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脑如玉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 | 拾遗(shiyi201633)
作者 | 拾遗
最近,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瞬间把我们的焦虑和不安强烈地挑拨起来
然而在这个消息疯传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求证过套现15亿是否被夸大了?有多少人看过胡玮炜的采访了解她背后经历过什么?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同时是个家中缺位的妈妈?
这里并不打算讨论被同龄人抛弃这个事件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聊一下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办?
拾遗物语
轻易被感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被诱导当下横亘在人群中最幽深的分野,已经不是信息多寡所形成的知沟,而是判断力强弱所分化出的智沟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应学会守脑如玉
01
一天,苏格拉底上课时,
从短袍中掏出一个苹果:
然后,他回到讲台,举着苹果问:
其他同学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从学生丛中走过,
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闻空气中的味道
回到讲台,他问:大家闻到苹果的味道了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闻到了!
苏格拉底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
02
他不知道,这5个人都是托儿
于是,一大串测试者跟着选择了错误答案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从众心理:别人做什么我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他们都在仰望天空,于是你也跟着仰头观望
音乐会上,一个人带头鼓起掌来,
看到前面的人将一枚硬币扔进碟子,
你也慌忙从兜里找出一枚硬币扔进去
习惯跟随别人瞎起哄,没有自己的主见;
03
这本书为何具有如此魔力?
但一旦陷入群体或成为群体的一部分,
1.群体不善于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
3.群体的智慧,低于个体的智慧;
所谓乌合之众,就是说再聪明的人都有傻逼的潜质
一旦融入一个群体,你就会传染上他们的动作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做出一些荒唐可笑但毫不自知的事情
04
21岁的蔡洋,从南阳来到西安,
一直老老实实地刷了两年墙
看看抗日剧,玩玩游戏,
但他生活的轮盘在2012年9月15日突然翻转
那一天,反日的标语贴满了西安,
拥挤在人群中的蔡洋无比亢奋,
终于,他盯上了一辆日系车
他抓起一把U形锁,狠狠砸在车身上
车主李建立急了,跑出来理论
蔡洋高高跃起,对着李建立的头一顿猛砸,
一下,两下,三下浓稠的血与脑浆喷涌而出
而等待蔡洋的,是10年牢狱之刑
个人陷入群体,很容易就会成为蔡洋,在乌合之众中变成群盲
05
不要以为蔡洋傻,我们聪明不了多少
举个之前的例子: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一刊出,
我们毫不琢磨思考,立马随手转发
我们又纷纷调转枪头,骂得罗尔体无完肤
罗尔说罗尔事件一刊出,
听到甲方发声,我们义愤填膺;
听到乙方发声,我们觉得甲方不是东西;
听了丙方发声,我们又觉得甲乙都不是好鸟
我们就这样轻易被感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被诱导
斯诺鲍认为应先煽动其他庄园的动物造反
实际上,讲话的是谁,他们就会同意谁的
正如评论家曹林说:当下横亘在人群中最幽深的分野已经不是信息多寡所形成的知沟,而是判断力强弱所分化出的智沟
06
陈虻啪地将一盒烟拍到桌子上
问柴静:这是什么?
柴静回答:烟
我把它放医学家面前,说请您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尼古丁含量,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的多少倍
我让经济学家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烟草是国家税收大户,烟草走私对经济的影响
我让搞美术设计的写三千字,那哥们肯定会写:色彩标识的个性创意
然后,陈虻翘起腿,对柴静说:
现在,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柴静一下蒙了,不知从何入手
陈虻说:你有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系吗?
借用陈虻的话:你有看待事物的坐标系吗?
遇到一件事情,你想过这五个问题吗?
如果你不能明确判定,那就请:
1不要轻易妄下结论;
2不要轻易急于站队;
3不要轻易评价别人;
4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评论左右;
5不要随便说什么感同身受
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守脑如玉
07
而被无数网友谩骂:你应该代乔任梁去死
有人留言:乔任梁都死了,陈乔恩你为什么还不死?
这句留言,竟然获得了3000多个赞
但以前,我们不也是这般咒骂乔任梁的吗?
乔任梁曾感叹:每天看着这么多人骂我,诬陷我,想着干脆死了算了
刘瑜在观念的水位中讲述了一种平庸之恶当一个恶行发生后,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普通人都觉得自己无辜
乙,不过是奉命把犹太人押送到一个隔离区的警官
丙,不过是把犹太人赶上火车的乘务员
丁,不过是维持集中营治安的保安
凭什么让他们对这些人的死负责呢?
但是,让希特勒一个人负责吗?
600万人,他一天杀一个,也得杀一万年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有守脑如玉,才不会犯下可怕的平庸之恶
正如王尔德所说:恶,莫大于轻浮
08
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
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
他以为演奏家演奏错了,要求重奏一次
但重奏的乐曲依然不够自然
小泽征尔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他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站起来,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
43岁的蔡双雄参加了这次选拔考试
可是,最后一道题把蔡双雄难住了
分值20分,答不出就意味着出局
蔡双雄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半点举措
最后,他在试卷上写下:我想不起他采取过什么举措,我不会答
两周后,结果公布:只有蔡双雄入选
原来,李世民根本没有采取任何举措
这道题,目的是测试应试者的诚信度
守脑如玉,才能有这般的定见和远见
09
曾引用禅宗的一位高僧所言:
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何为不受人惑的人?
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
他一直都是好奇的,
他并不仓促的下结论,
也不轻易的附和他人的意见,
他宁愿耽搁一段时间,
胡适先生的话,更适合用于这个时代
- The End -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心理公开课人心不是黑洞,迷失不要慌,来这里,看见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