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管生活还是工作,归根结底拼的都是这一点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不管生活还是工作,归根结底拼的都是这一点

2018-04-25 08:16:04 作者:飞小白 阅读:载入中…

不管生活还是工作,归根结底拼的都是这一点

  没有精力,你拿什么应对世事刁难?

  01

  要想当精英,先要有精力

  前几天,一个朋友告诉我自己升职了。

  还没等我开口祝福,他就神秘地问我:“你猜我是因为什么升的职?”

  “业绩出色人缘好?认真务实?”

  “都不是。”

  “那是因为什么?”

  “因为我精力好……”

  朋友说,在选拔会议上,几位领导讨论他的升职事宜时,有位经理赞成的切入点竟然是,觉得朋友精力好。

  他说经常看到朋友一早上就神采奕奕,走路有弹跳感,说话绘声绘色,办事手脚麻利,加班也劲头满满。

  最后大领导也同意了这个说法,朋友因此顺利升职。

  起初我也觉得这个理由很不靠谱,但仔细一想,不无道理

  精力就像驱动你的燃料,它决定了你工作速度结果持久度。

  当精力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引导时,工作自然快速且高效。

  当精力欠缺或者涣散时,就很难顺利完成工作,你也会因此感到泄气。

  没有精力,你拿什么来应对世事刁难?

  精力好就是硬素质,世上所有的工作,到最后拼的都是精力。

  想起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纸牌屋》中的大人物们经常晚睡早起,精力却依然旺盛,这真实吗?”

  有一个回答是:“应该说没那种精力的人熬不到那个位置。”

  有位豆瓣网友也提到类似感悟

  我后来才发现成功,精力旺盛很重要

  成功人士连续高强度工作12小时都不觉得累,照样有激情,照样有创意,像一台旗舰手机拥有超强的cpu和超大的运行内存。

  而普通人,每天的主题是,好累,好饿,好困,好无聊

  深以为然。

  要想当精英,首先得把精力练好。

  02

  是什么影响了精力的发挥?

  《超级精力管理》一书中把人体灯泡做了这样的类比:

  人体就像灯泡一样,灯泡将电流转化为光亮

  同样,我们的身体可以将食物转化为体力热量

  然而灯泡所消耗的功率并非物尽其用

  因为灯泡里有电阻,电阻会发热,不是所有的电流都转化为光亮,还有一部分电流转化成了热量。

  如果能减少电阻,就会有更多的能量用来照明。

  同样,我们所有的精力并非都是有用的精力,还有一部分精力会通过压力紧张流失掉。

  这些压力和紧张,就是影响我们发挥精力的阻力

  比如,当你以一种不舒服姿势坐在桌子旁边时,肩膀和背部的肌肉被拉扯,你不但没能放松,身体可能还会因此产生压力,感觉疼痛,精力也就因此流失了。

  如果我们能减少阻力,减轻压力,就能提高自身的效率

  这就把我们引向了身体的精力等式:

  精力 = 精力峰值 - 阻力

  从这个公式推断出,提高精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强体力;二是减少压力

  我们知道,增强体力一定要注意锻炼饮食休息

  关于这三个方面重要性以及改善方法,想必大家在父母轰炸式传授养生妙招的熏陶下,已经了解了不少,这里就不再赘述。

  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聊一聊减少压力的方法。

  关于减压,比较容易想到的是运动冥想等身体放松的方法。

  事实上,很多人忽略了一种更为重要和有效的心理疗法——清除精神唠叨

  03

  关注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样

  什么是精神唠叨?我先给大家描述一个场景

  星期一的早上,你醒来时觉得很累,如往常一样,你开始了一周例行的精神抱怨,通常的对话是这样的:

  “呃,闹钟响了,几点了?”

  “7点了。”

  “不可能吧,我刚上床没多久啊。我睡着了吗?”

  “我的精神怎么样?”

  “感觉好累,我周末都干什么了?”

  “我是不是生病了?但我还是得去上班,我还要完成那个项目呢。”

  “好吧,我最好还是先起床。”

  过了十几分钟,你终于把自己从床上拽起来了

  洗漱时候,你的精神对话仍然没有停:

  “我为什么这么累?我到底睡了几个小时?”

  “大约7个小时。”

  “我不应该这么累的……好想摆脱这种感觉,今晚我什么时候能结束工作?因为我要早点睡觉,好好休息。”

  为了能准点上班,你顾不上吃早点,冲出门去赶地铁

  像很多个星期一一样,上班通勤简直是场噩梦

  地铁上没有座位,你被挤得只能单脚站立。

  到公司楼下,你匆匆买了咖啡面包,带着压力冲进办公室

  你吃完早餐,集中精力投入工作。

  突然,你的上司推门而入,要求你对上周五的项目报告做最后的紧急调整

  你一边在心里抱怨一边完成了修改,2个小时过去了,其他的待办事项不得不往后延。

  而剩下的时间也总有人隔三差五地来打扰,最后,你虽然完成了今天的主要工作,但是却落后了半天,待办事项上积攒的工作比开始时还要多。

  这一天即将结束时,你已经筋疲力尽灰心丧气,感觉像是与时间打了一场无形的仗。

  这样的经历你是否觉得很熟悉

  我们每天不停地告诉自己有多累,这一天或这一周有多糟糕,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唠叨

  不清除精神唠叨,这些负面想法就会影响我们一整天的状态

  04

  大脑安静下来

  想要达到精力的峰值,最重要的就是隔绝外部干扰,让大脑安静下来.

  这就不得不提到思维力量

  首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思维是如何运转的:

  每当我们产生一个想法,大脑就会释放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会把我们的想法传输全身

  接着,体内产生了相关的情绪

  我们的每一个想法产生的化学物质,都有相应的情绪与之对应。

  比如,你想象自己在有鲨鱼出没的水域游泳,并感觉鲨鱼在朝你游过来。

  此刻,你的心跳就会开始加速,手心冒汗,感到恐惧

  相反,如果你想象自己很快乐,躺在沙滩上度假,大脑就会分泌让你感觉快乐的化学物质。

  身体产生了恐惧或快乐的情绪,大脑就会回应这种感觉,激发出产生相应化学信号的想法。

  而后,你的想法又将强化你的情绪,进而指导你的行动,如此循环

  因此,如果我们要清除精神唠叨,应该试着控制自己的思维

  我们不必对自己产生的每一个想法都做出反应

  就好像,如果有人要求你把脑袋塞进马桶,你不必照做一样。

  对待自己的精神唠叨也是如此,不要总是对自己的想法上纲上线

  有这么一个研究,受试者被分为3组,第一组被告知可以睡8个小时;第二组被告知只能睡6个小时;第三组则被告知可以睡10个小时。

  结果只睡6小时的被试抱怨睡眠时间不足,他们很容易生气注意力难以集中。

  睡了10小时的被试抱怨睡得太久,没精打采

  而睡了8小时的被试则反映他们一切都好。

  事实上,三组受试者的睡眠时间都是8个小时,之所以会有不同情绪的反应,是因为他们得到的信息不同,进而产生的想法也不同。

  因此,有时我们不必太在意大脑的每一个想法。

  当你产生负面想法时,你首先应该承认身体的感觉,允许它的存在,当你准备好了,再释放它

  你可以试着对自己说:“虽然我现在感觉不好,但是会过期的,我马上就会感觉良好

  接着,回忆一下那些美好幸福振奋人心的事,你的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

  当你早上醒来感觉神清气爽时,你就会感觉自己遇到的每个人和颜悦色事事顺利,整个宇宙都在为你创造美好的一天。

  很多情况下,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疲劳就是因为缺乏睡眠。

  然而,如果我们把疲劳感与睡多久分开来看,就会发现,很多时候,疲劳只是心理的感觉,当我们放下疲劳的想法,就会发现自己真的没那么疲劳了。

  有些抑郁症患者整天都在睡觉,但他们还是会感觉疲劳,因为心理因素占据了主导位置。

  在现在或未来生活中,我们需要付出努力有多大,心理疲劳就会有多严重

  换言之,我们在抵抗生活

  如果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就不会那么容易疲劳。

  如果我们消极懈怠,甚至抵触未来,就很容易感到辛苦劳累

  如果你每天睡眠充足,依然感觉很累,那么你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你是期待、害怕、抵触,还是仅仅将其视为“另一天”?

  参考书籍:丹尼尔·布朗尼 《超级精力管理术》

  作者:飞小白,精读主创,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飞小白的更多文章,请点击:

  真正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

  情商低的人,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是每天坚持做这3件小事

  为什么你明明知道,却做不到?

  为什么每天,一定要写点什么?

  你坚持最久的行动,持续了多少天?

  为什么你要努力浪费,那么贵的人生资源

  ↓测一测,你的知识体系有什么缺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