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真好(下 ):婴幼儿的教养,访问珍妮老师(1)
刚才我们跟珍妮老师聊到了小孩子他需要建立一个秩序感,但是小孩子都很聪明,每一个都是奥斯卡的专业演员。因为在家长面前是一个样子,但是一到学校,一到老师面前又是另外一个样子。那么我相信珍妮老师应该很有经验,对待这些家长对待这些小朋友也算是两样清。因为家长有时候十八相送,真的舍不得小孩子到幼儿园里面。没多久,就是眼目离不开,小孩子一旦察觉家长放不了手的时候,这个小孩子就开始演戏了。
“其实小孩子都非常清楚爸爸妈妈,害怕的是什么,紧张的是什么?然后他不想要什么东西他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让父母知道,其实有一些父母还没有准备好要把小孩子送到幼儿园的时候,我建议其实他可以不需要每一天去。譬如说,父母只上半天班,小孩子一个礼拜上三天的课,这样子就可以了。但是我们通常不建议只上三天,可以每一天,但是每一天可能半天,2到3个小时。”
“让孩子去那里玩儿一玩儿,让小孩子去那里接触不一样的环境。因为当一个环境不一样的时候,也是去刺激一个小孩子的脑部发展。所以如果有些家长放不了一整天都在那里,但是自己又很需要一个休息的时间,因为真的带小孩很辛苦。所以我建议家长可以让小孩子每一天去一个幼儿园,如果那个幼儿园允许的话,你只要上半天就可以,但是是规律的让孩子去,每一天有这样子一个行程。”
刚才我们在聊的过程中讲到了秩序感,我突然想到秩序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因为小孩子到了学校以后他懂得怎么样把鞋子放好,把书包放好,玩儿完的玩具要收,而回到家却没有。那么为什么在学校有秩序感,在家里没有秩序感呢?刚才你又提到了,或许家长的一个榜样很重要,因为家长有没有秩序感会直接的影响小孩。
“对,其实是蛮直接的。那有时候我也会让家长不要那么紧张,因为我有时候也会跟家长说家就是家,家也是一个放松的地方,所以不用太求孩子一定要在学校是什么样子,回家也是什么样子。其实一个家庭的和乐,一个家庭的气氛,是一个融洽的,对孩子来讲他就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当然你会说建立秩序感会是一个很好的,不是只是在收东西这件事情上,而是说他知道在这样一个过程里面,他知道下一个阶段是什么,他也会期待下一个阶段会是一个好的阶段。这样子会帮助这个孩子有一个安全感。”
“那么如果遇到一些不太和他心意,不太是他预期的时候,那他也可以预期说,我做了这件事情可能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就是说有一个会期待下一个这样的想法。第一个是一个刺激,第二个也是说让他知道这个社会是有一个定律在的。”
那么讲到这个秩序感,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我们怎么样给他们这样一个秩序的学习?当然我知道你刚说的,学校跟家里不一样,但是在家里也不能太随便,你不能说在学校就会收玩具,在家里就不会收玩具,玩具随便乱丢,也不应该不是随便到这个地步。那我们应该怎样让小孩子在家里面都有一些真实的训练?甚至有一些教育让他们能够适应这样的秩序感,在家里虽然放松但是却不至于放纵。
刚才我们聊到小孩子要建立秩序感,家是讲爱的地方,家可以稍微放松,但是却不能放纵。那在进入幼儿园之前,我们该怎么样在家里面给小孩子培养一些秩序感呢?我们来请教珍妮老师。“其实主持人刚刚讲的这个点是非常好的一个点,因为现在有些家长觉得要让孩子学很多东西,要尊重孩子,结果过于尊重,过于放纵,过于自由的时候,反而这个孩子就无法无天。”
“所以我觉得秩序感在家里面怎么建立,我觉得很简单的就是从礼貌开始。譬如说,有时候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就是让孩子一定要坐在椅子上,坐在餐桌前好好的吃饭,而不是追着他喂他吃饭。这一直是我们华人非常常看见的一个状况,就是在吃饭的礼节上面追着小孩吃。其实我也不懂为什么父母总是觉得小孩永远是最大的,永远都觉得小孩吃不够。那其实小孩的分量真的不多,每一餐他只要不饿,他就其实就不会想要吃,但是小孩子是少量多餐的一个状态。”
“但是在吃饭这个上面,我们就要让小孩子知道,你一离开餐桌你就不能吃东西了。这样子让他知道我吃东西一定是在这个餐桌餐椅上,第二个让他也知道吃饭的时候是不能跑来跑去的。然后也能帮助他建立一个卫生的观念,吃完要洗手,把手擦干净,把嘴巴擦干净之类的。或者在秩序感上你给他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会说谢谢,然后你说不客气。这样都很简单的一个礼貌。”
“这些东西就是帮助他建立秩序感,他跟人互动的时候,或者他待人接物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会有家长追着小朋友吃饭?我研究过这个问题。因为我总觉得这些家长之所以会追着他们吃饭就是因为怕小孩子不吃饭,所以如果你跑来跑去你还愿意吃,那你就跑吧。我猜是这样想的,因为总是觉得小孩子你不吃,不吃就不行,所以既然你跑来跑去,跑一下吃一口,跑一下吃一口,这一碗也吃完了,那好吧我就追着你,或许是这样子的一种心态。
“对,所以小孩子就被这样子的一个模式纵容了,所以他就觉得反正你都会追着我吃,要我吃。吃饭变成不是小孩子自己的事,而变成你父母要我吃,有时候也有爷爷奶奶强要我吃,所以吃饭不是我的事。”不过我还想到另外一个点,在过去的教育模式当中,应该说是过去的文化或是背景里面,吃饭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以前大概还会遇到吃不饱的情况,或者是还会遇到吃东西是很珍贵,是很不容易的一种享受。
因为以前就图个三餐温饱,现在大家都在减肥。现在这个营养都过剩,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小孩的时候还会拿过去的这些背景,过去的这些想法来应用在我们的小孩身上,你要吃,你要珍惜可以吃饭的时候。当然我们要教育他们说吃饭要懂得感恩,要懂得珍惜,可是在这样一个过程里面,我们就往往纵容他们,就像你刚刚所提到的。
“因为通常父母都会害怕小孩吃不饱,这是很自然的你当父母的一个反应。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些营养学来讲,或者我们从一些生理状态来讲的话,其实小孩子他如果不想吃的时候代表他没有饿的感觉。就像我们人一样,如果我们人一直是一个吃饱的状态,如果有人硬塞东西给我,我也吃不下。当然我很饿的时候你不用叫我,我自己都会去找东西吃。所以就是一个很正常的生理状态,但是有时候父母就在一个迷思里面。他吃这么少,他够吗?他长不高,也长不胖,怎么那么瘦。其实这都是跟基因有关。”
我们聊到说要怎么样在家里面就建立秩序感,你学到了吗?或许这要从我们本身做起。不能把所有的教育都怪罪到了所谓的学校或者说是社会。家庭才是最根本的教育。
我们刚才聊到要在家里面就要建立秩序感,其实就是从父母开始,教导他拿东西的时候要说谢谢。或者说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要哭,不要闹,要用说的。就算你说不清楚,但是你只要好好的说,我就会听,如果你是又哭又闹,那基本上我就是不理你。
有时候真的难的是家长,难的不是小孩子怎么表达,难的是家长他放不下这个心。想请教珍妮老师,那么对于家长来讲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呢?“对于家长来讲如果对现代来说的话,其实在现代的社会里面,很多家长就都一直拿着手机。这是现在的家长很容易一直有的动作,已经习惯了。那其实我们在0-3岁的这个过程,我们最经常发现有一些孩子在语言发展上面有一些迟缓状况发生。”
“那比较多的个案也慢慢出来了,那这个状态来讲其实就是因为互动太少。第一个是互动太少,第二个是当孩子有求于家长的时候家长就直接给而没有互动。譬如说,小孩子一哭,你就塞个奶瓶给他。只要孩子哇哇叫你就赶快给他个糖果。其实这些东西给他是很好,但是中间少了一些互动。如果你能够注意一个孩子,观察一个孩子,甚至是你拿手机的时间少一点而多一点看一下你的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他很需要跟你互动。他也很期待你陪他互动。”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是一档福音节目。我们讲到每一个星期都盼望你能够认识这位爱我们的上帝。刚才我们听到珍妮老师讲到父母跟小孩子的互动关系,不只是给而已,特别是中间的这个互动模式,其实我们的天父爱我们也是有这样一个模式,我们跟他求什么,不是只是他就给我们而已。有时候透过一些过程,让我们更认识这位天父,让我们更认识这位神,他是怎么样爱我们的。
其实如果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亲的话,基本上不是只是把东西给小孩,好像给了就满足他了,实际上是要在给的过程中跟他有一些互动,跟他有一些亲密的关系。那么我相信我们的上帝也是一样,当我们来到他的面前寻求他的时候,神不会只是让我们余缺欲求,神会让我们在信仰当中,在生活里面来经历他怎么样给我们,他怎么样供应我们,他怎么样帮助我们。我相信这就是父母爱儿女的一个模式。当然我们讲到小孩子跟父母其实不只是父母在教育小孩,有时候父母自己也需要被教育。
譬如说,我们刚提到的秩序感的建立,或者是在家里面让小孩子能够看见一个榜样,如果我们都只是一直拿着手机。这已经是一个习惯了,我们无法放下这个习惯,那么对小孩子来讲以后他不仅不懂得与人互动,他也是一直拿手机,而且他要进入社会跟人互动,就更加的困难了。我们今天在节目当中请到的是珍妮老师,她在0-3岁的领域当中也是相当有经验的。但是我相信这样子一个父母教导儿女的议题应该是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困难产生。所以盼望我们正在节目当中或许你仍然会有一些疑问,随时都欢迎你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或者直接给雨泽微信号留言)。
刚才我们聊到我们在教导小孩子的阶段其实家长也要懂得怎么样以身作则,做榜样。但是基本上我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包含我自己,我们都不是主修儿童教育的,对于儿童心理,虽然我们都当过小孩,但是这个为时已久我们都已经渐渐忘记了小孩子在想什么,而且会有一些所谓的隔阂所谓的代沟。但我相信我们还是必须要拿起这个责任,因为毕竟社会教育远远比不上家庭教育。
所以在给的过程当中我们该给小朋友什么呢?我们来请教珍妮老师。“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他被了解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不是说只有孩子,而是我们一个人一生之久我们都希望被了解。一个孩子从小就知道我们父母了解我的时候,他其实跟父母的互动是一个安全的互动。他会很信任他的父母,那父母该怎么样了解他的孩子,其实是需要花一点时间的。“
“第一个你可以常常看你的孩子在做什么,然后你可以问你的孩子,你为什么今天要做这个?开始跟他有一些话题的讨论,让他发表他的想法。当他在发表的时候,他可能会告诉你他的需要是什么。当一个父母知道孩子的需要的时候,你就会开始在计划,开始在筹算,那我什么时候给他会是一个好时候?其实在这个时候就是父母在认真的做一个父母的角色,因为你真的是在看或者真的在聆听一个孩子的需要。”
“那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也要练习。当父母给的时候,当父母问的时候,他在表达的时候父母是不是给他一个很正面的回应?当一个孩子愿意讲我想要一只铅笔,妈妈我想要一盒彩色笔。那你就可以问,你为什么想要这个彩色笔?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这样问,那当然小一点的孩子你可以让他知道,哦,你现在想要画画吗?你想要画什么呢?开始有一些互动,开始有一些讨论。”
“所以久而久之,你跟孩子是在一个有互动的关系上面建立的时候,其实这个孩子是信任你这一份爱的,那这个是很重要的。当然很多父母现在都讲求快速,快速,快速,其实时间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东西,当我们想要很快的让孩子去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譬如说,明天的功课赶快做好,什么事情赶快做好,而忽略了每一天跟他安静相处的也许只是十分钟或十五分钟。这些时间跟他对话的时间,了解他的时间才是一个孩子最需要的时间。”
所以,归纳今天我们聊到的0-3岁的小孩该怎么样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陪伴。这个陪伴其实就是花时间,但是现在的人都很忙碌,通常都没有办法花那么多的时间。简单来说就是不想花时间,所以我们就花钱,让别人帮我们花这个时间,但是这往往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里面最大的漏洞,也是最可惜的地方。
歌曲:起来吧,神的儿女--起来吧,神的儿女--北京尼希米;不一样的爱--脚步--盛晓玫;长阔高深的爱--爱是永不止息--基恩敬拜;信心的梦想,青鸟--信心终点--中华彩虹天堂协会认识你真好
雨泽个人微信ID:radioyuze
1.复制微信ID,添加好友
2.长按右侧二维码,添加好友
长按二维码添加好友
良友资料库盼望您得到丰富的供应,深愿您每一天的生活都能够与主同行!
目前包括:
生命成长:拥抱每一天、旷野吗哪、灵命日粮、空中崇拜、现代人的希望、燃亮的一生、施恩座前
生活智慧:生活无国界、书香园地、今夜心未眠、绝妙当家
婚恋家庭:幸福满家园、亲情不断电、恋爱季节
关怀辅导:空中辅导、无限飞行号
诗歌音乐:彩虹桥、长夜的牵引、齐来颂扬
圣经讲解:天路导向、聆听主道、圣言盛宴、经动人心、与神同行
良友资料库网址(http://lydata.febcmedia.net/)或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打开,欢迎关注.......
更多内容,陆续更新中……
好牧人微信公众号好牧人微信公众号是您的属灵装备站!
内容包括:每日灵修,经文解析,信徒生活,福音信息,教会真理,〖良友圣经学院〗精选以及良友电台[好牧人]讲道信息等栏目。
好牧人微信ID:haomurenweb
好牧人微信公众号ID:ly_haomuren
好牧人节目邮箱:haomurenweb@hotmail.com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