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出你的交友“舒适区”,去接近你想成为的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走出你的交友“舒适区”,去接近你想成为的人

2018-04-14 21:30:43 作者:富书 阅读:载入中…

走出你的交友“舒适区”,去接近你想成为的人

  月入5K和月入3W的人,到底差在哪?

  多少人死在了黎明前的办公桌

  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作者:麦芽余鱼(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转载请加fushunamei

  富书主播:依文

  主播荔枝号:依文even(FM1390689)

  你要去主动认识人,你才能接触到你想成为的人

  01

  交友舒适区,让你限定在这个区域

  我性格比较温吞,又不善言辞,所以交往朋友大多与我一样性子腼腆,喜静不喜动

  与她们相处,最关键一点就是舒适不用费太多心思,有很多共同话题吃喝玩乐还能想到一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度就是我的交友原则,而朋友圈的判定标准就是否舒适

  认识田静是个意外,我在某金融系统上班,她是我们合作单位抽调过来的一名业务代表

  负责驻行,指导我们网点新上线金融产品培训营销流程办理事宜基于工作关系,我不得不与她交往密切

  其实,从见到她的第一刻开始,我就不太喜欢她,因为她的出现让我倍感压力

  她外向开朗,善于交际,口才了得,更显得我木讷迟钝口笨嘴拙她见多识广,新词频出,时常让我目瞪口呆接不上话

  在工作之余,她还自学英语,报考金融类证书,不断寻求职业上的突破对比之下我就像个不思进取混日子的人

  可以说,她超出了我交友圈的限定

  相比于她的闹腾和积极我的朋友圈太过于安静身边的好友大多是共事的同事,多年的校友,同龄的亲戚姐妹

  但无一例外,她们都与我一样,习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田静的出现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我原本平静却略显沉闷生活

  对于某些不太重要的工作,我一般会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但田静却精益求精,力求做到完美

  外出营销业务,我羞于言辞,只想着退缩,田静却会一马当先,踊跃出击

  班后,我习惯于买好零食,窝在家里看电视,田静则会拉着我跑步健身,甚至邀请我一同加入考证学习行列

  改变都是潜移默化,在田静的影响下,我做事越来越认真谨慎,即使磕磕绊绊也强迫自己开口营销

  并在她的鼓动下办了一张健身卡,每周三次固定健身房锻炼

  而且,我还为自己报了一门理财类证书考试,开始关注岗位升迁渠道,并在单位组织的内部竞聘中跃跃欲试

  本以为改变自己会很难,但实际行动起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曾以为自己性格如此,就适合待在安于现状圈子

  却发现原来是我对交友舒适区的追寻,才让我的朋友圈限定在这个安稳的区域里,也让我的自我认知局限在朋友圈的认知中

  马尔克斯说: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

  交友舒适区是指:一个人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在交友过程中,会因为放松稳定能够掌控,没有压力而感到十分的舒适

  一旦走出这个交友区域,人就会变得紧张别扭不习惯甚至害怕

  以舒适为原则的社交圈,大多是和自己性格相似兴趣相投,三观一致的人,也就是认知层次趋同

  我们之所以喜欢依赖交友舒适区来选择朋友圈,不过是源于我们对非我同类的恐惧

  但过于集中且密闭的圈子,则会把自己困在一个固步自封的区域里,思想停滞,认知不前

  但你只有见识过更精彩的人,才会发现世界远远不止朋友圈里的方寸之地

  你也只有去接纳朋友圈的不适,才会知道突破舒适区后的思维层次有多广阔

  02

  用力去靠近那些你想成为的人

  你要去主动认识人,你才能接触到你想成为的人

  这是好友李然的口头禅,在人际关系中他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哪怕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他也总能找到搭桥牵线的认识渠道,从而融入一个又一个圈子

  李然大学毕业后通过省考成为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简陋

  那里百来十人,很多人年龄都四五十岁,还在最普通的岗位上碌碌无为

  李然刚来的时候,那些为自诩为前辈办公室同事,就纷纷围上来打听他的家世

  一听他是外地人,家境一般,又不是名牌大学毕业,那些人就以过来人口气劝他说:

  你在这人生地不熟,没钱还没背景,仕途根本上不去,这辈子就只能老老实实在这干到退休

  工作半年多,确实如那些同事所言,当年与他一同招录在乡镇的人凡是自带点家底和人脉,大多以借调的名义去了县市,或是分配到更好的部门职位

  不过,李然并没有松懈,关系是他的短板,但他可以靠自己努力,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关系网

  他原本在一个不起眼后勤部门,工作简单轻松但不受重用

  他想成为领导身边的秘书,就一定要进核心部门综合

  没有机会制造机会,同事间的串门,紧急时刻的协助,随叫随到聚会,但凡能搭上关系,他都积极去参与

  小到科员,大到组长,他都能熟悉称兄道弟工作之余,更是苦练公务写作能力,并竭尽全力提供自己的帮助

  久而久之,只要那边一有空缺,就会有人推荐他,连一些主要领导都知道镇子里有一个做事能力强,公务写作又很厉害的人

  后来,一年一度的岗位调动,他便被调进了综合组

  由于表现出色,他很快受到了大领导的赏识,并在一年后推荐去了县区综合组,又在两年后被借调去了市区

  私底下有人传他之前是扮猪吃老虎,调动那么快背后一定有关

  他听到后也只是一笑了之,如果真说关系,那关系也是他自己用实力,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那些帮过他推荐过他赏识过他的人,曾经他都不认识,但天下没有陌生人,他只是用力去接近了他想成为的人

  先是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然后有选择的加入社交圈子,接近自己想靠近的人

  生活娱乐兴趣工作等等都能成为畅聊的话题

  先从熟悉开始,然后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的实力,为对方提供自己的价值,并赢得向上攀登的入场券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开发专家珍妮弗.康维勒说过:

  只要我们积极出现在社交现场,就已经成功了90%,而通过推动自己更多的参与工作,则会获得更多的个人能力和影响力

  开口很难,行动更难,因为不熟因为陌生因为不认识,我们总是为自己狭窄的社交圈找到诸多借口

  但你不走出去,不开口说话,不去参与圈子,不去自我营销

  那些你羡慕的想接近的,想成为的人,怎么可能注意到你,而你又怎么可能会找到上升的渠道

  人都是从陌生到熟悉,也都是从互不相识到互为圈子

  当你的能力还不能让别人为你主动时,你就要自己主动推销自己,把自己的影响力释放到最大,为自己进入圈子积攒更多的筹码

  时光不等人,圈子更不缺人

  我们要囤积实力,抓紧机遇,主动出击

  03

  改变你的人生,先从朋友圈开始

  中国公关界刘希平在天下没有陌生人一书中,提到了四点关于建立自己多元朋友圈的方法

  1做一个有心机的人,善于经营朋友圈关系

  我们每到一个新的职场环境一定要弄清楚,谁是真正有影响力的人

  我们可以不认识那些暂时望尘莫及高层领导,但我们可以跟领导周围的人打好关系,这就是我们需要经营的朋友圈

  先明确自己所处的岗位,所负责的事务,所能接触到的圈子

  从外围到中心,从边缘到核心,通过朋友圈的不断外延和深入,去接近最终想接近的人,

  2走出交友舒适区,与不同认知阶层的人交往

  首先你要足够了解自己的性格趋向,明白自己的交友舒适区界限,才能有选择去接触舒适区以外的社交圈子

  然后,要有胆识地跨出舒适区,多接触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阶段的人,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在认知差异中,提高自己的认知阶层

  人都有防备之心,在与陌生人接触时,功利性不能太强,要始终抱着学习的姿态沟通交流

  3主动迈出第一步,勇敢地与陌生人搭讪

  尬聊是谁都会避之不及的事情,与陌生人处在同一空间里,觉得很拘谨怪异难堪紧张等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现象

  但人能聚到一处总有各种各样缘由,这些缘由就是话题的聚焦点

  从相互了解的事物开始,在了解中找到对方的关注点,从而加深彼此的关系

  关系是主动维护的结果,我们总要迈出第一步,打破陌生感的沉闷,让气氛融洽起来

  4不断优化自己,用实力维持平等的交往关系

  任何关系的维护都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而实力永远是圈子话语权的最佳助力

  学会投资自己,从学识技能专业等方面,内外兼修,不断加强自己的个人价值,让自己拥有能够在关系中游刃有余底气,才能长久又稳定的维持彼此的平等交往

  多看书多学习多锤炼,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拥有更好的圈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们也会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得不通过圈子和人脉达成某种目的

  我们不会永远都是父母羽翼之下庇佑的孩子,我们总会迎来独自一人面对挫折困境的时候,我们也会因为没有强劲的后援而孤掌难鸣

  但我们却是自己的掌舵人,主动一些,积极一些,努力一些

  在积攒实力的同时,克服社交恐惧感,去扩展自己的朋友圈,提高自己的认知层次

  让朋友圈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提供更多的助力,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麦芽余鱼,富书签约作者,每天工作十一小时的金融民工,深度阅读写作爱好者文章经常被简书推荐至首页,多年杂志写作经验本文首发富书(ID:zhongchoudushu),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原创不易,随心打赏

  赞赏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微博@富书创始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