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时,最忌讳说这两个字
来源:睡前读一本书(ID:story_travel)
聊
有事叨扰别人,想麻烦别人帮忙前
比起冰冷又显套路的在吗?,或一个让人感觉带有虚情假意的微笑表情,不如给在吗的前面加上对方的名字或昵称
后面开门见山说主题,这样显得近人情有温度,收到信息的人也会回复你
1让人愉悦的聊天或者说会聊天,不一定你得幽默风趣,通晓各种典故轶事
有啥说啥,别抛下在吗的鱼竿把别人钓出来了,结果自己又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暂且不说,没事儿随便聊天
从沟通角度来说,这样的沟通非常浪费时间,而且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的原因是因为,她的在吗让我开会迟到
她问我在吗,我没能第一时间看见
过后回复说在,等了一会儿她说之前发信息是想告诉你3点去开会
然而,当她发这条信息给我时已经3点过了,开会迟到了
无论在职场中抑或生活中,一针见血就能解决的问题,不要拖泥带水
2大汪第一个诉说自己的辛酸史
大汪说,有一个关系普通的朋友总喜欢给他发在吗,由于好奇心作祟,大汪就问怎么了,然后套路如下:
在吗?
怎么了?
于是,大汪借给了对方,也不抱希望能收回这钱
几天后,女生又问在吗?
他依旧说怎么啦?
女生说手机欠费了支付宝没钱,交20块过几天还他
于是,大汪依旧接受对方的套路,想着钱不多,别人困难时能帮忙就帮帮
接下来时间,女生总会问大汪借几元零钱或10块充话费
他把这事情说给他哥们后,他朋友让他别借了,救急不救穷,而且关系又不是特别好
经过这次后,女生每次问在吗,大汪直接删聊天信息不理
只要不理,她就不会再问
无论你是缺钱还是需要别人的帮助,都学会说重点,而不是扔出在吗后开始套路别人
你的套路别人都懂,没有直说是因为还把你当朋友
3开门见山的聊天,是给对方留有余地
聊天谈事情时,也同样得给别人留有余地
如果,你开门见山说明找同事有什么事
对方看见后,他会有时间来思考该怎么回答你的问题,不会让对方陷入同事找我准没好事的自我恐慌中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同样如此
有话就直说,不管好事还是坏事,对方看见后都有时间来考虑回答你问题的思路
如果你觉得开门见山谈正事太生硬了,那么你可以在前面加上对方的昵称
对于并不是需要用严肃语气来表达的谈话内容,可以在聊天里加啦呀,嘿嘿
最好避免哦哟呵呵,这类让人感觉皮笑肉不笑的阴冷语气
4到了大学后平时放假聚在一起玩时,才发现原来她那么会说话
她的会说话,不是假惺惺地奉承巴结
而是懂得察言观色,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人用对方喜欢的说话方式交流
有的人说话语气傲,有的人说话笨,也有的人说话口吐莲花,她都能应付得了
而且不会让人觉得很虚伪,而是真心让对方认为和你聊天我很开心,认识你我很有收获
人际交往中,用对方喜欢的方式交流,可以较为顺畅地打开沟通主题
至少当你站在对方角度思考沟通内容时,你会发现:
如果别人用我喜欢的方式和我交流,我会感到愉悦,也能促进加深彼此的友情
5有温度的聊天,帮你拉近距离
有温度的聊天,不是虚情假意全是客套话,也不是明明不熟悉的朋友,非要装成老友对你嘘寒问暖
让聊天与沟通变得有温度,少问在吗,少发微笑表情,少用呵呵
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虽然不能代表这个人的情商高不高,但影响着这个人为人处世方面的发展
我并不需要你说话的方式有多么完美无瑕,甚至像演说家一样语惊四座
我只希望你的说话方式真诚一点,少点套路,多点像你微笑时那么美丽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