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 | 一叶扁舟上,时光荡悠悠
——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诗人余光中眼里的乡愁并不笼统,
乡愁可以是邮票、船票、海峡,
船!
《易经》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舟,船也,古代言舟,如今言船。
自先古到如今,
船都是水上最主要的通行工具。
驾一叶扁舟,即可畅行无阻。
船运的优越感
——
而今,河上有游船,海上有大货轮,
停泊、卸货,一次能运走一座山。
两头翘起的船曾是“水上霸主”。
在过去,马车和船只各霸一方,
然而,相比以马车为动力的陆运,
优点之多,不是陆运可比拟的。
船是一个风景
——
船,载物运输时是工具;
船,也精雕细琢,有时是风景。
试看河流上,烟柳画桥,
撑船人抱着长槁从船头撑到船尾。
大大小小的船只慢悠悠地晃,
渔舟、扁舟、兰舟、莲舟……
看上去像漂浮在空中。
有时泼墨如倾,有时没骨坚韧,
时而在雨中沉思,时而在晴空跃动,
春雨泠泠时,河水轻盈,船也轻灵;
夏日炎炎时,船上有习习凉风拂面;
冬雪絮絮时,凝思的船亦燃起炊烟。
穿行的船和靠岸的船,都可爱,
载人和运货的船,都十分珍贵,
比水重而能浮在于水,本就是一种神奇,
船是一种生活方式
——
小小船只往来在河流两岸,
或垂钓船舷,或湖中撒网,
有时,一条船也是一个流动的家。
郑板桥诗《渔家》说: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在船上生活的人谙熟水性,
每天捕鱼,用来兑换柴米油盐,
如此自给自足的生活,十分殷实;
司空曙的《江村即事》说;
“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梦醒处又是一天全新的风景;
杨万里的《舟过安仁》说: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调皮捣蛋地累了,就卧在船上发呆,
船是一个意象
——
喜爱时,它又是一种悠然的生活方式。
不过大多时候,船都是一个意象,
杜甫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张继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轼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柳宗元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李煜说:“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
所以“孤舟”在唐宋诗词中俯首即是。
风里来雨里去的孤舟,
它像极了为功名利禄而奔走的诗人,
一不留心,小船而在夕阳里的丽影
就被苦于羁旅的诗人圈进五言七律里了!
船:有时是风景,有时是生活
——
船用来运货,有时也用来载愁,
李清照就忧心“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她的满怀愁绪。
最好一日过他个“万重山”才痛快!
船,有时载人,有时运货,
有时满载月色,有时满载清梦: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在张孝祥的诗中,船载的是“秋色”;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在唐温如的诗里,船载满的是“清梦”;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在白居易的诗里,小船载着的是悠悠时光。
河水上,轻舟一叶,
沉浸在悠悠荡荡的时光中;
从此岸到彼岸,往来回返,
陆上的风景千篇一律,
船上的风景百看不厌;
站在湖水边,远眺夕阳西沉,
满载清风和清梦的小舟悠悠荡来。
船,既载人,亦渡人。
船,有时是风景,有时是印象,
翩然水上的生活,在船夫心中,
在我们这边些旁观者眼里!
---
载人、风景,意象,生活……
喜欢什么角色的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