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两种人:喜欢我的,和还没意识到喜欢我的
前言:
纷繁的大千世界,看上去有趣的、无聊的事情太多,在面对那些不了解的事物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又该如何从中找到自己的热爱呢?这篇好好说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
第一季的《奇葩大会》,曾经邀请到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老师。在她的分享中,有这么一句话,讲得非常漂亮,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转发。王珮瑜老师说:
“这世界上,其实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还有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
你感受到了,这句话漂亮在哪里吗?
这句话精彩就精彩在,同样一句话,一般人会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喜欢京剧的人,和不喜欢京剧的人”。
这种干脆的二元论,会让很多很可能喜欢京剧的人被推之门外。没接触过京剧的人,听到这句话,就会想当然地以为:那么我就是不喜欢京剧的那类人吧!如果这样的话,又怎么能让还不了解京剧的人,对京剧产生兴趣呢?
所以,王珮瑜老师把说法变成了“喜欢京剧的,跟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
这个时候,暂时不喜欢京剧的人,就会开始疑惑了:难道我不喜欢京剧,只是因为我还没好好的了解京剧么?难道是我还没看到过好的京剧吗?好的京剧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王珮瑜老师的这种话术,让同样一句话,充满了更多的可能,让还没接触过京剧的观众,对京剧产生了想了解的欲望。
因此,当把“不喜欢”,变成“还不知道自己喜欢”,这会让同一件事,变得更积极,也让一句话说出来,有了更多的包容性和弹性。
所谓“喜欢”,其实都是因为接触到事物“好的那一面”才喜欢的。就像是爱吃草莓的人,并不是一出生就爱吃草莓的。他们肯定是因为吃过好吃的草莓,有过美好的体验才喜欢的。
那反过来,所谓的“不喜欢”,其实是因为“还没有遇到喜欢的”或者是因为“上次的体验不好”。
举个例子,如果你说”不喜欢一家餐厅,它的意思其实是“上次来这家餐厅,用餐的体验不好”,可能是因为菜难吃,或者是服务态度不好。不然,如果你从来没去过这家餐厅,你不会说“我不喜欢这家餐厅”。
但是,一样事物只要有人喜欢,就代表它有能力提供好的体验。只不过,由于现在你还没有遇到好的,所以你还不知道自己会喜欢。
比如说,当有人说他不喜欢京剧,这其实不是京剧的问题,是他错过了的问题。
所以,王珮瑜老师说:“如果有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希望给你自己一个机会,走到剧场,去感受京剧的魅力。”
如果你觉得王珮瑜老师的话,说得很漂亮,那是因为,这句话展现了一种自信,叫做:我想告诉你,我在做的东西,是好东西,你不喜欢,只是因为你还不知道你喜欢。
而这种自信,在一般的讲法里,是听不到的,所以你会感觉很无聊,很封闭。
讲到这里,你也许会发现,王珮瑜的这句话,在精妙的说话方式下,其实是一种面对新事物的心态:那就是为“喜欢”赋予更多的可能性,你暂时不喜欢是因为你没有接触到事物“好的那一面”。
世界上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无论是弹吉他、烘焙,还是攀岩、画画。不要因为害怕麻烦,或者是觉得自己会做的不好,就拒绝开始。面对这些新事物,我们所秉持的心态应该是:“我要去体验它,在这之后我也许就会喜欢上它”。
当你以后再被问到:“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的时候,可以这样去回答:“虽然我现在没有什么喜欢做的事,但我正在培养自己对于XXX的兴趣”。这代表你只是还没开始接触,你还在热爱的道路上。但是,这个“我还没有”就说明你是一个充满趣味的人,因为你并没有排除任何可能性。
最后,这篇好好说话就是告诉年轻的你,如何表达热爱,如何让别人热爱上你热爱的事情。王珮瑜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也谢谢她点燃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永远在追求兴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也想对王珮瑜老师说:
谢谢你,给了我们一个了解京剧的机会,让我们的人生,拥有了更多可能性。
全线课程5折限时开抢!
5折优惠券即日起至4月24日开始使用!
《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
助你成为说话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