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为什么能倒了又起? | 赵圆圆谈广告VOL.28
今天讲一个最近的热门话题——“为什么4A倒了又起,而local倒下去就起不来了。”
▼
先说好,这里没有鄙视local或者抬高4A的意思。我本身也在local做了快十年,4A做了六七年,加起来有十五六年的样子。
因
原
造成“4A倒了又起,local倒下去就起不来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01 /
4A有固定的打法和套路,它是一个固定模式。而local公司是一个可变化的模式。
这就决定了,4A和local在相同的土壤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
/ 02 /
「收入架构的不同」
4A公司呢,毕竟是由美国广告协会定的标准,本质上叫做“全球连锁性广告公司”。
反观我们中国的公司,不止是广告公关公司,还有很多的大型企业,大部分还是“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的状态。但这样的状态不大好,理由如下:
/ 03 /
「对人的理解不同」
广告行业几乎都是要靠「人」来创造主要价值的。所以,对人的理解不同会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同。
4A公司
local公司
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导致了:
4A公司起伏非常清晰。
基于一个制度,如果执行不好,招进来的人才不对,培养的竞争机制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办公室政治,那它很快就会没业务了,会很快倒掉,很清晰。
而local公司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很强势很厉害,可以掩饰公司所有的问题,一个人独当一面,甚至独当几面。
松散的管理体制则导致了“成败不清晰”。
展
拓
但这并不是说local公司就不好,4A就一定好。在某些拓展领域,或是一些蓝海领域内,local公司往往比4A公司走得更远。
结
总
上述这些原因导致了4A倒了又起,而local倒下去就起不来了。
但local的数量和local赚的钱,在整个中国广告圈大盘中,仍然是占绝大多数的,4A仍然不是中国广告圈的主体。
4A公司是小众的精英的,而local公司是大众的世俗的。这是不一样的,但是两者缺一不可,各有千秋。
4A和local不是互相掐架互相宫斗的关系,它们就是一个业态的共同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整个中国的广告市场。只有两者相辅相成、荣辱与共、水乳交融,整个业态才会繁荣昌盛。
圆圆荐书
今天又来推荐人物传记啦,不同以往的是,这是一本自传,《甘地自传》。
▼
甘地大家都不陌生吧。
现在人的独立思维意识已经很强了,所以像甘地这种圣人就很难出现了。
我们说,甘地是一个处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人才,因此这也就成就了他的圣人地位。
通过这本书的前序,可以看出一个人走到这一步,还是有一些理由的。同时我们发现,甘地还是比较谦逊的,没有那么张狂,至少他写得没有那么张狂。
前序写得还挺有意思的,像是在把自己明贬暗捧地表现出,“我是真正追求真理的,如果我的表现让你感觉到我不是追求真理的人,那你就怼我,把我怼到死为止。”
甘地是一个在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人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实不管整个世界、社会怎么发展,它还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状态。一些动荡国家的本质上,就是国力不行。因此导致了民族分裂、政局动荡。
“闷声发大财”一定是对的,先把钱赚足了,让自己国力提升了,自然就有话语权了。
而甘地的思想就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在“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状态下,诞生的思潮。
如果你想对一个人有全面的、从宏观到微观的、细致中立的角度去了解,一定要先听好的,再听不好的,然后再去看他自己是怎么说自己的。
这也是我建议大家去阅读这本《甘地自传》的原因。所有的人物传记都值得一看,尤其是作者写的自传,是特别容易了解人物性格的。
建议大家多去看看这些,不是由第三方代笔,而是作者写的自己的人物传记,非常的有趣。
那么今天的荐书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可以看看这本由“陈独秀都没你秀”的“非暴力不合作创始人”、“印度圣雄”甘地自己写的《甘地自传》。
回顾往期「赵圆圆谈广告」系列:
什么是终局意识?
2B广告怎么做
重新定义消费者
关于转行的那些事
微商和你想的不一样
如何制定新年计划?
过年必做的5件事情
如何评价iPhoneX的3分钟广告?
如何做年会
广告圈是怎样一群人
如何想创意
创意人的进阶之路
4A vs Local,广告公司该怎么选?
如何做四段式广告
如何进4A
如何提案
如何做文案
如何做促销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