
人生三境界
简论羡慕嫉妒恨
人至无求品自高
虽万千人吾往矣
谁可以成为精神立法者
我为什么不害怕?
他是我的良心,我是他的良心
人要不要交朋友?
人害怕独处的三个原因
刻意选择孤独
孤独的精神生活是有灵魂的人的不二之选
独自一人面壁修行
生命是用来打发的吗?
什么样的生活是高效的生活?
写作是我唯一可能的生活方式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既然活着,就宁愿活得神采飞扬
欲望不除,人无宁日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插图设计:胡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